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身不由己的现代,ABRUPTMODERNIZATION,叁,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前文回顾,进步论:人类正在进步,人类正在发现,人类正在摧毁古老的偏见、迷信、无知和残忍,人可以依靠自身的伟大,建立某种科学,以使人们生活得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当进步成为一种信念,为了寻求理想的大同世界,人们不惜使用暴力。,问题:在强悍尚同的西方现代城市文明面前传统中国将何去何从?,从天下到国家世纪之交的中国内忧外患,贫病交加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被迫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西方文明高歌猛进,乡土中国节节败退,从天下到国家,列文森(JosephLevenson):世纪之交的中国,正经受着从“天下”到“国家”的急剧空间收缩LiangChichaoandthemindofmodernChina,1953,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覆灭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990年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方一败涂地,译名上的变化,古代中国所译外国人名地名或其他名称,为匈奴、倭奴、贺赖、突厥、回鹘、犬戎、狄、寇头、鲜卑、乞伏、秃发乌孤、大月氏、吠陀、女真、首陀罗、身毒、天毒、迦尸、婆罗门等。现代中国对外国的称谓:美利坚、英吉利、德意志、意大利、法兰西、瑞典、挪威、丹麦、巴黎、纽约、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达卡、巴塞罗那、米兰现代西方对中国的称谓:China,支那,译名可见国运气势的转变。,祖宗与神灵的徒劳反攻,“团民自外来者,一日数十起,或二三十人一群,四五十人一群,未及岁童子尤多,俱是乡间囊襄粗笨之人。均以大红粗布包头,正中掖藏关帝神马。大红粗衣兜肚,穿于汗衫之外。黄裹腿、红布腿带。乎执大刀长矛,腰刀宝剑等械不一,各随所用,装束却都一般”,1900年义和团运动,酿成八国联军祸患,呼天天不应,“义和团信奉诸神,大体可分为:一,佛道教及民间教门崇信的佛祖神仙,如释迦、弥勒、观音、济颠、玉皇大帝、洪钧老祖、张天师、元始天尊、金刀圣母等;二,小说戏曲中的英雄豪杰,如刘金定、樊梨花、鲁智深、武松、孙悟空、猪八戒、黄天霸、杨香武等;三,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历史上的圣贤名臣武将,如姜太公、孔子、孙膑、关羽、诸葛亮、赵云、李靖、岳飞、刘伯温等;四是自然神和自创神,如天地日月星、长棍老师、短棍老师等等。”廖一中,义和团大辞典,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局部,“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底层民众以民间信仰对抗西方物质文明侵略的徒劳“圣战”。那些神话和传说,如今被视作“迷信”,但在乡土中国,就是现实本身。人们生生不息,血脉相传,有赖于一种传说,一种传统,以此维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衡。如今伦理、经济和政治上都受压迫,信仰尤其遭受蔑视,拳乱应劫而生。,全面西化,“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因想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政制不良,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历时间,比较的很长约20年的中间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精神层面(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开始了。,科学民主成为新的神祗,“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足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须广设学校,精选生徒,延西人著名习武备者为之师,严加督课;同时选年富力强之将士,出洋游学”袁世凯,“开新耳目,拓其心思,张其能力,他日兴国救民,免为奴隶之惨”(共同社同仁劝留学启)“前据湖南、湖北、四川省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用意甚善,著各省督抚,一体仿照办理”1901年8月,清政府上谕,诸神消退,祖宗不灵,整个社会陷入迷惘。西方启蒙理性乘虚而入,以物质文明的功利效用征服民众,民主制度和科学观念(德先生、赛先生)成为新的神祗。,袁世凯1859-1916,中国市镇向现代西方城市转变的一个起点,租界-国中国-近代建筑制度的确立租界与以租界区为主体的商埠城市、租借地与新兴的租借地城市、铁路附属地与新兴的铁路附属城市产生发展,带动中国向现代城市转型,中西文化的融合在这里发生。,题外话现代城市是一种高能量平衡系统“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必须不断生产、更新,以一定速度来产生利润。这种速度现在被认为是维持局部、区域甚至全球经济健康所必需的”(RobinNagle)货币、流通和欲望激励,消耗资源并产生垃圾,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加剧了地球生化系统的负担,使平衡向熵增方面倾斜,20世纪初中国建筑的转变旧匠人传统面临失传;外国建筑师和工程师大量传入;留学生开始系统学习西方实用建筑知识:巴黎美院体系的设计知识、包豪斯体系的设计知识、工程技术知识,上海1855年英租界,中国市镇向现代西方城市转变的一个起点,租界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示范效应“今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地方之污秽当以京师为最。人畜之粪,堆积于道,晴则碾成细末,大风一起,扑人口鼻,不可向迩;雨则与泥沙融成一片,至不可插足。”(熊月之:论中国宜讲求洁净地面之政),清末天津法租界街景,清末北京胡同街景,近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的特点(杨秉德),发展时间很短,仅110年(1840-1949)即建立一套西化城市系统,其中尤以1900-1937年间发展最为迅速。出民族形式外,全部为移植外来风格,来不及形成固定的、有影响的流派,缺乏发展必然性,大规模折中。没有确定的发展脉络。被动接受现代建筑运动影响,而影响建筑行业最大的当属社会政治变动和历次战争。,初始期(1840-1900)广州、上海、天津、汉口等相继开埠,发展出租界区为核心的城市新区。殖民者和传教士将建筑活动传入中国。后期,西方建筑传遍各地。洋务运动造就了中国最早的工业建筑。,发展兴盛期(1900-1937)1900-1912上海等城市租界区进一步扩大发展,北京开始近代化,官式建筑全盘西化,西方建筑师开始在教会大学等建筑中探讨中国形式,西化建筑体系渐成规模。1912-1927城市发展迅速,新建筑体系基本形成,建筑类型齐全,形式以西方复古主义、折中主义为主。1927-1937建筑活动鼎盛,向现代建筑运动过渡,第一代建筑师队伍形成,开始探索民族形式的第一次高潮。建筑教育事业起步,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凋零期(1937-1949)战乱开始,租界解体,建筑活动陷于停滞,城市遭到破坏。,复古主义,鸦片战争之前广州十三行同文街一景拉维涅画,复古主义,西方复古主义、折中主义于1900年前后进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复制传播。中国本土建筑师自海外归来也加入这个行列,他们的作品非常正宗,但机会大都被在华西方建筑师得到。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略有影响,现代主义则到1927年后才略有发展,中国西式建筑主要为折中主义式。这构成了中国近代城市的主要风貌。,上海华俄道胜银行HeinrichBecker1901-1905,位于上海外滩九江路口,占地面积1460平,建筑面积5018平。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临界正立面五开间,三段式构图,中为两层高爱奥尼克,两侧实墙面,女儿墙有变化。室内彩色玻璃窗和天棚有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复古主义,上海永年人寿保险公司通和洋行1910,永年人寿为严谨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作品,竖向三段式构图,位于街角,故檐口有“命运三女神”白色大理石雕像。建筑细部极其精美,以底层营业厅的彩色玻璃窗最为动人。,上海永年人寿保险公司的玻璃花窗,复古主义,汇丰银行是上海最精美的古典主义建筑。五层主体建筑横三段、纵三段,中心突出,窗的大小和复杂度向上递减,烘托出中央穹顶。,上海汇丰银行公和洋行1921,折中主义,折中主义建筑在中国影响更大。近代商业建筑领域尤其如此。及各种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甚至有中国本土样式加入,尤以巴洛克风格最受欢迎。上海南京路、天津滨江道成为折中主义大舞台。,上海南京路先施公司德和洋行1917,天津劝业场及天祥商场永和工程司1928,新艺术运动,中国的新艺术运动建筑与欧洲几乎同步,1898年出现在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火车站1898,现代主义,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出现较晚,在1927年以后,典型实例如大连火车站、上海虹桥疗养院等。大连火车站为国际竞标,日本人小林良治获一等奖,后重新设计,由满铁主持建造。设计巧妙利用地形形成双层入口。,大连火车站1935-1937,ArtDeco,20世纪30年代上海地价飙升,高层建筑开始出现。其时美国高层已抛弃了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开始采用装饰艺术风格。中国主流城市此时模仿美国建造了不少此类高层,只是规模小得多。垂直线条,简化装饰、逐层退台。,上海国际饭店乌达克1934,天津利华大楼永和工程司1936-1938,故国奈若何晚清考据学与古籍善本的相遇:营造法式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体系的创立:中国营造学社艰难时世中的文化良心:四川李庄,梁思成: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却已怀鄙弃厌恶心理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学报198609,中国传统建筑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模式和节奏中国社会传统的生存理想,附丽在建筑和城市之上,受到穷凶极恶的冲击中国建筑的旧匠人传统彻底覆灭,新建筑师的伦理地位尚未成型转型时期,美学标准失范,发展扩张即为目的本身,前景不明先进=正确=美=善,判断标准丧失,先行者朱启钤,朱启钤(1872-1964)中国北洋政府官员,工艺美术家。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字桂莘,号蠖园。光绪举人。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等职。1912年7月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处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对织绣、漆器艺术也颇有研究。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李仲明营造法式、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等。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朱启钤1872-1964,1918年,朱启钤赴上海参加南北议和会议,途经南京,参观江南图书馆,发现一部营造法式抄本。此版本为江南图书馆购入清代著名私人藏书楼“八千卷楼”的藏本。,朱启钤发现营造法式,朱启钤对建筑的热情1906年担任北京内城巡警厅厅丞(厅长)期间,视察内城所有古迹,向传统木匠了解构造知识,并收集营造手册存本。1907-12年,参与英德合资津浦铁路建设,与德国工程师合作,建造1255米黄河大桥,建造中西合璧式火车站。1915-16年任内务总长兼京都市政督办,曾主持争议颇大的前门改造工程,拆除北京正阳门瓮城,改建前门箭楼,开辟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拆盘街千步廊为天安门广场。还曾计划修建环城铁路。1919-37年间,建造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朱启钤为营造法式赋予的意义营造法式在复兴中国营造传统中至关重要中国营造传统的复兴对于建立民族国家有重要意义中国民族建筑对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道器分途”,中国古代的“道器分途”古代中国,“思想”与“实践”分离(君子远庖厨、不稼不穑)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道术将为天下裂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下而者谓之器礼记:凡执技以事上者,不与士齿实践低于思想士大夫为尊,工匠为卑,“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中国学术重视“载道”、“以道御器”,蔑视以形式逻辑和实践技巧作为基础的工具理性。近代代表人物王夫之一般认为,营造法式是手工传统技能和施工管理手册,晚清的“道器之争”和中西合途追求,晚清“体用”、“本末”、“道器”之争传统思想的问题:精英化意识,导致高级文化(大传统)远离物质和技艺,造成整体环境品质、日用产品文化内涵的低劣;劳动者的精神性无法提升。过于强调道高于器、道驾驭器的方面,忽视了道寓于器、依赖于器的方面。对道的阐释缺乏实证,依赖直觉,无法比较和判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沈寿康,孙家鼐,张之洞)夫不可变者,化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章学诚的道器合一观即器存道道不离器,犹影不离形学于形下之器,下学而上达;六经皆史郑观应:中西合途我究事物之理,彼研万物之质今西人由外而归中,正所谓由博返约,无方俱入中土,斯即同轨、同文、同伦之见端也。由是本末具,虚实备,理与数合,物与理融,屈计数百年后,其分歧之教必寖衰,而折入孔孟之正趋;象数之学必研精,而潜通乎性命之枢,直可操劵而卜之矣。,面对西方建筑制度的功效性和成就,朱启钤深有感慨。他对建筑的热衷、对中国学术传统中道器分离的批评,是深植于重构“中国传统”、融合思想于实践等寄托之中的。寻找适应于当代世界的传统建筑方法,是他的最终目的。,营造法式的出版,1920年,张元济的商务印书馆重印营造法式,营造法式的修订1921年,欧美之行令朱启钤意识到研究营造法式的紧迫感,乃委托大藏书家陶湘对原书进行考据。为何采用“考据学”来进行研究?考据学是朱启钤这一代人唯一掌握的研究方法对于中国经典而言,由于抄书传统的特殊性,令考据过程对于本源的探求显得格外要紧考据学是清代以来中国学术的中流砥柱,肯定经典的永恒价值新知识人已经开始为考据赋予批判内容(孔子改制考)对于新文化倡导者而言,考据学对于维持“中国本质”尤其重要,中国儒学的源流,前秦诸子中的儒家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汉唐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董仲舒、刘歆、郑玄宋代理学邵雍、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明代心学王守仁、王艮、李贽清代考据学戴震、段玉裁、章学诚今文经学的复兴龚自珍、康有为新儒家梁漱溟、钱穆、牟宗三,新版营造法式的改进,训诂的目标:雕版善本,与宋代媲美崇宁本、绍兴本、丁氏兄弟本、四库全书的三个版本,等等,新版营造法式的改进为提高线条清晰度,以两倍尺寸重绘插图,然后缩印聘请北京故宫匠师贺新赓重绘大木作插图,并用当代术语注释添加套色印刷的彩绘1925年版的成就非常精致,丝线装帧,共8册。承袭了修订古代典籍的传统,有旁征博引的前言和后记,考据实证,完整的章节和图解,并效仿宋代的文字和体例。出版后引起全世界的关注。,1925年版营造法式训故本,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社址位于北平中山公园内。开始只是一个沙龙,后发展为研究机构。梁思成于1931年入社,任法式部主任,刘敦桢于1932年入社,任文献部主任。此后有单士元、莫宗江、陈明达、刘致平、罗哲文王世襄等入社,最多时达到17人。存在15年,完成了我国有关建筑的重要古籍整理,校对和出版,调查了2783处古建筑,测绘了重要古建筑206组,基本弄清我国建筑发展的脉络和历史源流。,刘敦桢,梁思成,本社命名之初,本拟为中国建筑学社。顾以建筑本身,虽为吾人所欲研究者最重要之一端,然若专限于建筑本身,则其于全部文化之关系仍不能彰显,故打破此范围而名以营造学社。则凡属实质的艺术,无不包括,由是以言。凡彩绘、雕塑、染织、髹漆、铸冶、培植、一切考工之事,皆本社所有之事。推而极之,凡信仰传说仪文乐歌一切无形之思想背景,属于民俗学家之事,亦皆本社所应旁搜集远绍者”。,“启钤老矣。纵有一知半解,不当世为贤达所鄙弃,亦岂能以桑槐之景,肩此重任。所以造端不惮宏大者,私愿以识途老马,作先驱之役,以待当世贤达之闻风兴起耳”。,中国文明的出埃及记,四川宜宾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研究机构流亡西南。1940年冬,中国营造学社随史语所迁往四川宜宾李庄,在郊外月亮田觅得一处农舍,梁刘二家各占一部分,其余为办公之用。李庄缺医少药,从重庆到李庄须三天水路,林徽因一病不起。学社经费完全中断。1939年,学社在天津的资料遇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梁林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最重要的是,要想一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它们是多么有价值,这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很富有。同时,人最好尽可能不要去想那些非买不可的东西”。金岳霖,“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一面接受了原始淳朴的农民生活,一面继续去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学者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已根深蒂固地渗透在社会结构和对个人前途的期望之中了”。李约瑟,梁启超与新史学,梁启超1873-1929,思想家梁启超(近代中国的智慧)清代自强运动的失败是由于思想落伍,光靠“器”的革新不够现代化并不是靠船坚炮利,现代武器只是特殊思维方式的结果现代性的观念根植于现代知识观念之上,而现代知识是启蒙运动的结果。现代知识包括国家、文化、地理、历史,而这些知识都是建立在对结构、可读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精心培养之上的。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通过日文了解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传统,并将之视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方法。他早年倡导“新史学”,晚年提出研究“专史”的概念和方法。,梁启超谈著史的目的:“新史学的最终目标,是把中华民族置于国家的标准之下,去看待它的过去、它的特征和它在全人类中的位置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专门化增强了对专门领域的历史知识的认识深度,继而加深了对通史的理解。这是中国知识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地理疆域的界定和历史脉络的梳理,使中国在世界上有一清晰的定位。”,梁启超价值观的转变,梁启超提出的根本问题儒学的归宿儒学曾是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思想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支柱。儒学的“仁”,定义了人格的高境界,并与个人幸福、社会福祉相关联,最终反映为一种高度仪式化的、世代积累的文明模式。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力气和廉耻康梁认为,儒学并非一成不变,其中对人性的追求,与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并不一样。1917年以后,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克服欧洲文化里科学和资本主义内在问题的潜力。与文艺复兴类比之后,他重提改良主义,为儒学赋予涵盖现代全球政治的目标“由复古得解放也”。,梁启超知识结构的转变:早年为改良主义者,坚信用西方的知识开启心智,用西方的制度改善民生,在立宪政体下实现国家富强;晚年为文化保守主义者。目睹西方社会诸问题,呼吁重新思考儒学传统,提醒国人全盘西化的弊端,梁思成重写中国建筑史,1927年,梁思成怀着学习西方而复兴儒学的目的,申请哈佛大学中国宫殿历史研究的博士课程。西方建筑的现代化状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却把目光投向历史。,梁启超对文物专史的强烈关注成为梁思成毕生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动力梁启超对儒学复兴的强烈愿望成为梁思成终生事业的基调。,梁启超知识结构对梁思成的影响先英式学校(1913)后清华学堂(1915)参与促进中国西学的社团共学社和讲学社,翻译威尔斯的世界史纲(1921),与罗素、杜威、泰戈尔等学者交流研习儒学经典(1922),背诵儒学经书(1923)将营造法式寄给在美国学习的梁思成(1926,并附语:此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为其决定研究方向和终生事业,为其选择职业(东北大学)梁思成对表格的喜爱、对白话文的掌握都受父亲影响,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特点(赖德霖),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特征求同而非求异,求异需要自信力以实地调研和测绘为基础,通过更为准确地记录与描述历史发展来编写中国建筑的历史知识的观念。具体表现为标准化和量化表达方式根植于巴黎美院传统(梁本人曾表达对无缘于现代主义思潮的遗憾)这部历史的叙述方式,将中国建筑置于世界范围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科学课程《土壤成分》教案范例
- 高效企业项目管理实施方案
-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技巧提升培训手册
- 汽车维修技术操作规程及案例分析
- 工地现场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体系
- 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手册
- 城市职业学院2024春季招聘考试题库
- 工业BA控制系统用户操作指南
- 文学名著导读与教学设计
- 电子商务法合规运营指南
- 车辆维修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人力资源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大学
- 创新创业基础(石河子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模版(山东理工大学)
- 工程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YS/T 704-2009填料用氢氧化铝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9课《显微镜下的细胞》(教案)
- 道路运输企业岗位安全责任清单
- 高中心理健康课件:有效沟通(共18张PPT)
- 中国民航飞行员英语PEPEC900句带翻译
- 面瘫病诊疗方案临床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