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北京:古今交融美,上海:东方现代美,深圳:青春都市美,杭州:湖光山色美,重庆:山城错落美,西安:古都文明美,昆明:春色浪漫美,青岛:蓝色宁静美,香港:动感都会美,澳门:西洋遗韵美,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定义,城市的起源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是个历史范畴,它包罗万象,历时数千载,城市科学中的任何一种学科,都可以按照自己学科的理论体系,去研究它并界定城市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标准。所以,实际上,城市有许多种定义。,“廓而为城,聚而为市,城为防御,市为交易。”这是中国古代对“城”和“市”最早的定义。,城市一词在汉语中可以分拆为“城”和“市”,它正好说明了城市的两种功能:“城”是为了防御的需要而修建的城墙,而“市”则是为了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固定的一个地方市场。“城”+“市”组成了城市最根本的本质。英文中city(城市)与civilization(文明)的词源都是拉丁语civitas,可见西方城市与文明有很密切的关系。,1、各种“城市”概念一览:,各学科大多注重城市复杂机体中的某些层面,予以界定和研究,而忽视其他层面和内容。因而,它们对城市的研究和描述,都准以避免某些片面性。例如:“城市是人群的生态体系系统。”“城市是物质生产分配的空间。”“城市是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城市是斗争的舞台。”“城市是人性的产物。”“城市是文明人类的生活环境。”“城市是众多具有个性的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不列颠百科全书:对“city”的解释:“一个相对永久性的、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中的地方。比城镇和村庄规模大,也更为重要。”,现代汉语词典:对“城市”的解释:“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马克思说:“城市本身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列宁曾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永远是个市场聚落,它拥有一个市场,构成聚落的经济中心,在那儿城外的居民及市民以交易的方式取得所需的工业产品或商品。”,钱学森从系统的观点,对城市概括为:“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为前提,以集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技、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其中也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芒福德曾说:“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同样发展过程。”日本学者山因浩志认为,城市必须同时具有密集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三种性质。,“城市是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场所人类凭借城市发展这一阶梯逐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甚至达到了超越神灵的境地。”“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我国建筑界的老前辈吴良墉:“城市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积聚了人类的两大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我认为城市的本质是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概念,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它是人类社会的独特创造,是城市之所以为城市,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的最高境界。”,目前,据粗略统计研究“城市”二字的学科有约有20多种,而最主要的有五种:城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学这五门子学科被称为城市基础学科。城市学是以城市科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而城市科学是城市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科学的总称。,2、与“城市”相关的学科,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房屋建造,城市规划,市政,交通等。“适用、经济、美观”前提下,满足生活需求。,主要的生活方式,社会矛盾,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等。,区域经济与土地经济学,城市区域发展的生产动力,竞争力,内力,外力等各种里矛盾的平衡。,人口,能源,资源,粮食,环境等,五大世界性问题,城市生态原则的规律。,聚落,社区地理学,自然,人文地理学的最重要分支。,城市,3、“城市”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城市的地理学概念城市是指处在交通便利地带、占据一定面积的人群和建筑的密集集合体。即城市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建筑、绿化和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及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居民点。城市的生态学概念城市是人类的活动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进行复杂交互作用的地区,是大自然变化最为急剧的地区。,城市的经济学概念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也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网络中心。城市的社会学概念城市是一定规模和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城市的市政管理学概念城市是指那些人口稠密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某一层级中心地位的地理区域。,3、从城市的各种定义可以分析出各种城市定义都涉及了城市的几个主要层面:行政和立法概念的城市(如中古时代欧洲的特许状态的城邦型城市,中国古代的州、府、路、道,现今的建制市、镇等);经济概念的城市(以产业结构或产值数额为标准);文化概念的城市;社会学和地理学概念的城市;生态学概念上的城市等。各种城市定义都概括了城市的某一方面,都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城市学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日益增加,研究和解决城市问题日益为城市发展所必须而产生和发展的。仅以某一学科单独来完成任务,几乎已不可能,故需要一种多学科联合作战研究城市的做法,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城市学的提出,作为科学术语,城市学(urbanology)一词最早是由苏格兰生物学家帕特里克盖迪斯在1915年出版的城市的演化(CitiedEvolution)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城市学的初步形成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5年日本学者矶村英一领导的日本城市科学研究会改名为日本城市学会,1972年他主编的城市问题事典修订增补了“城市学”条目,提出城市学研究的内容和理论框架。1975年矶村英一出版了城市学(日语“都市学”)一书。1979年美国出版的韦伯斯英语大辞典第一次收入“城市学”一词。,中国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城市研究是20世纪20年代留学生归来后才有的,主要集中于城市规划领域,但多未得到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问题日益突出,相关学科的城市研究也空间活跃起来。,城市学的提出,1982年城市专家宋俊岭首倡建立城市学,1983年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李铁映在城市问题第三期撰文指出,对于城市决策者来说,“开展城市研究,学习和运用城市学的理论、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8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城市规划第四期发表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一文。以1984年城市科学研究会成立为标志,一批有关城市研究的学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1986年北京大学梅保华、江奕球教授等开办城市学讲座。,各种书籍相继出现:1988年江奕球的城市学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出版;宋丁的城市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出版;1994-1996年钱学森的城市学与山水城市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0年段汉明的城市学基础由陕西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2004年唐恢一的城市学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城市客观形势的发展,城市学的形成,作为人类社会文明标志的城市,不仅集中了人类的创造和成就,也集中了整个社会、整个时代所具有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汇聚、交织、叠加,相互激化或彼此消长,使城市问题错综复杂,使城市面貌千姿百态。一架喷气机的设计参数有10万个,一艘宇宙飞船的设计参数为100万个,而影响一座城市的可变参数却高达1亿个。如此繁杂的城市及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显然不能从现有的城市科学的各项专门研究中找到圆满的答案,需要发展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城市问题。,城市建设实践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我们的城市建设工作,也有不少失误,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在于未能正确认识、处理城市建设中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关系。例如:工业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发展生产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关系要想建设和管理好一座现代城市,必须进行综合规划、综合开发、综合治理,否则将事倍功半。所以,创立一门综合研究城市系统的城市学,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城市学的研究对象,基础理论部分相关学科知识部分物质实体的研究对象问题超城市范围的内容,城市的定义和本质;城市的起源与形成;城市的发展与演变;城市革命;城市的文化;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外部网络体系;城市的功能和目的;,城市的运行机制城市的质量;城市的基本特征;国家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的基本类型;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城市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基础理论部分,有关城市科学的相关学科都含有应当综合到城市学的部分,但作为城市学不涉及或拘泥于各学科的专业化细节,而是借鉴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中与城市整体关系密切的那些部分。但对于各分支学科的相互关系,在城市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则是城市学的研究对象,以防止肢解城市,各学科仅出于各自的视角,把本身强调到不适当的地位。,相关学科知识部分,城市学也应研究物质实体,从“城市总体”的综合的角度出发,以城市的软硬件实体系统为对象,具体城市的目的,揭示城市的本质,分清城市的类型、搞清楚城市运行的机制和不同模式。,物质实体的研究对象,城市学的研究对象绝不仅仅局限于城市范围之内,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必须有更大的视角,即从区域角度、国家角度、国民经济生产力分布角度、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对国家、对人类、对大自然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规律。这里既有土地、空间、山川、建筑、交通等这类硬件对象,也有观念、政治、宗教、文化、经济、军事、金融、科技等众多软件内容。,超城市范围的研究对象,掌握城市学的相关基础理论;掌握组成“城市”的物质实体及其关系;了解与城市学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以“城市”为基础,又超越“城市”的相关内容。,城市学属于应用学科;城市学属于综合学科;城市学属于交叉学科;城市学是一门为中观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科学。,城市学的性质,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不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性和外部性,而且与外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错综复杂又时时处于发展、演化之中的城市,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城市走向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城市与外部的互动关系。,城市学的研究方法,相关性原理,将城市管理中的任何一件事物作为城市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来进行研究,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序性原理,每一个事物在系统中的地位、层次,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是有序状态的。或者是处于这种有序状态,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发展,又将处于另外一种有序状态。动态性原理,钱老认为城市是变和不变的统一。按照唯物辩证法,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分解综合的原理,必须善于分解各个子系统,有能很好地综合设计出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推进城市向前发展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管理决策就是进行分解和综合的工作。,城市学研究具有宏观性、抽象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城市学的特点,宏观性和抽象性主要是站在宏观的历史角度来抽象概括诸如城市发展的规律、机制、城市的本质、结构和形态、城市化过程的共性及特点等问题,且系统科学和技术学科本身就具有理论抽象的性质;综合性主要是综合各有关学科的成果精华,包括运用当代各种先进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城市问题,而且把城市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通风排烟系统安装与智能化改造合同文本
- 2025版智能建筑项目施工班组承包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全新员工试用期入职劳动合同及福利待遇协议
- 2025年度高性能河沙资源买卖合同
- 2025年度维修保养外包服务合同
- 2025诚意金协议范本:企业项目合作诚意保证金
- 2025版石材及辅料一体化建筑施工总承包合同
- 2025房地产战略合作地产项目工程监理合同
- 2025年度WTO与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医院食堂配餐安全责任协议书范本
- 药品效期和近效期药品管理
-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2024修订版)知识培训
- 起搏器围手术期的护理
- 《诊断学意识障碍》课件
- 培训主管技能展示
- 《环境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1.什么是装饰工程预算
- 某露天矿山剥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艺术家品牌影响力构建-洞察分析
- 孕产妇急救技能考核试卷
- 消防水池及泵房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