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4848-1993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中国关于地下水质量的一套国家标准,发布于1993年。该标准旨在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地下水水质安全,适用于各类用途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管理与保护。以下是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
适用范围: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监测项目与限值、监测方法及实施等要求,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地下水,包括潜水、承压水及其他类型的地下水体。
-
地下水质量分类:将地下水质量分为五类,从I类到V类水质逐渐降低。I类水主要适用于源头水或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珍贵水生生物栖息地;III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IV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V类则为劣于IV类的水体,不宜直接使用。
-
监测项目:标准列出了多项必测和选测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如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等)、毒理学指标(如砷、汞、铅、铬等重金属以及氰化物、氟化物等)、微生物指标及放射性指标等,以全面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
-
限值规定:对每一监测项目设定了具体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不同类别地下水的限值要求有所不同,级别越高,水质要求越严格。
-
监测方法:标准提供了各监测项目的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要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实施与管理:强调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周期性、系统性,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水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本标准进行地下水水质管理和监督,同时鼓励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
修订与补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环境变化,标准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新需求。
该标准为地下水环境保护、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评估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性文件。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