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编刑法各论,2012年9月15日西安街头,“保钓反日”绝不能危害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寻衅滋事犯罪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罪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蔑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寻衅滋事罪(刑法第293条),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的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一)同类客体就是公共安全。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人身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对公共性的判断能不能仅以危害行为直接作用对象的多少来区分?而应考虑危害行为在实施时所影响的范围。,本章罪的构成特征,第二编刑法各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目录,(二)客观方面必须是实施了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三)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少数犯罪是特殊主体。部分犯罪也可由单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四)主观方面,有些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有些犯罪主观方面是过失。,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决水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本类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与其他犯罪产生的想象竞合关系处理原则:“择一重罪处罚”,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决水、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破坏电力设备,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处理原则:数罪并罚,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11题)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类型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实施恐怖、危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4、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规定的犯罪5、过失造成重大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视频:失败的自杀,第二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放火罪,(一)概念与构成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烧毁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象:主要是财物,也可是财物以外的对象。,目录,1.在客观上必须有放火行为,且放火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所谓放火就是引起公私财产燃烧,制造火灾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由作为构成也可由不作为构成。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年龄)3.主观上是故意。即明知道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危及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二)放火罪的认定,1.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由于放火罪的社会危害性很大,刑法将其作为危险犯加以规定。也就是说,只要实施了放火的行为并将目的物点燃,使公共安全处于危险状态,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也应视为放火既遂。但如果放火行为尚未实行完毕,以至点火未得逞的,则应视为放火罪未遂。,既遂与未遂,是否形成对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独立燃烧说,点燃说,视频:失败的自杀,1、没有造成什么结果啊。2、辩称并不想损坏他人的房子。3、主观,2.放火罪与失火罪的界限。区别的的关键是看行为人主观上对火灾后果的心理态度。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火灾,而希望或放任火灾发生,就应定放火罪。反之,行为人应当预见却没有预见到会有火灾发生,或已预见到会发生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引起火灾,就应当定失火罪。,某村村民某乙在自留地里烧荒,到了中午就回家吃饭了,没想到起了大风,火势借风力蔓延;引起附近一座山被烧毁,造成重大损失。某乙构成何罪?,如果由于失火而引起火灾的危险能够及时扑灭,但故意不扑灭而任其燃烧的,失火行为就转化为放火行为。,视频:死灰复燃,1、火不是保洁员点的。2、火灾的发生不是在他烧火的地方,而是由于保洁员的搬动才使火灾的发生。,3.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其他犯罪的界限。关键要看放火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如为其他目的的实现而实施的放火行为足以危及到公共安全,行为人对此也明知,应认定为放火罪;反之,如果放火行为不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则应按相应的犯罪处理。,4.对于行为人在实施杀人、强奸等犯罪后用放火的方法焚毁罪迹的,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如果行为人消灭罪迹的放火行为不足及危及公共安全的,按所犯的罪从重处罚,不另以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行为人消灭罪迹的放火行为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应另以放火罪与前行为构成的犯罪实行数罪并罚。,案例1甲趁乙熟睡潜入乙家灌洒汽油,纵火焚烧,导致乙全家被烧死案例2甲杀死乙全家,又放火焚烧,导致乙家全部烧毁。,泼洒汽油未点火,是否涉嫌放火罪,山东省临沂市某区居民孙某因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征用自己正使用的土地,与某铸造有限公司发生纠纷,虽然经过多次诉讼、协商等方式,仍未能解决,孙某觉得窝火,遂于2003年9月20日11时许,携带30公升汽油、铁舀子、打火机在铸造公司办公楼内,将10余公升汽油泼洒在一楼财务室、二楼楼道、一楼生产办公室,以及铸造公司负责人曹某兄弟身上,曹某兄弟俩跑到公司后院生产车间躲避,孙某便追到生产车间,后孙某在提着汽油寻找曹某兄弟时,在生产车间被接警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注意本罪与特别罪的区别案(1)北京工艺美术厂有烧景泰蓝的锅炉。锅炉用液化气。专门建有一个液化气站,配备专门管理人员,有专门的规章。有一次灌气的时候,值班人员擅离岗位,导致液化气外溢,把整个厂烧掉了。从后果上看都是火灾,从主观上看都是过失。区别的要点就是发生在特定的危险品管理、使用、运输的过程中,因为违反这些特定的规定而过失导致火灾的,所以是危险物品肇事罪。,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概念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其他危险方法”的内涵这是一个“兜底”性条款:仅限于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具有相当社会危害性的一些方法。2.严格“其他危险方法”的适用:必须要达到危及或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程度。3.关于本罪的罪名按照司法解释,不管用何种其他危险方法,罪名都统一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14、115条),4.司法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1)按照司法解释: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焚、自爆或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应以本罪论处。,五个过失犯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五个故意犯罪的区别:1.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五个故意犯罪是危险犯,五个过失犯罪是结果犯。2.罪过形式不同3.刑事责任年龄不同4.法定刑不同,“破坏工具设施类”犯罪,刑法116119条及124条都是对特定对象的规定。主要涉及: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设施及公共电信设施等。,“破坏工具设施类”犯罪1.既遂的认定故意危险过失严重后果2.犯罪对象的特殊性(1)犯罪对象特定(2)对象正在使用中(涉及公共安全)。(3)对象被破坏的部位必须危及公共安全。,3.罪数的确定以放火、爆炸等手段破坏上述特定设备、设施的,适用法条竞合的原则处理,即按照有关破坏特定设备、设施等犯罪处理。,1、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基本构成特征1.客体:交通运输安全。本罪侵害的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和航空器。破坏其他交通工具(马车、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等)能否构成本罪?,2.客观方面:(1)要有破坏的行为;(2)破坏的程度必须是达到已经或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毁坏的程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A.交通工具是否正在使用期间,“正在使用”既包括正在运行中的交通工具,也包括经过检修,已交付而待命运行的交通工具;B.看破坏的手段和部位:是否足以影响交通运输的安全。,客观要件表现为破坏正在使用(包括正在运行中的交通工具,和交付使用后暂时停机待用的交通工具)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不包括其他交通工具),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讨论1:破坏正在进行检修的、尚未出厂的半成品、待售商品的交通工具讨论2:破坏拖拉机、货运工程车辆、摩托车的讨论3:破坏制动装置破坏照明灯具的讨论4:将客车车轮全部卸掉,被告人卢毅伟,男,42岁,某公司职工。被告人吕杰荣,男,40岁,某厂工人。卢毅伟与本公司汽车驾驶员苟某素有矛盾,为报复苟某,卢毅伟伺机破坏苟某驾驶的汽车。1999年10月16日,卢毅伟得知苟某“明天出车”;当晚8时许,卢毅伟约吕杰荣携带白砂糖到其家,然后将自己的“破坏计划”告诉吕杰荣,并希望吕与其“合作”。吕杰荣表示同意。当夜10时许,二被告人来到卢毅伟所在公司,由卢毅伟将停放在公司院内的“长江”牌厢式货车(苟某驾驶)的发动机盖打开,吕杰荣随后把白砂糖倒入发动机气门弹簧内。二被告人又各拌断一根雨剧器,接着卢毅伟弯腰找刹车油管,并向吕杰荣索取钢丝钳,吕从车中工具箱内取出钢丝钳递给卢,卢毅伟剪断刹车油管后二被告人逃离现场。次日,苟某在出车前检查时发现汽车已遭破坏,幸免遇险。后经技术鉴定,该车制动系统完全失效。,问:请问卢毅伟、吕杰荣二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构成什么犯罪?为什么?,3、本罪与盗窃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区别主要看盗窃行为、故意毁坏行为是否危及交通运输的安全,即是否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或毁坏的危险。,四、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120条)基本问题:1.刑法修正案(三)将120条修改为:(1)第1款修改为:“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法定刑提高),(2)在120条之后增加一条,作为120条之一:“资助恐怖活动组织或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资助恐怖活动罪】“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增加单位犯罪】,客观方面: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行为。,何谓恐怖组织?国际上曾将恐怖组织定义为: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人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恐怖组织特征是,主体必须是3人以上;以实施恐怖活动为目的;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和危险性,恐怖组织与刑法中的其他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区别:后者一般不实施恐怖活动,也不以其为目的。,领导或参加恐怖组织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如何处理?(数罪并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5.本罪的共同犯罪与资助恐怖活动罪的界限刑法将后者规定为独立罪名,因而尽管“资助”行为本质上是对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帮助,但不按共犯论处。但行为人参加恐怖组织后又资助的,应以本罪论处。,涉枪类犯罪,涉枪犯罪的对象:枪支以及枪支的配套物品即弹药、爆炸物等管制类违禁品。根据枪支管理办法的规定,枪支、弹药是指军用手枪、麻醉动物用的注射枪和能发射金属弹丸的气枪,以及上述枪械所使用的弹药。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规定的各种炸药及爆炸物品。,非法储存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区别(1)“非法储存”: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枪支、弹药、爆炸物而为其存放的行为。(2)“非法持有”: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3)“私藏”: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违反规定,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私藏枪支罪、非法储存枪支罪的区别,某甲原为一公安机关民警,因为严重违反纪律规范被依法清除出警察队伍,领导找其谈话要求其将此前依法配备的枪支、子弹上缴,但某甲欺骗说不小心丢失,就是不依法上缴,对某甲的行为应定性为()。A非法储存枪支罪B非法持有枪支罪C非法私藏枪支罪D非法运输枪支罪,第一百二十八条【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第一百二十九条【丢失枪支不报罪】,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万元现金,借期个月。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甲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甲、乙均无罪;、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无罪;、甲无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甲触犯非法出借枪支罪,乙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课堂练习:,1.某人将正在使用中的铁道道钉盗卖,他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A与B两罪并罚分析:想象竞合犯2.放火罪与以放火为手段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A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B看行为是否造成死伤的结果C看造成死伤的人数D看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内容,3.刘某潜仓库偷山笋干,因无法打开麻袋,便用火把麻袋烧个小洞,倒出山笋干,并将点着麻袋未熄灭的火柴扔在地上引燃地上所铺芦席,仓库内立即燃起大火,刘某见状仓惶逃走,由于火势凶猛烧毁了整个仓库,损失严重,刘某的引起火灾的行为属于(构成)A放火罪B.失火罪,4甲为了泄愤报复,用炸药将一段铁轨炸毁,致使一辆途经的列车发生倾覆,造成多人死亡,数十人重伤的严重后果。甲的行为应构成A爆炸罪B.破坏交通设施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5某汽车运输公司工人赵某,因对公司经理不满,遂指使孙某将本公司的一辆接运职工通勤的面包车炸毁,赵某构成A.爆炸罪B.破坏交通工具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6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故意毁坏公私财务罪未遂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D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重大责任事故类”犯罪,1、重大飞行事故罪特殊主体:航空人员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飞机坠毁或者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特殊主体:铁路职工,第五节重大责任事故方面的犯罪,(二)构成(一)主体:一般主体。需要注意:,一、交通肇事罪(一)概念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目录,第二编刑法各论危害公共安全罪,某日晚,赵某酒后驾车回家经过一路口,贸然闯红灯,当场撞死经过此路口的行人孙某,并致行人董某重伤,坐在后排座位上的王某见状,对赵某说:“赶紧走,现在没有人看见。”赵某遂加大油门,狂奔5公里。董某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不幸身亡。赵某因交通肇事罪被依法逮捕,请问,此时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A.不构成犯罪B.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是共同犯罪C.与赵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D.构成故意杀人罪,(二)主观方面,1、故意2、过失,(四)交通肇事罪的时空条件,1、时间:必须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甲是某搬运场司机,在搬运场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A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B按交通肇事罪处理C按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D按意外事件处理,2.客观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危害结果3.主观方面:过失,(三)认定,1.罪与非罪的界限(1)与一般交通事故的界限(2)与意外事件的界限2.此罪与彼罪的界限(1)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界限第一、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废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目录,第二编刑法各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编刑法各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对利用交通工具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他人的,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2)本罪与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四)本罪刑事责任1.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理解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2.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3、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罪与非罪的区分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有特定情节的(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案例1999年,某驾驶员驾驶一辆装满货物的大货车高速行驶在国道324线莆田路段,突然看见一行人横穿马路(事发时为晚上且该路段没有路灯),驾驶员紧急向左避让,但行人还是被车的右后轮带倒并被碾压当场死亡。由于车辆载货很重且车速较快,加之车窗紧闭,事故发生后驾驶员没有听见异常声音,车辆没有明显晃动,驾驶员以为已避开行人,继续驾车前进,在距离事故发生路段20公里处检查站被查获,其车辆右后轮及备用胎上粘有大量死者的脑组织。可否认定为逃逸?,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肇事工具与肇事地点从交通工具的角度看,以前是威胁到公共安全的机动车。三轮车、自行车则不包括在其中。现在理论上认为即只要在运行过程中危害到公共安全,都可以作为本罪的肇事工具。自行车、三轮车可以包括在其中,助动车以及残疾车等非机动车也可以成为本罪的肇事工具,但不包括在街上的滑冰车。,从肇事地点来看,必须是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的公路、城镇道路以及水路上,交通管理部门只对实行交通管理范围内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如果发生在机关、厂矿、学校、封闭的住宅小区等没有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因使用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形,同样是使用交通工具,但由于不在交通管理的范围内,交通管理部门无法处理。故对此种情形,高法的解释认为: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南京驾车肇事.flv律师就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答疑.flv,1994年2月13日19时40分许,某钢铁公司汽车司机肖某(38岁)酒后驾驶无牌照的韩国小轿车,载着其所在汽车队保管员张某(17岁)和职高学生唐某(18岁)从唐山市新华西道火车站向东行驶。在经销处门前超车时,将在机动车车道上停下来系鞋带的妇女郑某(29岁)及其子李某(2岁)撞倒,致李某当场死亡,并将郑某带挂于车下。此时肖某踩了刹车,但听张某、唐某二人说:“有人追来民,快跑。”肖某在明知车底下有人的情况下,又驾车逃跑,将郑某拖拉500余米,致郑某颅底骨折,广泛性脑挫裂伤,胸腹重度复合伤,急性创伤性休克死亡。事后,张某曾两次嘱咐唐某不要把撞人的事告诉别人。张某在接受第一次讯问时,称当时不知道撞人的事,是到唐某家门口时才知道的。但是在当天下午再次讯问张某时,张某即供述了全案基本事实。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肖某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酒后驾驶无牌照的汽车在马路上行驶,造成汽车撞死人命的严重后果,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又在明知他人被撞倒带挂于车底的情况下,为逃避法律制裁,不顾他人死活继续驾车将被害人郑某拖拉500余米致郑某死亡,其行为又构成故意杀人罪,手段残忍,情节特别严重。据此,判决:被告人肖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张某、唐某无罪。,二、危险驾驶罪(一)危险驾驶罪的概念与特征危险驾驶罪是刑法修正案(八)中增设的新罪。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由于危险驾驶行为本身具有极高的公共危险性,一旦实施,就对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等法益构成极大的威胁,侵害结果的发生具有高度盖然性,故本罪的设置,是在法益还末受到现实侵害之前,刑法就予以介入,是刑法对法益的一种提前保护。,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危险驾驶罪中的客观行为有两种:第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是指行为人以竞技、追求刺激、娱乐或者赌气、赌博等为动机,驾驶机动车在公共道路上你追我赶,互相竞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追逐竞驶行为必须情节恶劣,才成立本罪。所谓情节恶劣,一般是指在人流车流密集的交通路段追逐竞驶;追逐竞驶中连闯红灯或超速驾驶;反复多次追逐竞驶;不听交通警察劝阻继续追逐竞驶,等等。,第二,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不同于一般性酒后驾驶,醉酒应当是深度的酒精中毒。如何判定醉酒,存在着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两种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判定结果不相一致的地方。例如,对于酒量特别大的人来说,虽然其检测出的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了醉酒的客观标准,但其神态仍然清醒,并没有陷入责任能力低下的状态,根据主观标准,其应属于未醉酒状态。相反,对于酒量不大的人来说,尤其是对具有病理性醉酒的人而言,尽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没有、其至远没有达到醉酒的客观标准,但其意识可能己经紊乱、记忆缺失、出现意识障碍,根据主观标准则可以认为行为人己处于醉酒状态。笔者认为,对本罪中的醉酒,应采用客观标准。因为主观标准在司法实际中难以操作。,本罪为抽象危险犯。所谓抽象危险犯,就是将在社会一般观念上认为具有侵害法益危险的行为类型化之后所规定的犯罪。危险行为如果己被立法者根据经验法则而被类型化规定在构成要件之中,意味着这种行为是人们通过社会生活经验提炼,或者大量统计资料归纳而得出的具有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高度危险性的行为,因而在立法上推定这种行为一经实施就己经造成了法益处于危险的状态。司法人员只要认定有符合构成要件的危险行为,一般无需根据行为时的具体状况进行危险结果是否发生的司法判断,就可以直接认定犯罪的成立。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不需要对其行为是否存在现实危险进行判断,更不要求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实害结果,就可直接认定其行为构成本罪。,(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但行为人却放任这种危险状态的存在。,(二)危险驾驶罪的认定1.危险驾驶罪与非罪的界限按照日常一般观念,具有危险性的驾驶行为有很多,如超速驾驶、超载驾驶、无证驾驶、吸毒后驾驶、闯红灯、饮酒后驾驶、追逐竞驶等等。但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有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才能成立本罪,其他危险驾驶行为则按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处理。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有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的行为,但不是情节恶劣的,亦不成立犯罪。另外,并不是所有酒后驾驶行为都构成犯罪,只有当人饮酒达到醉酒标准,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才成立本罪。,2.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1)本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是危险犯;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是结果犯。二者似乎径渭分明。其实不然,危险驾驶与交通肇事本就不是绝对独立的两个范畴,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危险驾驶罪中的危险驾驶行为无疑都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若因此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只要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过失的态度,则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有本罪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2)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系从犯罪客体上看,两者都危害公共安全;从犯罪性质上看,两者都是危险犯;从主观罪过上看,两者都是故意;从客观行为上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和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都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但不同的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危险驾驶罪则属于抽象危险犯。前者是指在个案上,己经引起刑法保护客体的危险,此危险状态可以在经验上被感知。后者是指立法上推定特定的行为方式一旦出现,危险状态即伴随而生。具体个案纵然不生危险,亦不需反证推翻。这一区分的意义在于,对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罪名时需斟酌个案中的各种要素以确认是否对法益造成危险;而对于危险驾驶罪,特定的危险驾驶行为一经出现,立法上就推定危险状态己经产生,而无需再逐案判断客观上是否发生危险。,因此,如果行为人出于报复社会、泄愤的目的,故意醉酒驾车,或在公共道路上横冲直撞,追逐竞驶,已对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现实危险,其行为同时符合危险驾驶罪和刑法第114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该行为已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实害结果,行为人对这一结果明显具有故意时,其行为同时构成危险驾驶罪和刑法第115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有本罪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三)危险驾驶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犯本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本罪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案例分析,孙伟铭于2008年5月购买一辆别克牌轿车后,长期无证驾驶该车,并有多次交通违法记录。2008年12月17日下午,孙伟铭在中午曾大量饮酒的情况下,驾车送其父母到成都市火车北站,之后折返向龙泉驿区方向行驶。17时许,行至成龙路“蓝谷地”路口时,孙伟铭驾车从后面冲撞与其同向行驶的比亚迪牌轿车尾部。其后,孙伟铭继续驾车向前超速行驶,并在成龙路“卓锦城”路段违章越过道路中心黄色双实线,与对面车道正常行驶的长安奔奔牌轿车猛烈碰撞后,又分别与3辆车发生碰撞或擦剐,致长安奔奔牌轿车内4人死亡、1人重伤,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共计5万余元。交警接群众报案后赶至现场将孙伟铭抓获。经鉴定,孙伟铭驾驶的车辆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至138公里小时;案发时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5.8毫克100毫升。,判决结果,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孙伟铭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孙伟铭委托其父变卖名下财产筹款,其父亦全力筹款,倾力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被害人及其亲属已出具谅解书。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孙伟铭在醉酒驾车发生追尾交通事故后,不计后果,以超过限速二倍以上的速度驾车在车辆、人流密集的道路上穿行逃逸,造成四死一伤、公私财产损失数万元的严重后果。孙伟铭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犯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应依法严惩。但基于对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悔罪表现和赔偿受害人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衡量,孙伟铭尚不属罪行极其严重必须施予极刑的罪犯。原判认定事实和定罪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但量刑不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项和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维持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成刑初字第158号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孙伟铭的定罪部分;撤销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成刑初字第158号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孙伟铭的量刑部分;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走路也会走出交通肇事罪吗,问:今年二月初,我的一个亲戚在马路的对面看到我后,便喊着我的名字,横穿马路,向我奔跑过来。此时,恰好一辆客车经过。客车驾驶员为避免撞上他,猛转方向,致使客车撞到对面行驶而来的一辆货车上,造成了二人死亡、二人重伤、汽车损坏的严重后果。最近,公安机关认为我的亲戚涉嫌犯交通肇事罪,并展开调查。我和亲戚都想不通,走路也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吗?,对该案如何定罪量刑,被告人王某驾驶车辆为抢红灯将过马路的被害人李大爷撞倒,王某下车发现李大爷受伤不省人事,遂与一路人将李大爷抬入车内,对路人称送其去医院抢救。后驾车到达医院,在医院院内王某发现李大爷脉搏、呼吸均感觉不到,心里十分害怕,于是驾车离开医院,到家后将被害人李大爷埋入自家院里,后经知情人举报案发。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还是因逃逸致人死亡?,因逃逸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2008年1月15日晚,李某在建湖与朋友聚会后开车回盐城。当晚,天降大雪,气温骤降近十度。李某因为喝了酒,车速较快,加之路面湿滑,当被害人王某横穿马路时,李某未能及时刹住车,直接将王某撞到路边的草丛中。李某撞人后发现四周无人,便驾车逃离了现场。事后经交警认定,李某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经法医鉴定,王某在交通事故中被撞成重伤,但死因系交通肇事后致使其昏迷,最终因天太冷而被冻死。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司法考试真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陕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精练)
- 2024年台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年北京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3年铜陵辅警招聘考试真题有答案详解
- 2023年石柱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铜陵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国际部数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结构软件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徽省芜湖市城南实验中学数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晨光英才培训中心2026届高二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 北京中医药大学事业编制人员招考聘用模拟检测试卷【共500题含答案解析】
- GB/T 16538-200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现场比较法
- 特气系统培训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服务礼仪课件
- 10kV开关柜技术规范书
- 重症急性肝衰竭课件
- CNC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 旅游学 教学大纲、教案、课后习题答案(李天元)
- 保安员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汇编
- 热力环流 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