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四章第二节_第1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四章第二节_第2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四章第二节_第3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四章第二节_第4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四章第二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资治通鉴问世促成了第二次高潮的到来宋元时期的史学,教学要点:1.资治通鉴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影响2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四大题材史书的最终形成及优缺点比较,一、资治通鉴带来了历史编纂学的重大发展1、作者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光及其三助手司马光生平:司马光生平: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哲宗元祐元年(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温公、司马文正公)三大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文字校勘:司马康,司马光,字君实。年七岁闻左氏,爱而讲,了其指。年二十,中进士。庞籍荐,任校勘。英宗时,作通志。神宗立,为作序:“鉴往事”、“资治道”。日不足,继夜劳。十九载,成而姣,“鉴兴衰”、“考得失”,一部通鉴传万世。,2.资治通鉴对中国史学的贡献宋神宗:前代未有此书,过荀悦汉纪远矣。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王鸣盛: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十七史商榷毛泽东: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毛泽东读史张贻玖著,变荀悦之体,创通史之新354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后周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分三步著书,前所未有;以长编为初稿,开创新例。丛目、长编、定稿。既发挥了集体修书之优,又克服了官修史书之弊。古代集体撰史的典范正文、考异、臣光曰,三位一体完善编年体体例追、补、并、带,叙法多完善编年记叙法事增于前,文省于旧史料价值高、历史文学成就高欠缺:史实有错漏,纪年有不符,史论趋保守,经济文化科技少,3、胡三省作资治通鉴音注4、通鉴之继起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980、520、168、40,北宋编年史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南宋高宗一朝史朱熹资治通鉴纲目59卷,“纲举而不烦,目张而不紊”朱子年谱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徽、钦、高三朝外交史毕沅续资治通鉴220卷,宋辽金元编年史夏燮明通鉴,二、通鉴纪事本末又一种新体裁登上了史学舞台,1、袁枢善抄书,本末新体出。字:机仲(11311205)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安人。五岁入乡塾,八岁能诗文。十七入太学,三三跃龙门。为人诚直谅,直言敢谏君。严州任教授,探史鉴古今。捧读通鉴痴,本末纪事新。杨朱为作序,宰相是知音。几度遭谪贬,十载闲居身。隐逸溪山北,诗酒难慰心。七五人生路,一体百家遵。,2、内容与评价:内容:42卷239条史事,另附66条,共305件史事,起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评价:(1)以事件为中心,创立新史体“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文史通义书教下纪传体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编年体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纪事本末体可免去纪传体重复之弊、编年体破碎之失。(2)“不着一字”,无新史料。(3)独立成篇,乏事件之间联系。,3、纪事本末体史书之继起(1)宋史纪事本末26卷,明陈邦瞻(2)元史纪事本末27卷,明陈邦瞻(3)明史纪事本末80卷,清谷应泰(4)左传纪事本末53卷,清高士奇(5)历代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97年8月第1版。十种:,通鉴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宋、辽、金、元、明史纪事本末(附: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明史纪事本末补编)三藩纪事本末,三、典制体史书的再创造,1、通志二十略:序:“志者古史之名”。“略者举其大纲”。(1)郑樵的生平与通志的成书11041162字渔仲,两宋之际人。“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晚年通志成,200卷。(2)通志的体裁与断限纪传体(本纪、世家、列传、载记、谱、略)断限:上起三皇,下至隋(礼、乐、刑、政至唐)(3)二十略的内容和特点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里、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特点:增大文化形态的比重突破旧志传统领域调整序次,崭露新认识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溯源探流学术、制度、文化究其变,2、文献通考(1)马端临的生平与文献通考的成书字贵与(约1254约1323),宋元之际。20余年通考成。348卷(2)通考体裁、断限、内容与特点体裁:典制体通史断限:上古宋宁宗内容:24考特点:创文、献、考的新编纂方法文:经史典籍,历代会要,百家传记。献:朝臣奏疏、学者评论。考:考证史实、自发议论。分门别类,更为精确;新增5门,更为丰富。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原始察终,详今略远。,3、“三通”的评价,四、官修私修七部纪传体正史,1、旧唐书新唐书(1)作者及成书经过:后晋:赵莹与刘昫,北宋:欧阳修与宋祁。(2)新、旧唐书之比较史料价值旧唐书内容详明,但前密后疏;新唐书事有所增,但失于笼统。编纂特点旧唐书志简无表而体例不全;新唐书志详有表而体例重归完整。,2、旧五代史、新五代史(1)作者及成书经过:薛居正、欧阳修。(2)新旧五代史比较:史、文比较:旧五代史丰富充实,文不如新;新五代史简而不明,史不如旧。编纂特点比较:旧五代史效法三国志,未得其真,使时事割裂;新五代史依仿南、北史,恰到好处,得前后连贯。,3、至正三史宋、辽、金三史元朝宰相脱脱主修(1)宋史卷帙浩繁,而成书甚速(496卷,两年半成书)。繁芜杂乱,多有漏略。(钱大昕言宋史有四弊)。详胜于略,志书尤佳。(2)辽史粗疏缺略,诸史之下,(116卷,不到1年成书)十志可观,八表最精。(营卫志、兵卫志)末有国语解(夷离堇、夷离毕、得失得本)主帅参知政事孝(3)金史简洁充实,三史之最(135卷,1年8个月成书)志书十四篇,简明扼要、详备充实(兵志、食货志、河渠志)“宗室表”、“交聘表”二表简明。“三史”编纂之优概述:宋史长传有概述;辽史志书创二卫;金史二表较详明;三史之优在志书。,五、其它:四大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