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angWeiming,第二语言习得研究(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2,Mainpoints,第二语言习得二语习得研究的意义基本概念学科性质对比分析(母语迁移)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3,Mainpoints,自然习得顺序语言监控模式社会文化模式普遍语法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4,ReferencesEllis,Rod1999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Ellis,Rod1999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Larsen-Freeman,Diane2000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Researc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CookVivian2000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LanguageTeach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CookVivian2000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丁言仁.200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连瑞.2007.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BillVanpattten.2007.从输入到输出-第二语言习得教师手册.世界图书出版社王建勤.200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俞理明.2004.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文秋芳.2010.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7,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母语、第一语言、外语、第二外语习得与学习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competence/performance)语言系统中的用法与具体用法(usage/use),.,8,母语、第一语言,Steinberg(1982):母语通常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族语或外国语相对。发育正常的儿童、最初习得的语言、通常是抚养人使用的语言;一般情况下与其民族、国籍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但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如:跨国婚姻家庭。第一语言往往就是母语。,.,9,外语、第二外语,Stern(1983)从语言功能、学习目的、语言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外语与第二语言的区别:外语是指社会环境中非普遍用语交际的、外民族语言。在我国:英、日、韩、德、法等语言;第二语言:非本族语,但作为交际媒介普遍使用(如用于教育或作为官方语言),通常与其他语言同时使用;一般指在本国有与母语同等或更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如:英语在新加坡、尼日利亚、斐济等国家。,.,10,外语、第二外语,Ellis(1994):需要一个中性词(neutral)因此第二语言就成了非本族语、狭义第二外语、外语、第三外语等的总称。相对术语:Secondlanguagefirstlanguage;foreignlanguage,non-nativelanguagemothertongue,nativelanguage。,.,11,firstlanguage,mothertongue,nativelanguage共同特点:1)最早习得,常在家庭环境中习得;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Secondlanguage,foreignlanguage,non-nativelanguage共同特点:1)都是一种双语现象;2)在掌握时间顺序上次于第一语言;3)熟练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语言;4)习得方式一般是在学校、家庭教育或自学。,.,12,区别第二语言与外语对引进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及我国的外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语言和外语在学习环境方面存在差异;两者学习过程的情感因素方面存在本质区别;两者在语言输入方面存在差异;由于以上原因,两类学习者所掌握的语言程度有很大不同;由于第二外语、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关系不同,母语对另一种语言知识的习得影响也不一样。,.,13,习得与学习,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目标语二潜意识地获得该语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学习则是学习者为了掌握目的语而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该语言。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是学习的核心。,.,14,习得与学习,Krashen:提出检察理论(MonitorTheory),认为习得与学习是一对对立的概念;Ellis认为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Littlewood:语言学习中无意识和有意识无法真正明确地加以区分,“学习”可以看做既包括无意识也包括有意识的学习活动的一般术语;李宇明(1993):从学习者内化能力角度,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早期以学习为主,后期以习得为主;而母语习得早期以习得为主,中期有较多的学习成分,后期又以习得为主。,.,15,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共同点,习得者都必须具备习得语言的条件和能力及语言习得环境;都要按一定的语用和文化规则习得语音、词汇和语法。,.,16,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习得者差异:正常儿童都能习得母语;成功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者少;认知机制有差异;习得环境与方式的差异:母语习得者多在自然环境下接受大量语言输入,提高书面语言能力的课堂学习环境优越;二语习得者在非目标语国家或地区的人为的、非自然的课堂里。,.,17,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习得方式的差异:母语习得者先口语后书面语;二语习得者常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起步,增加了学习难度。情感状态和学习动力的差异:母语习得者使用母语是基本生存需要,不存在学习动力问题;二语习得者受各种因素影响并因人而异。,.,18,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两术语在国内外使用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Stern:第二语言一般指在本国有与母语同等或更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外语一般指在本国之外使用的语言,学习目的常是为了阅读有关文献、旅游等。Ellis:二者不一定有区别,第二语言习得就泛指自然和课堂习得两种情况。,.,19,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Adistinctionwillbemadebetweennaturalisticandinstructe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ccordingtowhetherthelanguageislearntthroughcommunicationthattakesplaceinnaturallyoccurringsocialsituationsorthroughstudy,withthehelpof“guidance”fromreferencebooksorclassroominstruction.,.,20,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NaturalisticSLA:Itmayhappeninnaturalsettings,aswhenchildrenacquiretheirmothertongue:nooneteacheschildrenanygrammarrules,butbyagefiveorsix,theyaresaidtobeingoodcommandofalmostallthebasicsoftheirmothertongue.,.,21,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InstructedSLA:SLAtakesplaceinclassroomsettings.Thatis,learnthesecondlanguageinclass.Learnersoftenhavetopayconsciousattentiontogrammarandvocabularyitemsandhavetomakeanefforttocommitthemtomemory.,.,22,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competence/performance),Competence:(in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Grammar)apersonsinternalizedgrammarofalanguage.Thismeansapersonsabilitytocreateandunderstandsentences,includingsentencestheyhaveneverheardbefore.Italsoincludesapersonsknowledgeofwhatareandwhatarenotsentencesofaparticularlanguage.,.,23,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competence/performance),Forexample,aspeakerofEnglishwouldrecognizeIwanttogohomeasanEnglishsentencebutwouldnotacceptasentencesuchasIwantgoinghomeeventhoughallthewordsinitareEnglishwords.,.,24,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competence/performance),Competenceoftenreferstotheidealspeaker-hearer,thatisanidealizedbutnotarealpersonwhowouldhaveacompleteknowledgeofthewholelanguage.Adistinctionismadebetweencompetenceandperformance,whichistheactualuseofthelanguagebyindividualsinspeechandwriting.,.,25,语言系统中的用法与具体用法(usage/use),AdistinctionhasbeenproposedbyWiddowsonbetweenthefunctionofalinguisticitemasanelementinalinguisticsystem(usage)anditsfunctionaspartofasystemofcommunication(use).,.,26,语言系统中的用法与具体用法(usage/use),ForexampletheProgressiveaspectmaybestudiedasanitemofgrammarorusage(i.e.toconsiderhowitcompareswithotheraspectsandtensesinEnglishandtheconstructionsinwhichitoccurs)andintermsofitsuse(i.e.howitisusedindiscourseforperformingsuchcommunicativeactsasdescriptions,plans,commentaries,etc.,.,27,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28,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而又不同于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有些理论模式就建立在当代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2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的区别,研究对象方面:语言学家:母语者的语言系统,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和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更加关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规律。研究目的不同:语言学家:普遍语法的原则是否可以解释所有人类语言的普遍性问题,“参数”是否能够解释不同语言间的差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用原则和参数来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规律。,.,30,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的区别,在分析和解释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方法:语言学家:主要通过描写的方法研究学习者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解释的依据是学习者的目的语规则;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学习者语言系统产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问题,描写与解释的依据不仅仅是语言规则,而且更多地采用实证方法。,.,3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的不同点,研究目的:心理学: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描写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揭示学习者的习得机制(描写和解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Ellis));研究范围:心理学研究较宽泛,主要研究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习者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学习者本身。,.,3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的共同点,研究方法:心理学:观察法、心理测验法、试验法、个案法等,长于试验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采用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方法,如观察法、个案法、试验法等,但长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除了借鉴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外,还借鉴社会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3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不同点,研究对象:心理语言学:关注最多是儿童母语获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学科归属: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研究方法:心理语言学研究:基本采用心理学或试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长于试验室研究,主张通过试验方法检验理论假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除汲取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外,传统上主要从四个角度:语言学角度、认知角度、社会语言学角度、社会与文化角度。,.,3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不同点,研究兴趣:心理语言学:人类个体的感觉、知觉、理解、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及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如学习者的偏误分析、习得顺序、普遍语法与习得机制、学习者的语言变异、学习者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描写与解释。,.,35,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属于交叉学科,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与语言学、心理学及心理语言学有交叉关系。,.,3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简要回顾,.,37,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Corder(1967)的Thesignificanceoflearnerserrors和Selinker(1972)的Interlanguage两篇文章被学者们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开山之作”。关于学习者语言的系统研究开始于Corder:明确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38,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该学科的确立,反映了当时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教学观念的历史变革,如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3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路径(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始阶段:以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方法为主导。20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始关注学习者的语言偏误;产生了“中介语”理论假设。其他重要理论: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Dulay&Burt)、监控模式(MonitorModel)(Krashen)、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model)(Schumann,1978)。20世纪80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