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2明朝的统治课件(历史).ppt_第1页
第14课2明朝的统治课件(历史).ppt_第2页
第14课2明朝的统治课件(历史).ppt_第3页
第14课2明朝的统治课件(历史).ppt_第4页
第14课2明朝的统治课件(历史).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安徽民谣,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和秦始皇一样,给后世留下了严重的“相貌疑云”。不管他长得丑与帅,他的聪慧、胆识和做出的贡献,是我们毋庸置疑的。演过朱元璋的演员很多,有帅气的,也有一般人,这也是迎合了历史遗留的问题,随世人说去吧,他自逍遥。,胡军版陈宝国版高强版,朱元璋其人其事,李立群版,彩蛋不会少哦!,张铁林版,严屹宽版,最后奉送朱元璋大军帖真迹,这绝对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在古代那么艰苦地,又忙碌的条件下,还能写一手看得过去的字,值得我们给他点个赞!,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庭困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无庙可归的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导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灭亡元朝,逐步统一全国。为巩固统治,他推行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朱元璋采取了哪些专制集权的措施?与前代相比,明朝的官僚机构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变化?,朱元璋丑版画像,1.元末农民起义原因及过程。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收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明朝的建立,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时间:建立者:都城:,一、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像,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想一想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南京),明朝疆域图,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思考:我当皇帝怎么做?,以史为鉴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l)泉,他称这是大明的祥瑞,并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可是他始终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感到事情蹊跷,调查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胡惟庸,中央:,废除()和(),由()分理朝政,皇帝,工,刑,兵,礼,吏,户,皇帝,丞相,刑,兵,礼,吏,户,工,改革后,丞相制废除前的行政图,丞相,中书省,六部,朱元璋强化皇权,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坐,站,跪,政治:,(地方),废除(),设立(),行中书省,中书省,中央,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改革后,行中书省,三司,地方:,地方,朱元璋强化皇权,作为一名皇帝,除了要加强皇权外,他还想及时了解臣民的动态,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统治;那明太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锦衣卫印,电影锦衣卫海报,朱元璋强化皇权,锦衣腰牌,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明太祖与宋濂,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1、朱元璋锦衣卫。2、明成祖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职能:监视臣民。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皇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朱元璋强化皇权,改革措施的影响(或作用)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1、考试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2、答题标准: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三、科举考试的变化,3、答题格式: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三、科举考试的变化,这种考试制度被称为“八股取士”,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特点:文字繁简,声调缓急,讲究对仗,1、确定每逢三年开课考试2、规定科举考试分为具预备性质的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材料一: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材料二:“八股原是愚笨的产物”。鲁迅,消极: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禁锢了世人的思想,严重败坏了士风、学风和社会风气。,甲:我严格按着四书集注上的观点来答题。,假如甲乙是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的考生。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谁会高中状元?,乙:我要别出心裁,创新观点。,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束缚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答案:甲很可能高中状元,乙要是写得过分,有可能锒铛入狱;,四、经济的发展,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概况)1.农业的发展表现: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玉米甘薯马铃薯,西红柿辣椒花生向日葵,四、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丝织品山茶禽鸟图景德镇青花瓷,明代青花扁壶,3.商品经济的活跃(图为北京城皇都积胜图)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上面两图晋商故里,下面两图徽商故里,手工业,农业:,商业,商贸城市:北京、南京,商品经济活跃,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棉纺织业基地,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出现商帮:晋商、徽商,四、经济的发展,引进原产南美洲的新品种作物,朱元璋强化皇权,明朝的建立,考试内容:四书、五经,科举考试的变化,答题观点:四书集注,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厂,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答题格式:八股文,经济的发展,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明朝的统治,随堂训练,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明政府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