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酸下游项目精选.doc_第1页
己二酸下游项目精选.doc_第2页
己二酸下游项目精选.doc_第3页
己二酸下游项目精选.doc_第4页
己二酸下游项目精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4000吨海岛纤维无纺布及600万平方米高档PU革项目1、产品性能与用途以辽化聚酯切片及可溶性聚酯为原料,利用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技术生产海岛短纤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高档针刺无纺布为基布,再用辽化生产的已二酸制备出聚氨酯合成革浆料,经浸渍等一系列加工工艺生产高档PU革,主要用于汽车、家具、箱包、服装等领域。2、市场概况我国是制革用革大国,目前有450多条干湿法PU革生产线,产量达15亿平方米年,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的PU革产品绝大多数为中低档产品,目前采用海岛纤维无纺布做基布生产高档PU革的厂家只有8家,产量约3000万平方米,仅占合成革总产量的2左右,大量需求还要进口。据海关统计,我国每年进口海岛纤维PU革5000多万平方米。预计到2008年,我国在汽车、服装等方面的高档PU革需求量为1.5亿平方米,缺口在1亿平方米左右,市场潜力巨大。以海岛超细纤维作底布的超细PU合成革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产品,几年后将会形成类似目前普通革的市场局面,同时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下游制品业的要求提高,许多应用领域内的消费需求将随着PU革档次的提高和差异化功能的增加而越来越大,如汽车革、家具革和球革等。3、工艺技术该项目拟选择日本定岛技术,采用普通聚酯和可溶性聚酯共轭纺丝,生产海岛短纤维,再经梳理成网生产针刺无纺布做为基布,经PU湿式浸渍、碱减量处理、染色、银面加工、PU干式压膜等工艺生产海岛纤维PU革。主要设备见附表。附表 主要设备及来源工序生产成套设备数量生产能力备注纺丝及纤维后加工设备切片输送系统4套250/150Kg/h国产切片预结晶装置4套250/150Kg/h国产切片干燥装置4套250/150Kg/h国产纺丝系统装置2条线2000吨/年国产纺丝组件(含喷丝板)40套德国集束打包后加工线2条线7500吨/年国产配套附属设备2套国产针刺无纺布部分针刺无纺布生产线包括:开松棉机、混棉机、喂入机、熟化机、梳理机、压光机、铺网机、针刺机、卷线机等配套设备2条线700万m2/年德国PU革基布设备压缩机2台300万m2/年进口压光机2台300万m2/年进口研磨机2台300万m2/年进口PU湿浸机2台300万m2/年进口PVA前处理机2台300万m2/年进口剖皮机2台300万m2/年进口连续减量机2台300万m2/年进口附属配套设备2台300万m2/年进口染色整理机溢流染色机2台300万m2/年进口扩布/干燥机2台300万m2/年进口整理机2台300万m2/年进口4、经济效益总投资5亿元,其中设备投资3.7亿元,土建投资80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1.5亿元年产5万吨尼龙66浸胶帘子布项目1、产品性能及用途尼龙66浸胶帘子布是由尼龙66工业丝(1400分特/210孔,相对强度7.35厘牛/分特)经加捻(初捻)、合股加捻(复捻)制成帘子线,再以帘子线作经线,用中支棉纱作纬线织成的布,由于经线排列稀疏,状似帘子,故称帘子布。为了使帘子布能与橡胶紧密地粘合在一起,帘子布在出厂前必须进行浸胶烘干处理,这就是所谓的尼龙66浸胶帘子布。帘子布是充气轮胎的骨架。尼龙66浸胶帘子布被广泛地应用于载重汽车、拖拉机、马车、自行车的轮胎之中。2、市场概况目前我国尼龙66浸胶帘子布为河南平顶山神马集团垄断,其市场能力达13万吨(包括锦纶66工业丝),预计到2010年我国对其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年以上。3、工艺技术采用连续缩聚直接纺丝工艺路线,工艺流程如下:尼龙66盐水溶液 蒸发 予热 闪蒸 后缩聚 纺丝 初捻 复捻 织布 热拉伸定型 浸胶烘干 包装 帘子布4、经济效益该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其中建设投资9.2亿元,年销售收入16亿元,年均总成本13.5亿元,年利税2.5亿元。年产1万吨1,6-己二醇项目1、产品性能及用途1,6-己二醇外观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酸丁酯、正丁醇、微溶于乙醚。是一种应用领域较宽的醇类,主要用作新型聚酯、涂料、粘合剂、密封剂和增塑剂等的原料。具体用途可分为三个领域。聚氨酯领域:聚氨酯高弹体广泛用于合成橡胶、弹性纤维、合成革等。1,6-己二醇能应用于聚酯树脂,用来对聚氨酯高弹性体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树脂,其机械强度、耐水性、耐热性、耐氧化性均很优异。聚酯领域:由于1,6-己二醇不饱和聚酯碳链比其它短链醇的不饱和聚酯更难水解,而且柔韧性较好,所以能改善树脂的耐碱性能,提高其与玻璃纤维的粘合力。在饱和聚酯方面,1,6-己二醇与4,4-二甲酸基二苯基磺酸得到的聚酯,具有高拉伸强度,高弹性,优异的耐溶解性和耐膨胀性,特别适用于照相用片基。而1,6-己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的聚酯适用于聚酯纤维的处理。1,6-己二醇还可以考虑应用于聚碳酸酯,以其为主体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得到的聚碳酸酯,这种聚碳酸酯可以制成纤维和薄膜。合成树脂添加剂领域:使用1,6-己二醇的增塑剂与低分子量的增塑剂相比,均具有优良的耐挥发性、耐喷油喷霜性、耐迁移性和耐低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和环氧树脂等材料中。2、市场概况目前国内高级环保型涂料及粘合剂等主要依赖进口(约占90%以上),这为1,6-己二醇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自2000年以来,国内市场对1,6-己二醇的需求不断扩大,截止2005年国内市场的年销售量已经超过1万吨,而且在持续增长。由于1,6-己二醇可用于环保型涂料及粘合剂,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1,6-己二醇在全世界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1,6-己二醇有着潜在的市场前景。曾有用户在辽化研究院中试装置刚刚开车成功时就提出要包销全部产品。3、工艺技术1,6-己二醇工艺技术,目前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2005年,辽化研究院与大连化物所合作成功地开发出己二酸二甲酯加氢催化剂,并建成国内第一套1,6-己二醇工业中试装置,一次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该试验装置包括己二酸酯化制取己二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中压加氢制取1,6-己二醇。中试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先进,己二酸二甲酯转化率接近100%,1,6-己二醇的选择性达到95%以上,产品1,6-己二醇纯度可达99.5%以上。目前辽化研究院已完全掌握了生产1,6-己二醇的核心技术,并正在编制1,6-己二醇万吨级工艺包,即将完成。该项技术酯化部分包括己二酸或混酸在固体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生成己二酸二甲酯,经精馏得精己二酸二甲酯,即精己二酯,甲醇经蒸馏回收利用。精己二酯中压催化加氢技术是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加氢产物1,6-己二醇经减压精馏得到纯1,6-己二醇产品。加氢所需氢气是通过氢压机增加至约60kg/cm2,进入加氢反应器,加氢过程为连续,氢气经循环氢压缩机循环使用,通过氢气在线分析,补充新氢、排除废氢。主要设备有酯化釡、甲酯回收塔、己二酯精馏塔,两台氢压机、加氢反应器、1,6-己二醇精馏塔等。4、经济效益总投资98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6900万元,土地及厂房投资61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年销售收入35000万元,年利税8410万元。年产1000吨熔纺氨纶项目1、产品性能及用途氨纶的学名是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国际上通称Spandex。它是由德国拜尔公司于1937年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纤维,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年实现了氨纶工业化生产,并定名为莱卡(Lycra)。氨纶的性能与橡胶相仿,如伸长率可达500,弹性恢复率为95,但氨纶的强度、耐油性和染色性均优于橡胶丝。氨纶在早期仅在泳装、妇女胸衣、部分内衣、袜子(袜口、连裤袜)、罗纹口、部分运动服等方面使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包覆纱,针织和纺织等对氨纶应用技术的改进,氨纶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并且用量剧增,氨纶纺织品已成为国际时尚消费品。2、市场概况我国对氨纶的需求量增长迅猛,1997年的表观消费量只有0.6万吨,2000年已超过2.5万吨,2005年约为8.6万吨。目前我国对氨纶的需求量超过14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0万吨/年。现在国内氨纶生产能力最大的是山东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其产能约为2万吨/年,其次是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产能在1.8万吨/年,第三是江苏双良特种纤维有限公司,产能为1.73万吨/年。2007年我国的氨纶产量估计为17万吨(含出口氨纶3万吨)。3、工艺技术氨纶的生产工艺技术分为干法纺丝、湿法纺丝、化学反应法纺丝和熔融法纺丝四种,其中干法纺丝占氨纶市场份额的90,湿法纺丝和化学法纺丝生产的氨纶占市场份额的7,熔融法纺丝仅占3。熔紡氨纶虽然市场份额低,但是由于其能耗低,不需要溶剂、无环境污染、投资低,倍受青睐,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熔紡氨纶的优点是耐水解和耐氯性好,适合织造游泳衣,并且它不残留溶剂可用于弹性绷带等医疗领域,但其耐热性略逊色于干法氨纶,不可织涤纶包覆纱。熔紡氨纶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添加剂 TPU切片 干燥 螺杆熔融挤压 混合 纺丝 骤冷 上油 卷绕 氨纶。4、经济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500万元 ,流动资金5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9000万元,生产成本8500万元,利税500万元年产2.5万吨聚氨酯合成革浆料项目1、产品性能与用途聚氨酯合成革是聚氨酯革的一种。聚氨酯革还包括聚氨酯人造革。根据国家标准对合成革和人造革的命名原则,引申定义为:以天然皮革的组织为标准,以无纺布为底基,浸渍聚氨酯或以聚氨酯为主的改性树脂而成的塑料制品为PU合成革;凡用经纬交织的纺织品作为布基的,用聚氨酯或以聚氨酯为主的改性树脂涂覆而成的塑料制品为PU人造革。相比之下,PU合成革在物理结构和使用性能方面较PU人造革更为接近天然皮革。聚氨酯合成革属于聚氨酯弹性体一类,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真皮感强的外观,具有与基料粘接性能优异、抗磨损、耐挠曲、抗老化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备耐寒性好、透气、可洗涤、加工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是天然皮革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等行业。2、市场概况(1)国外市场概况聚氨酯合成革:1963年,美国DuPont公司研究成功聚氨酯合成革,其外观、物性、手感等接近天然皮革,胶层是一种多孔性强韧的聚氨酯皮膜,其基材是聚酯纤维。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家也相继投产,从70年代开始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80年代以来,聚氨酯革在西欧、美国、日本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产品的不断增加,产品品种也不断更新换代。(2)国内市场概况聚氨酯合成革:1979年,中国第一条聚氨酯生产线在广州投产。1983年山东烟台合成革厂(即现在的烟台万华)从日本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线技术及设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合成革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整体平均每年都保持在1520的快速增长,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大国、使用大国。目前我国共有人造革、合成革企业2000多家,上千条生产线,有干法生产线516条,湿法生产线364条,压延线200条左右,还有30余条超细纤维生产线等生产家。我国合成革的生产厂家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大中城市。浙江、江苏、广东地区的生产企业占了全国的80左右。作为PU 合成革的原料PU浆料发展迅速可观。但从产品档次看,我国PU合成革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随着超细纤维合成革、防水透气革等产品的开发及使用,我国PU革的高档品种也在逐步增多,进而拉动了消费量的增长。仅聚氨酯超细纤维革,近两年我国就新建了10多条万吨/年以上的新装置。合成革浆料2004年消费量为53万吨,2005年达到65万吨,年增长率36。超细PU革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要产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下游产品业的要求提高,许多应用领域内的消费需求将随着PU合成革档次的提高和差异化功能性的增加而越来越大。预计20052010年我国PU革浆料的消费量将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消费量将达到120万吨左右,此后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我国PU合成革浆料的消费量将高达170万吨左右。3、工艺技术(1)PU合成革浆料生产浆料生产是在多元醇中加入各种助剂,混合均匀后与多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树脂,然后将其溶于溶剂中生成浆料。(2)PU合成革浆料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各有利弊。干法是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溶液挥发掉其中溶剂后,得到的多次薄膜加上底布面构成的一种多层结构体。干法工艺包括直接涂覆法和间接涂覆法。其主要工艺流程是将涂层物质直接涂覆或间接涂覆再贴合并烘干的过程。湿法工艺包括浸渍、涂覆工艺或两种工艺组合。湿法生产的是半成品,一般还要经干法工艺或其它后处理后才成为成品。4、经济效益年产5万吨聚氨酯合成革浆料项目。总投资3.3亿元,建设投资1.68亿元,年销售收入6亿元(PU合成革按15000元/吨计)年总成本53455万元,年均利税总额654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4454万元。年产1万吨增塑剂己二酸二辛酯项目1、产品性能及用途己二酸二辛酯(学名己二酸2乙基己酯,简称DOA)。分子式C22H42O4,分子量371。澄清油状液体,略有颜色。相对密度0.9210.927(25),不溶于水,溶于氯仿、汽油、醋酸乙酯、甲醇、甲苯、矿物油、植物油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二醇类。己二酸二辛酯为典型的耐寒型增塑剂,增塑效果好,受热增塑效率高,受热变色性小,适用于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和合成橡胶等多种树脂。可赋予制品良好的低温柔软性和耐光性,制品的手感性较好。多与DOP、DBP等主增塑剂并用于耐寒性农业薄膜、包装膜、电线电缆包覆层、人造革、板材、户外用水管等。用于增塑糊时,糊料初始粘度低,粘度稳定性好。DOA与上述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低温性能,使用DOA作增塑剂加工的聚氯乙烯制品其低温脆性温度低达-4154度,远低于由邻苯二甲酸二乙基酯(DOP)增塑的聚氯乙烯制品。2、市场概况2004年,全球共消费增塑剂600万吨左右,其中DOA消费量为90万吨。其中北美消费增塑剂占19.3%,欧洲占23.9%,亚洲占47.5%。亚洲是增塑剂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原因之一是除日本之外的国家PVC的消费领域以软制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至。特别是中国是PVC软制品的消费大国。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处于发展中,PVC制品仍以软制品为主,故发展速度较快,需求量也大,是增塑剂需求的重要市场。2002-2007年,增塑剂需求的增长率为6.4%。2007年,世界增塑剂的消费量将增长到686.1万吨。估计DOA2007年需求量为110万吨。预测2010年世界DOA需求量为120万吨。2005年我国增塑剂总生产能力约300万吨,产量约180万吨。进口52万吨,生产厂家近百个,批量生产的品种有个。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品种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其中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估计DOA生产只占1.5左右。我国增塑剂发展存在品种发展单一、产品档次和应用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等问题。国内增塑剂生产企业开工率不高。目前我国有20多家企业生产己二酸二辛酯,总生产能力近5万吨/年,2005年产量估计为4万吨左右,多数企业装置规模小,成本高。DOA是国际上最大的耐寒增塑剂品种。作为PVC的主增塑剂使用,其增塑效率、 耐挥发性、耐热性、抗寒性、耐氧化性、卫生性及制品的透明性明显优于目前国内广泛运用的增塑剂DOP,适用于对耐低温、耐高温、耐久性、卫生性有特殊要求的塑胶工业制品, 如耐高温电缆、车用塑料零部件、高级人造革、食用及医用包装材料等。预测国内DOA 2010年和2015年的市场需求量分别为6和8万吨。3、工艺技术工业上,己二酸二辛酯是以硫酸为催化剂,由己二酸与异辛醇(2乙基己醇)直接酯化制得。再经脱水、中和、脱醇精制而得成品。采用浓H2SO4作催化剂存在副产物多,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增加成本等缺点。对此,国内一些单位进行研究实验发现采用固体超强酸作为酯化反应催化剂,不但能保持高度的活性,而且由于固体型杂多酸催化剂不怕水,可多次使用。固体超强酸Fe203一SO4作为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表明,在其活化温度为500,用量为1.5g,醇酸比为3:l,反应时间为2.5h,己二酸二辛酯的收率可达85,其催化效果优于浓H2SO4。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考虑采用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每吨产品主要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如下:原材料及动力规格单位单耗年耗己二酸一级T0.424200异辛醇一级T0.787800冷却水吨80电kWh80蒸汽吨14、经济效益本项目预计总投资47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00万元,年销售收入1.65亿元;年均利税总额15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000万元。年产1万吨己二酸二正己酯(DNHA)项目1、产品性能与用途己二酸二正己酯(DNHA),结构式H13C6OOC(CH2)4COOC6H13 。油状液体。微具特殊气味,相对密度0.9290.936(25),凝固点20,沸点205(1.066 KPa),闪点185,折射率1.4393(25),溶于丙酮、甲醇、矿物油、甲苯、植物油、醋酸乙酯、氯仿,不溶于甘油,在水中溶解度为0.02(25)。己二酸二正己酯可作为聚氯乙烯等聚合物的耐寒增塑剂,具有低挥发性和较为优良的耐老化性能。近年来,国外主要用于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增塑,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是一种对玻璃具有很强黏接力的高聚物。以己二酸二正己酯增塑后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用于汽车等的安全夹层玻璃的制造。这种安全玻璃主要用作汽车、飞机的挡风玻璃。具有耐水耐老化的功能,可在60使用。并且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抗冲击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性能。该产品还可以作硝酸纤维素、聚醋酸乙烯酯等树脂的耐寒增塑剂。2、市场概况目前我国己二酸二正己酯的产量为2000吨/年,消费量为3万吨/年,总缺口为2.8万吨/年。该产品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8%,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短缺日益加大,市场前景很好。3、工艺技术己二酸二正己酯是由己二酸与正己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酯化而得。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很多高校和研究部门以及生产企业对其合成催化剂进行了试验研究。例如,采用固体酸SO2-4-MoO3-TiO2作催化剂,减压下直接将己二酸与正己醇酯化合成己二酸二正己酯,得到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20 min,己二酸与正己醇质量比为1:3.1,催化剂用量为0.8(以反应物总质量计),在此条件下,收率达98.4,催化剂可多次重复使用。鉴于上述情况,在芳烃基地建设1万吨/年装置,可根据工艺技术进展情况,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建厂。每年将消耗己二酸5000吨,可由辽化就近解决,所用的正己醇可通过市场采购。4、经济效益本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年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约5500万元。利润约3700万元。年产1万吨己二酸二丁酯(DBA)项目1、产品性能及用途己二酸二丁酯又称肥酸丁酯,结构式为H9C4OOC(CH2)4COOC4H9。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相对密度:0.9610.965(20/20),沸点168(10mmHg),凝固点37,闪点150175,折光率1.434(25),不溶于水,可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由于本品与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硝基纤维素、醋酸乙酯纤维等相溶性好,故常用做乙烯树脂及合成橡胶的增塑剂,本品粘度低,耐寒性好。本品也可用于硝基纤维素涂料和特种溶剂。2、市场概况目前我国DBA的产量为2000吨/年,消费量为3万吨/年,总缺口为2.8万吨。该产品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6%,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短缺日益加大,市场前景广阔。3、工艺技术己二酸二丁酯最经典的生产方法是以己二酸与正丁醇为原料以硫酸为酯化催化剂来完成的。用硫酸作催化剂的特点是活性高,但选择性差,产品质量不理想,设备腐蚀严重。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有很多高校和研究部门及生产企业对己二酸二丁酯的合成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例如在甲苯磺酸催化下,由己二酸和正丁醇合成己二酸二丁酯,其酯收率达96.9。以Dawsson型和Keggin 型杂多酸(盐)为催化剂进行了合成己二酸二丁酯的研究,在较低温度(105115)实现了酯化反应,用H6P2W18.xH2O作催化剂,以苯为带水剂,酸醇摩尔比为1:2.5,酯化率为99.5,选择性为99.8,产品为无色。鉴于上述情况,在芳烃基地建设1万吨/年装置,可根据工艺技术进展情况,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建厂。每年将消耗己二酸5000吨,可由辽化就近解决。所用7000吨正丁醇可通过市场采购解决。4、经济效益本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设备投资8000万元,。销售收入 2.4亿元,利税4800万元,利润3400万元。年产1万吨己二酸二乙酯(DEA)1、产品性能及用途己二酸二乙酯又称 己二酸乙酯或肥酸乙酯,结构式H5C2OOC(CH2)4COO2H5。无色油状液体,熔点19.8,沸点245,127(1.73KPa),相对密度d4201.0076,折射率1.4272。溶于乙醇和其他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己二酸二乙酯主要作为生产溶剂和有机合成原料。DEA经加氢还原可制己二醇,己二醇用于生产聚氨酯、不饱和聚酯、增塑剂、胶凝剂的硬化剂、润滑油的热稳定性改良剂等。DEA还用于日用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2、市场概况目前,我国DEA的产量为5000吨/年,消费量为4万吨/年,总缺口为3.5万吨/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国内短缺日益加大,市场前景广阔。3、工艺技术由己二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酯化制取己二酸二乙酯是成熟的技术。反应在75开始馏出乙醇、甲苯和水的恒沸混合物,直至蒸馏温度上升78为止。过滤、减压蒸出乙醇和甲苯,最后收集138(2666帕)馏分而得成品。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有很多高校和研究部门及生产企业对己二酸二乙酯的生产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