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的审查与加工(燕鸣).doc_第1页
图表的审查与加工(燕鸣).doc_第2页
图表的审查与加工(燕鸣).doc_第3页
图表的审查与加工(燕鸣).doc_第4页
图表的审查与加工(燕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表的审查与加工燕 鸣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医学科研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出各种统计指标后,所得结果除了用适当的文字说明外,常用图表来表达。这种表达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1)表达力强,易得要领,便于阅读和理解;(2)对比效果强烈,便于分析比较。因此,图表常常成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表的审查和加工,是编辑加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插图的审查与加工1 照片图1.1 照片图的基本要求清晰度:主要显示部位和主要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影调适中,没有杂乱的背景。照片图经过制版、印刷,清晰度会有一定损失,若原照片略显模糊,印出的清晰度则更差。对比度:对比度是画面黑与白的比值,也就是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对比度过低不能清楚显示差异,过高则不利于细微结构的观察。特殊要求:人体照片:只需显示必要部位,但应能看出是人体的哪一部分。颜面或全身照片,若不需显示眼部和阴部,应加遮盖。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与比例尺同时拍照。X线照片:带有标志性部位,如照肢体应带一端关节,胸片应保留肺尖或肋膈角、横膈。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确需对病理照片采用放大或缩小方法制版,须注明所给放大倍数为原始放大倍数。1.2 照片图的审选原则1)确属必需。比文字或表格更清楚地显示主题,或有客观证据作用。2)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者应请作者更换,宁缺毋滥。1.3 照片图的版面安排根据图片内容及杂志正文用纸的不同,一般可分随文排和插页图两种方式。1.3.1 随文排 将图片排在相关一段文字之后。正文使用铜版纸或胶版纸时,照片图多可随文排;正文使用凸版纸时,只有精细度要求不高的一般照片如人物、动物、现场照片及以线条为主要表现的心电图等可随文排。随文排者可以是单图,也可以是拼版图。后者往往是为了便于对比,或集中说明某一问题,或节约篇幅,或美化版面等。随文排的图无论是通栏图还是半栏图,最好不要与版心等宽,以免出现胀满感。1.3.2 插页图 正文使用凸版纸时,为保证较精细的照片图如病理照片、影像医学照片等的出版质量,常集中使用几页铜版纸来安排这类照片,称为插页图。平订的杂志,插页图常集中安排在一期的最后,面数可为2的倍数;骑马订的杂志,插页图常集中安排在一期的正中,面数应为4的倍数。在正文使用铜版纸或胶版纸的情况下,有时也安排插页图来集中印制彩色照片,可以节约生产费用,降低成本。插页图可以与版心等宽。1.4 照片图的加工主要是剪裁、拼版、确定缩放比例。进行前三项工作时首先要考虑杂志的版心尺寸。随文图一般先确定宽度,原大制版者照片宽度要小于或等于版心宽度;需要缩放者,可根据确定的缩放后宽度与原图宽度之比计算出缩放比例,或直接标注将图宽缩放至多少厘米。插页图因为与正文分离,每篇文章的一组图的上方需排文题并标明正文所在页码,同时图的下方需要排图说明,如果是不同文章的图拼在同一面上,每组图之间应加水线隔开,应计算出这些内容所占的版面,应在余下的版面尺寸内进行拼图设计。凡需要拼版的照片图,应先确定拼版后的图占多少版面,再分别进行剪裁和拼版。凡拼版图,均需另附示意图,并注出晒角码的图号及其位置(一般在右下角)。需要注意的是,插页图与正文中随文图应统一排图号。图样制成后,编辑应仔细复核图片,若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重制。2 线条图2.1 线条图的审选原则线条图审选原则与照片图基本相同。对不符合要求的图稿,应指出缺陷所在,要求作者重绘。2.2 线条图的分类和用途医学论文中常用的线条图主要有统计图和示意图。2.2.1 统计图 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民短或面积的大小等来表达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把资料所反映的趋势、多少、分布、动态和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等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比较和分析。常用的统计图有线图、条图、百分条图、圆图、点图等。2.2.1.1 线图 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说明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或某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适用于连续性资料。线图包括普通线图、半对数线图和对数线图。普通线图:纵横坐标轴都是算术尺度的线图称普通线图。绘制要点如下。横轴表示某一连续变量自变量,例如时间、年龄等;纵轴表示因变量,例如某种率或频数。横轴尺度由左向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数量由小到大,等距标志,两轴顶端不画箭头(箭头只在表述定性变量、没有给出具体标值的情况下使用)。纵轴尺度一般自“0”开始,也可以不从“0”开始。坐标应有标目,同时注明计量单位。标目的书写应注意与相应坐标轴平行,一般沿坐标轴外侧居中书写。纵坐标标目书写时字的方向应与纵坐标垂直,字顺自下而上;如果右侧也有纵坐标,书写原则相同。标值线一般放在坐标轴线内侧,长短粗细一致。标值写在坐标轴线外侧,为避免标注过密,可只标注奇数、偶数、5的倍数等。标值过大或过小时,可改换计量单位,或用10的幂次项乘标目的单位,以放大或缩小因子的办法简化标值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后不超过1个“0”。要防止选用不完整的数值。同一图内不应有太多的曲线,最多不超过5条,以免观察不清。若有几条曲线,可用不同图线(实线、虚线等)或不同颜色来表示,并附图例说明。图例说明中如果文字过多,可用数字或符号标注,并另予以注释。图例可放在图面的空白处,也可放在插图下方、图题之上。图内曲线应按实际数字绘成折线,转折处与相应标值对准,不能任意改为光滑曲钱。半对数、对数线图:图线的含义和表示方式都类同于普通线图,所不同的是按对数取值在坐标轴上进行标记。横轴为算术尺度、纵轴为对数尺度的称半对数线图,也称算术对数线图;横轴、纵轴均为对数尺度的称对数线图。半对数、对数线图常用于变量的变动幅度大到跨几个数量级的场合,特别是对于那些呈对数函数的曲线,使用对数线图就能得到清晰简单的直线图表。半对数线图也常用于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变化速度(相对比),因为在对数尺度上,同样的增长或降低速度,其距离的改变相等。半对数线图的纵坐标没有零点,起点根据资料的情况可为,0.1,l,10,。若起点为0.1,则第一单元为0.11.0,第二单元为l10,;起点为1,则第一单元为110,第二单元为10l00,。即,后一单元的对数尺标指示数值为前一单元的l0倍。各单元距离相同,但同一单元内不等距。绘制时可利用半对数或对数坐标纸,直接将频数画入即可,不必换成对数。若无半对数或对数纸,则可将数据转换为对数,然后用普通算术方格纸作图。2.2.1.2 条图 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数值大小,用于性质相似的间断性资料的比较。按图形的繁简可分为单式条图、复式条图、分段条图。绘制要点如下。一般以横轴为基线,表示各个类别;纵轴表示其数值。此谓之直式,也可以绘制成横式。纵轴尺度必须以“0”开始,等距,不能折断,否则会改变各直条长短的比例,使人产生错觉。各直条宽度应相等,各条之间的间隙应也相等,间隙的宽度可为直条宽度的12或与之相等。直条的排列应按习惯顺序或按直条的长短顺序排列,以便比较。分段条图和复式条图需使用图例。复式条图中同一组的直条间不留空隙,各组内直条的排列顺序应一致。2.2.1.3 百分条图 用直条的方式来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例,以直条总长度为100。适用于间断性资料。绘制要点如下。先绘一标尺,尺度分成10格,每格代表10,总尺度为100,可置图的上方或下方。绘一直条,全长等于标尺的l00,宽度可任意选择,以直条内相对面积的大小代表数量的百分比。直条各部分用线分开,并注明简要文字及百分比,或用图例说明。资料一般由大到小,自左至右顺次排列,也可按习惯或一定次序排列。在图题中应注明资料的总例(次)数。若比较几个性质类似的百分构成时,可以同一基线上画几个直条,但每一直条内各段的排列顺序应相同,各条之间留适当的空隙。绘制时应注意直条的长度、宽度与间隔布局匀称,线条规矩。这种图形制作方便,对比性强。2.2.1.4 圆图 以圆面积为100,圆内各扇形面积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用来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与百分条图相仿。适用于间断性资料。绘制要点如下。先绘一圆形。由于圆周为360,因此每1相当于3.6的圆周角,将百分比乘3.6,即为各构成部分应占的圆周角度数。圆形图上各部分按习惯顺序或大小顺序排列,一般以时钟9点或12点的位置作始点,顺时针方向排列。用量角器测定各部分位置,根据测定位置在圆心与圆周处连一直线,所得的扇形面积即代表某一构成部分。圆中各部分用线分开,注明简要文字及百分比,或用图例。在图题中应注明资料的总例(次)数。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类似的资料相比较,应绘直径相同的圆,并使各圆图中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一致,以利比较。2.2.1.5 点图 一种用点表示的函数关系图。分为一般点图和散点图两类,前者是用点的数量表述某参量在不同组别出现的频数分布;后者是用点的位置表示两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趋势,依据点的散布情况可以初步推测两变量间有无相关。绘制要点如下。横轴一般代表自变量,纵轴一般代表因变量。纵轴和横铀尺度的起点不一定从“0”开始,可根据资料情况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数值交叉处成点。在图题中应注明资料的总例(次)数。点图的点一般用大小相等的实心圆表示,应注意核对图内画出的点数应与图题中注明的总例(次)数一致。2.2.1.6 统计图绘制的基本要求图形选用是否得当:应根据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决定所用图形(表1)。 表1 几种基本统计图形所适用的资料性质及分析目的图形 资料性质 分析目的普通线图 连续性资料 用线段的升降表达事物的动态(差值)变化半对数线图 连续性资料 用线段的升降表达事物的发展速度条图 相互独立 (间断性资料) 用直条长短表达数值大小百分条图 构成比 用长条各段的长度(面积)表达内部构成比圆图 构成比 用圆的扇形面积表达内部构成比直方图 数值变量的频数表资料 用直方面积表达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散点图 双变量资料 用点的密集度和趋势表达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图形设计是否合理:注意坐标图纵轴、横轴两端尺度的截止是否覆盖图中全部曲线;标值的标法是否符合数学原则,标值、标值线、数据点对位是否整齐;条图的纵轴尺度是否从“0”开始;两轴标目及计量单位是否确切、完备等。是否具备自明性:图序、图题、图例、图注等。图形是否美观:除圆图外,图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以5:7左右较为美观。注意线条是否均匀,粗细是否得当。一般函数曲线等主线条用粗线,坐标线、标值线等辅助线用细线,细线宽度一般为粗线的l2。2.2.2 示意图 示意图主要用于定性描述,可以形象而简洁地表达难以用文字叙述清楚的事物。常用的有结构图、系谱图、流程图、手术图、解剖图等,除系谱图外,多无固定的模式,绘制以能完整、清晰地表达欲显示的主题内容为原则。例如结构图要求形似,又要求合理简化,突出描述重点。说明文字可用引线标出,引线的长短、方向与间距要适宜,不要交叉重叠,尽量避免穿越插图的细部结构。若引线较多,注意排列整齐,可呈平行状或放射状拉出。系谱图一般有固定的绘制模式。所谓系谱,是指在调查某种遗传病患者家族各成员的发病情况后,按一定方式将调查结果绘制出来的一种图谱。系谱中常采用一些符号。在医学遗传学专业刊物上,因读者一般都了解系谱中常用符号的含义,可以不用图例说明。在医学其他专科杂志上发表有关论文,应该对图中所用符号以图例说明,特别是使用了不常用符号时须以图例说明。2.3 线条图的加工线条图的加工,就是对照制图的基本要求,找出图形设计和绘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予以修改。相对于示意图,统计图存在问题的概率更高一些。较常见的问题有:错用图形。标值不等距或无规律。标值与数据点和(或)标值线分离。标值覆盖不全。坐标图缺原点值。标值有效位数不一致。图内曲线不规范。坐标名称缺如或不规范。条图纵轴不从“0”起或折断。点图缺样本数。(举例略)统计表的审查和加工1 统计表的结构目前,国内外医学界普遍提倡使用三线表,模式如表2。表序 表2 三线表模式 表题底底下 主语纵标目 谓语纵标目 谓语纵标目 谓语纵标目 表头 主语横标目 主语横标目 表 身 主语横标目 注: 表注表序:每个表都应有序号,按表格在文内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序。如果只有l个表,称表1。表题:说明表的内容。表头:由主语纵标目和谓语纵标目组成,表明表格内的项目。所谓主语、谓语,是根据表格所要表达的内容划分的。被研究的事物的主要标志,或者说是分组标志,一般作为主语,而各类统计指标一般作为谓语。表格内容的表达同文字叙述一样,需要按照逻辑顺序合理安排阅读表的顺序是由左到右,所以主语一般安排在表的左侧,谓语一般安排在表的右侧。主语纵标目列在表的左上角,其下列出体现主语标志的横标目,横标目说明各横行数字或文字的含义;谓语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各纵栏内数字或文字的含义。表身:由体现主语的标志和体现谓语的指标组成,是表格的主要内容。体现谓语的指标多数情况下是各类参数,少数情况下为文字。表注:当需要对表作附加说明时使用,写在表格底线之下。2 制表的基本原则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3 制表的注意事项3.1 关于内容每张表的内容不要过于庞杂,列入表内的有关资料,应以能说明该内容为中心,可有可无的内容应删去。例如观察某药疗效,列出用药总例数、有效例数和有效率即可,不必同时列出无效例数和无效率。3.2 关于表题表题是表的总名称,应当简洁、准确,忠实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表的内容,对读者理解表的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必要时可注明资料的时间和地点,例如发病率调查结果一般都需要说明时间和地点。3.3 关于标目主谓语的安排。表中的主语、谓语是通过纵、横标目来体现的,标目设置合理的表主谓分明,具有严格的语言逻辑,从左至右连贯起来可读出一句符合主谓语语法关系的通顺的话,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主谓安排是否合理。但是,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谓语纵标目较多,而主语横标目较少,也可以将主谓语的位置互换一下,称作表头互换。由于表头互换使主谓语倒置,对表格的表达力有一定影响。这时阅读表不能按一般的习惯从左到右,而需要从上到下,而且由于不同指标的数据列入同一个纵栏,而各指标的取值范围不同,致使同一纵栏内的数据参差不齐,无法按一般表格的要求将数字的位次对齐,因此以尽量不用为宜。另一种变通的办法是采用横表分段排的方式,即将纵标目按其数量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左侧重复排横标目,右侧分段依次排出纵标目。这种方法也受一定限制,如纵标目不能被2或3整除时,将造成版面不协调。以上3种方式都可以选用,以主谓正置为首选,其次可考虑横表分段排,或表头互换。标目的排列:标目排列顺序应与正文文字叙述顺序一致。表是全文的一部分,其内容的安排应与文字部分相呼应。例如一篇关于血脂测定的文章,材料和方法段中叙述的顺序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LDL,那么结果段中也应按此顺序描述结果,如果列表表达,则标目的排列也应如此。标目的分层:纵标目、横标目都可以分层,但一般不超过2层,个别可用3层。在谓语纵标目分层的情况下,应注意一级谓语纵标目仍然是对该纵栏内容的说明,而不是对其下一层标目的说明;一级谓语纵标目后若附计量单位,必须是该纵栏内参数的共用计量单位,而不是分层标目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的标注:体现谓语指标的纵标目(个别情况下为横标目)应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写在标目名称的后方或下方,一般加括号,也可以不如括号,表内数据后不再附注计量单位。各纵标目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将计量单位加括号写在表题之后,或不加括号写在表格顶线的右上方。3.4 关于线条三线表一般只需画出表格顶线、表头线和底线。当有合计行或统计值行时,提倡在合计行或统计值行上方可加一条横线,表示部分数字与合计数字或统计值的分界,使合计或统计值数字比较醒目。另外,当表头谓语纵标目分层时,可根据分层数加l2条划分层次的横线。当相邻的两个谓语纵标目都分层时,分层线不宜连贯成一条直线,中间应断开,以免分层范围不清。3.5 关于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后4位及以上数字每隔3位加14汉字空。注意填入表内的数字是否与正文中所写一致。位次对齐。以个位或小数点为准对齐,若有、/、 等符号,应以这些符号为准对齐。数字分组界限明确。用“”等符号时切忌分级含混不清。例如按病程分组,给出1、5、10和10年组,其实前3组均属10年组,应改为1、1、5、10年组。同一指标有效位数应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表中相邻参数的数值相同时,要重复写出,不能用同上、同左等代替。数字是0就写0,未取得数据或未做可用 “”、“”等 符号表示,并在表下分别注释。3.6 关于备注备注不是统计表的必要组成部分,无须设专栏。遇有特殊情况需要用备注方法说明时,可写在表底横线下方。表题、标目或某个数值需要注释时,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为序,在需要注释内容的右上角标注不同符号,然后依次在表下注释。数据的显著性检验,有条件时应在表内设置相应栏,给出具体检验值及P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