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预案体系21.5工作原则21.6 事件分级32 基本概况52.1 企业概况52.2 周边环境概况52.3企业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保护级别73 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分析83.1 环境风险源识别83.2 潜在环境风险源危险性分析94 组织结构及职责104.1 应急指挥部及职责104.2 应急办公室职责114.3 各应急小组及职责114.4 地方机构及职责134.5 环境应急专家135 预防与预警155.1预防和预测155.2 预警166 应急处置186.1 应急措施186.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196.3 应急监测206.4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227应急响应247.1 应急响应程序247.2 信息报送247.3 指挥和协调277.4 信息发布287.5 安全防护288 应急终止298.1 应急终止的条件298.2 应急终止的程序298.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299 后期处置309.1 调查与评估309.2 善后处置309.3 恢复重建3010 应急保障3110.1 应急队伍保障3110.2 经费保障3110.3 装备保障3110.4 通信与信息保障3110.5 技术保障3110.6 其他保障3111 监督管理3311.1 预案宣传培训3311.2 预案演练3311.3 预案修订3311.4 奖惩与责任3412 环境应急能力评估3513 附则3613.1 名词术语3613.2 预案实施36摘 要该项目光伏电站是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开展的光伏电站项目,位于毕节市威宁县么站镇岔河村(具体位置见附图一)。项目总投资.85万元,项目采用国产260Wp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共建设70个1MWp太阳电池方阵。项目分南北两个区域布置,北部区域布置24个1MW方阵,南部区域布置46个MW方阵;北部区域修建一座110kV升压站,主变容量70MVA。项目拟以1回110kV线路接至威宁县110kV变电站,长度约20km,导线截面选择为185mm2。光伏电站于2016年1月通过了威宁县么站70MWp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专家评审。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平缓,东西两侧山体对厂址不产生有效的遮挡,该地区有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光伏电站设置有污水处理站和事故池。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采用脱磷脱氮生化处理设备A2/O工艺),处理要求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最后用于项目附近植物浇灌。根据光伏电站的生产现状及周边的情况,确定其风险源主要为:污水处理站、废冷却油。场区南侧为可渡河支流,污水泄露事故可能对河流的水质造成影响;危废废冷却油储存或运输途中管理不当可能对周边的水环境、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自然灾害(暴雨)引发的水量猛增,造成污水、废冷却油的外溢,继而造成项目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更严重会影响到周边地表水的水质污染。针对光伏电站风险源制定如下措施预防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1)发生污水的少量外溢事件时,将污水引进厂区内的事故池,对于流出项目区域的部分进行收集,收集后的事故水泵回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站内进行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内的绿化和洒水或外排;(2)发生冷却油的泄漏时,第一时间检查泄漏原因并进行堵漏,同时关掉火源等危险设备,将泄露控制在储存房内,用容器进行收集,对于污染的地面用消防砂进行覆盖,之后冲洗;或对受污染的表层进行剥离,同区域内的固体垃圾进行统一处理;(3)当发生火灾时,首先做好人员的疏散,同时联系外界进行救援,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工作进行抢险,火灾消防废液需进行统一集中收集,之后泵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正常的工序处理达标再回利用。本预案确立光伏电站应急组织机构,明确了各应急小组职责,细化了应急响应程序。针对各风险源可能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配备必须的应急物资。36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威宁县么站70MWp农业光伏电站的环境监督管理,尽力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光伏电站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2007.11.1;(3)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2015.1.9;(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5)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7号);(6)“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12.10.8;(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8)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1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1)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40号);(1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指标准(GB18599-2001)及其2013年36号修改单;(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二级;(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标准限值;(16)关于印发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15年4月15日发布);(17)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黔府办发201351号);(18)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毕府办通201596号);(19)威宁县么站70MWp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6年1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威宁县么站70MWp光伏电站区域内发生的所有预警级别为级及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包括:(1)因污水处理设施故障引发的污水溢流事故排放事件;(2)固废(报废太阳能电池板、冷却油、废机油、污泥)发生泄漏污染事件。1.4 预案体系威宁县么站70MWp光伏电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设置应急响应程序和指挥系统,预案分级响应条件分为光伏电站内部响应和请求外部救援响应两种。当光伏电站内发生级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光伏电站救援响应程序;当发生超出光伏电站应急处置能力的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时,光伏电站启动本预案,同时上报并协助上一级救援组织的预案行动。1.5工作原则在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参与自救和互救能力,实现全员预警、全员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2)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切实履行光伏电站内人员的管理职能,把保障员工的健康与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环境破坏,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储备,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接受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指导,使光伏电站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光伏电站各工种人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光伏电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光伏电站管理机制。(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光伏电站和周围居民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1.6 事件分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预警信号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市(州)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州的。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因环境污染造成跨省界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市(州)界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级:一般突发环境事件。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2 基本概况2.1 企业概况该光伏电站是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开展的光伏电站项目,位于毕节市威宁县么站镇岔河村(具体位置见附图一)。项目总投资.85万元,项目采用国产260Wp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共建设70个1MWp太阳电池方阵。项目分南北两个区域布置,北部区域布置24个1MW方阵,南部区域布置46个MW方阵;北部区域修建一座110kV升压站,主变容量70MVA。项目拟以1回110kV线路接至威宁县110kV变电站,长度约20km,导线截面选择为185mm2。光伏电站于2016年1月通过了威宁县么站70MWp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专家评审。项目所在区域地势平缓,东西两侧山体对厂址不产生有效的遮挡,该地区有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光伏电站设置有污水处理站和事故池。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采用脱磷脱氮生化处理设备A2/O工艺),处理要求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最后用于项目附近植物浇灌。2.2 周边环境概况2.2.1 位置及交通本项目位于威宁县么站镇岔河村,位于威宁县城的西南方向,距离威宁县城约15km,距离G326国道约3km,交通较为便利。项目区域坐标为:东经1041251.761041342.92,北纬264138.96264353.84;区域海拔范围在23002500m之间。2.2.2 气象项目区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据贵州省气候资料中心贵州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0.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30.6(1963年5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15.3(1977年2月9日)。年平均日照时数 1812h,占可照时数的41%,为贵州全省各县之冠,以夏季为最多,冬季为少。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大风日数29.3天,冰雹日数2.6天,雷暴日数66.4天,雾日数83.7天,降雪日数32.2天,年平均无霜期207天。多年平均风速3.2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3.6m/s,全年冬季以NE风为多,夏季以SW风为多。依据威宁气象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年降水量900.7mm,实测最大一日降水量134.4mm(1952年8月),P0.1mm的降水日数193天,P10.0mm的降水日数28天,P25.0mm的降水日数7天,P50.0mm的暴雨日数 1.3天。工程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夏低温、霜冻、冰雹等。根据威宁县气象站年平均风速统计,19712010年近40年累计平均风速为3.1m/s,19812010 年近30年累计平均风速为3.03m/s,19912010年近20年累计平均风速为2.99m/s,20012010年近10年累计平均风速为2.91m/s。2.2.3 水文特征威宁县境内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流域,较大河流4条,10公里以上小河有23条,河道总长10361km,水能理论蕴藏量52.56万千万,可开发能量26.81万千瓦。由于山高坡陡,地势崎岖,河流天然落差大,通航和农业灌溉均不便。中部多漏斗伏流,人畜饮水困难。草海市省内最大的天然岩溶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区最近的地表水体为南侧约1.5km的可渡河支流,可渡河为北盘江支流,发源于宣威市龙潭乡的蔑笆圈,主河道为宣威与贵州的威宁、水城的界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龙潭、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与北盘江的干流格香河在普立的腊龙汇合称为北盘江。可渡河全长162.2km, 径流面积2975.8km2,其中宣威市境内径流面积1720.2km2,河道平均坡降7.5,其境内支流有:龙潭河、得禄河、倘塘河、梨树河、双河等,河网纷繁、曲折,构成一向东南汇流的树枝状水系。2.2.4土壤及植被项目所在地主要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土壤类型较为单一。境内物产盛多,名优特产丰富。其中,马铃薯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0.78,苹果占80,梨占8,享有“畜牧之乡”,“马铃薯之乡”、“苦荞之乡”、“水果之乡”、“中药材之乡”的美誉。“威宁火腿”享有盛誉。四堡山羊,肉质细嫩且无膻味,曾为贡品。苦荞,芦丁含量高,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有降血糖、降血脂等保健作用,荞面、荞酥、荞酒等荞系列产品倍受青睐。威宁黄梨是全国八大名梨之一,黄元帅苹果在1979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名,以“红富士”系列为主的多品质苹果常年产量3万吨。此外,草海细鱼、红虾、双边瓜子、白芸豆等特产也远近闻名。2.3企业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保护级别根据调查,该项目区域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主要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保护级别情况见表2.1,保护目标图见附图3。表2.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情况表序号环境要素主要保护目标方位与本项目距离m保护规模保护级别或执行标准1大气环境岔河村东侧110019户约63人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2声环境岔河村东侧110019户约63人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级3地表水环境可渡河支流南1500-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4生态环境土壤、植被四周0不被破坏3 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分析3.1 环境风险源识别3.1.1 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3.1生产工艺流程图3.2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3.1.2潜在风险源概况根据光伏电站所特有的性质,本企业的风险点主要有生活废水、废弃冷却油等。(1)废水项目的主要废水为职工的生活废水,生活废水每年处理量为279.225m3,主要有办公废水、食堂废水等,经过隔油池及格栅池过滤后同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采用脱磷脱氮生化处理设备A2/O工艺),处理要求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城市绿化标准,最后用于项目附近植物浇灌。(2)固废企业产生的固废主要有生活垃圾,报废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冷却油、废机油、污泥处理设施污泥等。工作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kg/d,定时统一收集收运送至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太阳能电池板中主要采用的材料为晶体硅,硅电池片主要含有的是si、P和B,si、P和B均以晶体形式存在,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不为其中所列的危险废物,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因其产生量和操作、天气、产品质量有关,难以定量,正常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寿命均不低于15年,最长为25年,因此本评价不进行定量分析,要求报废后交由厂家回收处理。其中项目区使用的升压变电站使用的变压器因冷却和绝缘的需要,其外壳装有大量的冷却油,冷却油的成分均使用合成油,采用硅油等成分,具有难燃和不易燃的特性,变电站中的设备均不含多氯联苯。变压器出现事故和检修时,冷却油均会排出,升压站内设置有事故油池,变压器下设置排油槽,其中冷却油经事故池进行油水隔离后,表层油经分离后大部分可回用。分离后产生的油渣和废水,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均为危险废物,其产生量按照每年维修事故一次计,维修事故约产生1t油渣和含油废水。产生的危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3.2 潜在环境风险源危险性分析根据公司潜在的环境风险源特性,分析各潜在风险源危险性如下:3.2.1 废水事故排放事件企业的废水为主要生活污水和少量的检修油水,当变压器出现故障或者检修时,冷却油未经分离直接流进项目周边区域,将会污染周边的草地、林地和菜地。3.2.2 固废泄露事件项目主要的固废为生活垃圾,报废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冷却油、废机油、污泥等。在清运过程中得不到妥善的管理产生泄露,对周边及沿途的生态、大气、水环境造成影响。3.2.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项目的危废为冷却油、废机油等,当其出现检修或者事故泄露时,第一时间将泄露物质引至变压器下设置的排油槽内,再进入事故池,同时用沙袋等对事故池进行加高拦截,防止泄漏量过多外溢。4 组织结构及职责建立健全光伏电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明确各应急组织结构职责。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的需要,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和六个应急响应小组,分别是现场抢险组、技术保障组、应急监测组、治安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及后勤保障组。各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应急响应与处置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应急组织结构如图4.1所示。图4.1 应急组织结构图4.1 应急指挥部及职责指挥长:耿直副指挥长:荣新瑞贯彻执行中央、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州政府、毕节地区及威宁县有关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贵州省和毕节地区有关环境污染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并具备以下职责:建立和完善厂内环境应急预警机制,组织编制和修订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和更新;部署企业环境应急工作的公众宣传和教育,统一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信息;平时负责环境事件应急的日常准备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事故应急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发布命令、批示,负责应急救援行动的总体协调;负责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决定启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发生事故时作好应急行动的协调工作,召集小组成员参加应急行动,并布置任务;尽快判断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的范围;安排应急行动期间伤员的救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威宁县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局报告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应急处理情况。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4.2 应急办公室职责办公室主任:荣新瑞成员:刘钊应急办公室24小时在线电话: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预案的实施和演练;负责应急防范设施(设备)(如应急电池、电源、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一旦发生污染物泄漏或污染事故,立即查明原因,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救援;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和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负责保护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和相关数据;接受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度,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并向周边居民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的特性、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资料。4.3 各应急小组及职责(1)现场抢险组职责组长:付杰成员:夏耀奎组织人员按照指挥长、副指挥长的部署实施抢险救援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出现场人员撤离方案的建议。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抢救和临时处置。负责事故预警解除后的现场洗消工作。(2)医疗救护组职责组长:祖茜成员:彭麟枭事故发生后,迅速做好准备工作,接收伤者后,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3)治安警戒组职责组长:刘琪林成员:夏耀奎负责隔离事故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及方向标识的布置,保护现场并记录现场情况;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劝阻围观人员离开警戒区域,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负责指挥和安排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至安全地带;负责通知并组织周围居民、群众撤离危险地界。(4)环境监测组职责组长:郭军成员:周真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或协助外部救援力量进行应急监测工作,及时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结果等情况。(5)物资供应组职责组长:何东霖成员:邵书燎负责拟定事故应急救援物资采购计划,检查核对应急物资库存,应急时调配应急物资。负责联络应急物资运输车辆调配。负责应急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应急设施、设备保持正常。负责保障水、电、气、通信的运转及灭火救护器材供应的物资保障,发布事故中的停水、停电指令。(6)技术保障组组长:刘庆伟成员:刘钊技术保障组在企业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参与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企业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企业内部应急救援组织结构相关人员及联系方式如表3所示。表3 应急组织结构相关人员联系方式序号应急机构职务姓名单位内职务联系电话1指挥部指挥长耿直副总经理副指挥长荣新瑞生产运营部主任2应急办公室主 任荣新瑞生产运营部主任成 员刘钊生产运营部专责3现场抢险组组 长付杰计划物资部业务员成员夏耀奎么站电站值班员4医疗救护组组 长祖茜么站电站值班员成员彭麟枭么站电站值班员5治安警戒组组 长刘琪林么站电站值班员成员夏耀奎么站电站值班员6物资供应组组 长何东霖计划物资部主任成员邵书燎计划物资部业务员7技术保障组组 长刘庆伟么站么站电站站长成 员刘钊生产运营部专责8环境监测组组 长郭军么站电站值班员成 员周真全么站电站值班员4.4 地方机构及职责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由于自身能力和条件的限制需要请求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技术支援,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污染物监控。突发环境事件地方机构应急求援联系方式如表4所示。表 4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求援部门及联系方式序号部 门联系电话1贵州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0851-2环境污染报警投诉电话123693威宁县环保局0857-4消防队1195贵州省卫生防疫站 0851-6毕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857-4.5 环境应急专家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如事件处置技术超出光伏电站自身能力范围,可请求毕节地区或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心应急专家库中的专家给予技术支持。专家组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所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型提出有效、适用的应急处置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扩大,将影响降到最低。污染控制应急专家联系方式如表5所示。表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联系方式序 号姓 名单 位专业类别联系电话1马福波贵州省化工研究院化工2孙 萍贵阳铝镁设计院环境工程3张延林贵州轻纺工业设计院环境工程4彭润芝环境学会水处理5姚军省水勘院社会区域5 预防与预警5.1预防和预测5.1.1培训日常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环保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5.1.2建立事故预防及报警系统在光伏电站内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报警系统。采取相关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综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物品储存仓库有毒有害物质意外泄漏、燃烧事故的发生,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渣处置系统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易发生火灾、泄漏的位置设置监测仪,当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时能及时报警,使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扼制;在危险物品储存仓库及工作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及灭火设施,确保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及时得到控制并保证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5.1.3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光伏电站污水处理站自动化控制水平,减少生产系统的操作偏差,确保光伏电站的生产安全。生产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和标准规范,努力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5.1.4加强日常管理及巡警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对生产设施、环保设备运行状况的巡检,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设备、管道、管件等由责任部门负责定期检查封闭性、安全性。废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系统、危废储存间等为企业内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作为环境事故防范的重点公司指派安全监管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及时排除隐患。5.1.5加强危险固废管理建立光伏电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产生台帐、危险废物转移手续,变压器检修或故障时记录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量、及去向,责任到人,并如实向上级部门申报。一、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危险废物的特性。二、操作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危险废物的处置方式及危险废物环境应急措施。三、要求员工使用规定的盛放容器,分类收集相应危险废物,放到固定的位置,不得擅自倾倒、堆放或混装,并防止危险废物流失污染环境。四、及时安排员工将危险废物运到危废储存间,分类存放,危废储存间的保管员负责危险废物的接受、计量、保管、出库移交,办理相关手续并建立台帐。五、建造危险废物专用的储存仓库,集中存放回收危险废物,仓库应防雨、防晒、防渗漏、防扬尘,按照危险废物种类,分类设置存放区域并标识,严禁各种危险废物混合存放。六、采供部落实具备法定资质的加工单位和承运单位并签订合同将危险废物委外加工。七、废气油渣等危废运转时运输车必须密封,严禁泄漏。八、危废间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警示牌。九、接触危险废物的人员,必须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做好自身防护。十、一旦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时,立即启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5.2 预警5.2.1 预警行动(1)预警发布程序各应急小组根据光伏电站应急指挥部发布的预警通报,及时通报预警信息,指令本小组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按照突发环境事故的分级,突发环境事故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高到低,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预警的发布、解除均通过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2)信息报告与处置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尽快核实情况,由应急指挥部向威宁县环境保护局报告。威宁县环境保护局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5.2.2 预警措施(1)发布预警公告。(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应急救援小组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5.2.3 预警解除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控制情况,预警的解除通过应急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6 应急处置6.1 应急措施6.1.1废水外溢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当发生少量废水外溢事件时,迅速关闭进出口阀门,用扫帚将少量泄露的废水收进光伏电站污水处理站中,泄漏现场进行消毒处理。(2)当生活废水和含油废水发生大量泄漏的现象时,疏散事件区人员,设立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抢险组立即切断泄漏源,组织人员及时用沙袋围截废水。(3)对本企业自身不能处理的事故,及时向威宁县环保局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同时联系外部有能力处置的单位寻求技术支援。6.1.2危废泄漏应急处置措施根据应急预案要求结合本企业的特征污染物的具体实际,制定了如下污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处置一般原则:(1)当班人员立即切断泄漏源,根据泄漏数量向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报告。(2)当班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3)如有人受伤及时进行救护处理。(4)应急处理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穿戴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5)不能直接接触污染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6)严禁将泄漏物排入下水道。(7)液体用石灰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固体用洁净的工具送有资质单位处理。(8)当失火和泄漏同时发生时,抢险人员必须穿戴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尽可能将盛装容器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火结束。灭火剂选择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等。检修废机油泄漏应急处置措施在废机油产生过程中发生泄漏,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如下:(1)事件发生后,当班人员立即通知应急办公室,由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情况,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治安警戒组负责组织疏散柴油发电机旁及周边有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2)现场抢险组立即切断泄漏区域内的各种可能引起泄漏物起火或爆炸的火源,对大量的泄漏物,先采用构筑临时围堤的办法围堵隔离措施防止蔓延,将能收集起的泄漏物收集转移至备用油桶内贮存,然后投加砂土覆盖泄漏区,将泄漏物吸附收集后存于备用塑料桶内,再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对泄漏在储存间地面的少量泄漏物采用砂土覆盖吸附后,收集贮存于备用塑料桶内,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3)参加现场处理的人员需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采用佩戴橡胶手套、口罩、穿橡胶靴等防护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具体泄露处理措施:如果出现微量泄漏,可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并按要求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查和处置,可以避免事故范围扩大,减少环境污染。如果出现大量泄露,虽然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和处置,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并波及厂区周边范围。值班人员应迅速切断泄漏源、清理一些可燃物质,待泄漏事故处理完毕后用沙土覆盖污染区域,再冲洗。6.1.3火灾或爆炸引发的次生环境事件应急措施光伏电站存储可引发火灾或爆炸类的物品是废机油等油类物质,在经营、储存过程中操作或管理不当,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1)当光伏电站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岗位人员首先采取现场保护措施控制事故范围,并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告。(2)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长或副指挥长汇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确定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具体地点,周围环境状况,危险物类别,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等情况,并下令通报各应急小组组长做好应急处置准备。(3)治安警戒组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紧急撤离并划分事故区,严禁无关人员入内;通讯联络组在指挥长安排下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时联系外部救援力量;现场抢险组和技术保障组协助外部救援人员进行事故应急处置;应急监测组协助威宁县监测站对事件发生后排放的特殊污染物进行采样监测,并初步判定影响范围及程度;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重伤员及时转院就医。(4)事故解除后,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药品或水对现场进行洗消处理,洗消废液统一引流入光伏电站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外排。6.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为能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确保光伏电站储备有相应的应急物资。应急物资由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安排人员统一管理,并将应急物资按功用进行分类存放,同时贴上醒目标识,以便于紧急情况时的有序调用。对应急设施、物品的数量拟定清单,定期进行核对数量和保质期,数量不足的及时补上并根据储备物资的使用期限定期更换,确保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能提供足够数量且有效的应急物资。光伏电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如表6所示。表6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存放地点1雨衣件5应急物资库2胶鞋双53口罩个104防化手套双55防化服套56安全护目镜副57铁锹把108锄头把109编织袋个2010隔离带米100011潜水泵(防腐蚀)台212沙土Kg50014充电电筒把415应急照明灯盏416干粉灭火器个1017对讲机个518急救箱个36.3 应急监测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方案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事故等级、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等情况进行确定。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等级,公司应急指挥部及时向威宁县环境保护局报告,光伏电站应急监测组协助外部救援力量实施监测工作。6.3.1 监测布点原则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的相关规定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进行布点监测。采样断面(点)的设置一般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及其附近区域为主,同时注重人群和生活环境,重点关注对饮用水水源地、人群活动区域的空气、农田土壤等区域的影响,并合理设置监测断面(点),以掌握污染发生地状况、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范围。水污染监测布点原则根据事故发生点的地表水流向及该地区水域特征进行水质监测布点。对河流的监测,按规范要求在事故发生地及其下游布点,同时在事故发生地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点);如河水水流的流速很小或基本静止,可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层采样;在事故影响区域内饮用水取水口和农灌区取水口处设置采样断面(点)。监测因子: BOD5、SS、NH3-N、石油类等监测时间及频率:事故发生后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6.3.2 监测布点根据光伏电站所处地理环境状况和周边地表水分布情况,厂区废水不外排所以没有排污口,按照厂区雨水排放线路,光伏电站周边地表水应急监测布点情况如表7所示。表7 地表水污染监测断面项目编号断面名称监测因子地表水W1可渡河支流纳污口上游200米BOD5、SS、NH3-N、石油类、等W2区域雨水排口W3可渡河支流纳污口下游200米6.3.3应急监测管理制度(1)突发环境事件时,光伏电站应急指挥部及时指挥通环境监测组对现场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光伏电站无法监测的时候,联系威宁县环保局协助监测。(2)进入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的应急监测人员,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对事故现场不熟悉、不能确认现场安全或不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未经现场指挥或警戒人员许可,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3)监测人员随时保持通讯设备开机状态,到达各监测点后立即向监测组组长报告监测点的水体和土壤受影响的基本情况,之后每半小时报告监测结果和人员安全状况。(4)应急指挥部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依据。6.4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6.4.1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救援的同时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尽可能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指挥人员保持镇静,现场救援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人员离开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疏散较为困难时,保持沉着冷静,不采取莽撞措施。在现场救援的同时,尽可能保护好生产设备和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并上报应急指挥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光伏电站的经营设备、设施在室内和室外均有分布,故现场保护方法有:(1)区域内现场保护方法在事故现场的周围绕以隔离带或撒白灰等做警示标记,防止他人入内。通过现场的道路,必要时可临时中断交通,配专人指挥行人或车辆绕道而行。事故现场重要部位及进出口,设岗看守或者设置屏障遮挡。环境发生改变时(如天气),对现场上易变的痕迹物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2)各工段现场的保护措施封锁现场的出入口和通道。封锁出入口,重点是现场中心所在的出入口;在门口、窗口和重要通道布设专人看守,如是双向通道则全部封锁,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封锁现场周围地带。在现场周围划出一定的警戒范围,布置警戒,禁止人员进入现场,以防破坏现场外围的物证。在实施封闭措施时,不随便移动室内的物品、物件。6.4.2现场净化的方式现场洗消工作由现场抢险组负责,现场抢险组人员在穿戴好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对事故现场及救援车辆进行洗消处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或被带出现场。根据公司内所用及所产危险化学品种类,洗消废液排入光伏电站污水处理系统,严禁直排出场地外,以免污染周围水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事件。根据污染事件及排放特征污染物的种类,对泄漏物进行收集处理后,被污染的地面可利用喷洒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喷洒絮凝剂和清水冲洗等方式消除污染。一般在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源头洗消的方式,即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冷却油储存间进行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6.4.3 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污染事故现场洗消后,防止二次污染,制定二次污染防治方案,确保无二次污染,并确认污染控制彻底。根据光伏电站突发环境事件的实际情况,在洗消过程中用到的化学药品、洗消用水及消防用水采用合理的设围堵设施收集后,统一排入光伏电站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方可外排。7应急响应NYYN事故发生接警信息反馈事故判断应急处置行动启动应急预案事故控制报警现场指挥到位应急器材调配扩大应急接受上级指挥人员撤离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场隔离应急监测清理回收污染物Y事故处理结束应急预案总结评审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7.1 应急响应程序图4 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7.2 信息报送7.2.1 信息报告时限及程序(1)光伏电站内部报告时限及程序突发环境事件时,事故现场人员或值班人员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及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对于火灾、污染物泄露等事故伴随产生的污染事件,使用广播系统向工作人员通报应急情况,动员应急人员到岗,并提醒无关人员采取防护行动,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同时,光伏电站应时刻具备有: 内部联络电话光伏电站内部应急联系电话见表3。报告程序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或值班人员立即向本部门领导报告,相关部门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光伏电站内部报告程序如图5所示。事故现场人员事故部门领导应急指挥部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图5 突发环境事件内部报告程序流程图(2)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外部报告时限光伏电站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立即对其进行初步判定。当初步判定的事件等级达到光伏电站自身能力无法处置的级或以上时,应急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及时报告威宁县环境保护局。威宁县环境保护局根据突发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规程
- 康复医学康复规程
- 农作物生长环境调查方案
- 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规定
- 2025至2030年中国营养师培训市场运行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浙江省金华成泰农商银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利工程水库设计总结
- 2025榆林高新第六小学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乡村社区后备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乌什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华南理工大学《微积分Ⅱ(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职数学课件 1.1函数
- GB/T 5526-2024动植物油脂相对密度的测定
-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
- 2.10丰巢智能柜合作协议
- 九一八知识竞赛题50题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水库除险加固及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正式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