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课件邵_第1页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课件邵_第2页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课件邵_第3页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课件邵_第4页
第三课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课件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刚跨入20世纪的中国,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的蹂躏和欺凌;经济上被西方列强控制和掠夺。中华民族处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苦难深处。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状态。,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除了遭到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侵略外,西方社会的先进的工业文明和民主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不觉之中所接受,同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有哪些?其中哪些成果在近代传入中国?,第三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自主学习P20-22,1、说出生活中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的新事物有哪些?产生哪些影响?2、说出头脑中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表现?影响?,一.生活中的变化,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1.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轮船,火车,电车,(1)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2)新型交通工具给人力车业带来哪些冲击?如何看待这些冲击?,人力车业生意萧条,逐渐被公共汽车替代;,先进文明必然取代落后文明。,汽车,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进步,2.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之一(如邮票、邮政的出现),方便人们的交流,2.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之二(电话、电报的出现),方便人们传递信息,新的通讯工具在中国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出现于何时何地?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为什么近代以来的许多科技发明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1882年上海,三明治、白兰地、维他命、沙发、麦克风、霓虹灯、卡通片等。,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局限性;,中国实行闭关锁国与自大保守;,中国实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二.头脑中的变化,(1)阅读课文P21和下图(民国时期报刊)回答:报纸何时传入中国?出现于什么地方?,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报刊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选自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1.精神生活的变化(之一),(1)读报刊,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问:该文化娱乐方式是什么?,1.精神生活的变化(之二),(2)看电影,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大人,你何时回来?”“先生,小姐生病了”老爷,北京的女学生自由恋爱一定很多吧。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摘自1927年女仆与男主人的通话记录,2.思想观念的变化,(1)民主思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2)追求自由平等、婚姻自由,妇女地位的提高,西方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男人剪掉辫子,女子缠足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开始的时间大致在()后A.1895年B.1912年C.1919年D.1921年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一切前清官爵袍褂,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3.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不缠足,辛亥革命推动国民的思想解放,3.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人们在街上剪辫子,剪发辫,康有为剪发康有为逃亡日本后,仍留着他那大清帝国的大辫子,所以出出进进招来不少看热闹的人。梁启超和许多华侨都劝他把辫子剪了,他死活不同意,后来他自己也感到太被日本人取笑了,只好同意剪掉。在康有为剪辫子的那天,好像举行什么盛大典礼一般,他朝北京方向摆了香案,还宣读了一篇奏文。奏明圣上自己着满服在日本的种种苦衷,乞求圣上恩准削发。接着又读了一篇给祖宗和生身父母的祭文,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每念完一篇就行一次三跪九叩礼,行礼完毕才坐下来。康有为请来的日本理发师站在一旁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已经问了好几次是不是要理发。等理发师刚拿起剪子,忽然十几串鞭炮齐鸣,理发师大吃一惊,把手上的剪子都吓掉了。,3.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三寸金莲”,禁缠足,“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缠足妇女穿的小鞋,4.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中山装,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4.头脑中的变化-社会习俗,轰动一时的离婚,两者对比看看初中生的学习内容有何不同?请说明原因?,4.教育体制的变化,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科举制培养封建统治下的盲从者和拥护者,近代教育制度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原因由于受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课堂练兵,1.19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电车飞机自行车A.B.C.D.,2.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人们出行乘坐汽车报纸上刊登德国投降的消息留学生搭乘轮船回国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A.B.C.D.,3.上海市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7.19世纪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这主要源于()A.启蒙运动的发展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推动D.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4.中国最早采用新的邮政方式是在()A.清朝中期B.清朝末期C.民国初期D.新中国初期,6.“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真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面天涯连一线。”上述诗句反映的是()的使用A.火车B.电报C.轮船D.飞机,5.中国第一家电话公司开办于()A.1870年B.1880年C.1882年D.1905年,8.现代意义的报纸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后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以下是1927年上海的女仆与北京的男主人的通话记录:“大人,你何时回来?”“先生,小姐生病了。”老爷,北京的女学生自由恋爱一定很多吧。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通话记录中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A.B.C.D.,10.我国废除跪拜等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是在()后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A.法治观念B.平等观念C.博爱观念D.互助观念,11.清末广泛流传着一句口号:“大方天足行飞快,反觉金莲步步羞。”它反映了()群体从旧习俗与旧观念中解放出来?A.农民B.工人C.妇女D.商人,12.进入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包括()物质生活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新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A.B.C.D.悄然中之所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B.欧洲工业文明的洗礼C.北洋军阀割据与混战D.科学制度的继续推行,1876年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参加通车典礼的记者在申报上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根据材料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