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船舶操纵 (一级引航员用)_第1页
第2章 船舶操纵 (一级引航员用)_第2页
第2章 船舶操纵 (一级引航员用)_第3页
第2章 船舶操纵 (一级引航员用)_第4页
第2章 船舶操纵 (一级引航员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车、舵、锚、拖轮的作用及其运用,第一节螺旋桨的作用,船舶阻力船舶阻力的组成1、基本阻力(裸船体阻力)1)摩擦阻力(水的摩擦力)70-80%;2)涡流阻力(形状阻力)5-10%;3)兴波阻力影响因素1)吃水非线性变化。2)船速低速时线性变化;高速时,明显增加(平方),总的来说,非线性变化关系。,第一节螺旋桨的作用(2),附加阻力的构成和决定因素:1)附体阻力2)污底阻力3)汹涛阻力4)浅水阻力5)空气阻力。风流大小,污底轻重,航道浅窄推进器FPP(改变螺旋桨旋转方向和转速)CPP(调节桨叶的螺距角)单桨/双桨左旋式/右旋式,内旋式(CPP)/外旋式(FPP),滑失和滑失比的概念以及在操船中的应用,1、螺距P和进程hp2、滑失(速度)(nP-vp)真滑失(P-hp)3、真滑失比Sr和虚滑失比Sr1)Sr=(P(nP-vp)/nP2)Sr=(nP-vp)/nP滑失与船速、螺旋桨转速(排出流速度)有关。,滑失在操船中的应用,1、船速越低,Sr越大,推力(阻力)大。阻力增加时,如环境条件变化(污底严重、风浪越大、浅窄航道),船舶浮态变化(吃水增加、过大的首倾),Sr大。为避免主机超负荷运转,降低转速。2、船速不变,转速增加,推力(阻力)大。3、降低船速,提高转速,Sr增大,提高舵效。狭窄水道水域中提高舵效的方法。,第二节螺旋桨致偏作用(4个横向力),1、沉深横向力(侧推力,水面效应横向力)沉深比h/D原因:近水面处吸入空气,下桨叶旋转阻力上桨叶旋转阻力方向:首左偏(右旋式单车船,前进时)。倒车时,方向相反。大小:h/D,滑失速度,正倒车,工况,2、伴流横向力,伴流特点原因:上桨叶受较大伴流影响,旋转阻力大.方向:前进中进车,首右偏(右旋式单车船)大小:船速,转速,伴流分布(U型V型),3、排出流横向力,原因:正车中,由于伴流存在。排出流作用力舵叶左上部舵叶右下方倒车中,作用于船尾右上方的排出流船尾左上方方向:首右偏(右旋式单车船)大小:正车/倒车,4、推力中心偏位横向力,也称为吸入流效应-上升斜流效应(推力中心偏位)原因:右桨叶推力左桨叶推力(右旋式单车船,正车时)方向:首左偏(右旋式单车船)大小:船速,转速,船尾形状,运动状态,船桨舵综合效应,静止中进车开始时,船首可能向左偏转(沉深比小于0.65时),随船速提高,船首右偏.静止中倒车船首右偏,随船舶后退速度提高,偏转速度稳定.前进中倒车开始时,船舶偏转方向不定.随船舶前进速度降低,船首明显右偏.后退中进车进车后原来的右偏减弱或开始左偏.,双螺旋桨横向力,工况相同时,两桨各横向力相互抵消。FPP双车船多采用外旋式,有利于回转。(沉深横向力)CPP双车船多采用内旋式(有利于回转)。,侧推器的使用与注意事项,功率大约为1/10的主机功率与船速的关系-低速时发挥效用。失效船速。-有效速度范围4kn、效率不明显8kn。-低速后退时效率最好。船舶运动-静止时,横移运动、回转效应-船舶前进时,船速提高,首侧推器回转效应下降,宜使用尾侧推器。-船舶后退时,宜使用首侧推器。,第三节舵的作用,舵力-舵压力与摩擦力-升力与阻力影响舵力的因素-失速现象,空泡现象,空气吸入现象-舵的尺度,形状等-伴流(减少60%),排出流-旋回中舵力减小。效舵角比操舵舵角小10-13度)舵压力转船力矩,舵效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概念(广义与狭义)2.影响因素舵角和舵面积比-加大舵角,舵面积比增大,舵效变好。舵速-船速较低时提高转速。排出流速度增加,滑失比增大,舵速增大,舵效提高。吃水-吃水增加,舵效变差。满载时,早用舵,早回舵,舵角要大。,舵效的影响因素(2),纵倾和横倾-首倾时,舵效差。适当尾倾舵效较好。有横倾时,向横倾侧转向时舵效差。舵机性能-电动液压舵机,来得快,回得快,易把定。蒸汽舵机,来得慢,回得快,容易把定。电动舵机,来得快,回得慢,不易把定。其他因素-一舷来风,空船低速遇强风,向上风转向时舵效差。重载高速时相反。-顶风流时,舵效比顺风流好。-浅水中舵效比深水中差。,第四节锚的应用,锚的用途1、锚泊用锚2、操纵用锚1)制动用锚;2)靠离泊用锚(抛开锚);3)掉头用锚;4)拖锚倒航3、应急操纵用锚避免碰撞触礁上滩等5点,2、锚抓力及其影响因素,操纵用锚的抓力锚的运动及抓底性能助操用锚抓力及出链长度1)(动)操纵用锚的抓力系数出链长度/水深为2倍、2.5倍、3倍时,分别为锚重的1.01、1.39、1.74倍。(水中锚重为0.87空气中锚重)2)抓力:空气中的锚重乘以(动)抓力系数3)经验:万吨重载船拖锚助操时,出链长度2.5倍水深以内,2、单锚泊用锚的抓力,抓力构成计算公式(影响因素)PPaPcaWacWcl抓力系数1)锚的抓力系数:锚型、底质、锚杆仰角。霍尔锚(沙底)3-5.大抓力锚7-11。2)链的抓力系数:0.75-1.5(沙底0.75)。悬垂链长S的估算公式(2-4-4)安全锚泊出链长度Lc的构成和计算Lc悬垂链长S卧底链长l,单锚泊出链长度经验公式,1、风速:3H+90(20米/秒),4H+145(30米/秒)2、有流水域:流速加1节。3、一般情况,取水深的5-7倍。,第三节拖锚淌航,拖锚淌航距离及其估算公式与排水量、抛锚时的余速、船体阻力、拖锚抓力以及流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