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2液体静力学 2 3液体动力学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返回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2 6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 第2章液压传动的力学基础 2 本章导读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流体传动包括液体传动和气体传动 以液体的静压能传递动力的液压传动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的 为此必须了解油液的种类 物理性质 研究油液的静力学 动力学规律 3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 学生应该能够做到 了解 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的性质 理解 液体动力学三大方程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动量方程 应用 掌握本章所介绍的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知识 并能够在工程中灵活运用 分析 通过学习本章提供的数学分析方法 学会分析液压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 4 2 1 1液压油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的 最常用的介质是液压油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除了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信号外 还能起到润滑 冷却和防锈等作用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 液压油的性质 1 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液体质量称为密度 矿物油型液压油在15 时的密度为900kg m3左右 在实际使用中可认为它们不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5 2 可压缩性和膨胀性液体受压力的作用而使体积发生变化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 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使体积发生变化的性质称为液体的膨胀性 体积为v的液体 当压力变化量为 p时 体积的绝对变化量为 v 液体在单位压力变化下的体积相对变化量为 式中 被称为液体的体积压缩系数 因为压力增大时液体的体积减小 所以上式的右边加一负号 以便使液体的体积压缩系数 为正值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6 液体体积压缩系数的倒数被称为液体的体积弹性模量 简称体积模量 用k表示 即 体积弹性模量k表示液体产生单位体积相对变化量时所需要的压力增量 在使用中 可用k值来说明液体抵抗压缩能力的大小 一般矿物油型液压油的体积弹性模量为k 1 4 2 104mpa 它的可压缩性是钢的100 150倍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7 3 粘性及其表示方法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 液体内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液体分子的相对运动 由此产生一种内摩擦力 这种现象被称为液体的粘性 液体流动时 由于液体的粘性以及液体和固体壁面间的附着力 会使液体内部各液层间的流动速度大小不等 实验表明 液体流动时相邻液层间的内摩擦力ff与液层接触面积a和液层间的速度梯度du dy成正比 即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8 常用的液体粘度表示方法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 a 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又称为绝对粘度液体动力粘度的物理意义是 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 相接触的液层间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摩擦力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9 b 运动粘度 液体的动力粘度 与其密度 的比值被称为液体的运动粘度 即 液体的运动粘度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我国液压油的牌号就是用它在温度为40 时的运动粘度 厘斯 平均值来表示的 例如32号液压油 就是指这种油在40 时的运动粘度平均值为32mm s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0 c 相对粘度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是理论分析和计算时经常使用到的粘度 但它们都难以直接测量 因此 在工程上常常使用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又称为条件粘度 它是采用特定的粘度计在规定的条件下测量出来的粘度 用相对粘度计测量出它的相对粘度后 再根据相应的关系式换算出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以便于使用 中国 德国 前苏联等采用恩氏度 e 美国 英国等用通用赛氏秒ssu 英国 美国还用商用雷氏秒r1s 法国等用巴氏度 b等等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1 2 对液压工作介质的要求 1 污染的危害根据统计 液压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有75 是由于油液污染造成的 因此 液压油的防污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2 2 污染原因液压油被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下 残留的固体颗粒在液压元件装配 维修等过程中 因洗涤不干净而残留下的固体颗粒 如砂粒 铁屑 磨料 焊渣 棉纱及灰尘等 空气中的尘埃周围环境恶劣 空气中的尘埃 水汽等通过液压缸外伸的活塞杆 油箱的通气孔和注油孔等处侵入油中 生成物污染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 因元件相对运动等原因产生金属微粒 密封材料磨损颗粒 涂料剥离片 油氧化变质产生的胶状物等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3 3 液压油防污措施 一 防止污染物侵入液压系统 二 把已经侵入的污染物从系统中清除出去 污染控制要贯穿于整个液压装置的设计 制造 安装 使用 维护和修理等各个阶段 为防止油液污染 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 使液压油在使用前保持清洁液压油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都会受到外界污染 新买来的液压油看上去很清洁 其实很 脏 必须将其静放数天后经过滤加入液压系统中使用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4 2 使液压系统在装配后 运转前保持清洁 3 使液压油在工作中保持清洁 4 采用合适的滤油器 5 定期更换液压油 6 控制液压油的工作温度液压油的工作温度过高对液压装置不利 液压油本身也会加速变质 产生各种生成物 缩短它的使用期限 一般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最好控制在65 以下 机床液压系统则应控制在55 以下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5 4 液压工作介质的选择 液压油液的选用 首先应根据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液压油液类型 然后再选择液压油液的粘度 1 选择液压油液类型 2 选择液压油液的粘度 2 1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 16 2 1 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 作用于液体上的力有两类 即表面力和质量力 作用在液体表面上 与液体表面积成正比的力叫表面力 表面力又可分解为垂直作用于表面的法向表面力 和平行于表面的切向表面力 作用在液体微团质量中心上 并与液体微团质量成正比的力叫质量力 如重力 惯性力和离心惯性力等 静止液体的压力有如下重要性质 1 液体的压力沿着内法线方向作用于承压面 2 静止液体内任一点处的压力在各个方向上都相等 由此可知 静止液体总是处于受压状态 并且其内部的任何质点都受平衡压力的作用 2 2液体静力学 17 2 2静压力基本方程 在重力作用下 密度为 的液体在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 在容器内任意深度h处的压力p的表达式为 上式是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由此可知 在重力作用下的静止液体 其压力分布有如下特点 1 静止液体内任一点处的压力都由两部分组成 2 静止液体内的压力p随液体深度h呈直线规律分布 3 距液面深度h相同的各点组成了等压面 这个等压面为一水平面 2 2液体静力学 18 2 3 压力的表示方法和单位 2 2液体静力学 压力的单位为n m2 称为帕斯卡 简称帕 pa 工程上常用千帕 kpa 和兆帕 mpa 此外常用的压力单位还有巴 bar 和工程大气压 at 在低压时也可以用液柱高度表示压力大小 绝对压力 相对压力 真空度 19 2 4 静止液体中的压力传递 如图2 5所示密闭容器内的静止液体 当外力f变化引起外加压力发生变化时 则液体内任一点的压力将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 即在密闭容器内 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可以等值传递到液体内各点 这就是静压传递原理 或称为帕斯卡原理 在不考虑活塞和液体重力所引起压力变化的情况下 液体中的压力为 2 2液体静力学 20 2 5 液体静压力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 静止液体和固体壁面相接触时 固体壁面上各点在某一方向上所受静压作用力的总和 就是液体在该方向上作用于固体壁面上的力 固体壁面为一平面时 如不计重力作用 即忽略 gh项 平面上各点处的静压力大小相等 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f等于静压力p与承压面积a的乘积 其作用力方向垂直于壁面 即 2 2液体静力学 21 当固体壁面为如图2 6中所示的曲面时 为求压力为p的液压油对液压缸右半部缸筒内壁在x方向上的作用力fx 这时在内壁上取一微小面积da lds lrd 其中l和r分别为缸筒的长度和半径 则液压油作用在这块面积上的力df的水平分量dfx为 2 5 液体静压力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 22 由此得液压油对缸筒内璧在x方向上的作用力为 式中ax为缸筒右半部内壁在x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ax 2rl 由此可得曲面上液压作用力在某x方向上的总作用力fx等于液体压力p和曲面在该方向投影面积ax的乘积 即 2 2液体静力学 23 3 1 基本概念 1 理想液体 定常流动和一维流动研究液体流动时必须考虑到粘性的影响 但由于这个问题相当复杂 所以在开始分析时 可以假设液体没有粘性 寻找出液体流动的基本规律后 再考虑粘性作用的影响 并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对理想结论进行补充或修正 对液体的可压缩性问题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处理 一般把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假想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液体流动时 如果液体中任一空间点处的压力 速度或密度等都不随时间变化 则称这种流动为定常流动 或稳定流动 恒定流动 反之 则称为非定常流动 2 3液体动力学 24 当液体整个作线形流动时 称为一维流动 当作平面或空间流动时 称为二维或三维流动 一维流动最简单 但是从严格意义来讲 一维流动要求液流截面上各点处的速度矢量完全相同 这在现实中极为少见 2 流线 流管和流束流线是流场中的一条一条的曲线 它表示同一瞬时流场中各质点的运动状态 流线上每一质点的速度矢量与这条曲线相切 因此 流线代表了在某一瞬时的许多流体质点的流动方向 如图2 7a所示 在非恒定流动时 由于液流通过空间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因此流线形状也随时间变化 在恒定流动时 流线的形状不随时间变化 由于流场中每一质点在每一瞬时只能有一个速度 所以流线之间不可能相交 流线也不可能突然转折 它只能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2 3液体动力学 25 在流场中给出一条不属于流线的任意封闭曲线 沿该封闭曲线上的每一点作流线 由这些流线组成的表面称为流管 图2 7b 流管内的流线群称为流束 如图2 7c所示 根据流线不会相交的性质 流管内外的流线均不会穿越流管 故流管与真实管道相似 将流管截面无限缩小趋近于零 便获得微小流管或微小流束 微小流束截面上各点处的流速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流线彼此平行的流动称为平行流动 流线间夹角很小 或流线曲率半径很大的流动称为缓变流动 平行流动和缓变流动都可认为是一维流动 2 3液体动力学 26 3 通流截面 流量和平均流速在流束中与所有流线正交的截面称为通流截面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 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 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截面即为通流截面 也称为过流断面 在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通流截面的液体体积称为体积流量 简称为流量 流量以q来表示 单位为m3 s或l min 由流量定义得 q v t 其中v是液体的体积 t是时间 当液流通过如图2 8a所示的微小通流截面da时 液体在该截面上各点的速度u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所以流过该微小通流截面的流量为 dq uda则流过整个通流截面a的流量为 2 3液体动力学 27 实际上 对于流动的液体 由于粘性力的作用 在整个通流截面上各点处的流速u是不相等的 其分布规律也比较复杂 不易确定 在工程实际使用中 可以采用平均流速 来简化分析计算 平均流速 是假设通过某一通流截面上各点的流速均匀分布 液体以此均布流速 流过此通流截面的流量等于以实际流速u流过的流量 即 由此可得出通流截面a上的平均流速为 在工程实际中 人们关心的往往是整个液体在某特定空间或特定区域内的平均运动情况 因此平均流速 有实际应用价值 2 3液体动力学 28 19世纪末 雷诺首先通过实验观察了水在圆管内的流动情况 并发现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有两种流动状态 层流和紊流 湍流 这个实验被称为雷诺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在层流时 液体质点互不干扰 液体的流动呈线性或层状 且平行于管道轴线 而在紊流时 液体质点的运动杂乱无章 在沿管道流动时 除平行于管道轴线的运动外 还存在着剧烈的横向运动 液体质点在流动中互相干扰 层流和紊流是两种不同的流态 层流时 液体的流速低 液体质点受粘性约束 不能随意运动 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液体的能量主要消耗在液体之间的摩擦损失上 紊流时 液体的流速较高 粘性的制约作用减弱 惯性力起主导作用 液体的能量主要消耗在动能损失上 3 2 液体的流动状态 动画 2 3液体动力学 29 通过雷诺实验还可以证明 液体在圆形管道中的流动状态不仅与管内的平均流速 有关 还和管道的直径d 液体的运动粘度 有关 实际上 液体流动状态是由上述三个参数所确定的称为雷诺数re的无量纲数来判定 即 对于非圆形截面管道 雷诺数re可用下式表示 即 水力直径dh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a 过流断面积 湿周 即有效截面的管壁周长 2 3液体动力学 30 雷诺数是液体在管道中流动状态的判别数 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液体流动状态 如果液体流动时的雷诺数re相同 它的流动状态也就相同 液流由层流转变为紊流时的雷诺数和由紊流转变为层流时的雷诺数是不相同的 后者的数值要小 所以一般都用后者作为判断液流状态的依据 称为临界雷诺数 记作recr 当液流的实际雷诺数re小于临界雷诺数recr时 液流为层流 反之 为紊流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 雷诺数是液流的惯性作用对粘性作用的比 当雷诺数较大时 说明惯性力起主导作用 这时液体处于紊流状态 当雷诺数较小时 说明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这时液体处于层流状态 2 3液体动力学 31 表2 3常见液流管道的临界雷诺数 在自然界中 多数流动为紊流 而在液压传动中 由于管径或缝隙尺寸较小 流速较低 而油液的粘度又较大时 则常为层流 32 3 3连续性方程 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液体在具有不同横截面的任意形状管道中作定常流动时 可任取1 2两个不同的通流截面 其面积分别为a1和a2 在这两个截面处的液体密度和平均流速分别为 1 1和 2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在单位时间内流过这两个截面的液体质量相等 即 当忽略液体的可压缩性时 即 1 2 则有 由此得 q1 q2或q a const 常数 2 3液体动力学 33 3 4伯努利方程 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为了研究方便 我们先讨论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 然后再对它进行修正 最后给出实际液体的伯努利方程 2 理想液体的伯努利方程由于截面1 2是任意取的 所以上式也可写成 上述两式就是理想液体微小流束作恒定流动时的伯努利方程或能量方程 2 3液体动力学 34 理想液体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理想液体作恒定流动时具有压力能 位能和动能三种能量形式 在任一截面上这三种能量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但三者之和为一定值 即能量守恒 2 实际液体的伯努利方程实际液体在流动时 由于液体存在粘性 会产生内摩擦力 消耗能量 同时 管道局部形状和尺寸的骤然变化 使液体产生扰动 也消耗能量 因此 实际液体在流动时有能量损失 这里可设图2 11中微元体从截面1流到截面2因粘性而损耗的能量为 则实际液体微小流束作恒定流动时的伯努利方程为 2 3液体动力学 35 将上述关系式整理后可得 式中 1 2分别为截面a1 a2上的动能修正系数 上式就是仅受重力作用的实际液体在流管中作平行 或缓变 流动时的伯努利方程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力液体的能量守恒 其中hw为单位重力液体从截面a1流到截面a2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伯努利方程揭示了液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它指出 对于流动的液体来说 如果没有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液体内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它是流体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方程 它不仅是进行液压传动系统分析的基础 而且还可以对多种液压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2 3液体动力学 36 4 动量方程 将动量定律应用于流体时 必须在任意时刻t时从流管中取出一个由通流截面a1和a2围起来的液体控制体积 如图2 15所示 这里 截面a1和a2是控制表面 在此控制体积内取一微小流束 其在a1 a2上的通流截面为da1 da2 流速为u1 u2 假定控制体积经过dt后流到新的位置 则在dt时间内控制体积中液体质量的动量变化为 体积vii中液体在t dt时的动量为 式中 液体的密度 2 3液体动力学 37 同样可推得体积vi中液体在t时的动量为 式中右边的第1和2项为 当时 体积 应用动量定律 得 若用流管内液体的平均流速 代替截面上的实际流速u 其误差用动量修正系数 予以修正 且不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 即 而 则上式经整理后可得 2 3液体动力学 38 上式即为流体力学中的动量定律 等式左边为作用于控制体积内液体上外力的矢量和 而等式右边第一项是使控制体积内的液体加速 或减速 所需的力 称为瞬态液动力 等式右边第二项是由于液体在不同控制表面上具有不同速度所引起的力 称为稳态液动力 对于作恒定流动的液体 有 必须注意 上式为矢量方程式 在应用时可根据具体要求向指定方向投影 列出该方向上的动量方程 然后再进行求解 2 3液体动力学 39 实际粘性液体在流动时存在阻力 为了克服阻力就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这样就有能量损失 在液压传动中 能量损失主要表现为压力损失 这就是实际液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中的hw项的含义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分为两类 一类是油液沿等直径直管流动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 称之为沿程压力损失 这类压力损失是由液体流动时的内 外摩擦力所引起的 另一类是油液流经局部障碍 如弯头 接头 管道截面突然扩大或收缩 时 由于液流的方向和速度的突然变化 在局部形成旋涡引起油液质点间 以及质点与固体壁面间相互碰撞和剧烈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之为局部压力损失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0 4 1沿程压力损失 层流时的沿程压力损失层流时液体质点作有规则的流动 是液压传动中最常见的现象 在设计和使用液压传动系统时 都希望管道中的液流保持这种流动状态 图2 16所示为液体在等径水平直管中作层流流动的情况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1 在液流中取一段与管轴重合的微小圆柱体作为研究对象 设它的半径为r 长度为l 作用在两端面的压力分别为p1和p2 作用在侧面的内摩擦力为ff 液流在作匀速运动时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故有 式中ff是液体内摩擦力 ff 2 rl du dr 其中的负号表示流速u随半径r的增大而减小 若令 并将ff代入上式 整理可得 对上式进行积分 并代入相应的边界条件 即当r r时 u 0 得 可见管内液体质点的流速在半径方向上按抛物线规律分布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2 对于微小环形通流截面积da 2 rdr 所通过的流量为 于是积分可得 根据平均流速的定义 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是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3 沿程压力损失为 从上式可以看出 当直管中的液流为层流时 其沿程压力损失与液体粘度 管长 流速成正比 而与管径的平方成反比 适当变换上式沿程压力损失计算公式 可改写成如下形式 式中 为沿程阻力系数 对于圆管层流 理论值 64 re 考虑到实际圆管截面可能有变形 以及靠近管壁处的液层可能被冷却等因素 在实际计算时 可对金属管取 75 re 橡胶管 80 re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4 2 紊流时的沿程压力损失紊流时计算沿程压力损失的公式在形式上同于层流 即 但式中的阻力系数 除与雷诺数有关外 还与管壁的粗糙度有关 即 f re d 这里的 为管壁的绝对粗糙度 它与管径d的比值 d称为相对粗糙度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5 4 2局部压力损失 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 接头 突变截面以及阀口 滤网等局部装置时 液流方向和流速发生变化 在这些地方形成旋涡 气穴 并发生强烈的撞击现象 由此而造成的压力损失称为局部压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的阻力系数 一般要依靠实验来确定 局部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有如下形式 液体流过各种阀类的局部压力损失亦服从以上公式 但因阀内的通道结构复杂 按此公式计算比较困难 故阀类元件局部压力损失的实际计算常用公式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6 4 3管路系统总压力损失 整个管路系统的总压力损失应为所有沿程压力损失和所有局部压力损失之和 即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 绝大多数压力损失转变为热能 造成系统温度增高 泄漏增大 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 从计算压力损失的公式可以看出 减小流速 缩短管道长度 减少管道截面突变 提高管道内壁的加工质量等 都可使压力损失减小 其中流速的影响最大 故液体在管路中的流速不应过高 但流速太低 也会使管路和阀类元件的尺寸加大 并使成本增加 因此要综合考虑确定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 2 4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47 5 1孔口流量 1 薄壁孔口图2 19所示为进口边做成刃口形的典型薄壁孔口 由于液体的惯性作用 液流通过孔口时要发生收缩现象 在靠近孔口的后方出现收缩最大的通流截面 对于薄壁圆孔 当孔前通道直径与小孔直径之比时 流束的收缩作用不受孔前通道内壁的影响 这时的收缩被称为完全收缩 反之 当时 孔前通道对液流进入小孔起导向作用 这时的收缩被称为不完全收缩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48 现对孔前通流断面1 1和收缩断面2 2之间的液体列出伯努利方程 式中 h1 h2 因 1 2 则 1可以忽略不计 认为是零 因为收缩断面的流动是紊流 则 2 1 而仅为局部损失 即 代入上式后可得 由此可得通过薄壁孔口的流量公式为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49 2 短孔 细长孔口短孔的流量公式和薄壁孔口相似 短孔比薄壁孔口容易制作 因此特别适合于作固定节流器使用 流经细长孔的液流 由于粘性而流动不畅 流速低 故多为层流 所以其流量计算可以应用前面推出的圆管层流流量公式 在这里 液体流经细长孔的流量q和孔前后的压差 p成正比 而和液体的粘度 成反比 可见细长孔的流量和液压油的粘度有关 这一点是和薄壁孔口的特性大不相同的 综合各孔口的流量公式 可以归纳出一个流量通用公式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50 5 2缝隙流量 通常来讲 缝隙流动有三种状况 一种是由缝隙两端压力差造成的流动 称为压差流动 另一种是形成缝隙的两壁面作相对运动所造成的流动 称为剪切流动 还有两种流动的组合 压差剪切流动 1 平行平板缝隙流量图2 22所示为平行平板缝隙间的液体流动情况 设缝隙高度为h 宽度为b 长度为l 一般有b h和l h 设两端的压力分别为p1和p2 其压差为 p p1 p2 从缝隙中取出一微小的平行六面体bdxdy 其左右两端面所受的压力分别为p和p dp 上下两侧面所受的摩擦切应力分别为 和 d 则在水平方向上的力平衡方程为 pbdy d bdx p dp bdy bdx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51 经过整理并将式 1 5 代入后得 对y积分两次得 式中 c1 c2为积分常数 当平行平板间的相对运动速度为u0时 利用边界条件 y 0处 u 0 y h处 u u0 得 c2 0 此外 液流作层流时压力p只是x的线性函数 即 把这些关系分别代入上式并考虑到运动平板有可能反方向运动 可得 由此得液体在平行平板缝隙中的流量为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52 当平行平板间没有相对运动时 u0 0 其值为 当平行平板两端没有压差时 p 0 其值为 如果将上面这些流量理解为液压元件缝隙中的泄漏流量 则可以看到 通过缝隙的流量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 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缝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此外 如果将泄漏所造成的功率损失写成 由此 便可得出如下结论 缝隙h愈小 泄漏功率损失也愈小 但是 并不是h愈小愈好 h的减小会使液压元件中的摩擦功率损失增大 缝隙h有一个使这两种功率损失之和达到最小的最佳值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53 2 圆环缝隙流量液压元件各零件的配合间隙大多数为圆环形间隙 如活塞与缸筒之间 阀芯与阀孔之间等等 理想情况下为同心环形缝隙 但实际上多为偏心环形间隙 1 流经同心圆环缝隙的流量如果将圆环缝隙沿圆周方向展开 就相当于一个平行平板缝隙 因此 只要用 d来代替式 2 42 中的b 就可以得到内外表面之间有相对运动的同心圆环缝隙流量公式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54 b 流过偏心圆环缝隙的流量若内外圆环不同心 且偏心距为e 则形成偏心圆环缝隙 见图2 25所示 其流量公式为 式中h 内外圆同心时的缝隙值 相对偏心率 当内外表面没有相对运动 即u0 0时 其流量公式为 由上式可以看出 当 0时 它就是同心圆环缝隙的流量公式 当 1时 即在最大偏心情况下 理论上其压差流量为同心圆环缝隙压差流量的2 5倍 在实用中可估计约为2倍 可见在液压元件中 为了减小圆环缝隙的泄漏 应使相互配合的零件尽量处于同心状态 例如在滑阀阀心上加工一些压力平衡槽就能达到使阀心和阀套同心配合的目的 2 5孔口和缝隙流量 55 1 液压冲击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 常常由于一些原因而使液体压力突然急剧上升 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 这种现象被称为液压冲击 1 液压冲击的危害系统中出现液压冲击时 液体瞬时压力峰值可以比正常工作压力大好几倍 液压冲击会损坏密封装置 管道或液压元件 还会引起设备振动 产生很大噪声 有时冲击会使某些液压元件如压力继电器 顺序阀等产生误动作 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2 6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56 2 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在阀门突然关闭或运动部件快速制动等情况下 液体在系统中的流动会突然受阻 这时 由于液流的惯性作用 液体就从受阻端开始 迅速将动能逐层转换为液压能 因而产生了压力冲击波 此后 这个压力波又从该端开始反向传递 将压力能逐层转化为动能 这使得液体又反向流动 然后 在另一端又再次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如此反复地进行能量转换 由于这种压力波的迅速往复传播 便在系统内形成压力振荡 这一振荡过程 由于液体受到摩擦力以及液体和管壁的弹性作用不断地消耗能量 才使振荡过程逐渐衰减而趋向稳定 产生液压冲击的本质是动量变化 2 6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57 3 减小压力冲击的措施液压冲击的危害是很大的 发生液压冲击时管路中的冲击压力往往急增很多倍 而使按工作压力设计的管道破裂 此外 所产生的液压冲击波会引起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冲击噪声 1 将直接冲击改变成间接冲击 可通过缓慢关闭阀门 削减冲击波的强度来达到 2 在阀门前设置蓄能器 以减小冲击波传播的距离 3 应将管中流速限制在适当范围内 或采用橡胶软管 也可以减小液压冲击 4 在容易出现液压冲击的系统中安装限制压力升高的安全阀 2 6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58 6 2空穴现象 1 空气分离压了和饱和蒸气压在一定的温度下 如压力降低到某一值时 过饱和的空气将从油液中分离出来形成气泡 这一压力值称为该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 当液压油在某温度下的压力低于某一数值时 油液本身迅速汽化 产生大量蒸气气泡 这时的压力称为液压油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一般来说 液压油的饱和蒸气压相当小 比空气分离压小得多 因此 要使液压油不产生大量气泡 它的压力最低不得低于液压油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 2 6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59 2 产生空穴现象的原因在流动的液体中 因某点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 称为空穴现象 如果液体中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到饱和蒸汽压时 液体将迅速汽化 产生大量的蒸气泡 使空穴现象加重 3 空穴现象的危害管道中发生空穴现象时 大量的气泡使液流的流动特性变坏 造成流量不稳 使液压装置产生噪声和振动 特别是当带有气泡的液流进入下游高压区时 气泡受到周围高压的压缩 迅速破灭 使局部产生非常高温度和冲击压力 这样的局部高温和冲击压力 使金属表面疲劳 又使工作介质变质 对金属产生化学腐蚀作用 从而使液压元件表面受到侵蚀而剥落 甚至出现海绵状的小洞穴 2 6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60 4 减小空穴现象的措施在液压系统中的任何地方 只要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 就会发生空穴现象 为了防止空穴现象的产生 就是要防止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过度降低 具体措施有 1 减小流经节流小孔前后的压力差 一般希望小孔前后压力比小于3 5 2 正确设计液压泵的结构参数 适当加大吸油管内径 使吸油管中液流速度不致太高 尽量避免急剧转变或存在局部狭窄处 接头应有良好密封 过滤器要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以防堵塞 对高压泵宜设置辅助泵向液压泵的吸油口供应足够的低压油 3 提高零件的抗气蚀能力 增加零件的机械强度 采用抗腐蚀能力强的金属材料 减小零件表面粗糙度等 2 6空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61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液压传动所涉及的流体力学基础内容 为以后学习 分析 使用及设计液压元件及系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质包括液体的密度 可压缩性和粘度 重点是工作介质粘度的三种表示方法 了解液压油的污染途径和防污措施 液体静力学 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 其中重点是压力的表示方法及静止液体中的压力传递原理 难点是液体静压力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 液体动力学方面知识主要是液体动力学三大方程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 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分为两类 一类是油液沿等直径直管流动时所产生的沿程压力损失 另一类是油液流经局部障碍 如弯头 接头 管道截面突然扩大或收缩 时产生的局部压力损失 液压冲击的危害很大 会使管道破裂 引起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冲击噪声 因此在液压系统设计时要考虑这些因素 应当采取缓冲 限流速等方法加以防护 空穴现象能使液压装置产生噪声和振动 使金属表面受到腐蚀 所以在本章的最后给出了空穴现象产生的机理及防范方法 62 2 1某液压油在大气压下的体积是50 10 3m3 当压力升高后 其体积减少到49 9 10 3m3 取液压油的体积模量为k 700 0mpa 求压力升高值 解 由体积模量公式即答 压力升高值为1 4mpa 63 2 2用恩氏粘度计测得某液压油 850kg m3 200ml流过的时间为t1 153s 20 时200ml的蒸馏水流过的时间为t2 51s 求该液压油的恩氏粘度 e 运动粘度 和动力粘度 各为多少 解 由恩氏粘度公式得由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影像学CT检查典型病例分析答案及解析
- 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现代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评估答案及解析
-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 飞天凌空教材帮课件
- 2025年老年医学常见疾病诊治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学伦理学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道德决策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煤矿工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口腔科种植手术操作规范性评定答案及解析
- 风险分级管控培训知识点课件
- 肠道准备课件
- 精神运动康复
- 660MW机组引风机变频改造:经济双维度剖析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注册计量师考试计量器具管理与维护试卷
- DGTJ08-2062-2017 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规范
- 景区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国内公司外汇管理办法
- 高中数学教师学情分析现状的调查研究
- 202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招聘应届生【33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