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doc_第1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doc_第2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doc_第3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doc_第4页
微生物与免疫学习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型题1.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2.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3.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A.个体微小 B. 种类繁多 C. 分布广泛 D. 可无致病性 E.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4.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真菌 B. 噬菌体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5.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根本区别是A.单细胞 B. 有细胞壁 C. 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等 D. 对抗生素敏感 E. 繁殖方式6.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支原体 B. 放线菌 C. 衣原体 D. 细菌 E. 以上都不是7. 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 B.有细胞膜且含有胆固醇 C.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 E.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8. 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 A. 法国的巴斯德 B. 德国的柯霍 C.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 D. 英国的李斯特 E. 荷兰的列文虎克9. 下列哪种不属于1973年以来发现的感染人类的新病原 A.嗜肺军团菌 B.幽门螺杆菌 C.埃博拉病毒 D.伤寒杆菌 E.阮粒10. 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B.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 C.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D.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E.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11. 严格说来,结核分枝杆菌在分类上属于 A . 放线菌 B. 衣原体 C. 支原体 D. 螺旋体 E.立克次体12. 下列哪种病原体不含有核酸 A.朊粒 B.小病毒B19 C.巴尔通氏体 D.伯氏疏螺旋体 E.汉坦病毒13. 导致机体免疫系统致死性破坏的病原体是 A.轮状病毒 B. 疱疹病毒 C. HIV D. HAV E. TSST-114. 谁首次分离出黄热病毒 A. Edward Jenner B. Louis Paseur C. Robert Kock D. Walter Reed E. Alexander Fleming15. 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的是 A. Edward Jenner B. Louis Paseur C.Robert Kock D. Walter Reed E. Antony van Leeuwenhoek16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 A. Edward Jenner B. Louis Paseur C. Lister D. Walter Reed E. Antony van Leeuwenhoek17下述属于真菌的原核细胞生物是A.产甲烷细菌 B.极端嗜盐菌 C.热嗜酸菌 D.蓝绿藻 E.放线菌18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A.真菌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细菌19由微生物引起有机物发酵和腐败的证明人是A.巴斯德 B.柯霍 C.列文虎克 D.李斯特 E.琴纳20.首先创用了无菌操作技术的是A柯霍 B.琴纳 C.巴斯德 D.列文虎克 E.李斯特21.用固体培养基成功分离出大多数传染病病原菌的是A.琴纳 B.柯霍 C.巴斯德 D.李斯特 E.列文虎克22.首先分离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是A.伊凡诺夫斯基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李斯特 E.柯霍23.首先使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是A.琴纳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李斯特 E.柯霍X型题1.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噬菌体 B. 寄生虫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寄生虫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 真菌 B. 噬菌体 C. 动物病毒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4.下列属于1973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的是A.轮状病毒 B.幽门螺杆菌 C.埃博拉病毒 D.结核杆菌 E.阮粒5.下列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有含肽聚糖的细胞壁 B.能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C.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 E.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6.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的寄生虫是A.溶组织内阿米巴 B.杜氏利什曼原虫 C.阴道毛滴虫 D. 华支睾吸虫 E.刚地弓形虫7.被认为是微生物学奠基人的是 A . Edward Jenner B. Louis Paseur C.Lister D. Robert Koch E. Antony van Leeuwenhoek二、填空题1. 微生物包括 、 和 等三类。2. 按细胞结构可将微生物分为 、 、 三种类型。3. 医学微生物学包括医学细菌学、 和 。4.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 和 ,共6类微生物。5.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 和 ;病毒的发现者是 。三、名词解释1. 微生物 2. 原核细胞 3. 真核细胞 4.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5.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6.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7.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 8. 机会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9.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四、问答题1. 举例说明微生物的分类。2. 列表比较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三大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3. 简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不同。4. 病毒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区别?5Louis Pasteur 的主要功绩是什么?6Robert Koch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 B 2. C 3. E 4. B 5. C 6. E 7. E 8. B 9. D 10. D 11. A 12. A 13. C 14. D 15. E 16. B 17. E 18. D 19. A 20. E 21. B 22. E 23. AX型题:1. CDE 2. CE 3. BC 4. ABCE 5. ABE 6. ABCE 7. BD 二、填空题1.病毒、细菌、真菌 2.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 医学病毒学、医学真菌学 4螺旋体、放线菌 5.Louis Pasteur 、Robert Koch、伊凡诺夫斯基。三、名词解释1. 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种类众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2. 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是最原始的一类细胞。3. 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核仁和完整的细胞器,是一类高度进化的细胞。4.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及核仁,核质呈单一裸露DNA,不与组蛋白结合。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都属于此类微生物。5.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完整的核膜,核内有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多条染色体,细胞质有多种细胞器。真菌和原生动物属于此类。6.正常菌群:指人体体表及胃肠道、呼吸道等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表面栖居的细菌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这些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和人形成共生关系。许多微生物对人不仅无害,而且有益。通常把这些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称为正常菌群。7.条件致病菌:指正常菌群在机体健康或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菌。8.机会致病菌:即条件致病菌,是指正常菌群在机体健康或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是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的微生物。9.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机制和特异性诊断与防治等知识,以控制、消灭传染病和免疫性疾病的科学。延伸阅读:超敏反应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介导I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 A. 组胺 B白三烯 C. 肝素 D. 腺苷酸环化酶 E前列腺素2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RI? A.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C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D.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3. 介导I型超敏反应即刻反应的最主要介质是 A. 组胺 B白三烯 C肝素 D腺苷酸环化酶 E血小板活化因子4重组可溶性IL-4受体能够治疗I型超敏反应的可能机制是 A. 降低Thl型细胞的活性 B. 升高Th2型细胞的活性 C. 减少IgG4的产生 D. 减少组胺酶的产生 E. 降低IgE抗体的产生5能使胎儿R+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 A. 免疫抗体IgM B天然抗体IgM C单价免疫IgG D双价免疫IgG E亲细胞性IgE6I型超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被动转移? A. 致敏淋巴细胞 B患者的血清 C. 特异性转移因子 D. 生物活性介质 E特异性IgE形成细胞7下列哪一项属于型超敏反应? A. 过敏性休克 B. 血清病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8型超敏反应可经下列哪一种成分被动转移? A. 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 血清Ig D. 血清补体 E中性粒细胞9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A. I、型超敏反应 BI、型超敏反应 B. I、型超敏反应 C. 、型超敏反应 E、型超敏反应 10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变应原是半抗原?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农民肺 C. 青霉素治疗后发生溶血性贫血 D风湿性关节炎 E. 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11预防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 A. 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进行人工被动免疫 B. 给胎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 C. 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球蛋白 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体产生抗Rh抗体 E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12脱敏治疗可用于 A. 冷空气过敏 B. 食物过敏 C血清病 D接触性皮炎 E血清过敏症13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 A. 组胺和白三烯的释放 B攻膜复合体的形成 C. 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D细胞因子的作用 E多形核白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14下列哪种因素出现时可能发生血清病 A. 存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B大量IgE产生 C. 补体水平升高 D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 E巨噬细胞功能亢进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 A. 接触性皮炎 B. 干酪性肺炎 C移植排斥反应 D血清病 E.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16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A. Tm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B. 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 C肥大细胞脱颗粒 D. lgE抗体大量产生 EIC引起的补体活化17一般不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A. 豕草花粉 B. 油漆 C化妆品 D青霉素 E结核菌素18关于I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一般在1520分钟观察结果 B. 局部皮肤有丘疹,周围有红晕 C组织改变为局部水肿、充血 D可检测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 E可有单个核细胞浸润19血清过敏性休克属于哪种超敏反应: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20参与型超敏反应负反馈调节作用的细胞为:A嗜碱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巨嗜细胞 ENK细胞21能促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因素应除外:A 变应原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IgE结合 B 补体C3aC5a C 抗IgE抗体 D麻黄碱 E乙酰胆碱22参与型超敏反应的Ig类型为:AIgM/IgD BIgM/IgG CIgA/IgE DIgM/IgA EIgE/IgD23关于型超敏反应哪点是错的:AIC具有细胞毒作用 BIC沉积激活补体 C补体激活引起炎症D中性粒细胞引起组织损伤 E血小板参与24血清病属于: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25药物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症属于: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26下列那组皮肤实验是对的:A青霉素皮试:型超敏反应 B青霉素皮试:型超敏反应C结核菌素试验:型超敏反应 D结核菌素试验:型超敏反应 E以上都不是27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血清过敏症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过敏性鼻炎 D血清病 E荨麻疹28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是;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B荨麻疹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接触性皮炎29初次注入大量含有抗毒素的马血清引起的血清病的发生机理属于: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30型超敏反应中,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是:AcAMP增加,cGMP减少 BcAMP增加,cGMP增加 CcAMP减少,cGMP增加DcAMP减少,cGMP减少 E以上都不是31预防超敏反应最直接的最理想的方法是A减敏疗法 B环境控制 C给予修饰后的抗原 D抗组胺药物 E皮质激素32补体参与: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E、型超敏反应33参与型超敏反应的细胞除外:AB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NK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34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型超敏反应: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35型超敏反应中的生物活性介质应除外:A干扰素 B组胺 C白三烯 D血小板活化因子E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6介导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X型题l. 下列能通过下调IgE产生治疗I型超敏反应的是 A. IL-4 B可溶性IL-4受体 CIL-12 DIFN- E葡萄糖酸钙2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导致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力降低和沉积的因素有 A. 免疫复合物的量过大 B. 吞噬细胞缺陷 C. 血管通透性增加 D血管内高压 E血管内形成涡流3抗毒素脱敏疗法的机制是 A. 小剂量变应原只引起微量的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 B少量介质迅速被灭活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 C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逐渐消耗肥大细胞上的IgE D. lgE耗尽,机体处于暂时脱敏状态 E此时接受大量变应原,不引起超敏反应 4在I型超敏反应防治中,最常使用的肾上腺素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 稳定肥大细胞胞膜 B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C提高胞内cAMP浓度 D减少腺体分泌 E抑制磷酸二酯酶 5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结果可以是 A. 肉芽肿形成 B皮肤局部红肿、硬结 C移植排斥反应 D. 剥脱性皮炎 E结核病人肺空洞形成6参与型超敏反应的细胞和分子是 A. 血小板 BIgG和IgM类抗体 C. 补体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7能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青霉素 C屋尘 D牛奶 E豕草花粉 8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症 B支气管哮喘 C接触性皮炎 D. 初次注射血清病 E青霉素过敏症9以下哪些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病 A. 甲状腺功能亢进 B. 链球菌感染的肾球性肾炎 C赫氏反应 D. 变应性鼻炎 E传染性变态反应10参与型超敏反应细胞与分子是 A补体 B. 巨噬细胞 C NK细胞 D. IgG EIgM11下列哪些条件下易形成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 A. 可溶性抗原 B颗粒性抗原 CIgG类抗体 D抗原略多于抗体 E中等亲和力的抗体12I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可引起 A. 趋化作用 B毛细血管扩张 C血管通透性增加 D. 平滑肌收缩 E黏膜腺体分泌增加13. 以下哪些为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A.新生儿溶血症 B.磺胺类药物过敏导致粒细胞减少症 C.血清病 D.类风湿性关节炎 E.Graves病14能抑制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APGE2 B肾上腺素 C氨茶碱 D乙酰胆碱 EPGD2 15超敏反应中抗体参与的型别为AI型 B.II型 CIII型 D.型 E型和型16关于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A以IgG抗体介导为主 B反应速度慢 C需补体参与 D炎症区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 E效应Tc细胞参与17肥大细胞源性介质中属于预合成的不包括A组织胺 B白三烯 C前列腺素 D血小板活化因子 E激肽原酶18型超敏反应机制包括A巨噬细胞参与并释放多种酶,促进炎症反应 B中性粒细胞的杀伤C致敏TH2细胞激活释放多种炎症因子 DTc细胞杀伤靶细胞ETH1细胞激活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二、填空题1按照Gell的分类,四型超敏反应又分别叫做_、_、_和_。2I型超敏反应的参与细胞有_ _和_ _,_ _可发挥负反馈调节的作用。3I型超敏反应的药物治疗包括_ _、_ _、_ _和_ _。4介导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_ _和_ _,少数为_ _。5免疫复合物沉积后,_ _、_ _与_ _可参与引起型超敏反应的组织损伤。三、名词解释1LATS 2变应原 3过敏休克样反应 4. 超敏反应 5. 迟发型超敏反应 6Arthus反应 7接触性皮炎四、问答题:1何谓超敏反应?主要分为几种类型?试比较之。2以青霉素为例说明其诱发的超敏反应的机制。3简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及常见疾病。4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治疗原则。5简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及常见疾病。6应用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解释新生儿溶血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B 2D 3A 4E 5D 6B 7D 8B 9B 10. C 11E 12E 13. E 14D 15D 16.E 17.A 18E 19.A 20. C 21.D 22.B 23.A 24.C 25.B 26.D 27. B 28.D 29.C 30.A 31. B 32.E 33.C 34.B 35.A 36.B X型题1BCD 2ABCDE 3ABCDE 4BCD 5ABCDE 6ABCE 7ABCDE 8BE 9BC10ABCDE 11ACDE 12ABCDE 13.ABE 14.ABC 15.ABC 16.AC 17.BCD 18.ADE 二、填空题1过敏反应、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迟发型超敏反应2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3抑制免疫功能药物、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药物、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改善效应器反应性药物4IgG、IgM、IgA5补体、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三、名词解释1. LATS:为长效甲状腺刺激素,可能是由于外来抗原的分子模拟产生的一种能与促甲状腺素受体结合的IgG4,刺激甲状腺过度地分泌甲状腺素。2. 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应特指速发型超敏反应)。3. 过敏休克样反应:应用青霉素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病时偶尔可发生类似过敏性休克样反应,亦称赫氏反应,由于破坏的病原体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IC,激活补体所引起,属型超敏反应。4超敏反应:指已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后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5迟发型超敏反应: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2472h后发生的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因其发生缓慢故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6Arthus反应:是一种实验性局部型超敏反应。1903年,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此种现象被称为Arthus反应。7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是由于接触小分子的半抗原物质,如油漆、染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药物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经朗格汉斯细胞摄取、提呈给T细胞,并刺激效应T细胞的产生。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Ag时发生的以皮肤损伤(红肿、皮疹、水肿)为主要特征的型超敏反应。细胞因子一、选择题A型题1.IL-3是哪种CSF?A.G-CSF B.M-CSF C.GM-CSF D.multi-CSF E.以上全不是2.下列哪种作用特点是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A.高效性 B.特异性 C.多效性 D.重叠性 E.拮抗性3.下面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 B.一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细胞因子C.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D.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E.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4.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L-2 B.TNF C.IL-3 D.IL- 5 E.CSF5.与发热和恶液质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是A.TGF B.IL-2 C.IL-4 D.IFN E.TNF-6.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不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A.IL-2 B.IFN- C.IL-4 D.EPO E.IL-107.在抗体类别转换中,诱导IgE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1 B.IL-2 C.IL-3 D.IL-4 E.IL-58.下列哪项不是IL-1的功能?A.促进T细胞的增殖 B.刺激单核吞噬细胞合成IL-1C.大量IL-1进入血流能诱导急性期血浆蛋白 D.能激活NK细胞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9.关于IL-2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B细胞自分泌生长因子 B.是B细胞旁分泌生长因子C.刺激T细胞合成-干扰素和淋巴毒素 D.是T细胞产生的糖蛋白E.刺激NK细胞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10.Thl细胞通过产生何种细胞因子抑制Th2细胞的活性? A.CSF B.IL-1 C.IL-4 D.IFN- E.TNF11.型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应除外下列哪项?A.激活单核吞噬细胞 B.抑制病毒的复制C.抑制细胞增生 D.促进IL-4的产生 E.促进CTL成熟 12.何种细胞因子能诱导LAK与TIL细胞形成A.IL-1 B.IL-2 C.TNF D.IFN E.CSF13.产生IL-2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肥大细胞 E.NK细胞14.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有A.IL-1 B.IL-2 C.MG-CSF D.IFN E.IL-415.参与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最重要的反应素是IgE,可通过抑制哪一种细胞因子达到降低IgE的目的 A.IL-1 B.IL-2 C.IL-3 D.IL-4 E.IL-616.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是小分子量蛋白质 B.与CKR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D.生物学效应具有拮抗性 E.生物学效应具有重叠性17.能促进未致敏的CD4+T细胞分化成Thl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12 C.IL-11 D.IL-4 E.IL-618.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浆细胞 D.单核细胞 E.成纤维细胞1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是 A.IFN- B.IFN- C.G-CSF D.TNF E.IL-2 20.关于TGF-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抑制巨噬细胞的激活 B.抑制CTLs的成熟 C.分泌TGF-的T细胞表现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 D.诱导激活的T细胞发生凋亡 E.具有刺激细胞生长的作用21.TNF-主要是由哪种细胞产生? A.单核巨噬细胞 B.静止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红细胞22.细胞因子不包括 A.淋巴毒素 B.过敏毒素 C.白细胞介素 D.生长因子 E.干扰素23.IFN-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A.LAK细胞 B.巨噬细胞 C.NK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B淋巴细胞24.能增强MHC-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因子是 A.IFN B.TGF C.CSF D.IL-1 E.IL-225.下列哪项属于分泌型免疫分子? A.细胞因子 B.MHC分子 C.BCR D.TCR E.CD分子26.能刺激红细胞前体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2 C.IL-4 D.IFN E.EPO27.能促进初始CD4+T细胞分化成Th2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L-1 B.IL-5 C.IL-2 D.IL-4 E.IL-328.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FN- B.TGF- C.IL-4 D.CSF E.TNF29.刺激B细胞产生IgA的细胞因子是 A.TNF B.IL-4 C.IL-2 D.TGF- E.IFN30.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 A.单核因子 B.IFN C.TNF D.CSF E.IL 31.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型干扰素 B.型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白细胞介素 E.趋化性细胞因子32.关于细胞因子受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 B.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的多数成员属多亚单位受体 C.多种型细胞因子受体有共用的相同的信号传递亚单位 D.IFN的受体属于型细胞因子受体 E.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可作为相应细胞因子的运载体33.下列哪组细胞因子具有趋化作用? A.IL-1、IL-8、IL-3 B.IFN、MCP C.IL-8、MCP D.TNF、IL-4 E.IL-1、IL634.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细胞因子是 A.IL-2 B.IL-11 C.IFN- D.EPO E.M-CSF35.刺激多种造血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是 A.TNF B.SCF C. IL D.TGF E.IFN36.关于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 B.合成和分泌是一种自我调控的过程 C.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D.以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 E.生物学效应强 X型题1.IFN-主要由哪些细胞产生A.成纤维细胞 B.活化的T细胞 C.活化的B细胞 D.NK细胞 E.单核细胞2.TNF的产生细胞有A.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 B.活化的肥大细胞 C.活化的B细胞 D.活化的T细胞 E.活化的NK细胞3.上调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有A.IL-1 B.IL-2 C.IL-12 D.IL-6 E.IL-84.下调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有A.IL-4 B.IL-10 C.IL-13 D.TGF- E.IL-125.细胞因子包括 A.IFN B.TNF C.CSF D.TGF E.IL6.参与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有A.IL-4 B.IL-5 C.IL-2 D.IL-1 E.IL-37.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哪些细胞因子?A.TNF B.IL-1 C.IL-6 D.IFN E.CSF8.关于TGF-的作用,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因子 B.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 C.抑制前B淋巴细胞的成熟 D.抑制N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 E.抑制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9.IL-1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A.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B.增强CTL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 C.协同IL-4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Ig产生 D.协同CSF促进造血功能,刺激干细胞产生E.诱发急性期蛋白,引起发热、恶液质10.IL-2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A.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产生CK B.增强CTL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 C.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Ig分泌 D.增强LAK细胞的活性 E.在T淋巴细胞激活的特定阶段可诱导AICD11.对NK细胞的活化、分化具有正调节作用的CK是:A.IL-2 B.IL-12 C.IFN- D.IL-18 E.CSF12.细胞因子的特点是A.CK一般是小分子量的多肽糖蛋白 B.主要与调节机体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关 C.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 D.高效能、多重调节、多种细胞产生 E.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1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是 A.参与免疫应答 B.参与免疫调节 C.刺激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 D.参与炎症反应 E.抗肿瘤作用14.IL-8对哪些细胞具有趋化作用?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NK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15.能促进B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发生类别转换的细胞因子包括 A.IL-4 B.IL-12 C.IL-15 D.TGF- E.CSF16.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对下述哪些疾病有治疗或预防价值? A.感染性疾病 B.肿瘤 C.血小板减少症 D.超敏反应 E.自身免疫性疾病17.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具有 A.多效性 B.重叠性 C.拮抗性 D.协同性 E.特异性18.sCKR的生物学功能是 A.作为CK的转运蛋白,增加局部CK的浓度 B.作为膜受体的清除形式之一,使细胞对CK的反应性下降 C.sCKR可与mCKR竞争性结合CK,下调CK的效应 D.高浓度sCKR可抑制相应CK的活性 E.低浓度sCKR可增强相应CK的活性二、填空题1.细胞因子通常以 或 方式作用与邻近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本身,也可通过 方式作用于远处的细胞。2.具有趋化作用的白细胞介素是 ,对于巨噬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3.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反应的细胞因子有 和 。三、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 2.IL-2 3.白细胞介素 4.TNF 5.CSF 6.IFN四、问答题1.细胞因子有几类?各举一例说明其生物活性.2.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IFN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4试述细胞因子是如何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 型题1.D2.B3.B4.B5.E 6.D7.D 8.D9.A10.D11.D12.B13.B14.D 15.D 16C 17B 18C 19A 20D 21A 22B 23C 24A 25A 26E 27D 28E 29D 30E 31A 32D 33.C 34E 35B 36D 型题1.BD 2.ABDE 3.ABC4.ABD 5.ABCDE 6.ABCD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CDE 11.ABCD 12.ABCDE 13.ABCDE 14.ABD 15.AD 16.ABCDE 17.ABCD 18.ABCDE 二、填空题1.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2.IL-8、TGF- 3.IL-1、TNF 三、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组具有调节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物质的统称。2.IL-2:是T细胞自分泌的生长因子,能刺激NK细胞的生长并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促进Tc细胞的活化,同时也是B细胞的旁分泌生长因子并刺激抗体的合成。3.白细胞介素:由白细胞及其他细胞产生,在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白细胞介素。4.TNF:即肿瘤坏死因子,能引起某些肿瘤组织出血性坏死的一类细胞因子,它包括TNF 、TNF(LT)。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抗原刺激的T细胞、NK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的。5CSF:能够刺激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成某一谱系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刺激因子。6.IFN:是体细胞在病毒和干扰素诱生剂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补体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A型题 1.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A.C4a B.C1q C.C3b D.C5b E.C2b2.下列那种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A.SIgA分子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B.两个密切相连的IgD分子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C.一个IgG分子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D.一个IgE分子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 E.一个Ig分子与抗原组成的复合物3.参与溶菌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A.C4b2b B.C3b56789 C.C5b6789 D.5b678 E.C354.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 A.IgG4 B.Ig C.聚合的IgG1 D.聚合的IgA E.聚合的IgD5.具有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2a B.C3a C.C3b D.C5a E.Ba6.补体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A.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B.中和毒素作用 C.调理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E.免疫调节作用7.具有趋化作用的补体组分是 A.C2a B.C3b C.Ba D.C4a E.C5a8.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物质 A.C2a B.C2b C.C3a D.C3b E.C4a9.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 A.C2a4b B.C4b2b C.C4a2b D.C2b4a E.C2a4a10.补体替代激活途径中的C5转化酶是 A.C3b4b B.C4b3b C.C3bBb D.C3bnBb E.C4bnBb11.C1酯酶活性的抑制因子是 A.H因子 B.I因子 C.C1INH D.S蛋白 E.C4bp12.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C5a B.C2a C.C4b D.C5b E.C3b 13.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依次顺序是 A.C123456789 B.C124536789 C.C145236789 D.C142356789 E.C12435678914.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