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人口流动问题的文献综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钟琴 摘要:文章主要回顾了有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经典文献,即“推力-拉力”理论(博格,1984),投资与收益理论(史杰斯泰德,1962)及预期收入理论(托达罗,1969),介绍了不同学者的论证思路及理论特点,对其理论贡献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关键词:人口流动;文献综述 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关于人口流动的普遍接受的定义,特别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界定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在经济研究中十分困难(虽然在统计和语义上,两者的区分很明显)。本文将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运用“人口流动”的概念。一方面,它包括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形式、以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流动;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即“人户分离”,或者狭义的人口流动。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通常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之间流动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往往包含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之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诸多方面的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的含义。但是,鉴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有相当的数字是根据狭义上的人口流动给出的。 关于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大量的文献和研究资料,其中具有代表性并对本文有直接影响的理论包括:唐纳德博格的“推力拉力”理论,舒尔茨等人的投资与收益理论,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一、“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明确提出的,他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将人口流动视为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结果: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正面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流动的消极因素。在人口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低的经济收入等),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在流出地的“推力”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家人团聚的快乐、社交网络等。只是相对而言,在流出地“推”的力量占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在流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地位的“拉”力,包括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水平等。在流入地也存在的“推”力包括:陌生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人口就是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推力-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做出流动的决策的。 “推力-拉力”理论是根据19世纪工业革命中西方国家出现的商业中心提供就业机会所形成的吸引力,同时,农业机械化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另谋生活所形成的推力而提出的一种流动理论,形象的概括了人口流动的原因,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它只是一种现象的陈述,没有深入的说明各种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个人做出决策的,它只说明了流动的可能性,没有必然性的解释。 二、投资与收益理论 舒尔茨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时,明确把“个人和家庭进行流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看作人力投资的五个主要方面之一。流动者在做出流动决策时就必须考虑流动的成本与受益。史杰斯泰德同样也把人口流动视为提高人力资源生产效率的投资,并进一步把人口流动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划分为货币成本和收益及非货币成本和收益。斯达科用这种观点来解释人口流动的动因。他指出,人口流动时的花费是投资的成本,流动后的所得是收益,因此,对流动行为的决策取决于流动地的平均收入是否超过流动地的平均收入加上流动过程中的其他支出。 三、托达罗的预期收入理论 托达罗认为,欠发达国家的人口流动决定于两个主要变量: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二是城镇中的就业概率。这两个变量决定了流动者在城镇中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与城市收入的差异越大,人口流动的动力就越强,流动的人口就越多。用公式表示为: M为第t期的人口流动总量,d为城乡预期收入差距。而其中,为城市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W为城市实际工资水平,r为农村实际收入水平,S为城市劳动力总量,N为城市就业量, 为城市现代部门就业增长率。 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力都是立刻,而是在城市逗留一段时间后才找到工作的,所以在模型中考虑时间的因素,即t期劳动力迁移决策模型。如果用 表示流动者在一定时间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则劳动力流动量(M)可以表示为 其中,分别表示流动者在城市和农村的平均实际收入,r反映流动者的时间偏好程度,表示流动耗用的成本费用, 是在t期以前迁移者在平均收入水平下在城市的积累就业概率,是指t时期迁移者新职业空缺与在此期内求职者的积累总数的比率。 若 ,则人们就会做出流动的决定,反之,人们就不会流动。对于单个流动者和整个集体都是如此。 托达罗模型较为客观的反映了人口和劳动力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较高收入的地区或部门流动的行为。但是,由于托达罗将影响迁移决策因素中劳动力对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就业概率的预期普遍化和绝对化了,因而陷入了“托达罗教条”中:第一、流动量后流动率直接随着就业概率的变化而变化,城市就业机会越多,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移民规模也越大,而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率的上升;第二、既然城市就业机会影响或决定迁移行为,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是根据对于城市就业概率的了解而做出迁移与否的决策的,那么,流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盲目的”。 四、人口流动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以上三种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均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但也有其相对的局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扩展。1、激励农民进行流动的根源并不是“比较经济利益”,而是形成“潜在利润”的制度安排。农民流动的实质是一种制度创新行为,是农民在“潜在利润”的刺激下,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与“推力-拉力”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相比,“潜在利润”作为农民流动的动机更有说服力,它不仅具有以上三种理论中所指的不同的流动因素,而且刻画了形成流动因素的更深层的原因制度安排的差异,从而说明在解决农民流动难题时更应该从改革制度环境入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2、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较低且不规范的条件下,以亲缘、地缘为主要维系方式的社会关系,在帮助流动者获得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外出打工农民在做出流动决策时,首先依据的是对于流入地的就业信息以及对于这些信息是否相对准确的判断,这种信息的来源主要依靠在外地打工的亲友提供而不是主观的预期,农民流动的这种“自组织性”,即依靠亲友“传(传递就业信息)、帮(帮助找工作)、带(带动一群亲友)”的“滚雪球”流动,形成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民工潮”。这样,文章将主要研究在农民中传递的信息对于农民形成对于潜在收益的预期从而做出流动决策的影响。3、外出打工农民的流动决策与其说是建立在对城市正式产业部门工资与农业部门实际收入差距的预期上,不如说是建立在对城镇乃至农村的任何一种高于农业部门收入的非农就业岗位的收入预期上。对所谓城市正式部门不产生任何实际的预期。因此,可以简化传统经济理论中对于城市里“正式就业部门”和“非正式就业部门”的划分。 因此,在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分析中,我们要重视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环境,论证这种制度安排会产生城市相对于农村的巨大的潜在利润,从而讨论存在农民会在潜在利润的刺激下进行流动的可能性。参考文献: 1蔡昉,“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洛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淮州中学2025-2026学年物理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随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3年齐齐哈尔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吉林省长春市2026届数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中2025年数学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筹学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试卷月考试卷分析(3篇)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数字示波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海水鱼缸施工合同范本
- 偏瘫患者下肢康复训练
- 阳光房全套施工方案
- 铭记历史荣光共盼祖国统一!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台湾光复纪念日主题班会
- 海港机械设备维护及安全措施
- 血酮体测定方法
- 2025年全国《滴滴网约车》司机从业资格驾驶证考试题(附答案)
- 2025江苏南京玄武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和“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7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2-T 1086-202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 2025年兰州铁路局秋招笔试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