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初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初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初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初二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 42 分)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畸形(q) 诘责(j) 文绉绉(zhu) 眼翳(y) B.胡髭(z) 黝黑(yu) 一绺绺(li) 颔首(hn) C直戳(chu) 解剖(pu) 诱惑(yu) 摩画(m) D.滞留(zh) 粲然(cn) 庶祖母(sh) 脊背(j)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 A嬉戏 野蛮 托辞 匿名 B. 争执 脾气 激荡 枝桠 C粗劣 酒肆 貂皮 敦实 D. 枪毙 温厚 心慰 禁锢3、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期在必醉(期望) 甚箭(快) B.铁未销(销蚀) 把酒(端起) C至舍(学舍,书馆)容臭(气味,香气)D.戾天(至,到)何许人(处所)4、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趋炎附势的小人,历来被人们所不齿。 B义愤填膺不应该是共产党员该做的,该想该做的是礼尚往来。 C.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D.林则徐为人刚正不阿,以民族大义为重,一直被人们所传颂。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B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C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D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6、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格的一句是( )A老人眼神木然,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 界中去了。B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C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D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7、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意大利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不惧困难。在荒岛上,他积极与大自然做不屈的斗争,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时期心甘情愿做了他忠实的奴仆。B童年中的阿廖沙是个善于观察、非常敏感的孩子。在外祖父家里,他饱受欺凌;但在外祖母的细心呵护和许多善良正直的人影响下,他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C.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矛盾,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主要讲述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912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9、“经纶世务者”中加点字的意思是 ( )A、位置 B、经营 C、伦理 D、筹划10、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1、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览天下奇景于一身”,对富春江“奇景”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水清 B、山高 C、鱼多 D、充满了生命活力12、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分析有误的是 ( )A、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 B、表达了对生命的极度热爱C、传达出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D、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三、(10分每小题2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3- 17 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3、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骈死于槽枥之间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或置酒而招之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6.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步行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质:询问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等待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汤:热水17.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1题(8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8.“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A.上野的樱花。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C.花下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 D.花下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精心打扮”的“丑态”。19.“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的作者的感情是: A.失望的情绪。B.对“清国留学生”具有民族色彩的发型的喜爱。C.对“清国留学生”发型的反感。D.对“清国留学生”发型及动作的厌恶。20.与“油光可鉴”中的“鉴”字意思相同的字是: A.引以为鉴 B.光可鉴人 C.鉴赏 D.鉴于4.“形成一座富士山”一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A.突出“清国留学生”发髻特点。B.突出“清国留学生”不肯剪掉辫子,以示忠于清王朝。C.突出“清国留学生”不伦不类的怪样子,让人反感。D.突出“清国留学生”的形象与众不同。21.这段文字节选自藤野先生的开头,文章开头不写藤野先生,却写“清国留学生”,恰当的分析是: A.开头不写藤野先生,而写“清国留学生”,这不仅跟文题无关,也跟怀念藤野先生的中心无关。B.开头写“清国留学生”,跟写藤野先生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是作者在日本所见到的典型人物,写这些是与作者的爱国思想合拍的。C.开头写“清国留学生”,和藤野先生是有关系的,作者想用“清国留学生”“油光可鉴”的妆扮,来衬托藤野先生穿着的俭朴,这不仅符合赞扬藤野先生品格这一中心要求,而且都是抓住人物特征来刻画的。D.开头虽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但这是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缘由,以“清国留学生”丑恶行为,为后来写藤野先生热情关心中国留学生以及“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作了铺垫,因此仍然和怀念藤野先生这一中心一致。第二卷(表述题78分)五、(9分)22、默写古诗词 ,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将磨洗认前朝。山坡羊 潼关怀古表现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 。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诗句是 , 。六、(3分)23、根据你的理解,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 ,依旧遗憾; , ,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 28题(16分)苦瓜肖复兴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24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_25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_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_26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_27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