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_第1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_第2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_第3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_第4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什么是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的特点:,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可变性,.,.,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地区,东北平原,属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生产、生活特点的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差异,.,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请同学们看课本3、4页,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河网较稀,有一定的灌溉水源,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源充足,水源条件,都是平原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共同点,石油等矿产较丰富,贫乏,矿产资源,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集中连片,分散,耕地分布,旱地为主,水田为主,耕地类型,黑土(肥沃),水稻土(肥沃),主要土壤,土地条件,400-600mm,10001600mm,年降水量,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气候类型,气候条件,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海陆位置,北纬4348,125E,位于30N附近,120E,经纬度位置,地理位置,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东北肥沃的黑土,.,.,.,.,.,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铁路线分布,沿河、沿海分布,城市聚落,劳动力相对较少,劳动力众多,生产经验丰富,劳动力,位于东北内陆,铁路交通便利,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口,水路交通发达,交通条件,商业贸易不如长江三角洲,位置优越、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商业贸易,重化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机械化作业(商品谷物农业),精耕细作(季风水田农业),生产方式,一年一熟,一年两熟至三熟,熟制,玉米、春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棉花,作物,旱地耕作业、畜牧业,水田耕作业、水产业,类型,农业,人类活动差异,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我国四大工业基地:,1、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2、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发展方向差异:长三角利用优越交通位置,内引外联,重点向“高精尖”产业发展,农业发展退居其次松嫩平原土地优势、矿产优势明显,向全国商品粮基地和重化工基地发展。,.,(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活动,.,(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活动,.,民居与自然环境,窑洞黄土高原,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架空支撑的房屋(竹楼)西南西双版纳,平顶屋降水少的地区(塔里木盆地),白色墙壁的房屋干旱且光照强的地区(撒哈拉沙漠),吊脚楼广西、湖南、贵州,石质碉房青藏高原,.,窑洞,.,云南傣族竹楼,.,吊脚楼,.,.,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该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组成: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开发早期,水系成了交通阻隔,土壤黏重、开垦困难,阻碍了耕作农业的发展,改造自然能力低下,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开发早期,.,科技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联系的天然水道,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中后期,制约因素变化,.,(3)农业社会,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当地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人口南迁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里成为我国的粮食、桑蚕、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粮仓地位被取代,(4)工商业社会,.,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研究思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都位于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都位于第三阶梯雨热同期ABCD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D,D,A,.,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6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D,B,C,.,7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若干平原组成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8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A,A,A,.,长江三角洲,常绿阔叶林,.,.,.,.,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的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爱开玩笑,吃大葱,他们是自然之子,从各方面来看更象是蒙古人。在东南边陲的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好舒适,他们是圆滑但发育不全的男人,苗条但神经衰弱的女人,他们喝燕窝汤,吃莲子。在汉口的南北,所谓的华中地区,是信誓旦旦却又喜欢搞点阴谋诡计的湖北人,被其它省市的人称作“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因为他们从不肥输,他们认为辣椒要放在油里炸一下,否则不够辣,不好吃。,什么是地理环境?,什么是区域?划分区域的依据是什么?区域有什么特征?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什么?,.,.,.,.,一、东部地带,1.范围,辽、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港、澳、台等十四个省市区,面积占全国的16%,人口占41.2%。,我国三大经济带:,.,西部大开发范围:,陕、甘、宁、青、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