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德育我不怕教案.docx_第1页
中班德育我不怕教案.docx_第2页
中班德育我不怕教案.docx_第3页
中班德育我不怕教案.docx_第4页
中班德育我不怕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德育我不怕教案【篇一: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6)】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6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6) 一、单项选择题 1、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b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2、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d )。 a.直觉观察时期之前 b.直觉观察时期 c.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d.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3、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b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 a )。 a.教师和学生 b.教科书和教学媒体 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d.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5、 “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d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6、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为( b )。 a.教育目标 b.管理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目的 7、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c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8、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d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卢梭 d.杜威 9、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韵是( d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定 10、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d )。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11、班级、小组、少先队属于( c )。 a.一般群体 b.特殊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2、(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13、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d )。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14、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 )。 a.一种量值 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 d.多种题型 15、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b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6、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说的是课外活动的( b )特点。 a.灵活性 b.开放性 c.兴趣性 d.自主性 17、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c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8、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 c )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9、 “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 a )。 a.华生 b.洛克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2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篇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教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怎样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体验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今天,我们再来体验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伟大的爱父亲的爱。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课文,注意读音。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况下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三、小组自学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2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课文应该分成几大段?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四、讨论交流 1课文结构: 第一段(1)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人们受到了伤害。 第二段(223)一位父亲去儿子的学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儿子及其同学救了出来。 第三段(24)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2读文章的第223自然段,具体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出重点的词。 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坚定、疾步、埋头、满脸灰尘、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 (板书) 3通读全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它无处不在) (2)学生参照板书,逐步思考,独立概括中心思想。 五、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1结合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尤其是父母。 2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的具体日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父母恩情的事。 教案点评: 本课通过教学最终要让学生深知为人父母,最疼爱的是自己的子女,而作为子女,最应报答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基本独立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之后,这篇课文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怎样体会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有。同时还要将这种德育和美育的渗透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又有意识地安排了“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的具体日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父母恩情的事。探究活动 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剧本,然后排练表演。【篇三:第四单元思品教案】 第11课我有一双“小巧手”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做纸花,制作小工艺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同时老师在旁帮助、讲解,以这种形式让学生们感受更真实,更容易掌握。最终,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制作、展示自制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简单工具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简单工具。 (二)能力目标 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展示学生自制的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学会正确使用简单工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实践活动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准备一些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胶水、裁纸刀、裁纸、彩带等,以及一个儿童自己制作的纸花。 2让学生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废旧物品,如牙膏盒、饮料瓶、彩纸等。 【导入新课】 (放音频“巧巧手”,让同学们听。) 老师:同学们,刚才这首儿歌是说什么的呢? 学生:(略) 老师:儿歌歌唱的是巧巧手,大家的手是不是也很巧呢? 学生:(略) 老师:好,下面让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小巧手吧!一起来做纸花吧!(同时展示准备的儿童制作的纸花。)(过渡) 【讲授新课】 一、制作纸花(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四十八页,我们看一看都需要哪些工具?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做纸花需要剪刀、胶水、裁纸刀、裁纸、彩带、毛线、针线等,下面大家自由结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纸花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制作纸花;老师要巡视学生制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老师:同学们制作的纸花真漂亮!下面大家说一说,你在制作纸花时,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呢? 学生:(略) 老师:这些工具你们是怎样使用的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在使用像剪刀、裁纸刀等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自己的割破了。大家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工具呢?怎样使用它们呢?大家讨论一下,说一说。 学生:(略) (可让大家欣赏视频“多功能钳子”、“梅花扳手”;欣赏图片“扳手”、“尖嘴钳”、“大扳手”、“双面锤”等家庭工具,让学生认识了解,并给同学们简单讲一讲,它们的使用方法。)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开展一个“我的小手很灵巧”的活动,让我们看看谁的手最灵巧?(过渡) 二、我的小手很灵巧(板书)老师:课前让大家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废旧物品,大家都搜集到了什么呢?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带来的东西还不少,我们该怎样利用这些废物呢?使它变成美丽的手工艺品呢? 老师:这些作品都是同学们自己开发想象力,自己动手,变废为宝,我们大家能不能呢? 学生:(略) 老师:下面让我们大家动手制作吧! 学生:(略) (最后,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进行展览。)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一些简单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尝试了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制作、展示自制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12.我能行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活动先通过“小故事:我是小小男子汉”的学习,使同学们懂得了在遇到困难或者胆怯时,一定要相信自己能行,拥有克服困难和胆怯心理的自信和勇气,就能战胜困难和胆怯。还通过让同学们欣赏音频、图片等形式进行榜样教育,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然后以“说一说”的活动形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锻炼机会,通过了解学生中一些勇敢者的故事,为他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最后,通过“游戏:击鼓传花”活动,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