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4讲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内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 2015 浙江卷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图中 为岩层编号 其年代由老到新 完成第1 2题 3 1 图中甲 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 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 甲 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 乙 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 乙 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2 有人称丙处山峰为 飞来峰 其岩石可能是 a 石灰岩砂岩b 花岗岩流纹岩c 大理岩石英岩d 安山岩玄武岩 c a 4 2014 北京卷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 完成第3 4题 5 3 该河谷 a 岩层 比岩层 形成年代早b 岩层 比岩层 易受侵蚀c 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 呈 v 形 适宜修建水库4 本次洪水 a 水位上升时 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 水位下降时 河流含沙量增加c 流量增大时 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 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a d 6 一 二 三 一 三类岩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例1 2017 天津卷 下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a 岩浆岩 褶皱b 沉积岩 褶皱c 岩浆岩 断层d 沉积岩 断层 b 解析 图中不同岩层矿物质颜色深浅不一 层理构造清晰可辨 可判断为沉积岩 图中岩层倾斜 应该为受挤压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 故选b项 7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各类岩石的特点 8 一 二 三 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例2 2017 江苏卷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甲 乙 丙b 乙 丙 甲c 丙 乙 甲d 丙 甲 乙 2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 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 1b 2c 3d 4 b b 9 一 二 三 解析 第 1 题 考查地质构造及岩层年龄 丙岩浆岩未穿过甲岩层下方的侵蚀面 故其形成时间早于甲岩层 乙断层上方的侵蚀面未发生明显错动位移 故该侵蚀面形成时间晚于乙断层 而丙岩浆岩穿过该侵蚀面 故丙岩浆岩形成晚于该侵蚀面 因此 甲乙丙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 第 2 题 考查地质构造 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变形 由图中岩层的倾斜状况可推出 乙断层处的岩层和甲岩层都有岩层的倾斜 故褶皱次数为2次 10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1 板块运动与大地构造地貌 11 一 二 三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2 一 二 三 13 一 二 三 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例3 2017 全国 卷 洪积扇是河流 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 因坡度骤减 水流搬运能力降低 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 除甲地洪积扇外 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 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 一 二 三 15 一 二 三 1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 坡度和缓b 岩石裸露c 河流 沟谷众多d 降水集中 2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 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 3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b 土层浅薄c 光照不足d 水源缺乏 c b b 16 一 二 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堆积地貌 第 1 题 由于洪积扇是河流 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 因坡度骤减 水流搬运能力降低 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河流 沟谷越多 则形成的洪积扇越多 结合图中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处的河流 沟谷可知选c项 第 2 题 洪积扇堆积物中颗粒的大小主要受河流搬运能力的影响 图中显示 甲地洪积扇所在河流的上游为低山 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落差小 流速较缓 加上河流较长 故洪积扇堆积物中的砾石较小 故选b项 第 3 题 图中显示 贺兰山东南部地区山地落差大 河流短促 搬运能力强 故洪积扇中堆积物以砾石为主 而堆积物中数量较少 颗粒较小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远离山口的冲积扇边缘 形成的土层浅薄 故选b项 17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1 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18 一 二 三 19 一 二 三 20 一 二 三 21 2013 课标全国 卷 14分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 河边和海滨 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 多风 植被稀疏 下图所示区域中 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 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22 1 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 2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 为其提供论据 8分 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23 答案 1 m处附近的 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 在河边 河床沉积 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 枯水季节河床裸露 风沙在此沉积 2 观点a 扩大 论据 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 北邻内蒙古高原 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 河流持续搬运泥沙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 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 风出风口后 在m地速度降低 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 不会扩大 论据 位于半湿润区 降水较丰富 风沙发生季节短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 面积较小 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 位于山区 附近有水库 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24 得分要点 1 河流搬运 枯水期河床裸露 西北风吹送的沙尘沉积 各3分 2 只选择观点不说明论据不得分 观点要与论据相一致 若选择观点a 风力搬运 流水搬运和用水量大导致的河床裸露 各2分 风力减小 风沙沉积 2分 若选择观点b 干湿状况导致的风沙活动时间短 流域植树造林使搬运泥沙减少 各2分 水源面积小和山地 水库对沙丘扩展的限制 各2分 25 解析 第 1 题 从流水和风力沉积两方面判断推理 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 流水和冬季风侵蚀 搬运泥沙 在m处的河床沉积 图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枯水期河床裸露 第 2 题 先选择观点 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