中国企业在南非...doc_第1页
中国企业在南非...doc_第2页
中国企业在南非...doc_第3页
中国企业在南非...doc_第4页
中国企业在南非...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企业在南非一南非的地理位置1.自然概述 南非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因地处非洲南部而得名,素有“彩虹之国”和“黄金宝石之国”之誉。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介于南纬22度至35度和东经17度和33度之间,是世界上最多元化最有魅力的国家之一。北邻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地处南半球的南非,风光秀丽,气候温和,雄伟的德拉肯斯堡山脉绵亘东南,把全境分为内陆高原和沿海平原。面积有 122103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00公里。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其中卡斯金峰高达3660米,为全国最高点。中部翠绿的草原,西部金黄的沙漠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由于有两洋环抱,南非的海岸线长达 2954公里。但海岸线比较平直,只有少数海湾。具有良好的港湾条件。南非的主要港口有德班、理查德湾、伊丽莎白港、开普敦和萨尔达尼亚湾,另外还有莫赛尔湾等几个小港。这些港口都建立在条件较好的天然海湾。沿海洁白的海滩,三面蓝色无垠的大海,将南非12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装扮得分外绚丽多姿,使南非以其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成为令人神往的胜地。2.气候环境 南非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五种截然不同类型的地区:沙漠和半沙漠类型地区、地中海类型地区、热带草原类型地区、温带草原类型地区和雨林类型地区。南非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类型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南非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时间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为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境气候分为春夏秋冬4季。12月1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238;68月是冬季,最低气温为-10-12。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由于地势较高,南非的气温通常低于同纬度的国家和地区,但冬无严寒,个别地区的最低温度也不过在10摄氏度左右。一般情况下,夏天也无酷暑。全年降水量由东部的10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部的60毫米,平均450毫米。首都比勒陀利亚年平均气温17。二南非的环境1.历史文化环境历史上,南部非洲大陆曾是不同民族黑人世代繁衍的家园,欧洲殖民者和移民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南非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特点,原因是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和移民认为自己是落地生根的南非人。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以来,白人长期作为统治者而存在。在经过40年的种族隔离后,1994年南非和平过渡为一个民主国家。 变化无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是南非的主要特色之一,它的建筑是欧洲,亚洲,非洲建筑特色的大熔炉。南非的美食糅合各洲的精华,口味独到!古典欧洲音乐,歌剧,芭蕾,非洲土著歌舞,现代爵士,摇滚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 种族繁多是南非的又一特色,故有“彩虹之国”称誉。它约有4360万人口,主要有黑人,白人,亚洲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组成。2.经济环境(1)概述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达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业和矿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基础设施良好,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2)矿业矿业历史悠久,具有完备的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是南非经济的支柱。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全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南非以丰富的矿物资源驰名世界,现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钛、氟石居第二位,磷酸盐、锑居第四位。目前,南非赚取的外汇中有50以上是从这些矿产资源中得到的。南非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铂族金属和铬生产国和出口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钻石。钻石的发现不仅改变了南非的历史,而且是南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钻石的生产量,比起扎伊尔、博茨瓦纳要少,但是埋藏量却是世界第二。钻石产量约占世界的9%。南非德比尔斯(De Beers)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生产和销售公司,总资产200亿美元,其营业额一度占世界钻石供应市场90%的份额,目前仍控制着世界粗钻石贸易的60%。(3)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 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钢铁工业是南非制造业的支柱,拥有六大钢铁联合公司、130多家钢铁企业。建筑业发展较快,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19941999年,南非政府共筹集投入125亿兰特建设低造价住房,以缓解黑人城镇居民住房问题。近年来, 由于南非加快实施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场馆建设及房地产开发热,南建筑业发展较快,但设备陈旧、技术工人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为应对金融危机,南政府2009年宣布今后三年将投资7870亿兰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能源工业基础雄厚,技术较先进,产值约占南非国内总产值的15%。电力工业较发达,发电量占全非洲的2/3,其中约92%为火力发电,为世界上电费最低的国家之一。国营企业南非电力公司是世界上第七大电力生产和第九大电力销售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干冷发电站,供应南非95%和全非60%的用电量。近年来由于电力生产和管理滞后等原因,全国性电力短缺现象严重。在开普敦附近建有非洲大陆唯一的核电站库贝赫核电站,发电能力184.4万千瓦。此外,南非萨索尔公司的煤合成燃油及天然气合成燃油技术商业化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生产的液体燃油约占南非燃油供应总量的1/4。(4)农业南非的农业也较发达,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可耕地约占土地面积的13%,但适于耕种的高产土地仅占22%。农业、林业、渔业就业人数约占人口的7,其产品出口收入占非矿业出口收入的15%。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甘蔗、大麦等。蔗糖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农林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不断减小。农业提供13的正式就业机会。非黄金出口收入中的30来自农产品或农产品加工。正常年份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出口。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各类罐头食品、烟、酒、咖啡和饮料质量符合国际标准,葡萄酒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林木覆盖面积占全部土地的6。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集中在西部三分之二的国土。牲畜种类主要包括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主要有鸵鸟、肉鸡等。主要产品有禽蛋、牛肉、鲜奶、奶制品羊肉、猪肉、绵羊毛等。所需肉类85%自给,15%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等邻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进口。绵羊毛产量可观,是世界第4大绵羊毛出口国。水产养殖业产量占全非洲5%和世界的0.03%。南非商业捕捞船队有各种船只500多艘。全国约有2.8万人从事海洋捕捞业。主要捕捞种类为淡菜、鳟鱼、牡蛎和开普无须鳕。每年捕捞量约58万吨,产值近20亿兰特。此外,南非养蜂业年产值约2000万兰特。三中国企业在南非的情况1概述中南双边经贸与投资合作几乎是从零的基础上开始的。中国与南非于1998年1月建立外交关系。13年来,中南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额分别增长10倍和100倍。我2007年上任时,中南贸易额约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年后的2010年,尽管中南两国经济都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但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56亿美元,增幅近83%。其中,中国对南非出口108亿美元,南非对中国出口148亿美元,南非保持贸易顺差。目前,南非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跃升为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投资领域,截至2010年,中国累计对南非投资约70亿美元,投资涉及矿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斥资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中资银行最大一笔海外收购项目。中国的海信、创维等名牌家电已进入南非主流消费市场。目前,南非企业在中国的投资约为55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啤酒、港口、通信等多个领域。中南双边投资对促进中南两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在南非只有少数高级企管人员,大量的企业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都是南非当地人。两国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一起合作工作,创造出了非常好的效益。南非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矿产品及其制品,铁矿砂为南非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南非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于三大类,一是纺织品如男女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各种鞋靴,二是高科技产品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无线电话、复印机等,三是机电产品如无线电发射设备、摄像机等。从商品结构看,中南双方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强,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长远空间。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南非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矿产品或其制品,铁矿砂为南非向中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2004年向中国出口2.18亿美元,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21.4%。此外,锰矿砂、钴矿砂的出口也分列南非对华出口的第五和第八位,且增长迅速,同比分别增长了185.8%和132.7%。不锈钢板材、普通钢铁板材、铝及铝板等也是南非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 2中信集团中国中信集团下属的洛阳重型机械公司与南非贝特曼工程技术公司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贝特曼工程技术公司获得了在南部非洲12个国家销售中信重机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矿用磨机和其他几种矿山设备的独家代理权。 南非的贝特曼公司在考察中信公司时表示,中国的产品非常适合于非洲。初始阶段,非洲引进和进口了欧美的技术和产品,而今,欧美国家的矿产业正在衰退,其产品制造业随之呈下滑趋势;而中国的矿产业开发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产业的进步: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增加、成本相对低廉,这三个方面决定了中国的矿山机械产品完全能与矿业发达的非洲市场实现对接。中国公司已从最初的零配件产品的出口,转变为整机出口,而且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 除了大型矿山机械设备外,中国生产的日用消费品也颇受消费者青睐。在南非当地市场上,日用消费品的90%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品牌已被非洲市场认可,有较好的信誉。迄今,中国与南非的主要合作方式包括:政府层面的合作、企业并购、设备采购、到对方国建厂进行技术合作和全面代理等。 3南非世界杯一则韩国新闻报道称:此次世界杯,真正的品牌大赢家是中国,这样的事实不容争辩。除了官方伙伴,世界杯的庞大想象空间也让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趋之若鹜。从格力空调,海信架起的能俯瞰世界杯“绿点”球场的摩天轮、3D立体广告,到角逐用球“率土同庆”,再到吉利物小狮子扎库米、球迷座椅、呜呜祖拉、彩色假发头套、列国国旗、手机链、钥匙扣、荧光棒、帽子世界杯场内场外,处处都能看到“中国制造”。 事实上,近似的行为,在以前的体育营销中并不少见。体育活动品牌“李宁”经常与国外的诸多赛事合作,借此来扩大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数码品牌华旗爱国者亦是经由过程与F1的合作,以“爱国者”的亮相,既扩展了国际驰誉度,又晋升了国内的品牌美誉度。可是今年,“中国式营销”仿佛更有看头,最大的看点还在于中国的两家赞助商中国英利、哈尔冰啤酒,他们和老牌的国际巨子平起平坐,把品牌营销做得风生水起。据网易透露,世界杯时代,“英利”在全数64场角逐中,中英文广告交替每场至少呈现8分钟;建成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零排放”的赛场边品牌展示区;操纵“世界杯+中国”元素,深化与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前进了重点方针群体对英利品牌的认同和忠诚度。对于现实结果,该公司首席财政官李宗炜直言不讳:此举为英利获得了方针群体的认同,前进了品牌美誉度,实现了品牌营销的超出跨加倍点。他同时举例,6月中旬他在开普敦加入全球财富论坛,良多国外的企业家自动激情亲热,希看卡脖子下一步合作事宜,这足以反映世界杯营销功效。至于未来,李宗炜暗示,他们会对“世界杯赞助行动做一个评估,以抉择下一步的品牌营销”。另一个中国企业“哈啤”,则因其作为国际足联的官方合作伙伴百威英博的子品牌自动获得世界杯赞助商身份。此次哈啤的营销行动除了赛场上的中文广告,首要集中在国内推广品牌,如环绕世界杯主题开展“哈足球,冰冻南非”小我足球技巧角逐、宣传车全国巡游、足球技巧操练营等一系列大型行动,方针有两个:一是前进哈啤在全国的驰誉度和地位,二是借力拉升哈啤的销量。数据显示,因为世界杯时代的广告攻势,哈啤的发卖量前进了至少三成。闻名品牌顾问许云峰暗示:“哈啤与世界杯的结缘,很可能倾覆今朝国内啤酒业华润、青岛、燕京三足鼎峙的格局,各个品牌的市场份额从头排序并非没有可能。”4中国在南非的服装加工企业到目前为止,经外经贸部批准在南非设立的中资服装加工企业共有两家,即司卖脱服饰有限公司和海德制衣有限公司。司卖脱服饰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新光内衣染织厂投资50万美元兴建的,位于Ladysmith,1996年4月正式投产。该公司共有服装生产流水线4条,雇佣当地工人350人,主要生产衬衫、T恤衫以及各种内外衣等,年产量140万件,其中约35是为美国KMart公司加工。除此之外,该公司还为南非当地的连锁店加工产品。2001年,该公司实现加工费收入700万兰特(约合70万美元),利润70万兰特(约7万美元)。海德制衣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永太服装有限公司兴建的。该项目于1996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投资总额60万美元,雇佣当地员工300人,主要生产T恤衫、休闲时装以及夹克衫等,年产量100万件左右,其中50以上是为美国GAP公司所属专卖店加工,另外50是为南非当地连锁店。 Price加工。2001年,该公司实现加工费收入500万兰特(约合50万美元),利润80万兰特(约8万美元)。除上述两家企业之外,我在南非设立的个体或民营服装加工企业约15家,其中位于Ladysmith两家,New Castle 5家,其余大部位于约堡和比陀附近。这些个体或民营企业规模比上述两家企业小,但其产品与上述两家企业雷同。中国在南非的服装生产和加工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1)目的明确。中国服装加工和生产企业在南非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美国对从南非进口的服装免受配额限制的政策,扩大对美国的服装出口。(2)成立时间短。中国在南非的服装加工和生产企业大部分是90年代中期进入南非市场的,与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企业相比,中国进入南非的市场相对较晚(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大部分是在80年代进入该市场的)。(3)规模小。中国在南非的服装加工企业,规模最大的只有140万件左右,而香港和台湾地区企业的规模可以达到700800万件。(4)市场开发能力不强,以替其它公司加工为主。中国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品牌,只是为大的连锁超市进行服装加工,收取加工费。生产加工所需要的原材料均由连锁超市提供,对国内纺织品出口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大。(5)国内企业之间竞争压力不断增加。1996年左右,中国在南非的服装加工企业,每件服装的加工费收入平均约在4.8兰特左右,当时美元和兰特的汇价约在1:4 左右,因此每件服装的加工费收入约在1.2美元左右。由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目前每件服装的加工费平均降至4.5兰特左右,而美元和兰特之间的汇价已经跌至1:10左右,因此现在每件服装的加工费收入只有0.45美元,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6)对工人的培训难度大。服装加工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工人数量大。而南非工人的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因此,对工人的培训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7)工会影响大。南非的工会影响很大,而服装加工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工会扩大其影响的重点行业,因此停工罢工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5海信公司10年前,海信南非公司悄然登陆当时中国人还很陌生的非洲大陆。10年后,海信已成为南非家喻户晓的家电品牌,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覆盖全部南部非洲地区,被当地大型连锁店评为最佳供应商。对很多南非人而言,海信不仅是一家中国知名企业,更是南非人的朋友。(1)坚持品牌战略 海信在南非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坚持品牌战略。(2)快速融入当地环境 经营、管理的本地化.一个海外品牌进入陌生的环境后,能否适应本地的水土往往成为生存的关键。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开辟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海信选择了生产、管理本地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海信南非的销售、市场和售后服务部门的经理都是由当地人担任,部门经理一级,一半以上都是南非本地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和市场接触比较紧密的。 于游海说,进入南非市场,不仅仅需要克服语言问题,好比在中国找到会说英语的人很容易,但要真正能懂得当地语言、文化和民俗并不容易。但是,他认为,中国企业有先天的优势。“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喜欢交朋友,能够以诚相待,这样就能很容易交到朋友。” 南非的人口由黑人、白人及印度人等不同群体组成。海信南非的员工中各种人群都有,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中国人能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到南非8年了,从来没有感觉到和外国人交朋友是件很困难的事。”于游海说。不管黑人还是白人,如果员工家里有红白喜事、员工过生日、或者他们遇到困难时,海信南非都会去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公司经营和管理的情况也会透明度很高地告诉员工。“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从没把他们当外人。” (3) 准确市场定位是成功的关键。除了经营、管理的本地化,海信南非凭借市场定位的大众化求得了一方市场。南非市场的消费人群中,70%是黑人,20%是白人。于游海说,这样的消费构成决定了要让南非市场了解你,必须先让黑人群体了解你。所以创业之初,海信南非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后,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1998年,18寸彩电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已基本被淘汰,但18寸彩电却成了海信进入南非市场的金钥匙。因为当时南非市场上韩国、日本企业生产的20寸彩电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中国品牌以同样或更高的价格进入南非市场,很难分得一份羹,所以海信选择了低价战略,将大批质优价廉的18寸彩电投入市场。 事实证明,海信当初的市场战略是成功的。不仅质优价廉立刻成为了连锁店宣传海信彩电的卖点,而且赢得了南非消费者,尤其是黑人消费群体的口碑。从1998年至今,海信南非的的销量、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海信已经占据了南非彩电市场的15%。(4) 积极参与当地慈善事业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亲情牌”援手艾滋孤儿。南非普通民众通过媒体看到海信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和中国人眼中的形象有些差距?于游海肯定地说:“不会。海信在南非这么多年,南非人已经没有把海信当成外来品牌了。” 按照于游海的说法,海信能成功融入当地社会,缘由之一就是海信在注重商业利益的同时,成功打出了“亲情牌”。进入南非之初,海信根据自己的实力,联手大型连锁店,开展对当地孤儿院、儿童医院和敬老院等福利机构的援助活动。目前,海信还与南非红十字儿童医院签订了长期的合同。每销售出一台彩电,海信就捐出一块钱,帮助儿童医院修建手术室。南非红十字儿童医院专门给因艾滋病失去父母的儿童提供救助,是南非最大的儿童救治中心之一。捐助活动开始后,南非的舆论反响强烈,当地所有的大型连锁店都加入进来。不管是长期的合作伙伴,还是刚刚起步的连锁店,都表示愿意参与售海信彩电援助艾滋孤儿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海信成为了南非成长速度最快、知名度最高的家电品牌,短短七八年的时间里,从默默无闻成长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5)组建大型营销网络依靠大型连锁店网络,海信南非生产的彩电已经销售到南部非洲的大多数国家,如纳米比亚,莱索托,赞比亚。于游海出差经过博兹瓦纳国际机场时,看到机场装修使用的正是海信彩电。于游海对此得出的结论是,海信南非的成功,不仅与海信成功的营销策略有关,而且得益于中国家电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形象的提升。企业在海外建销售渠道和网络,可以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直接建立客户关系,减少中间环节。这种模式适合有规模和资金实力的中国企业。对他们来说,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扩展国际市场,由国内名牌变为国际品牌,这是必然的选择。海信在南非投资1000万美元建厂。为加强对“海信”品牌的塑造,海信重投374.5万美元在当地建造了6家大型连锁店,并辅之以每年约30万美元的广告费,最终在南非市场上赢得了15%的电视市场占有率。四中国企业在南非的意见和建议1在南非投资的企业应建立科学、实战的营销组织框架,确立企业整体营销观念,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地协作,共同实现理想的经营业绩。应当根据南非市场开发需要,建立销售组织体系、市场信息管理体系、目标和计划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目标市场和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投资企业的整体攻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南非市场实现最佳的营销目标。2在南非投资的企业应树立辩证的买方市场观。 买方市场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也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购进方面,买方市场的压力只是施加给商品的卖方,而生产企业作为买方不仅没有压力,反而是大好的机遇,因为买方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产品销售企业在采购时,处于买方的地位,可以充分享受买方市场的偏爱和优惠。在机电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上,企业可以充分“货比三家”地进行挑选,不仅可以讲质量,而且可以压价格。再者,买方市场带来的市场空隙,给企业提供了破土而出的希望,利用优质低廉的材料、机器设备生产高品质的产品,逐渐地适应买方市场,才能抓住买卖方市场带来的机遇,在南非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3在南非投资的企业应确立品牌战略。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它已成为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这是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逐步加深,对选择产品的条件更为苛刻,这样就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因而在南非投资的企业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大家认可的名牌产品才可以成功。在我国,如彩电行业有“长虹”、“康佳”、“TCL”、“创维”,VCD行业有“爱多”、“先科”、“金正”、“新科”。经济专家们断言,从本世纪末起,我国在南非商品市场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名牌之间的竞争。 然而,当前有的咋南非投资的企业尚未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只要看到别人生产什么,自己就生产什么,没有自己的特色,更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怎样创立自己的品牌呢?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方面,要制定名牌战略;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阶段的目标规划、可行性的实施步骤。另一方面把质量创新作为名牌产品的根基和企业的生命。企业创名牌应当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不能一味追求“上档次”、“高售价”。世界名牌商标就象征着高质量,如日本的“本田”,美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