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技术结构及常见故障判别方法,.,一、铁路货车基础制动装置技术结构铁路货车基础制动装置主要包括制动缸前、后制动杠杆、拉杆、闸调器、转向架固定杠杆、移动杠杆、制动梁及推杆等。具体结构见下图:图1车体安装基础制动装置部分1拉杆;2控制杠杆;3前制动杠杆;4推杆;5闸调器;6后制动杠杆。,.,图2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图3转向架安装基础制动装置三维图,.,二、铁路货车基础制动装置传动原理1.制动缸输出力传递过程如图1所示,制动缸的输出力通过推杆4作用在前制动杠杆3上,前制动杠杆3拉动闸调器5,在此将制动力转变为两部分,即一位端部分和二位端部分。以闸调器5为支点,一位端部分制动力传递到一位拉杆1上,二位端制动力来源是闸调器的拉力,闸调器拉力拉动后制动杠杆6,后制动杠杆以支点座为支点,将制动力传递至二位端拉杆上。两个拉杆再分别拉动1位和2位转向架,即图2上的F力,将制动力传递到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上,最终作用在制动梁闸瓦上。,.,2.手制动机输出力传递过程如图4所示,手制动机输出力通过手制动装置拉杆、拉链等零件传递到前制动杠杆3上,作用点是前制动杠杆上推杆外侧的手制动孔,然后再按制动缸输出力传递过程进行传递。图4手制动装置,.,三、铁路货车制动抱闸故障表象及判断方法1.制动抱闸故障定义制动抱闸故障是由于制动机故障、手制动机不缓解等原因造成的制动缓解不良、闸瓦不能与车轮踏面分离的铁路货车运用故障,其主要危害是擦伤车轮踏面,造成车轮踏面熔渣、辗堆。,.,2.制动抱闸故障表象及判断方法2.1车辆制动机处于缓解位时,制动缸活塞杆仍处于伸出状态,即制动缸未缓解,导致车辆所有闸瓦均紧贴车轮踏面,造成车轮踏面擦伤产生熔渣、辗堆,并伴有高温。2.2车辆制动机处于缓解位时,制动缸活塞杆缩回,但手制动装置仍处于制动位,即手制动机闸链未松开,仍然拉紧前制动杠杆,致使基础制动装置仍处于制动状态,导致车辆所有闸瓦均紧贴车轮踏面,造成车轮踏面擦伤产生熔渣、辗堆,并伴有高温。,.,2.3铁路货车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通过车站时,经常会发生制动调速现象,小减压量的空气制动会导致闸瓦瞬间贴靠车轮踏面即离开,但由于各车辆的制动机灵敏度、闸调器灵活性以及闸瓦厚度存在差异,可能会造成某些车辆的某些闸瓦离开车轮踏面时相对迟缓而产生火星,对上述现象不能简单认定为制动抱闸,可通知前方车站重点观察再进行判断。,.,列车运行途中如果出现冒火花的现象,应注意观察冒火花的部位,如果车辆的4个车轮同时出现冒火花现象,则可能为抱闸,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甜玉米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
- 2025年湖南省浏阳市生物高一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城管扫地考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一中2026届高一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水疗服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冷链物流包装材料可降解替代进程报告
- 2025中国生物降解材料市场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风险研究报告
- 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高级进度控制与成本管理实施手册
- 助教工作手册与操作指南
- 2025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运营模式与效益分析研究报告
- 工程测量技术实践作业指导书
- 围墙粉刷施工方案(3篇)
- 2025山东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及分支机构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数控技术专业介绍
- 2025至2030中国黑龙江省养老机构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华能工匠杯”电力市场交易技能竞赛考试题库(附答案)
- 吸引力法则培训课件
- 做课件教学的步骤
- 2025年饮料gmp试题及答案
- 低碳景观设计策略-洞察及研究
- 局工作秘密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