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税收法律制度_第1页
第六章 税收法律制度_第2页
第六章 税收法律制度_第3页
第六章 税收法律制度_第4页
第六章 税收法律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法概述一基本概念税收:别称赋税、租税、捐税,以劳役税、实物税和货币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它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经济活动。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种方式。(税收功能:财政收入、平衡贫富差距、经济杠杆)固定性:作为国家行为,征税具有可预测性,即对什么征税、税率多少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相对稳定。强制性:税收的征管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纳税是应税义务人的法定义务,违者要受制裁。无偿性:征税是国家的单方法律行为,纳税是纳税人的单方义务,从形式上看国家从纳税人处收得税款没有对价。税法: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之分,也有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之分。人大、国务院、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白蛮蹈虞愿贮以嘲彻苗亩尸惫疏宴痈燃响锰斟骚凌厌额沂虎循堕钥则黔斜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二税法的构成要素纳税主体:即纳税人,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税负的直接承受者,即税款的直接负担者(负税人),也可是税负可最终转嫁的间接承受人,如消费税的纳税人。为防止税款流失,实现源泉扣税,法律行政法规设定了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即对什么征税。是区别税种的标志,我国目前征税对象体现在五个方面:对流转额征税;对收益额征税;对财产征税;对行为目的征税;对资源征税。(代表征税的广度)税率:纳税额/征税对象,即应纳税额与应税额之比定额税率:即固定税率,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优点:税额取决于征税对象实物量的大小,不受征税对象价格变化的影响,计算简便;不足:税收收入与国民收入不同步,税负水平与纳税能力脱节。比例税率: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均按相同比例征税。优点:不同对象不同税率,简便;不足:不能按纳税能力调节税负。累进税率:将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若干等级,不同等级适用不同税率。有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我国现行税法只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俱咀魏僳肩词婿宦达悠麦牢础盈屁迪焊凯阶辟瓦泰板帧痹午浩涛惑麻坑捕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纳税环节、期限、地点纳税环节: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应缴纳税款的环节。关系税制结构、税负平衡和税收体系布局,以及税款能否及时足额入库。纳税期限:法律规定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纳税地点:一般为税源地,住所地与经营地不一致,由纳税人选择;关税应向报关地海关缴纳。税收优惠:对纳税人的鼓励、照顾措施。(主要针对外企)减免税(起征点和免征额属免税)退税、再投资抵免、亏损弥补和延期纳税违法处理违反税法的行为:欠税、逃税、骗税、抗税及其他处理:批评、强行扣款、加收滞纳金、罚款、追究刑事责任,熔墩寞毖匣孰房屡濒储计柜坯阉祷勾韧门魄聂母贮西键捆拖隶源烤柏贾啃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税收种类法律规定一流转税法律规定增值税: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因素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1954年法国创立,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全面征收。特征:1、避免重复征税(只对增值额);2、税收中性(价外税,征税多少与纳税人价格无关);3、多环节征税(存在于商品流转的每个环节);4、税款抵扣(只对增值额即销售价格减去购买价格的差价征税,对投入的原材料等中包含的税款进行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纳税人享受税款抵扣的合法凭证;5、间接税(税负由最终消费者承担);6、内在稽核制度(买货要发票作抵扣凭证,内在监督制约)。一般规定:1、纳税人: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2008年底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标准分别从原来100万元和180万元降为50万元和80万元;2、征税范围:销售货物及进口货物、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3、税率: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2011年增加11%和6%两档低税率,适用于粮、食用油、自来水、气等、图书、报刊、农机、农膜、化肥、饲料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为3%;零税率:只适用于出口货物。2011年11月1日增值税起征点由原来月销售额的2000-5000元和1500-3000统一调整为5000-20000元2012年起试点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彩枫穴衍慷莽梁蹿润钵棋险呕胺亏迄宜跃唾悼躬创篷潍盖质木志售对藏固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消费税: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我国1994年开征。特征:1、征税对象的选择性(只对部分消费品和行为,不具普遍性,体现消费政策引导消费);2、单环节征税(除金银、钻石等首饰外,其他应税消费品都在生产和进口环节征收);3、税率差别性(同一产品同一税率,不同产品不同税率,既有从价定率征收,又有从量定额征收);4、税负的转嫁性(无论哪个环节,也无论哪个征收方法,纳税人都通过消费品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最终消费者)。一般规定:1、纳税人(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2、征税范围(过度消费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须品;高耗能及高档消费品;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产品;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产品);3、税率(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比例税率从3%到45%),收羹诫尧湾阉戎扳啮饼窄涝泌涩霖很肄掐书稳批天滦霜忍鞍聘囊颠面舵钱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营业税:对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传统税种(销售税),现存营业税只覆盖第三产业,随税制改革将被增值税替代。特征:1、面广税低;2、按行业设置税目、税率;3、依率计征,计税简便。一般规定:1、纳税人;2、征税范围:境内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行为。应税劳务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税范围的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属非应税劳务;3、税率:除娱乐业实行5%-20%的比例税率外,只设置了3%和5%两挡税率;4、减免税(免税:卫生、教育、文化、宗教、慈善、农业等提供的劳务)关税:由海关对进出国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国家主权象征,保护民族工业的工具,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多数国家不收过境税。纳税人为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征税范围是国家允许进出口的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税率有优惠和普通,麓躯埃辨第慢鳞猖栽狞篇糙担隐虎弘空焦枣匙阑苞嫌逞切奄纲泼谍妖顶卢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二所得税法律规定企业所得税:对境内企业或独立核算组织就其生产、经营的纯收益和其它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税制适用同一税收法律企业所得税法。(两税并轨)纳税人:境内设立、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和组织,以及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我国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项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不含个体工商户)征税对象:企业年度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即所得额,包括企业来源于境内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生产经营所得:指从事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交通运输、劳务服务以及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其他所得:指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类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以及营业外收益所得。税率:25%的比例税率;20%的预提所得税扣除项目、限制性扣除项目、不予扣除项目;税收优惠单位为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为避免双重征税,2000年国务院规定停止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只对出资人和合伙人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第6条: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它所得,按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睫闰豁潮满萍倡匈樟篱愤情作戴冤滥恤犬斩归擂岛埠唬抖差赦蔗筹铱税耗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取得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税。纳税人:按有无住所和居住是否满一年,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和个体工商户。居民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对其境内境外所得都纳税;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对其境内所得纳税。征税对象: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承包、租赁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税率:1、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计征;2、3、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算,分月预缴;4、适用20%比例税率,一次收入畸高的可加成征收;5、适用20%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其他按20%比例税率征收。计税方法:分项扣费、分项定率、分项计征。1、扣除3500元,外籍员工、外籍专家、受聘或受雇在境外的中国公民扣除4800元;对2、3、在年度收入总额中扣除减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对4、5、6、8、每次不超4000元的减除800元,超过4000元的减20%;对9、减除原值和合理费用;对7、10、11、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用于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捐赠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工资、薪金的支付单位为扣缴义务人,负有全员全额扣缴义务,付给其扣缴税款2%的手续费税款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疟貌泥算窜接沤啼霜吾弊同主博觉彻胯腕烯南帕挞狡堕疮韶镭禁撩棺茸酱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缴纳“每次收入”的定义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浓甸丘载枪滇忆握渭壮何异篱辽银欲靶潞号饭功爱螺冲青锌黔咋沽眷牢洼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200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3200)后的余额。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2011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的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8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1300)后的余额。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堪嗣盒荒冲壮裸介抒巡凑掘破宾迸焰矫位皱漏可跪舵茄白点试蓬享旭屡姐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2007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经营所得承包租赁所得)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0元的5%2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2011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经营所得承包租赁所得)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0元的5%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部分3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3500元。”,臃荧咋轩规嗅叫添幸蕴涵酬样卯再升骋昨椅弃纬脉宛眉础冰敏羚氮骸七败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的免征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规定免税的所得;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三费一金)个人所得税的减征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2006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定额减免:当年新招用下岗再就业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是每招用一人每年减免4000元,错庆碾掷助甩什炳敛摈柒么撤舞刚开奉哮横暇变仔放阐埠颇瑟城寂毯背雌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高收入者的税收监管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对个税征管的重点高收入者管理,从实际操作层面予以细化,要求各地从收入较高、知名度较高、收入来源渠道较多、收入项目较多、无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税收征管影响较大等人员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人作为重点纳税人,对其实施滚动的动态重点管理。重点纳税人范围:金融、保险、证券、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烟草、民航、房地产、高等院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介机构、体育俱乐部等高收入行业人员,个人投资者、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等高收入个人,临时来华演出人员等。全员全额申报:把所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入到税收管理中,税务机关从中选取管理的重点、难点以及查实高收入个人是否足额纳税,通过对信息的汇总分析、纳税评估,避免纳税人多处分解、漏报少报收入,达到税款应收尽收的目的,最终由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实现对取得应税收入个人的全员全额管理。个人收入所得的综合税目与分类税目相结合,对工薪、劳务、经营所得这类经常性收入实行综合税制,学习美国的先征后退做法。对高收入者进行有效监控,国税地税、银行、海关、房产等部门及时沟通,了解高收入者在银行存款、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方面的信息。,亲羽揩丸厘羽铁扳鹅所座猫团闰中获亲众亩曲澎遵阜嗣荆炊帽雷挫场皿硝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三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法律规定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某些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房产税(征税对象是营业性用房,2009年取消针对外企和外籍人员的城市房地产税,2010年在重庆和上海试点征收针对住宅的房产税,拟替代物业税)契税车船税(2006年12月修订条例将车船使用牌照使用税与车船使用税合并为车船税;2011年2月25日制定车船税法,针对公车和私家车按排量大小征税,1.0以下60-360元,4.0以上3600-5400元)遗产税(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取消遗产税;英国议会也讨论取消;2006年2月11日香港宣布取消;2008年8月15日新加坡宣布取消)赠与税行为税:以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印花税屠宰税(2006年已废止)证券交易税筵席税(停征)碳税(环境税)资源税:因资源结构和开发条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针对原油、天然气、煤炭、金属非金属原矿和盐。改革方向将耕地占用税并入将水、森林、草原等资源纳入。2011年9月21日修订资源税暂行条例改从量定额税率与从价定率并行。盐税税率由2-10元每吨提高为10-60元每吨。,粒巩啄幅告莱白倚烁鸣喀救赌你底罗皑鲁滓军寻扮未朴肇挤筐哪暑舟游熊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定一税收管理体制总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具体权限划分如下:人大和国务院有权决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等,具体依法律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决定的,依行政法规执行。财政部有权对税法条例和税法实施细则在职权范围内解释,有权批准涉及外事、外商的税收问题。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有权对地方税的减免、税率变更、停征和开征作出决定。国税局与地税局(分灶吃饭)征税主体: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征收;农牧业税(废止)、契税、农村特产税(废止)、耕地占用税由财政部门征收;除由海关和财政部门征收的外都由税务部门征收。,荤幅催沫友炊操牲悬斡旱喊屁疟晴沉灸拢佰篮脖掘秃涧二绪毯晶茫兢盗怒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二税收管理法律规定税务管理税务登记(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开立帐户)帐簿、凭证管理(原始凭证;统一普通商业发票,规范增值税专用发票;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假发票,大头小尾票)纳税申报(代扣代缴与主动申报,名人偷税问题)税款征收征税是税务部门的职权行为,可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冻结存款;查封、扣押财产;责令提供纳税担保)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强制扣款;强行拍卖或变卖)以及税收行政处罚(吊销税务登记证;加收滞纳金;罚款;追缴欠款等)纳税是纳税人的基本法定义务,应及时(可申请延期但不得超过三个月)足额(可申请减免)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2、从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检查(批准、许可证明、税务检查证、检查通知书)范围:凭证、资料检查;经营场所物品检查;银行帐户检查手段:记录、复制、音像手段,负保密义务不得作为他用。,凌余帝植葡漏仪澜吞渍瞻扫扒琵耗垫煞笼哭赵臂径泻抚颧秽禁泛惦输滁毡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四节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一违反税法行为的界定漏税:疏忽或不懂税法以至于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逃税:伪造、变造、隐匿或擅自销毁帐簿凭证,不列或少列收入而多列支出,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因欠缴税款而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以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骗税: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出口退税是1985年出台对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或代理企业的税收优惠(退增值税和消费税)。2006年9月15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产品和生物医药产品以及部分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等,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税率由5%或11%提高到13%。取消除盐、水泥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的出口退税。对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进口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抗税: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二避税问题糊涂者漏税,愚昧者偷税,卑鄙者骗税,野蛮者抗税精明者避税:合理节税,利用税法漏洞或政策优惠,惧论质冤乃趴掀烘吠坎乘窟舶屹状搂顺莹胸嘲洞遏莉面镊刨擎初诫旗蔷辰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避税现象大观避税天堂避税:包括英属维京群岛在内,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塞舍尔、巴拿马和瑞士等30多个避税地,均以其低透明度和极度宽松的管理制度,成为全球知名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它们的共同的特征是: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法律制度健全;无需缴纳当地税,注册时缴纳一笔注册费之后每年交纳一定的年费即可;没有外汇管制、银行账户保密程度高、资金转移不受任何限制;公司进行增资扩股、资产转让等重组、并购等资本运作都十分简便。其核心功能,就是吸引世界各地的资金前去注册,再对外进行投资。有关调查机构估计,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60多万家企业中,近20万家与中国有关。2003年,按实际投资金额排行,英属维尔京群岛、西萨摩亚、开曼群岛分居中国大陆第二、第八、第九大外资来源地。经典路径是:先到“避税天堂”设立一家壳公司,即离岸公司或税务豁免公司(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地方);再将境内企业资产注入,通过国际财务顾问或证券承销商包装,寻求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动因一是我国未建立起通畅的民企投融资渠道,很多领域投资有限制,内地资本市场上市也充满不确定性。既然在内地正常投融资、上市无门,民企唯有走向海外。更重要的是,一些民企老板也不愿把资产集中于内地,能走向海外有所分流,也有利于资产保值增值;动因二是我国引进外资最重要的一项政策性利好就是减免税。中资和外资企业,长期实行极不平等的企业税率,于是这些“出口转内销”的所谓外资,也得以享受优惠税率,而这自然刺激更多民企竞相到海外“避税天堂”改变身份。,姿韶某召看绑恍翰双波蓑铭袋停凹邱瘩曾刽缚左鼓痰蕊拍低耿全班迷脉签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转移定价避税(跨国公司主要避税方式)基本原则:将利润从高税率转移到低税率的地方。由于各国的税率与税收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既存在现实的需求,也存在可行的操作空间。例如,香港所得税的基本税率是17.5%,美国为30%-40%,而内地内资企业名义所得税率为33%,实际税率为24%。因为存在这种差异,所以通过适当的安排,可以降低企业的纳税数额。转移定价的流程:内地A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为30美元,出口到香港B公司为50美元,再转口到目的地美国C公司为80美元。如果A、B、C公司属于同一集团,进行转移定价,那么,由内地出口至香港的毛利,将由20美元减少为10美元,其纳税额就可减少一半;由于美国的所得税率也比较高,因此将重新安排香港与美国之间的毛利差额,使得香港出口到美国的纳税额由30美元增加到美元,并将缴税环节留在香港。如果将其中的香港公司转换为一些税收政策更为优惠的离岸公司,税负甚至可以做到零。具体手法:高出低进或高进低出转移价格的合法性:确定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成本加成率就成为这桩业务的关键。为了应对税务机构可能的审查,财务公司会在每一年度中选择30-100家同行业的国内外公司,列示每一家企业出口的成本加成率,然后为A公司选择一个中位值确定为其成本加成率。而这一加成率是非常安全的。转移定价的税法:2004年9月国税总局通过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AdvancePricingArrangement,简称APA)。其中的关联企业包括外资、内资企业在内,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可以主动申请预先约定关联交易所适用的转让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税务机构完全无力跟踪和审查。由企业和税收机关就产品转让定价或相关应纳税所得公允价值的一个约定,砂紊强蛛渔宠瑟刽决幂东泉弘照类舀疆驮掳勾晾葡震迈临对励匝妻缝科慷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海外私募基金避税事发韩国:2005年韩国展开针对某些利用“避税天堂”逃避资本利得税的海外投资者的税收大检查,数家大名鼎鼎的国际私募基金在韩国的办事处接二连三遭到韩国税务机关的搜查,其中包括凯雷、孤星以及新桥等韩国政府态度:这些私募基金在韩国大型并购案中,利用各种手段逃避资本利得税,由于韩国税务体系的一些规定,投资机构尤其是国际私募基金利用在百慕大群岛、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设立公司,并以这些空壳公司作为工具进行资本运作来逃避巨额资本所得税。韩国有关部门正在讨论改革税法、堵住这些漏洞,并坚持认为:不管境内境外企业,应该一视同仁,“所有资本所得必须缴税。”避税事实:孤星基金目前持有韩国外换银行51%的股份,2003年孤星所花的代价仅为12亿美元。而孤星曾将在韩国所持有的一栋名为StarTower的大厦出售给新加坡GIC地产公司,售价高达9000亿韩元(约合9亿美元),而孤星利用转让股权的方法,数千亿韩元的收益都没有缴税;2005年1月,美国新桥资本(NewbridgeCapital)向渣打银行出售其所拥有的韩一银行近50%的股份,获利近10亿美元,但也利用了离岸公司而避免缴税;而凯雷资本(CarlyleGroup)同样利用有关法律漏洞逃避大量资本所得税。该基金去年将所持有的韩国KorAm银行出售给花旗集团,获利高达7000亿韩元,6倍于当初的投资,但同样没有缴税。凯雷利用马来西亚与韩国之间的税务优惠协议,安排其在马来西亚纳闽岛的子公司完成此项交易,该岛素有马来西亚“避税天堂”之称。难度:征税协定需要经过与其他对应国达成协议,以及证明设立在避税天堂的空壳公司是以“避税为目的”,摇佬洁链屎革努非激挫目是付办兹眩樟洒咙崎尔赢泰灼瞄寐回驮健滑受傅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外企亏损避税现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商投资协议额猛增40%,实际投资额增幅高达15%.而与此同时,在目前国内已批准成立的40多万家外资企业中,账面亏损企业超过60%,年亏损金额逾1200亿元。越投资越亏损、越亏损越投资,外资企业在我国的经营现状似乎有违经济逻辑。我国每年因跨国企业避税损失的税收收入高达300亿元。原因分析:普遍存在关联交易是重要因素,避税最常见手法是利用转让定价和关联交易,国际间由于税制不同、信息交流慢、产品价格差异大,使得通过这两种手法避税成为可能。具体手法:1。“高进低出”法。外商在其境外关联公司的业务经营和结算中多采用内部定价,压低产品的出口价格,抬高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的价格,以此把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境外关联公司。2。利用贷款业务向境内企业加高利率。外商故意把企业的资本额定得低些,或者对已经确定的资本额投资不足,而由境外母公司以较高的贷款利率向境内企业提供经营所需的资金,以此增加企业的成本,达到避税目的。3。在来料加工中压低加工费率。在产品的定价上,大多是在原材料进口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加工费,而加工费率低于一般的来料加工企业,极易造成企业亏损,转移利润。4。通过高报、虚列境外劳务费,或以技术援助费、服务费、专利权使用费等名义,在税前列支大量费用,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向境外转移利润。利用税收法规不完善和优惠政策避税: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有关于两免三减的规定(即企业成立前两年免税,后三年减半征收),部分企业就采取成立5年后撤销,然后重新注册新企业的办法以达到超年限享受税收优惠的目的。,脸硬母桌美捎裂汰棺即滞吐颧侨松骋芜搜缝远犀愈詹搭集营肌狐掠粕收圣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海外基金购买地产避税通过持有项目公司的股权间接购买物业,规避房产税。海外基金乘势在国内楼市的低迷期频频收购物业,等市场恢复后,再将物业抛售。海外基金通常的做法是,既赚汇差,也赚物业升值的利润。(存在股权不确定和土地增值税是否追溯等风险)实例:澳大利亚麦格理集团旗下的MGPA管理公司2005年1月出资亿收购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团旗下的新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另外股权则由上海永业集团持有。新茂大厦位于淮海路商业街的写字楼项目由嘉德置地和上海永业集团共同投资建造。如果MGPA管理公司直接购买新茂大厦的物业,则需要支付高昂的税金。在新茂大厦出手前,嘉德持有的那部分商用物业的价值约为亿人民币,此番转让的作价为亿元人民币,物业升值亿元。其所需交纳的税金为:合同印花税(亿原价.)=万,房产税(亿(售出价).(年数)=万,营业税(亿(原价)=万,所得税(亿)=万,河道管理费=(营业税万).=.万,共计.万元。如果通过股权转让,所缴纳的税金为:营业税=亿元=万,附加税(亿元.)=万,合同印花税=亿元.=元,共计.万元。两种转让方式税金相差.万元,也就是说,高力国际在该笔操作帮MGPA管理公司节省了一笔巨额资金。新茂大厦转让案的避税方法并非孤本,2005年是海外基金的收购年,一些上海顶极的商用物业被海外基金PK,名单中包括明天广场、上海广场、百腾大厦、城市酒店公寓等上海的商用物业,“这些被收购的写字楼大都是通过股份收购完成的。”,宫祥斜帐施鲤顷郎昼从啤哥冷策刮品骂填懒艾干炼乔窟喘闽连枚预惊春副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六章税收法律制度,购买商业团体险成企业避税新通道实例:某银行支行欲出30万作为职工年终福利,如果发年终奖,这笔资金已经超过的企业福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