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目 政治文件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doc标题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关键词 重点难点剖析内容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二、重点难点剖析(一)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制约国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其中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而制约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际政治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理解当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的关键,是人们正确观察和判断国际政治现象的一个重要依据,掌握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外,国家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捍卫我国的国家利益有积极的作用。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概念。其次要搞清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国家之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国家之间利益相悖是冲突的根源,因而它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直接导致其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影响力的大小,因而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再次要以历史和现实材料,证明主权国家由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导致其对外政策的变化,因此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下面我们逐一进行证明。第一,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立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国家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如1997年10月20日,欧洲联盟15国外长正式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正是欧盟15国之间由于共同利益的需要,而加强合作的表现。而利益的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各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唯其如此,在当代,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它们为着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合作。因此,我们在考察和分析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问题时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第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要通过与别国竞争、对抗、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有相应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力量。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它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各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一些国家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使它们原来的穷国一跃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并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在19世纪以前,人们评估国家力量的主要标准是以国家人口的数量为依据的。而在以后的年代,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军事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国家力量的关键指标。在当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战争因素受到遏制,因此,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数量已不再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决定因素。取代它的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力量的关键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罗斯虽然至今仍保持其军事大国的地位,由于其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国力已今非昔比,这就是有力的证明。国家力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1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决定着国家之间是平等互助关系,还是对抗冲突的关系。2国家力量的变化,往往引起原来国家关系的变化。深化思考辨析:各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主张和做法都应只顾本国的国家利益。(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首先,外交是内政的继续和延伸,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其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反映,而且是实现国家对外职能的手段,因此,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对外职能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屈辱外交的历史,开创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新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不仅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这是个现实问题且与日常的国际政治息息相关,此问题是本课最后一节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全书的落脚点,并体现了近年来高考改革中的“以我为主”的思想。此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理解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把握:1外交政策的含义。所谓外交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内容,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对这个概念可分三层去理解:外交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中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直接为实现本国的对外职能服务的。2我国外交政策的制订和完善。(1)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其职责和功能有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因而它的对外活动与管理国内的活动一样,需要以一定的政策为指导,即必须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来处理和发展对外关系。而外交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的外交政策就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依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而制定的,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与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些原则,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活动。(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赋予我国外交政策新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我国外交政策做了重大调整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确立了全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80年代以来,我们强调不依赖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对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作出独立的判断;在处理国家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原则,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种类型的国家的关系。这使我国的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从此,我国的对外活动进入了建国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我国建国以来,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和平为宗旨的。它包括五个基本点:(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这一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本质是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才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真正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关系,才能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把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这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第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我国外交的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因为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里,我们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交往和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人民才能免遭战争的浩劫。(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科平共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今天它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公认的基本准则。它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最起码的要求,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的一员,与第三世界国家有过共同或相似的历史境遇和斗争,今天又面临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任务,都需要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与共,命运相连。第三世界国家的真正优势在于团结与合作。团结是第三世界力量的源泉。合作是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所以,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家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要不断吸收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加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正确贯彻对外开放政策: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民主独立和祖国的尊严;第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谋图;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对外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尊严;发展了其世界大绝大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速成型质量控制-洞察及研究
- 重冶火法冶炼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批发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锂电解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6届山东省泰安市泰安一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 2026届高三一轮复习练习试题(标准版)数学第二章必刷小题2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 武昌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 202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保险行业2025年气候变化风险产品创新模式与效果评估报告
- 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5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 数字人课程设计培训
- DB11T 1482-2017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救援应用技术规范
- 上海市桃浦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 GB/T 44669-2024残疾人服务机构服务规范
- DB11∕T 1807-2020 实验动物 环境条件
-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和导学案
- CRRT治疗原理、模式选择
- 植物的生物节律与生物钟
- 糖厂榨季安全培训课件
- 财务管理与能源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