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_第1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_第2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_第3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_第4页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 【摘要】选用优质管材是节水工作的重要环节。不锈钢管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给水、热水、直饮水、食品、医疗、还可用于消防、雨水系统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的特点和设计选用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 【 abstract 】 water pipe is made of high qualit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Stainless steel tube not only can be used widely in drinking water, hot water, straight drinking water, food, medical treatment, can also be used in fire, rain water system and other fields, have very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of stainless steel pipe thin-wall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sel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of stainless steel pipe design key points of thin-walled selection. 【 key words 】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hin stainless steel, pipes, design, use the main point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排水薄壁不锈钢管材寿命周期综合成本低, 具有卫生、耐腐蚀、强度高、韧性好、壁薄、水力条件好、阻氧、抗低温、抗老化、可回收再利用, 是建筑给水、排水各类管材中的高档管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冷热水系统、直饮水系统、医药及食品管道系统、户表改造和大型屋面雨水压力流(虹吸式)排水系统。在消防系统中也崭露头角。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 该种管材在住宅小区、住宅、公建群、公建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的特点 1、薄壁不锈钢管道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给水、热水、直饮水、食品、医疗, 还可用于消防、雨水系统。薄壁不锈钢管材是绿色建材, 适于安装在中、高档住宅及大型公共建筑中。其发展前景不仅在建筑给排水领域, 在城镇给排水领域均看好。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采用铁素体不锈钢代替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标准是生产力, 标准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兼容性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编制能与国际接轨并充分反映国情的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刻不容缓。它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关系到薄壁不锈钢管道的推广和市场占有率, 也关系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国策。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的基本要求 什么叫薄壁不锈钢管,薄到什么程度叫薄壁不锈钢管?目前定义比校混乱。目前容易被接受的是CECS(报批稿)指出的,/OD6%且OD/17的不锈钢管。 由于不同牌号的薄壁不锈钢管耐腐蚀性能不一,故应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工程要求,选择不锈钢的牌号。我国是镍资源缺乏的国家,开发和推广无镍的资源节约型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是非常必要和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应采用439、443、444铁素体不锈钢代替304镍不锈钢。此外,在我国沿海地区,利用444铁素体不锈钢做生活储水箱已有几十年历史,利用铁素体不锈钢做虹吸屋面雨水排水管材也在鸟巢成功应用。 薄壁不锈钢管材是绿色建材,适于安装在中、高档住宅及大型公共建筑中,发展前景看好。薄壁不锈钢标准间的兼容性、可操作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设计选用中,设计人员要根据环境、介质等选择材质和接口方式,注意其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薄壁不锈钢管道设计选用要点 1、选择材质应注重安全实用 (1)应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水质、工程要求, 选择不锈钢的牌号, 如: 冷水、热水、直饮水可选S30408(304); 沿海或直埋条件下, 土壤腐蚀性较强时,可选用S31603(316L)等, 总之,应满足安全、实用要求。 (2)应采用S11863(439)等铁素体不锈钢代替奥氏体不锈钢。我国是镍资源缺乏的国家, 开发和推广无镍的资源节约型的铁素体不锈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S11863是无镍低碳、含稳定化学元素Ti 的铁素体不锈钢的一种牌号, 与S30408比较, 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抗氯化物点蚀性能及良好的焊接性能、高的热传导系数、低的线膨胀系数和成本优势等特点, 但其冷加工成型性能不如S30408。应充分利用S11863的特性, 扬其长、避其短, 如采用S11863生产管材, 采用S30408生产管件。利用其传热系数高、线膨胀系数低的特点, 将其用作热交换管。 2、接口方式多元化 (1) 管材与管件的连接性能是系统适用性的关键性能。目前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的接口方式主要是机械连接和非机械连接两大类。卡压式、双卡压式、环压式、卡凸式、法兰式、沟槽式、可曲挠式等为机械连接的代表型式; 承插焊、对接焊等为非机械连接的代表型式。目前正在研发的接口方式, 尚有胶粘式、钎焊式等。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有30 余种不同类型的连接方式。 (2) 接口方式偏多的原因, 主要是不锈钢材质的优异性能和市场前景看好; 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等。 (3) 新开发的接口方式虽然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但由于工程考验时间短, 连接性能良莠不齐, 管材、管件规格系列、公称外径等不统一, 不利于行业发展和工程建设。 (4) 经长期考验的接口方式, 均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各有自己的适用条件。接口型式的选择, 主要应从公称外径、可否拆卸、可否动用明火、安装空间、输送介质水质、水压(含负压)等方面考虑。哪一种接口方式均不能一统天下。 3、管材的交货状态不一定要经热处理 (1) 交货状态是指管材经热处理后交货或未经热处理以焊接状态交货。这是一个生产工艺问题。薄壁不锈钢管材是有焊缝的, 以往大部分管材是未经热处理的。所谓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固溶处理, 铁素体不锈钢是指退火处理。 (2) 业内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应热处理, 当需方有要求时, 可供需双方协商, 以焊接状态供货。主要目的是消除晶间腐蚀的倾向及改善机械性能, 提高工程质量。二是不需热处理, 按焊接状态交货。主要原因: 用于建筑给水, 输送的介质是生活饮用水; 工程实例验证。 (3) 生产工艺方面的争议, 应通过大量的投产工程的回访总结及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找到答案。 4、产品及工程建设标准是行业发展的保障 (1) 目前有多项薄壁不锈钢管材、管件国标和行标的产品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 但存在着兼容性较差; 尺寸系列不统一; 覆盖的接口方式少; 领域不同, 采用同一标准; 工程标准与产品标准不配套等问题。影响行业发展和工程建设。 (2) 在标准编制和工程实践中, 存在诸多技术矛盾的争论, 如硅橡胶能否用于生活给水系统? 双卡压较单卡压抗拉拔力大?各种牌号的不锈钢耐氯离子能力究竟有多少?管材应有一个最小壁厚? 在寿命周期内应考虑腐蚀余量?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影响标准的制定和工程建设。 (3) 统一思想。其一、标准是生产力, 标准的先进性、可操作性、兼容性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标准的统一需要一个优胜劣汰的认识过程。其二、应按产品应用领域编制标准。其三、应统一管材、管件规格系列、统一管材公称外径。其四、应研究探讨第三方检测及评价机制。其五、鼓励创新, 但应在规格系列、外径统一基础上创新。 (4) 标准编制中非技术方面的争议, 应求大同存小异; 技术方面的争议应请第三方介入解决。编制能促进行业发展的能与国际接轨并充分反映国情的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刻不容缓。 总之,选用优质管材是节水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建筑给排水管道分为金属管、塑料管、复合管和砼管几大类型,不同的管材因其不同的优缺点,适用条件也不同,如,金属类管道易腐蚀,塑料类管道则主要存在耐火性差、抗渗氧、老化等问题,复合管道由不同材料复合制成,其限胀系数不同,由此带来复合后的分层和端面的腐蚀问题。在几大类不同材质管道中,金属管道中的不锈钢管虽然目前市场占有率不高,但由于其卫生性能好、耐腐蚀、强度和刚度大、可回收镍和铬、阻氧、抗低温、壁厚可减薄、传热系数小、外观漂亮、寿命周期成本低、性价比合理、水力条件好等特点,工程应用日趋广泛,生产厂家日益增多,管材的连接方式呈多元化的态势。不锈钢管不仅可广泛应用于给水、热水、直饮水、食品、医疗、还可用于消防、雨水系统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玉萍. 建筑给排水质量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J. 给水排水, 2003,(07) . 2 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