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徐、篱、疏”3个字,会写“宿、徐、筒、疏、蝶”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认读“宿、徐”o(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 情境导入引入课题,进而揭示课题,读好题目,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读正确)3.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出示课件34.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澄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二【出示课件4】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出示课件5】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础教学() 二、初林文,解好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6】(1) 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1)生字注意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疏”,边音“篱 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指导书写筒、疏” 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二笔是撤折。“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2)词语理解。【出示课件8】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疏疏:稀疏。阴:树荫。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 故事导入为下一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 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有哪些景物。 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预设: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境营造,也为学生打“树”“菜花”(油菜花)“儿童”黄蝶”; 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风景的小窗。从诗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 中找景,再与图对应,“篱落”指的就是筒笆; 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树头”是指树枝上。 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二(板书:篱落、一 光,在潜意识中形成径、枝头(静)儿童、黄蝶、菜花(动)一定的学习方法。2.再读诗句,读通顺。四、重点突破,理解诗意1.看看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出示W9J( )的筒落( )的小径( )的儿童( )的蝴蝶( )的菜花( )的树2.读诗句,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根据对词语的理解,小组讨论交流。 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选代表展示交流: 基础,在理解过程中,预设:筒笆很稀疏,小路很长。 辅以画而帮助,在联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 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 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的就是跑。 梳理了知识,掌握了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没有找到)语言规律,使学习有我们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中的“无也是指“没有”的意思?(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无”是没有的意思。)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出示课件10】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规律可循。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入诗境、悟诗情五、吟吟诵诵,渐入诗境 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 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 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小组交流说诗意,再在全班交流:【出示课件11】(诗句的大意: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露出一些新绿,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黄山的菜花丛中没法找寻。)(板书:黄新绿黄)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12】预设: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非常喜爱这乡村田园风光。(板书:情:喜爱)请你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3.配乐一齐读诗。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 共鸣。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以诗为媒介开展听六、图文对照,学编故事 说训练,既发展了学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 生的语言,又深化了仅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展开想象,把你“见”到的说给 诗的意境,使诗境丰同学听听吧。【出示课件13】(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筒笆上, 满,境入人心。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叮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把这首诗默写下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七、课堂总结,再现课文出示课件141.古时候的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诗人对乡村生活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用喜爱的语气再读一读全文吧!2.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生动,想象丰富。 板书内容 诗宿新市徐公店【出示课件15】情喜爱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画 追入儿童黄蝶菜花 (动)意色:黄(绿)(黄)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1.注重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2.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不足之处,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今后应该多联系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多多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第二课时(四时田园杂兴)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出示课件20(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2.读诗题,解题意。请同学来读诗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出示课件21】(“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一一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2】(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 导入环节的设计,回顾旧知,引起新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认识生字:【出示课件23】杂、稀、蜻、蜓。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二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24】“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气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4.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25】(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2)麦花:养麦花。养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3)蚊(jia)蝶:蝴蝶的一种。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个人自由朗读。(2)指名试读,评议。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怎么样?【出示课件26】(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 逐词逐句概括句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 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段意,并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预设: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预设: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预设:还可以问老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2.学生自学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天长了。)(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 法。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先交流学习方法,(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再让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并提出质疑,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憧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出示课件27】4.质疑: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出同28】(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体”的教学模式。(2)交流:(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养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靖蜓峡蝶飞。”出示课件29(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靖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3)读诗思考:【出示课件30】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五、再读古诗,交流探究1.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出示课件31】宁静。第三句“日长筒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靖蜓蚊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板书:宁静以动写静)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4.指导朗读: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朗读这首诗,体会意境。5.尝试背诵:自由背同桌背全班背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板书:清新、田园、安逸闲适)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出示课件3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而,来读憧整首诗的意思。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1)指名读,(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3.比较两首诗(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诗吧!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出示课件33】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板书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出示课件34】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清新、田园、宁静、安逸、闲适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二、研读品味,理解诗情。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本课选取了四时田园杂兴“春日”组和本课的“夏日组”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既容易让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类文阅读,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不错。不足之处: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应该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喜欢古诗,喜欢朗读。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等6个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分钟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8226;村居。【出示课件39】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齐读课题。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师板书“村居”)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 导入课文,解题入手,介绍词牌,扫除题目带来的阅读障碍。(师板书“清平乐yu,并齐读)“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样。指读:清平乐村居4.师介绍:【出示课件40】“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础教学()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2.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3.检查初读。谁来都给大家听?(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出示课件41】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二“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一笔是撇,别忘记写。“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5.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42】(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 初读课文,分散识字、写字,鼓励学生带看任务自学、自读。体现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此环节鼓励学生片:词是押韵的。)质疑释疑,合作交流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个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 放给了学生,训练了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 学生动脑及合作的能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学生自主学习。7.交流释疑。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预设: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那就是说“翁”指老公公。“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预设:“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系上下文。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锄豆就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我们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过,我们总是在错误中长大的。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生齐读。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 力。师用清新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 每学完一个环节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出示课件 后,让学生带着感情431 读一读本首诗词,既“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 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来抑扬顿挫。 解,又可以培养学生“小”“草”“媪”,发现了什么?(第一、二、的阅读能力,相互促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进,相得益彰。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生读)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东笼蓬)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这首词有意思吗?我们再读一读。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谖之美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出示课件44(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2.品环境(1)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出示课件45】(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板书:茅檐低小)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上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3.品人物【出示课件46-47】(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着读下面。(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预设: 品小儿我最喜欢小儿,因为他很可爱。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儿可爱呢?我说:你是个无赖,你高兴吗?”为什么?那作者为什么说小儿是“无赖”呢?(活泼、可爱)(板书:小儿无赖)是的,古代有许多词的意思到了现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古今词义的差别,今后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词。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儿可爱呢?品“卧二“卧”是什么样的姿态?“卧剥莲蓬的样子”能想象出来吗?(很专注,很认真,还会哼着歌,一会儿还会仰着,高兴就打个滚,摇头晃脑,晃动着小脚,侧着身子,用手托着头)师生小结提升:是的,小儿卧的姿势可多了,他愿意仰着就仰着,愿意师引说:他是多么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惬意难怪冰心奶奶说,“除了宇宙,世上最可爱的就是孩子”,就是你们,就是这个小儿。谁来读读这句? 品大儿和中儿喜欢大儿,因为他很勤劳。喜欢中儿,因为他会编织鸡笼。会编织鸡笼,那就是说他 心灵手巧(板书:大儿:勤劳中儿:心灵手巧) 品翁媪师讲解:虽然他们年岁逐增,青春不再,容颜已老,可是童心未泯。人们常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其实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样可爱。前面有同学提出相媚好”这个词不憧【出示课件48】(课件出示图片:突出“相媚好”)。你们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亲热地聊天,这就是相媚好。“相媚好”指两个人很亲热地说着有感情的话。他们嘴里操着吴音会说些什么呢?老人们,这么亲密地、甜蜜的说着话儿,拉着家常,这就是一相媚好。(板书:翁媪吴音相媚好)如果此时大儿、中儿、小儿听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生活得怎样?(幸福、甜美、快乐、温馨、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吗?师引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仅仅是“翁”和媪”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诗人、我们)(板书:醉)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让我们也醉一回吧!(放音乐,配乐朗读)让我们闭上眼睛,记住这首清平乐。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画,仿佛听到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清平乐!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出示课件49】出示这首词的画面,提出写话要求。1.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2.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字。3.集体交流交流讨论: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4.背诵这首词。茅檐低小【出示课件50】翁媪吴音相媚好醉板书冒富 清平乐村居大儿:勤劳中儿:心灵手巧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一是初读词读通顺,正确。先让学生自己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读得字正腔圆。然后,结合词的特点,如“长短句”“韵脚”以及“词牌名”等特点,让学生深入体会,从而读出了词的感觉,品出了词的韵味。二是理解词意,解决关键词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自助解决困惑。在组织教学中,根据学情,因生而动,紧紧扣住“无赖”“相媚好”等关键词进行交流与体会,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探究,抓住诗中关键的词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从而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意旨。三是图文结合,想象画而。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出画面,才能让学生深入感悟诗情与诗境。通过音乐,为学生创设词的情境,让学生轻声诵读想象,感悟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感悟诗歌的意境之美。最后,又通过“这是一幅 的图画”进行提升,将词的画面用词语进行提炼与升华,学生的“温馨”“幸福”“幽静”“和谐”“欢乐”等感悟将本课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前面的三个环节中,学生不断与作者进行对话,也逐步想探究:辛弃疾为什么要表达一个“温馨”“幸福”“幽静”“和谐”欢乐”的画面呢?不足之处,教学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走,但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了,互动交流的时间少了,大部分时间老师在讲授,没有真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后,我认识到除了老师自身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备课时还要预设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有应对能力,孩子是有思想的,课堂情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能不受教学设计的限制,跳出教学预设,将各个环节做扎实且能巧妙无痕衔接过渡,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课题 乡下人家 课型讲读课文蓄 2课时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蹲”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攀上、装饰、顺序、朴素、照例、率领、教学目标 倘若”等词语。2.自读感悟,想象乡村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3.揣摩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4.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5.体会作者对乡下人家、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第一课时1.会认“构、冠”等10个字,会写构、饰、蹲”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教学目标 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攀上、装饰、顺序、朴素、照例、率领、倘若”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3.自读感悟,品味乡村美景,受到美的熏陶。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并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哪些风景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试着说一说。2.看完图片,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乡下人家)学生齐读课题“乡下人家二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乡村的感知。预设1:乡村很美丽,空气很清新。预设2:乡村很有趣,有很多动物,还有很多庄稼和花儿今天,我们就和作家陈醉云一起,走进乡村,走进乡下人家。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小时候深受祖父陈绍典毛笔书法的熏陶。1962年移民去美,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蓄。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和醉云集等。二、自列文,解柠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新课 会认字:构冠朴素率倘附捣绘谐教学(1)生字学习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素”,翘舌音“率”等。其中“冠”在这儿读一声,组词“鸡冠花”,还有一个读音“gudn”,组词为“冠军二(2)书写指导:【出示课件5:生字田字格课件】:会写字:构饰蹲凤序例率觅耸踏倘绘谐寄眠准字音:读准平舌音“耸,翘舌音饰、率”,边音“例”写指导:【出示课件6】“构饰蹲例踏倘绘谐眠”为左窄右宽的字,“觅、耸、寄”为上窄下宽的字;凤、序”是半包围的字。“蹲”左窄右宽,右下面的“寸”的一横要写长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率”中间的部分笔画较多,注意从左到右写,第八笔是撇,第九笔点,下面的一横写长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谐”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3)词语理解【出示课件7-8】装饰: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时令:季节、节令。朴素:质朴;无文彩;俭仆,不奢侈。独特:特有的,特别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照例:照样;遵照常例。倘若: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书而语。和谐: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配几幅图,分别给每幅图起个名字。【出示课件9-10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板书: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四、细读课文,找出全文中心段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2.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出示课件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3.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二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4.真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最后一小节,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中心段落,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课堂总结,再现课文出示课件121.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2.学习了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一首古诗,快来跟老师一起读读吧!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受到美的熏陶。2.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设计意图导入()分钟 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上节课,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1.复习本课重点字词。(齐读)2.指导学生理解有不明白的词语。3.指导学生书写难写的字:率 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乡村的美丽景色,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SfW教学()二、体验情感,学习方法带领学生用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提炼出两句诗,并进一步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魅力。1.那我们先从第一自然段开始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并思考每一句主要写的是什么。【出示课件14】(1)汇报交流第一句:门前搭架第二句:花落结瓜第三句:装饰可爱(2)这第三句话句子比较长,到底是讲什么呢?大家一起再读一遍。【出示课件15】出示句子。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统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提炼诗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此环节鼓励学生预设:为什么说装饰比石狮子可爱? 质疑释疑,并在此基预设:石狮子单调,这里的瓜架青红叶绿,颜色 础上感情朗读,训练鲜明可爱。 学生动脑能力和朗读门前的瓜架这么特别,这么可爱,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指名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1)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别都写了什么?【出(3句,第一句种花(花):第二句种竹(竹):第三句看笋) 能力。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种花种竹 逐句概括句意,再(2)那你们喜欢这里的花呢,还是喜欢这里的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竹呢?有喜欢花的有喜欢竹的,那就先看写花这一 意,并提炼成诗句,句,大家一起读一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这是教会学生抓住要朴素中带着华丽?独特? 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预设:是一对反义词,开得美所以华丽,在农家显得朴素。写竹子的有两句,第一句很简单,一读就懂。第二句写得很有意思,说说看这句话哪里让你感到有意思?【出示课件17】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上里探出头来。预设:竹笋像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慢慢从土里探出头来。指名读,齐读。(2)下面又该我们扮演小老乡夸夸自己哦!谁来夸? 法。生:我们这有美丽的花,花能报时间。 每学完一个环节生:有可爱的竹笋,笋能炒菜吃(谁还会从其他方面来夸?)(3)此时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你会用什么?(好风光)板书:好风光(4)看,抓住要点品读感悟,这样我们又把第2段变成了一句诗,读一读。好玩吗?三、抒发情感,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分组探究,自主抒发对课文的感悟,概括出四句诗。)1.看来同学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种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读书方法,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试?下面3、4、5、6段每组读一段,看能不能也概括出一句诗来,把它写在该段的空白处。但要注意你们概括的诗句要能和上面的连起来,读起来要顺口。(1)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2)学生汇报:概括的诗句是什么?每一段主要写什么?【出示课件18】随机板书:大鸡小鸡林觅食,小鸭戏水河中央。红霞晚餐看鸟归,秋夜虫鸣入梦乡。2.抓住要点品读感悟,我们又概括出了四句诗!下面我很想听听你们又是抓住哪些重点词句进行品读的呢?说得这么好,那你们的脑海中肯定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情景吧,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预设:小鸡抢食的情景、小鸭戏水的情景、他们吃饭时的悠闲、他们做的好梦3.课文写得精彩,你们说得更精彩!同学们,这就是乡下人家充满情趣的房前屋后,这就是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一年四季。有默默不语的,有热闹嬉戏的一一,还有悠闲快活的,真是一片盎然生机。我是越来越喜欢乡下人家了,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里呢?那就让我们带着对乡下人家的喜爱一起读最后一段。4.(1)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是对乡下人家最好的概括,我们再来概括出两句诗,作为这首诗的总结,好吗?谁来试试?(2) 学生说,师引导,抓两个关键词,独特迷人的什么?风景?风景怎么样?随机板书:独特迷人风景好(3) 乡下人家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心情如何?可以用什么词?(舒畅,爽)随机板书:乡下人家心欢畅(4)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出示课件19】预设: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质朴、善良、勤劳的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渺b延伸,布量作业【出利20】1.课堂小结:学习了本文,我们欣赏了乡下迷人、独特的风景,了解了乡下人家质朴、快乐的生活,不禁心生向往之情。2.课外延伸:(小练笔)你们想不想赞美自己身边的乡下人家?我们学习作者的一些写法:比如具体描写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对比的方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等,来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乡下人家的风景或者是你喜欢的一处景物。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得很美,很有特色的。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运用本课学习的表达的方法,学以致用。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2-W 2乡下人家【出示课件21】屋前瓜果美又香,种花种竹好风光。(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大鸡小鸡觅食忙,小鸭戏水河中央。(鸡鸭觅食图)红霞晚餐看鸟归,夜听虫鸣入梦乡。(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独特迷人好风景,乡下人家心欢畅。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一、初文,整体感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其次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的独特迷人的场景,并谈一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这样对整篇课文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乡下人家景色的美。二、研读品味,学习阅读方法。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拟紧扣文本中“瓜藤攀檐、雨后春笋、鸡群觅食、月夜睡梦”等几个主要场景,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提炼出两句诗,再放手给学生,依照这种阅读方法,自主交流学习下面的部分,分别总结出不同画面的诗句,并进一步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魅力。三、回顾整体,感悟中心。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最后再回到这条主线上来。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不足之处,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班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而且他们很少有人走出这里,对于乡村风光,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尽管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生动,清新秀美,也不能吸引他们,学生交流时的方式、语言显得单一,这也是我对学情了解不够的原因造成的。其次学生的读后感悟能力比较强,但朗读再现的能力较弱。今后应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带动引导下,学会感情朗读。课题 3天窗 课型 讲读课文 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本课“慰、藉、卜”3个字,会写“慰、藉、卜、锐”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慰藉、蝙蝠、霸气十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责任及监护权协议
- 双方协议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及财产分配执行合同
- 写字楼物业服务合同续约及绿化环境提升协议
- 长期仓储租赁合同保障乙方利益不受侵害
- 私募基金股权交易协议中的限制性条款与股权激励关系
- 万科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商业综合体租赁协议
- 班组级岗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辽宁省安宁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器械应用与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简笔画雪糕课件
- 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解词语含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5《秋天的怀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磷酸哌嗪宝塔糖的毒理学研究
- 【课件】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 灵芝培训课件
-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科室管理方案》课件
- 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的培训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