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doc_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doc_第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doc_第3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doc_第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七年级(上)科学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1、 知识点结构图2、 基础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 1.1 Q:什么是分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1.2 Q:分子的性质有什么? A:分子很小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3 Q:气体或液体扩散速度跟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A:温度越高,气体或液体扩散的越快。 1.4 Q:气体液体固体三者分子之间空隙排列是怎样的? A: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1.5 Q: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A: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1.6 Q:我们通常把分子的运动也叫作什么? A: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7 Q:既然构成各种物质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 A: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仅存在引力,同事也存在斥力。正是分子之间的斥力使物质内部的分子很难靠的很近。2、 质量的测量 2.1 Q:什么是质量? A: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2 Q:质量会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吗? 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3 Q:物质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A: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 1克=1000毫克2.4 Q: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 A:左盘、右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分度盘、指针、横梁标尺、砝码及砝码盒、镊子。2.5 Q: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A:注意称量值不能超过量程(最大称量值) 玛法不能用手直接取,应用镊子取,称后及时放回砝码盒,以免生锈。 防止天平与潮湿、有腐蚀性的物体接触。 加砝码时要轻放轻拿 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再称量)。 2.6 Q:托盘天平使用方法: A: 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游码归零),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归纳为“螺母反指针法”,也就是当指针向右偏,应将横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向左偏,应将横梁上的(左或右)平衡螺母向右调 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质量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退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嫌小,这时应退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左物右码” 读数:被测物体质量=所有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 收好: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0” 3、 物质的特性 3.1 物质的密度 3.11 Q:什么是密度? A: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3.12 Q:密度会改变吗? A: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通常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 3.13 Q:密度的公式和公式变形是什么? A:密度的公式:=m/v(公式变形:m=v v=m/) 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 3.14 Q: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立方米,表示的意义是是什么? A:1立方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15 Q: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A:常用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或克/立方厘米 (kg/m3,g/cm3)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1千克/立方米=110-3 克/立方厘米 3.16 Q:水的密度是多少? A: 水的密度=1103千克/立方米=1克/立方厘米 3.17 Q:密度的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A:测量原理:m/v 3.2 物质的比热 3.21 Q: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发生传递是如何传递的? A: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热,降温;低温物体吸热,升温。 3.22 Q:什么是热量? A: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用符号Q表示,热量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J 3.23 Q:什么是比热容? A: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降低)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 3.33 Q:比热的单位和意义 A: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水的比热:4.2103 焦/(千克) 意义:1kg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 3.34 Q:比热容如何比较? A: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少的,比热较小。 3.35 Q: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原因是什么? A: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 原因:海洋(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岩石)要大,升温慢 3.36 Q: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的原因是什么 A:距离海洋远近不同3.4 熔化与凝固 3.41 Q:物质存在的状态通常有哪三种? A: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3.42 Q:什么叫熔化、凝固 A: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43 Q:什么是晶体,什么是非晶体? A: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3.45 Q: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是否具有熔点; 3.46 Q:什么叫做熔点? A: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3.47 Q:什么是凝固点? A: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3.48 Q:晶体的熔化过程是怎样的? A: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3.5汽化与液化 3.51 Q:什么叫做汽化;什么叫做液化? A: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凝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52 Q:液体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A:蒸发和沸腾。 3.53 Q:蒸发时液体的温度怎样变化? A: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3.54 Q: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A: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 3.55 Q: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通电 A:汽化方式蒸发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是液态变成气态,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在液体表面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发生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剧烈程度较缓慢剧烈温度变化有制冷作用温度不变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大气压强(气压变大,沸点升高;气压变小,沸点降低) 3.56 Q:液化的方法有哪两种? A: 降低温度 、 压缩体积。 3.57 Q:液化时吸热还是放热? A:放热 3.6 升华与凝华 3.61 Q:什么是升华? A: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 3.62 Q:什么是凝华? A: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4、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1 Q: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A: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4.2 Q: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A: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4.3 Q:什么是物理性质? A: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 4.4 Q:什么是化学性质? A:化学性质 只能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3、 了解知识点1、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3、感受质量的大小: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0Kg, 大象6t; 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4、 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5、 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 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摇摆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砝码的规格:100g,50g,20g,10g,5g,2g,1g(每种砝码最多两个) 游码的量程=砝码中最小的砝码 称量时,指针偏右,则减少砝码或游码向左移;指针偏左,则增加砝码或游码向右移 称量时绝对不可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平衡 砝码变重(如生锈),则测量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偏小 砝码变轻(如磨损),则测量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偏大 若物体错放在了右盘,则物体质量=左盘所放砝码总质量游码所示刻度值6、 测量密度 a,测量步骤(固体):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v(一般用排水法);计算m/v b,测量步骤(液体):量筒量出液体的体积为V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 把液体倒入空烧杯中,称的总质量为M2 计算液体密度(M2- M1)/V7、密度知识的应用: (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2)知道水的质量或是体积,就可求另一个量(水的密度默认为已知量)(3)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8、水的比热较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比热大的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反之则相反 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9、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10、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11、萘的熔点是 80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 48 。水的熔点是 012、晶体举例:金属、冰、水、海波等 非晶体举例:松香、石蜡、玻璃、塑料、橡胶等。1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14、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b继续吸收热量。15、电冰箱原理: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剂液化,向外放热,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端汽化吸热,在低端液化放热。16、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干冰消失,冬季结冰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用久了变细。 凝华现象:针状雾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发黑的灯泡、霜的形成。17、云,水蒸气上升至高空温度降低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云。 雨,云中小水滴变大降落到地面。 雪,空中温度较低,小水珠凝固成雪。 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在气温较低时液化在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 雾,无风时,暖湿气流(水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 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凝华成霜。 知识点一:窗户哪边出现水雾的问题,哪边空气热就出现在哪边(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 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