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恒基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恒基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恒基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恒基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宁恒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环评单位:济南沐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济宁恒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盖章)二二年四月济宁恒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III1 概述11.1 项目的特点2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3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4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5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72 总则82.1 编制依据8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42.3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92.4 区域环境功能区划232.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43 工程分析263.1 项目概况263.2 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353.3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463.4 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563.5 清洁生产分析573.6 项目总量控制情况613.7 小结62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644.1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44.2 与南水北调位置关系75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7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6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65.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65.3 环境风险评价161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686.1 项目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1686.2 废气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1686.3 废水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1736.4 噪声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1746.5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1746.6 环保投资估算1766.7 小结176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777.1 社会效益分析1777.2 经济效益分析1777.3 环境效益分析1777.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77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98.1 环境管理1798.2 环境监测1818.3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1829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859.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859.2 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859.3 项目建设与相关文件的符合性分析1899.4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949.5 项目选址的合理性1979.6 小结198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910.1 建设项目概况19910.2 产业政策和规划符合性分析19910.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9910.4 污染物排放情况结论20010.5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20110.6 总量控制分析结论20310.7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20410.8 环保设施20410.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20510.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0510.11 综合评价结论205济宁恒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 概述塑料因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性,且化学性质稳定、耐冲击能力强、质量轻、绝缘性好、强度高、不会腐蚀,所以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同时也留下无穷的后患白色污染。我国塑料制品产量、用量居全球第一,人均年消费塑料三公斤左右(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八公斤), 白色污染程度居全球第四,废弃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并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废旧塑料仍具有良好的综合材料性能,可满足吹膜、拉丝、拉管、注塑、挤出型材等技术要求,能大量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分为直接再生利用和改性再生利用,直接再生利用是将回收的废旧塑料经过分类、清洗、破碎、造粒后直接加工成型,其工艺比较简单;改性再生塑料是指将再生塑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性(如复合、增强、接枝)后,再加工成型,工艺较复杂, 需特定的机械设备,再生性能好。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渔业、建筑业、工业和日用品等领域。将废旧塑料加工再生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能够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塑料的重新回收再循环利用已成为塑料工业今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其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不言而喻。为此,济宁恒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拟投资 2000 万元在山东金乡经济开发区崇文大道路北建设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造粒车间、管道化粪池车间及其他生产生活辅助设施,新上 5 条塑料颗粒生产线,4 条塑料管道生产线和 5 条塑料化粪池生产线,本项目以废塑料为原料, 年产塑料管道 3000t、塑料化粪池 3000t。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济宁恒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对该项目详细工程分析和对厂址所在地及周围环境的现场勘查的基础上,收集有关资料,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282020 年 1 月 16 日,济宁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在济宁主持召开了济宁恒基生环保有限公司年产 3000 吨塑料管道、3000 吨塑料化粪池项目项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局、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局金乡县分局、金乡经济开发区,建设单位济宁恒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济南沐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监测单位山东龙腾泉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辉瑞管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会议邀请了 4 名专家负责报告书的技术评审工作。经过充分讨论和认真评审,形成了专家技术评估意见,会后我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认真修改,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版。1.1 项目的特点1、本项目是利用废塑料加工再生塑料颗粒,并利用再生塑料颗粒生产塑料管道和塑料化粪池,项目属于 C292 塑料制品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之“28.再生资源、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工程和产业化”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造粒车间、管道化粪池车间及其他生产生活辅助设施,新上 5 条塑料颗粒生产线,4 条塑料管道生产线和 5 条塑料化粪池生产线,本项目以废塑料为原料,年产塑料管道 3000t、塑料化粪池 3000t。3、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为污染型。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破碎工序产生的颗粒物和塑料热熔挤出产生的 VOCs。各工序均采用负压收集系统收集产生的废气,造粒车间破碎工序收集的废气经 1 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 1 根 15m 排气筒P1 排放,造粒车间有机废气经水喷淋+过滤棉+活性炭吸附浓缩-脱附催化燃烧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P2 排放。管道化粪池车间管道生产有机废气经水喷淋+过滤棉+两级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P3 排放,化粪池生产有机废气经水喷淋+过滤棉+两级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P4 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金乡县海源水务有限公司。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要求,本次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修订)“三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86 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废电子电器产品、废电池、废汽车、废电机、废五金、废塑料(除分拣清洗工艺的)、废油、废船、废轮胎等加工、再生利用的项目应编制报告书”,本项目是以废塑料为原料加工制造塑料管道和塑料化粪池,因此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在研究相关技术及其他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开展了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为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声环境影响,确定了环境保护目标,进一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及评价标准,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方案。二、根据第一阶段工作成果,对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与评价,详细进行了工程分析,对各环境要素影响预测与分析。三、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并给出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见图 1-2-1。图 1.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之“28.再生资源、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工程和产业化”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根据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金乡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项目用地性质为 2 类工业用地,符合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山东金乡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根据山东省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 项目厂址不在生态红线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第 81 号)和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2 年 8 月24 日)及其他环保政策相关要求。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关注的主要问题为:(1) 关注项目所采用的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能够实现达标排放。(2) 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土壤环境的可接受性。(3) 关注项目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可行性。(4) 设备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2、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1) 本项目的产污环节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部分。其中有组织排放的工序主要是造粒车间原料破碎工序产生的少量颗粒物,热熔挤出、过滤网烧网工序中产生的少量 VOCs;管道化粪池车间管道生产钢带涂覆和热熔挤出工序产生的少量 VOCs,化粪池生产热熔工序产生的少量 VOCs。无组织排放主要是集气罩未收集的颗粒物、VOCs。本项目破碎废气采用 1 套布袋除尘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排气筒 P1 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表 1 一般控制区标准(20mg/m3)。造粒车间有机废气经水喷淋+过滤棉+活性炭吸附浓缩-脱附催化燃烧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P2 排放。管道化粪池车间管道生产有机废气经水喷淋+过滤棉+两级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P3 排放,化粪池生产有机废气经水喷淋+过滤棉+两级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 1 根 15m 高排气筒 P4 排放, 各排气筒 VOCs 排放浓度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6 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要求表 1 其他行业时段要求(60mg/m3)。项目废气采用以上措施后,能达标排放。该项目无组织废气经预测,可以做到厂界达标排放。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因子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均很小,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项目造粒车间需设置 100m 的卫生防护距离,管道化粪池车间需设置 50m 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敏感点,项目运行后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2) 运营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金乡县海源水务有限公司。冷却系统用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废气处理设施喷淋塔用水循环利用,循环池中少量上层冷却废油经隔油设施隔离清理,清理出的含油废水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企业定期检查循环水水质,定期进行整体更换,更换后的废水,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由于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且排水水质指标满足污水厂进水指标要求,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较小,是可以接受的。(3) 通过采取防渗措施,本项目正常工况下不会污染地下水。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渗漏到达潜水含水层后,逐渐向下游迁移,CODcr 10d 超标距离 7m,最大影响距离 11m;50d 超标距离 13m,最大影响距离 25m。上述距离范围内均无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通过做好防渗工作,避免非正常工况产生,并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项目建成后不会对当地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4) 本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上,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经过厂房隔音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标准要求,对周边声环境质量影响小。(5) 在认真落实本项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运营期间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 100%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处置,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6)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危险物质,环境风险主要为火灾造成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风险事故。项目在工程设计及生产运行过程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防控措施,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加强施工及生产人员的管理,可有效减少运行风险,降低事故危害和环境污染,将环境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在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地区发展的要求。项目的环境影响主要在运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综合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固体废物等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在认真贯彻落实报告书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项目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可达标排放, 对环境的影响可被环境所接受。公众支持本项目建设。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建设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法律、法规及规章(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 修改);(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 修正);(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7.2)。(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682 号令(2017.7.16 修订,2017.10.1 施行);(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令第 44 号)(2017.9.1) 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 年 4 月);(1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1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年 3 月 15 日;(17)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8)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 号);(19)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3);(22) 国发201665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2016.11.24);(23) 环生态2016151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6.10.27);(24) 国发201822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6.27);(25) 国发201674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12.20);(26) 国发201135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10.17); (27)国发201337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3.9.10); (28)国发201517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4.2); (29)国发201631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6.5.28); (30)环发2001199 号关于发布的通知;(31) 环发200628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06.2.14);(32) 环发2009130 号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33) 国发2013101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34) 环发2010144 号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35) 环发201114 号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2011.2.9); (36)环发20127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37)环发201298 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38)环办2013103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39)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 年第 31 号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40)环发2013104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41) 环发20154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42) 国办发201681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 (43)环环评2016190 号关于落实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44) 环办环评201614 号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2016.2.24);(45) 环大气2017110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7.8.21);(46) 环办环评201784 号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2017.11.14);(47) 环办201430 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48) 环境保护部 2010 第 113 号通知关于印发的通知(2010.9.28);(49) 环环评2016150 号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6.10.26);(50) 环评201695 号“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51) 环发201381 号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通知;(52) 环大气2017121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7.9.13);(53)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 43 号关于发布的公告(2017.8.29);(54) 环办环监201761 号关于加快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工作的通知;(55)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8 年第 9 号关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2018.1.15);(56)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 3 号)。2.1.2 技术导则及规范(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19-2011);(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10)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 版);(11)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T364-2007);(12)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13)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64-2007);(14) 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2 年第 55 号);(15) 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第 81 号);(16) 山东省废塑料资源化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DB37/T 1865-2011)。2.1.3 地方法规(1) 鲁政办发200868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 鲁政发20165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2016.3.2);(3) 鲁政发201817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 20132020 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4) 鲁环函2011358 号关于贯彻落实环发201114 号文件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5) 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9.21);(6) 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11.30);(7) 山东省实施办法(2001.4.6);(8) 山东省实施办法(2002.9.28);(9) 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3.11.28);(10) 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2011 年修订);(11) 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11.30);(12) 鲁环函2012179 号关于贯彻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13) 鲁环办201321 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14) 鲁环评函2013138 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特征污染物监管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通知;(15) 鲁环发2014126 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的通知(2014.9.29);(16) 鲁环办201523 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贯彻落实工作方案(2015.6.8);(17) 鲁环发2017260 号关于发布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7 年本)的通知(2017.11.3);(18) 鲁环办函201412 号关于贯彻落实(试行)的通知;(19) 鲁环发2016191 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省会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10.09);(20) 鲁环办函201614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21) 鲁政办发明电201549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的通知(2015.7.17);(22) 鲁政办发明电201558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2015.8.14);(23) 鲁政发201531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落实实施方案的通知(2015.12.31);(24) 鲁环办201456 号关于印发的通知(2015.3.2);(25) 鲁环发2016162 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等 5 部门关于印发等 5 个行动方案的通知(2016.8.21);(26) 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 年);(27) 鲁厅字201735 号2017 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28) 鲁政发201710 号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9) 鲁政办字2017150 号关于印发山东省落实实施细则的通知(2017.9.26);(30) 鲁环函2017561 号关于进一步严把环评关口严控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通知(2017.9.19);(31) 鲁政发201637 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6.12.31);(32) 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济宁段)环境安全防控工作的通知(济环字2012102 号);(33) 山东省废塑料资源化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GB37/T1865-2011)(2011.4.18);(34) 山东省再生资源示范产业园建设规范;(35) 山东省再生资源回收分拣示范中心建设规范;(36) 关于印发济宁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字201215 号);(37)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济政办字201725 号;(38) 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9) 金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40) 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济政发20134 号);(41) 济宁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2017 年度工作方案;(42) 济宁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材料汇编;(43) 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44) 金乡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7-2035)。2.1.4 相关文件(1) 项目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签订的环境影响评价合同及委托书;(2)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2.1 评价因子结合周围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拟建工程的工艺特点、污染物排放规律以及排放量,确定本评价的评价因子见表 2.2-1表 2.2-1 环境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类别评价因子环境空气环境现状评价NO2、SO2、PM10、PM2.5、VOCs(非甲烷总烃)环境影响评价PM10、VOCs(非甲烷总烃)声环境环境现状评价等效连续 A 声级环境影响评价等效连续 A 声级地表水地表水现状评价pH、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氨氮(NH3-N)、总氮、总磷、硫酸盐、挥发酚、氟化物、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地表水影响分析-地下水地下水现状评价pH、总硬度、耗氧量、硫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铬(六价)、砷、总大肠菌群地下水影响评价CODcr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废过滤网、化粪池污泥、废过滤棉、废活性炭、废催化剂和员工生活垃圾2.2.2 评价标准2.2.2.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项目位于山东金乡经济开发区崇文大道路北,评价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类区,基本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其他污染物 VOCs 无环境质量标准,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中总挥发性有机(TVOC)质量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详见表 2.2-2。表 2.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浓度限值单位标准名称及级别SO2年平均6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4 小时平均1501 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 小时平均801 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24 小时平均150PM2.5年平均3524 小时平均75VOCs8 小时平均60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非甲烷总烃1 小时平均200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2、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位于山东金乡经济开发区工业区,所在地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 类声环境功能区”,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详见表 2.2-3。表 2.2-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类别昼间(dB(A))夜间(dB(A))36555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金乡县海源水务有限公司。区域地表水为老万福河和金济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2.2-4。表 2.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项目pH(无量纲)CODcr(mg/L)BOD(5 mg/L)氨氮(mg/L)总氮(mg/L)标准值6-93061.51.5项目总磷(mg/L)硫酸盐(mg/L)挥发酚(mg/L)氟化物(mg/L)氰化物(mg/L)标准值0.32500.011.50.2项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高锰酸盐指数(mg/L)溶解氧(mg/L)硫化物(mg/L)粪大肠菌群(个/L)标准值0.3103.00.5200004、地下水质量标准本项目评价区域内地下水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标准值见表 2.2-5。表 2.2-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序号污染物标准限值标准限值1pH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表 1类标准2总硬度450mg/L3耗氧量3.0 mg/L4硫化物0.02 mg/L5硝酸盐20mg/L6亚硝酸盐1.0mg/L7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8氨氮0.5mg/L9挥发酚0.002mg/L10氰化物0.05mg/L11氟化物1.0mg/L12氯化物250mg/L1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mg/L14铬(六价)0.05mg/L15砷0.01mg/L16总大肠菌群3.0NPM/100mL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 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标准中风险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2.2-6。表 2.2-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重金属及无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限值(mg/kg)污染物限值(mg/kg)污染物限值(mg/kg)污染物限值(mg/kg)镉65四氯化碳2.81,1,2-三氯乙烷2.8硝基苯76铬(六价)5.7氯仿0.9三氯乙烯2.8苯胺260铜18000氯甲烷371,2,3-三氯丙烷0.52-氯酚2256铅8001,1-二氯乙烷9氯乙烯0.43苯并a蒽5.5汞381,2-二氯乙烷5苯4苯并b芘1.5镍9001,1-二氯乙烯66氯苯270苯并b荧蒽15砷60顺-1,2-二氯乙烯5961,2-二氯苯560苯并k荧蒽151石油烃类反-1,2-二氯乙烯541,4-二氯苯201293石油烃(C10-C40)4500二氯甲烷616乙苯28二苯并a,h蒽1.5-1,2-二氯丙烷5苯乙烯1290茚并1,2,3-cd芘15-1,1,1,2-四氯乙烷10甲苯1200萘70-1,1,2,2-四氯乙烷6.8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70-四氯乙烯53邻二甲苯640-1,1,1-三氯乙烷840-2.2.2.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运营期颗粒物执行 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DB372376-2019 )表 1 一般控制区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 15m 高排气筒二级标准速率要求和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VOCs(非甲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6 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中表 1 其他行业时段要求和表 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具体标准值见表 2.2-7。表 2.2-7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一览表评价时段污染源污染因子标准限值单位标准名称运营期生产车间排气筒颗粒物20mg/m3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9)表 1 一般控制区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 2 中 15m高排气筒二级标准3.5kg/hVOCs60mg/m3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6 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中表 1 其他行业时段要求3.0kg/h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颗粒物1.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 2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VOCs2.0mg/m3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6 部分:有机化工行业(DB37/2801.6-2018)中表 3 标准限值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金乡县海源水务有限公司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B 等级要求。具体见表 2.2-8表 2.2-8 废水排入金乡县海源水务有限公司执行标准序号名称单位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1pH/6.5-9.52CODcrmg/L5003SSmg/L4004BOD5mg/L3505氨氮mg/L453、噪声排放标准本项目运营期间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2.2-10。表 2.2-9 噪声排放标准评价时段声功能区类别单位昼间夜间运营期3 类dB(A)65554、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中标准(环保部 2013.6.8)。2.3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2.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有关规定,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评价工作级别的依据见表 2.3-1。表 2.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10%二级1%Pmax10%三级Pmax1%Pi 的计算方法为:CPi =iC100%0i式中: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oi第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根据工程分析结果,选取本项目颗粒物和 VOCs 作为主要污染物,分别对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进行预测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因子为PM10、VOCs。预测参数详见表 2.3-2 和表 2.3-3。表 2.3-2 点源参数一览表编号名称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m)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出口) 内径(m)烟气流速(m/s)烟气温度()年排放 小时数(h排放工况)污染物排放速率(kg/h)PM10VOCsP1破碎废气排气筒498,27236150.51.77环境温度7200正常0.003-P2热熔挤出烧网废气排气筒、496,26736150.51.77环境温度7200正常-0.03P3热熔挤出排气筒458,28636150.51.77环境温度7200正常-0.008P4热熔排气筒502 ,28636150.51.77环境温度7200正常-0.01表 2.3-3 面源参数一览表编号名称面源中心坐标(m)面源海拔高度(m)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与正北向 夹角()面源有效排放高度(m)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污染物排放速率(kg/h)PM10VOCs1造粒车间497,25236120120127200正常0.0060.032管道化粪池车间497,28036120120127200正常-0.03依据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计算,本项目 PM10、VOCs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见表 2.3-4。表 2.3-4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及占标率污染源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mg/m3)最大地面浓度距离(m)D10%最远距离(m)标准值(mg/m3)占标率(Pi)%P1 排气筒PM100.00052213未出现0.450.12P2 排气筒VOCs0.052213未出现1.20.43P3 排气筒VOCs0.001313未出现1.20.11P4 排气筒VOCs0.0019613未出现1.20.16造粒车间PM100.0034261未出现0.450.76VOCs0.0137未出现1.21.14管道化粪池车间VOCs0.013761未出现1.21.14由上表可知,废气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管道化粪池车间PVOCs=1.14%,根据导则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判定依据,1%1.14%10%,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