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酌酒与裴迪(唐)王维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注】王维一生沉浮宦海,过着亦显亦隐的生活。按剑:意为“结仇”。先达:指有德行有学问的前辈。笑弹冠:笑侮后来的出仕者。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白首相知犹按剑”紧承首联,由总到分,写白首相知尚且成仇,其他人就不用说了。B颈联描绘的清新明丽的画面与颔联所写的“势利”“凉薄”形成对照,又为尾联的抒情作铺垫。C尾联 “高卧”一语双关,表面含意是“躺着舒服”,实则暗含隐居不仕,超然洒脱之意。D尾联与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浮云”意象含义相同。E. 本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恬淡、清幽、澄澈、自然的,与王维诗歌一贯风格相符。2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难度适中,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D E(D项:本诗的“浮云”比喻变幻莫测的世事,李白的“浮云”比喻奸佞小人。E项:本诗抒发王维对世事的愤激不满,非恬淡自然的一贯风格)2首句“酌酒与君君自宽”,表面上是说“君自宽”,其实,宽人即宽己,诗人胸中积愤懑,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化;次句“人情翻覆似波澜”,则点出了世态炎凉,足见诗人心中愤激之情。(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次韵尹潜感怀(宋)陈与义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注】陈与义,南宋诗人,少即有才名。此诗写于1129年,诗人遭受贬谪,仍未复官。又因金兵南下,连陷三州。故避乱江汉,转徙湘湖。金兵南犯,南宋政府对定都何处存在争议。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诗人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感到幸运。B颔联用借代的手法,“翠华”是翠鸟羽做的旗,常用来指皇帝;“白羽”指古代将军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C诗人用“风尘”借指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往,来往风尘共白头”中“风尘”之意相同。D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多战乱,下句叹万里路奔走江湖,两句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E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表明作者与尹潜定都南京的主张一致。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难度较大,预计只有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一、二级达标校。【参考答案】1.A C (A“为国有人”指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C戴诗中的风尘指尘事、平庸的事。对一项3分,两项5分)2. 首联诗人用“又”“叹息”等词,表达了面对金兵的多次入侵,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才不得展的愤懑。颔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现了对朝廷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颈联与尾联通过对自己漂泊的状态及国无定都的现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和朝廷前途命运的担忧。(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唐)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注】蹉跎:不顺利,虚度光阴。二十三年: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与诗歌内容判断有误的两项是(5分)A.本诗是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诗人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B. 首联“引”形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C. 颔联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虽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表现了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愤怒。D.尾联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又称赞他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E.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刘禹锡在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结合诗句内容,概括这两组诗句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难度适中,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B E(B应是刘禹锡为诗人音杯。 E“古文运动”应改为“新乐府运动”)2.白诗这两句运用了对比,讽刺的手法直抒胸臆。该二句对当权者和无为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愤懑;刘诗则抒发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襟怀,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的乐观、豁达之情。(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次韵唐公三首其三 旅思(宋)王安石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注】张壤,字唐公,北宋嘉佑六年契丹国母生辰使,王安石友人。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因见秋风,于是想起家乡的苑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适意尔”,当日辞官归乡。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此诗题为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与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泊船瓜洲一样,都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B首联直抒胸臆,诗人奔波南北,韶华老去,身心俱疲,不想再为国征战攻伐;一个“愁”字突出了诗人的迷茫。C颔联写景,以夸张手法写天地的阔大深沉,并为进一步抒怀做了铺垫:“蟠”“人”二字化静为动,颇见功底。D颈联 “心共远”表明白己心志高远,意欲九天“步月”却形单影只,可见诗人虽高处不胜寒却依然积极人世。E王安石的诗歌用字工稳,好发议论,多用典故,擅长于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本诗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2诗的尾联是怎样表现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难度不大,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 B E(B项中“为国征战攻伐”“突出了诗人的迷茫”错,应是思家之愁和国事之忧;E项,本诗并未集中体现“擅长说理”这一特点)2参考答案:尾联即景抒情,诗人借张翰的鲈鱼脍的典故委婉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面对秋风,诗人虽然伤悲,但依然慷慨歌大志;虽然思念家乡,但为国事不计个人得失,顾大家而舍小家。(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杜鹃花得红字(宋)真山民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注】“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需押此韵。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为全诗定调。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B颔联借景抒情,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C颈联因是写夜,诗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合,升腾起悲凉之气。D尾联直抒胸臆,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2这首咏物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杜鹃花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难度不大,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A B(A项中“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B项中“借景抒情”错)2虚实结合。(2分)首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传说给杜鹃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第二联由虚到实,杜鹃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第三联前句写实,月下杜鹃花翠雾笼罩枝条;后句虚写,杜鹃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4分)(如答拟人、用典、烘托,酌情给分)(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被檄夜赴邓州幕府(金)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注】“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又极言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B. “月三更”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星夜疾驰,连夜赶路的情景。C. “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D. 第二联中“官有程”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E. 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言简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难度不大,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C E(C“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情”,错,最后一联中“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已经表明作者的态度了,他不愿为官,只愿过乡间农家生活。E“比兴”,错。对一个3分,全对5分)2.希望终老田园。颈联写十里池塘,群鸭戏水的欢畅热闹以及川原桑柘在晚烟中平展的美景,表现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心念国事。首联写作者应檄赴邓,着敝跨羸,星夜赶路,隐含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颔联写虽不情愿,但征召有期,国家又有急难,不得不立即动身,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矛盾、无奈之情。尾联写虽志在终老田园,但春官识名,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红梅(宋)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B“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E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2.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就其中两点作赏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本诗歌是咏物诗,内容与技法均属常见范围,难度不大,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A C2.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宋)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优美旖旎,也渲染了战争生活艰辛。B.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C.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D.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E. 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选择题A项较为简单,预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D项意在纠正对动静结合这一技巧的认识盲区,难度较大。主观题则为中规中矩的题目,预计基础扎实的学生能够掌握。【适用范围】一、二级达标校。【参考答案】1.A D(A项:渲染了遍地风景凄凉萧瑟。D项:“动静结合”或“动静互衬”,常用于实景描写,这里诗人写的是梦境,属虚写。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壮阔的词境中来)2.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3分)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3分)(九)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登鹳雀楼(唐)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选择题B项考查技巧,较为常规,预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E项考查内容情感主旨,学生需要一定的人生体验及理解能力,难度较大区分度很强。主观题预计基础扎实的学生能够掌握。【适用范围】一、二级达标校。【参考答案】1.B E(B项:“客观真实”错,本联运用夸张手法突出鹳雀楼之高。E项:本诗表达作者居高临下,孤高傲世,超脱尘世的情怀)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颧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 准拟:准定。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三、四句“鳞鳞细浪” 承接“平铺十里湖光”,具体写水面平静。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确信能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E. 从词的风格上看,本词属于婉约词作,语言清新明丽。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作简要赏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选择题B项考查诗歌内容理解,难度较大,预计只有小部分学生能掌握;E项考查诗歌语言风格,相对简单,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主观题考查诗人情感态度,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B E(B项:结合题目“又题阻风三峰下”及注释的信息,能阻碍行船,此时风浪应该是汹涌的,作者把大的风浪说成是水神为留行而唤起鳞鳞细浪,这是作者乐观幽默,举重若轻的表现。E项:本词应属豪放之作)2. 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程为大风浪所阻,而是抒写作者想象的意象,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那美好的夕照景象。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面对风浪阻遏行舟的情况,词人处之泰然。(十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唐)岑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1下列选项对本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和一般写景诗相同,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写景为抒情铺蓄势。B首联写自己三十岁才被授官职,“阑”字道尽仕途的艰险波折,是统摄全篇的诗眼,整首诗都围绕“阑”展开。C颔联直抒胸臆,诗人考虑到自己家无旧业,故而不敢嫌弃官职低微,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变出世为入世的心意。D颈联“吞”字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字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E颈联“吞”、“醉”二字形象生动,也是诗眼,突出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流露出诗人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2.尾联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本题难度不大,预计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适用范围】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答案】1.A B(A项:本诗首联叙事,颔联抒情,颈联写景,尾联抒情。B项:“阑”非统摄全篇的诗眼。5分,选对一项得3分,全对得5分)2.用典: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寓指仕宦生涯。(2分)借代:用鱼竿代指隐居生活。(2分)对比:“五斗米” 与“鱼竿”,折腰与闲逸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在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2分)。(大意对即可)(十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华清宫(唐)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华清宫(唐)崔橹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气候宜人,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C崔诗“草遮”一句,着力描绘华清宫周边环境荒芜衰败,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D崔诗三四句写华清宫夜间之景,把凄清萧瑟更推一层,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E. 吴诗“无人知道外边寒”和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中的“寒”都主要写出了天气寒冷之意。2.两首华清宫诗,虽题材相同,但手法、主题各异,请具体分析两首诗各自使用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的思想情感。(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客观题重在考查情景关系及诗歌内容,难度适中,预计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主观题考查技巧。难度较大,预计只有小半学生能掌握。【适用范围】一、二级达标校。【参考答案】 1.B E(B(诗歌所表达的并非“赞美之情”,而是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愤恨之情”。E吴诗的“寒”有民众受冻挨饿的意思,崔诗的“寒”是凋零衰败的意思) 2.(1)吴诗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写华清宫,将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而宫内呢,只见雪飘之形,不见雪堆之景,树林郁郁葱葱,楼阁碧帘垂地,一片暖融融,统治者的生活自然悠闲,外面的寒冷,他们亦毫无觉察,这样下去,结果很难设想。揭露了统治者只顾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不顾民生疾苦的丑恶现象,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2)崔诗运用时空转换的描写方式,一二句言白昼之情,三四句写夜间之景;从登山入宫之道写起,再写华清宫中之景。通过对华清宫凋零衰败景象的描写,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流露出对唐朝当年兴盛繁荣的缅怀及时过境迁的伤感。(运用夸张“云树深深碧殿寒”、拟人“明月自来还自去”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答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可得分)(6 分,手法各 2 分,情感各 1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十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寒食江州满塘驿(唐)宋之问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州草新绿。吴州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注】满塘蜂:江州的一个小驿站,是宋之问被贬钦州过江州时停驻的地方。巩,即巩县,在洛水西岸,是洛阳的东大门,世称“东都锁钥”。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州为吴州。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寒食节为清明节后一日,在这一天需禁烟火,只吃冷食。B首联虽只字未提遭贬之事,但通过“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C颔联作者触景生情,眼见京洛之地此时已然满树繁花,作者不禁,心生怜爱。D颈联先重复“吴州春草”以承上启下,引出思归之情,直抒胸臆,感情深沉痛楚。E. 本诗前四句以乐景衬哀情,感慨今日的沧桑,语言平淡朴实,流露出遭贬南行的惆怅。2这首诗的尾联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及郦道元三峡结尾一段,都写到猿声,但所起的作用不同,请分别简要分析。(6分)【选题理由】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预期效果】客观题重在考查技巧,难度较大,预计一半学生能掌握。主观题考查课内外比较。对语文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而言不难;反之,则可能丢分。【适用范围】一、二级达标校。【参考答案】1. B D(A寒食节为清明前一天。C颔联中,“应”字有推测之意,诗人身为逐臣,此时身在江州,回望京洛,想象京洛之地花开繁茂,“触景生情”表述错误。E语言清丽自然)2 本诗中的“猿声”,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思归怀乡以及遭贬南行的哀伤之情。由于作者身在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两岸“猿声”似乎在叫个不停,表现了李白遇赦后的喜悦心情。郦道元三峡中所写的“猿声”,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谷中久久回荡,使作者联想到三峡渔者所歌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衬托了三峡秋天悲凉的气氛。(各2分,意对即可。关于郦道元三峡中的猿声,只答表达了作者的哀伤情绪的,不得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三峡渔者借猿啼表达伤感情绪,而文末引用它的目的是衬托三峡秋天的悲凉。前文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当然是表现三峡秋天的悲凉气氛)(十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1分)曲江对雨(唐)杜甫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注】: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 ,令左右於楼下撒金钱。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即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C诗人不说风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航空零部件进口合同书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公寓房产代理合作协议
- 2025版桥梁清包工合同工程监理与质量监督合同
- 2025地产公司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合同
- 2025版农业信息化农资采购服务合同
- 2025版公关活动策划试用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 2025版人民防空工程租赁合同范本及应急保障协议
- 2025年全新空调租赁与能源管理服务合同下载
- 2025版石膏板企业战略合作伙伴销售与研发合同
- 2025版农产品电商代理销售合同书
- 用友U8全产品功能介绍
-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书
- GMAT数学概念单词
- 三基考试题库3
- 化工安全与环保PPT
- 流体力学的课件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800字
- 新录用公务员取消录用审批表
- 消控中心值班检查记录表
- 电梯周期日常维护保养项目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