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_第1页
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_第2页
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_第3页
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_第4页
针灸按摩科适宜技术操作规范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适宜的技术操作规范一、针灸1、严格无菌操作,针头必须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对于留针治疗的人员,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注意防止取针时漏针或断针。采取措施防止晕机、针滞和断针,如有及时处理。使用电针时,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强度。治疗后,关闭开关并将输出调至零。定期检查针灸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果不锋利或弯曲,应及时修理,如果不容易拉直,应更换。2、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意外事故。3、首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如情绪紧张,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患者,做好门诊病历和医疗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和改善针灸治疗效果。5、针灸户外工作者应坚持岗位学习,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6、针灸室工作人员工作时,工作室内严禁吸烟和喧哗。按摩1.对于需要按摩治疗的患者,按摩室的医生应详细检查他们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体力、年龄、性别、胖瘦选择按摩部位和手法。选择合适的体位后,患者应暴露于治疗体位。操作人员应按照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操作。2.按摩异性患者时,治疗部位的暴露应适当,治疗应认真。不允许和病人开玩笑或聊天。3.在治疗室按摩时,操作者应文明操作。应该正确选择这项技术。为了节省劳力,不允许使用肘或脚跟等粗糙的技术,也不允许敷衍了事。4.在保健按摩过程中,患者应穿背心、内裤并盖上按摩菜单,然后从上到下,首先从背部和腹部,首先从上肢到下肢,然后从盘到穴位进行按摩。5.推拿医生要坚持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推拿技术,才能真正达到强有力、持久、统一、深层次的要求。6、按摩医生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7、按摩室工作人员工作时,不得在工作室吸烟、喧哗。中频治疗仪操作规范1、打开电源,输出旋钮应在零位,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暴露部位,冬季应注意保暖;2.选择电极和焊盘,并确定放置方法。先用水浸泡垫子。金属板不能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3、缓慢增加电流,直到病人的最大耐受量;4.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适应程度,电流强度可逐渐增加或减少到患者的耐受水平。5、处理后,慢慢将电流降至零,关闭电源,取下电极板,整理好设备,摆放整齐,擦拭干净,备用。针刀治疗常见病中医基础适宜技术针刀治疗常见病中医基础适宜技术;一、颈部关节痛(颈椎病)这里,只介绍颈椎病的项关节痛疾病。患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累积性劳损病史,头部反复向一侧倾斜或颈部僵硬,颈部活动受限,颈背疼痛,酸胀和僵硬,头颈部活动时有弹性噪音或钙化组织摩擦声,早晨有严重不适,颈枕肌筋膜韧带附着点有压痛和索状物质,X线显示:颈部生理曲度增高1.患者处于坐姿或俯卧姿势,头部弯曲30个固定点。治疗点选择在下棘突和患病椎体侧面之间1-1.5厘米的位置。刀刃线平行于脊柱的纵轴。首先,切断患病椎体棘突上下边缘的棘突间韧带,然后将棘突间韧带穿入关节突的关节囊。刀口线平行于颈椎纵轴,针体垂直于皮肤,穿刺深筋膜,刀口线旋转90度,经3-5次纵切出针。例如,横突结节有损伤点,针刀的刀口线平行于颈椎的纵轴,针体垂直于横突结节的外侧,针到达骨面后刀口线转90。在横突末端的上下边缘松开3-5把刀,以松开横突表面的部分深筋膜。出针后,用无菌辅料按压针孔1-2分钟,关闭针孔。2.手法辅助治疗,患者坐位,以第四颈椎棘突右偏为例,颈椎屈曲20-25,左偏35,右旋转45。表演者站在病人身后,左手拇指固定并偏置到棘突上,棘突用四个手指放在病人的左头枕上。右手支撑在下颚或左脸上。当右手向右上方旋转时,左手拇指轻轻将棘突推向左侧,经常听到“咔哒”声,拇指下有轻微位移。病人仰卧,在针刀手术后,首先进行颈部后肌群放松技术。然后,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下颌,用另一只手握住枕骨部分,在轻微伸展的情况下缓慢摇动患者2-3次,以使患者完全放松。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后颈,将拇指压在错位颈椎横突下作为固定支点,用另一只手握住下颌和面颊部分作为复位力点。当头部慢慢旋转到最大角度时,握住下巴和脸颊部分的手和握住脱位支点的拇指同时受到轻微的力(闪光力)的按压,并且经常可以听到关节复位的声音。特别提示1.针刀用于颈椎解剖和松解治疗时,必须熟悉解剖位置。它不能穿透太深,并避免损坏椎动脉和脊髓。2.探索针头并小心地将其剥离。关节痛(肩胛提肌劳损)这里只介绍项痹病中肩胛提肌的张力。该患者长期低头,有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史。肩胛提肌在从颈2到颈3的横突起点或肩胛停止点疼痛,肩胛提肌紧张,在上述部位可见压痛点。特别是肩胛骨内上角的压痛是显著的。上肢的伸展和肩胛骨的抬高或内旋将导致疼痛加剧或运动不能完成。颈部和肩胛骨的x光片可以排除骨骼异常。治疗原则和方法舒筋降压,解痉止痛。肩胛提肌起止点采用针刀微创松解术,以张力减张为主,粘连分离为辅。操作步骤病人的头部在俯卧或坐姿时会轻微弯曲。如果压痛点在肩胛骨内上角的边缘,刀口线的方向应平行于肩胛提肌的纵轴,针体和后平面应以90的角度穿透到达肩胛骨表面。首先垂直剥离针体,然后倾斜,使其与肩胛骨平面形成130度角。在肩胛骨边缘的骨面上纵向切开并剥离刀片,l-2次后可取出针头。如果触痛点靠近颈椎棘突,即针刀插入靠近棘突的触痛点1.病人采取坐着或俯卧的姿势。针刀分别用于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的附着点、冈上肌的抵接端、肩峰滑行囊的抵接端、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接端的切割和剥离,或垂直疏通和剥离,并在肩峰滑行囊处进行透明剥离。如果肩关节周围有其他明显的压痛点,可对压痛点进行适当的针刀松解,拔针后无菌敷料可按压针孔1-2分钟。手术后第二天,用热醋熏洗患肩,并在当地的中药方剂五加散中加入乳香、没药、炒薏苡仁等。5天以后,如果没有痊愈,再进行一次针刀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2.手动辅助治疗。针刀手术后,让患者躺在治疗床上,患肢张开。医生站在患侧,让助手支撑患肢,并指导病人完全放松。医生用一只手将三角肌推到背侧,用另一只手拇指沿胸大肌拉动肱骨上的附着点,分离胸大肌和胸小肌的附着腱,然后将胸大肌(即腋窝的前缘)推向肩峰方向。然后病人被放在俯卧位,助手仍然支撑着患肢。医生用一只手将三角肌推到胸侧,用另一只手在肱骨大结节的止点处拉出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完全拉出所有肌腱。此时,患者的外展和提升可以增加30-50。医生用双手支撑患侧手腕,并指导患者尽可能抬起患肢。当达到最大值时,医生的手可以迅速向上拉以松开粘连。经过针刀和手法治疗后,病人可以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爬墙、拉身体后面的把手和其他功能锻炼。特别提示1.治疗喙突时,触摸喙突的尖端,将手指插入针头,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2.冈上肌的插入点应避开冈上切口,以防损伤肩胛上神经。3.在治疗肱骨结节间沟时,切口线应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方向,以解除粘连,不要横向切开。四、腰痛疾病(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这里,只介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人有外伤或紧张的病史。腰痛或扩散到臀部,弯腰后难以伸直,不能长时间坐着,严重时行走困难。第三腰椎横突顶点的一侧或两侧有敏感的局部压痛点,这些压痛点位置固定,可触及较长的横突。正弯曲试验。【原理与治疗】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针刀松开第三腰椎横突尖端的高应力纤维,以恢复第三腰椎横突末端的机械平衡。操作步骤1.病人采取俯卧姿势。针刀可用于治疗发作期和缓解期。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尖端(即压痛点),常规消毒采用刀口线平行于人体纵轴刺入。当针刀的刀刃接触骨面时,当肌肉和骨端之间有松动感时,采用横向剥离法将针取出,用棉球将针孔压缩1-2分钟。一般来说,一次治疗就能治愈。如果一种治疗没有完全治愈,仍然有残余疼痛,应在5天后再次进行,最多不超过3次。2.手动辅助治疗。病人站在墙边,两只脚跟靠墙。医生用一只手握住患侧的腹部,让他弯下腰,用另一只手压住病人的背部。当帕特手术步骤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