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颗钻石教学目标:1.学会读故事、讲故事、悟故事、写故事;2.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博爱品德。教学重点:1、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博爱品德;2、理解托尔斯泰的博爱思想扣住想象丰富的文体特征的这一契合点,尝试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教学难点:想象训练的维度、角度,提升读写训练的实效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师生读写共生教学安排:一教时教学流程:一、设疑激趣 牵出“神奇” (130)1、导课唤醒记忆:教者:孩子们,“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枯了,所有的草木丛林都枯萎了,所有的鲜花都凋谢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死亡的阴影之中;整个人类,都面临着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生死考验)。就在这时,有一个“神奇”的小姑娘,用一个“神奇”的水罐,更用一种“神奇”的魔力,“神奇”地改变了这一切,拯救了全世界。那么,这个小姑娘以及她的水罐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呢?这种“神奇”的魔力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神奇”的故事。这个“神奇”的故事名称叫什么呢?大家一起说。(259)生:七颗钻石Ppt3: 七颗钻石师:对,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好,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94页。(50)二、阅读故事 认识想象:(12)、寻找“奇”,感受“爱”:(10)教者:有一句话说得好“无巧不成书”,七颗钻石,就是这样一篇“神奇”的童话,大家自由朗读全文。要求:放出声来,读懂大意,在读中留心一下故事中有哪些“神奇”之处?大家开始吧。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216)Ppt4: 2、寻找“神奇” (2)教者:孩子们,刚才,我们大家读了这篇“神奇”的童话,聪明的你,发现了文中有哪些“神奇”之处?Ppt5: 生:旱灾之奇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所有的”,三个“都”,足见“旱灾之奇”)小狗之奇:许多动物都死了,小狗为什么没死?哀哀地尖叫,舔净水后,变得欢喜起来,为什么?小狗与小姑娘的“相遇之奇”;小姑娘: “胆子之奇”战胜恐惧(深夜孤身一人去找水) “忍耐之奇” 克服干渴,克服水的诱惑(“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一忍再忍之奇”“咽”了一口吐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的陌生人“水罐”之奇:会不断变化。母亲的“举动之奇”“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反正)讨水的过路人之奇偏偏这么巧:在小姑娘找到水,母亲让水给女儿之际水罐里的“水”之奇清澈、新鲜、巨大(小姑娘都能拿得动的小小水罐,竟然涌出了巨大的水流)七颗钻石之奇水罐里竟然跳出钻石,还升到天上,最终还变成七颗星星 3、寻章摘句感受“爱”: (4)师:孩子们,你们真太“神奇”了,“神奇”的你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么多种的“神奇”,的确很了不起。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故事、“神奇”的小姑娘,“神奇”的水罐,真的,很“好玩”。板书:神奇师:在这么多种的“神奇”中,作者描写最多、最细的是哪一种“神奇”?生:“神奇”的水罐。师:“神奇”,说得好。板书:神奇师:那么,你发现水罐到底“神奇”在哪里呢?生:“神奇”在它会变师:那么,“神奇”的水罐,它怎么变的呢?先后变化了几次?生:“神奇”的水罐,由空变实、滴水不洒、由木变银、由银变金、跳钻石涌清流。先后发生了“五次变化”。师:那么,导致它如此“神奇”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次次地来看看。思考时别忘了结合故事的小主人公小姑娘哦生回答,教师结合PPt7梳理如下:“神奇” “五变”:PPt6:“爱”的分析图师(结合PPt)小结:小姑娘:孝心由空变实(深夜独自离家为母亲找水,战胜恐惧)孝心滴水不洒( “真想、又一想”(心理描写)克服饥饿爱心木变银(让水给狗)母亲: 母爱银变金(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水让给女儿。语言描写:“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博爱跳钻石涌清流(一忍再忍之奇:让水陌生人。动作描写:“咽唾沫,递给了”)师: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水罐:空变实、掉地滴水不洒、木变银、银变金、跳钻石涌清流等等,水罐这神奇的“五变”以及文中那么多的“神奇”,都是“奇迹”,其实都是源于一个字,哪一个“字”呢?生:“爱”师PPT6(结合爱的结构图):这一切都源于“爱”。“爱”,是一种“神奇”的魔力。“爱,能创造一切奇迹”。这些“神奇”,是“爱”孵化而出的。下面,请大家一起来齐读一下3-4节,来走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再来感受感受小姑娘金子般的美好心灵吧。4、师生齐读(3-4节)体会“爱”(2)师:文章结尾“从水罐里不仅涌出清流,跳出七颗钻石,而且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表现了作家什么愿望?生:钻石是小姑娘爱心的化身,不仅珍贵永恒,而且与天上星星有相似点光彩照人。让它升到天上,正表现了作家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永远将它所有的光和热普照人间的美好心愿。师:孩子们,文学是“人学”,“文如其人”。文学作品就是作家思想和人格品质的投射。托尔斯泰的一生,是“博爱”的一生。他的一生,就是宣扬爱,追求爱,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真正的爱,就是生命的全部。”、认识想象(1)师:刚才,孩子们,思维激荡、脑洞大开,奇思妙想,精彩纷呈,让老师很受启发。一个普通的小水罐,竟然这么“神奇”,无论是“空变实、滴水不洒、木变银”,还是“银变金、跳钻石涌清流”,这些奇迹,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吗?会出现吗?生:不会。师:那么,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甚至根本不会出现的东西,为什么在本文中都“神奇”地出现了呢?这与这篇文章的体裁有什么关联吗?本文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呢?生:童话师:对,这么多的在现实生活中,本不会出现的“神奇”,在童话中都一一“神奇”地出现了,这充分体现了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一个怎样特点呢?生:想象丰富(虚构)师(在“神奇”的右侧位置,竖排版书写)板书: 想象丰富三、借力“想象”,补白故事:(530) 奇思妙想“想象”续梦:(430)1、寻找留白(130)教者:同学们,童话是生活的反应,它远比现实生活,更“神奇”,更丰富,更令人向往,每一篇童话作品中都有不少令人充满想象的空间。那么,作者在这篇童话中,作者预留了哪些丰富的想象空间?大家找一找。生:“小姑娘真想喝个够,又一想(想些什么呢?) 哀哀尖叫的小狗喝了点水变得欢喜起来(为什么?)讨水的过路人身份、来的真正目的 小姑娘找水的过程 2、补白故事(4)师:大家找得很细致,很丰富。为了更好地体会童话的特点,我们借力“想象”,帮助刚才那位同学想象一下,把文中小姑娘的“梦”来丰富一下。Ppt7:1、第2节:小姑娘为生病的妈妈连夜四处奔波找水,最终累倒在草地上睡着了。作者在此处就给我们广大读者预留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此时小姑娘做了一个“梦”,那么,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梦中她见到了什么,又会想到些什么呢?请各学习小组就此展开讨论(135)学生讨论后由两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交流(230)学生点评:生:他的“想象很丰富”师:“想象丰富”说得好,具体体现在哪里呢?生:他想象的“梦”中有:植物(花草虫鱼)动物( 狗、牛、羊、鱼儿等 )人物(小孩、老人、小姑娘、年轻人)师板书:(此处务必要简要处理,不要展开来)丰富对象:动物、植物、人物拓宽区域:天上、地下、山川、村庄、田野师:大家的奇思妙想,都非常丰富,不但丰富了想象的对象(动物、植物、人物,应有尽有),还拓宽了想象的区域(天上、地下、山川、村庄、田野等无处不在)。归纳一下,主要运用了“丰富对象、拓宽区域”这两种路径。孩子们,你们思路打得很开,思维很有发散性,你们真是“神奇”的孩子,看来是小姑娘对妈妈、对小动物、对陌生人的“博爱”,发挥了魔力哦。四、发挥“想象”,创作故事:(25) 发挥“想象”,创作故事:(12) 教者(120):师:刚才,有个孩子发现了故事结尾处,作者还留下了一处丰富的想象空间:说“从小姑娘那神奇的水罐中跳出七颗大钻石,又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用笔头把我们的想象写出来,是对想象的一种深化。下面,我们借力“想象”,尝试来“写一写”,好不好。Ppt8:当汩汩清亮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流向村庄,流向田野,流向大地后,将给干枯的“草木丛林”、焦渴的“动物们”以及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怎样的变化呢?久旱逢甘霖的大地又将会出呈现哪些美景?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自由选择植物、动物和人物中的一类,运用你的生花妙笔尽情描绘一下吧。注意要“丰富想象的对象”、“拓宽想象的区域”。随着那阵阵哗哗的水流声,只见一大股一大股清亮的甘泉,从那只水罐里喷涌而出, “植物篇”: “动物篇”: “人物篇”: 1、学生当堂作文(4)投影:2、学生(34人)展示三类习作片段 师生评点(4)生:想象丰富师:说得好,刚才,不少同学在片段写作时,学会了“丰富对象”和“拓宽区域”两方面,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生:描写还很生动 师:“描写生动”,说得好,“生动”在哪里呢?师生边简评、边继续板书 :(板书要简洁)(2) 细化写法: 角度多样: 写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写植物:色彩、形状、气味 写动物:声音、动作、形状 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 3、教者展示下水片段分享、示范、归纳,结合板书再做指导(130)附:想象作文(展示下水文)故事结尾的续写:Ppt9:【动物篇】房前屋后,小草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地从泥土里探出毛茸茸的小脑袋,瞪大眼睛,感激涕零地打量着这个重获新生的世界;山上山下,各种知名儿、不知名儿的山花次第开放,群莺翩飞,蜂舞蝶展;小河边、池塘里,则又是一片静谧、温馨、祥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山溪边,流连着美丽的鹿群,它们或驻足临水孤芳自赏,或母子嬉戏尽享天伦,或成双入对地卿卿我我,旁若无人。(189)升格“想象”,二次创作:(12 )1、修改升格全班集中修改升格 刚才展示的三类习作片段中的中等一篇。(6)(投影:学生习作片段)师:孩子们,现在,请大家从“角度多样”和“运用修辞”两方面,帮这位同学,来“修改、丰富”一下这段文字。Ppt10细化写法: 角度多样: 写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写植物:色彩、形状、气味 写动物:声音、动作、形状 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 2、二次展示 组员修改、升格后的文字 (4)(师生掌声赞赏)3、总结全文,爱的教育:(1)教者;孩子们,这堂课,在“爱”的驱动下,我们想象丰富,奇思迭出,妙想连篇:在“爱”的润泽下,我们的文字,爱意浓浓,美不胜收。而这一切的一切,无疑源于一种美好的情感那就是“爱”。教者:亲爱的孩子们,请让我们“以爱的名义”一起朗诵这段文字:Ppt11师生齐读:“从明天起,做一个博爱的人,爱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