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_第1页
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_第2页
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诱发胃癌的高危因素胃癌的确切因素并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饮食因素:食用发酵或霉变的食物、高盐食品、吸烟,另外胃癌家族史、胃良性疾病如胃溃疡、良性息肉等均为胃癌的高危因素。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高低之比可相差10倍。日本、智利、冰岛、奥地利、芬兰、匈牙利等国为高发地区;北美、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发病率较低。我国胃癌发病率也高,尤其是甘肃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江淅沿海一带。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可有明显差别,高发区有低发点,低发区有高发点。流行病学调查,对研究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有重要的意义。经大量研究,现已证明有七方面饮食不当可使致癌物和促癌物生成。一、摄入过多的高盐饮食。食盐本身并无致癌作用,但摄入高浓度食盐可损坏胃粘膜屏障,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增强患胃癌危险性。二、喜食腌渍食品和熏烤食品。腌渍食品、熏烤食品中可形成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两类物质,后者可直接致癌。三、常食不新鲜食品。霉变的食物及粮食,不新鲜甚至腐烂的蔬菜,罐头、饮料中的防腐剂和不洁的饮用水等均含有强致癌性亚硝胺化合物。四、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少。五、低蛋白膳食。低蛋白膳食是指不吃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不喝牛奶,只吃水果、蔬菜,每日热能的来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六、暴饮暴食,喜欢吃干、硬、烫食物。进食快,三餐不定时和生气时进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均可成为胃癌发生的诱因。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占多种恶性肿瘤的1/4,它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环境因素及饮食因素工业废气、化肥、农药、某些食品添加剂,以及霉变、油炸、盐腌、熏制等食品均含有致癌物质,可促使胃癌的发生,特别是不良饮食习惯,经常不按时吃饭、爱吃刺激性食物等,这些都可造成胃粘膜慢性刺激,使其功能紊乱、充血、水肿、糜烂、增加胃粘膜癌变的机会。(2)胃部疾患及全身健康状况大量调查表明,胃癌的发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以及肠上皮化生者密切相关。且与胃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的溃疡有关。另外与胃息肉、胃部手术后、胃部细菌感染等有关。据报道,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6%-10%,胃溃疡的癌变率为1。96%,胃息肉的癌变率约为5%。还有报道称,恶性贫血的患者比一般患胃癌的机会要高5倍。(3)精神神经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证明,受过重大创伤和生闷气者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迟缓、呆板、淡漠或急躁不安者危险性相对略低,而开郎、乐观、活泼者危险性最低。胃癌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有着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胃癌年轻化倾向明显: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胃癌男女之比为2.3-3.6:1,而青年人胃癌女性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男女之比为1:1.3-1:2.6,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不要忽视胃癌隐匿症状上消化道症状胃癌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症状。病人常有上腹部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感等。这些是很常见的较为隐匿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逐渐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甚至因癌灶浸润胃周围血管引起消化道出血,或因幽门部分与完全性梗阻导致呕吐等。此时虽诊断容易但已是晚期,根治性治疗较为困难,且效果不佳。恶心与呕吐多为胃癌晚期幽门梗阻所致,呕吐物多为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呕血与便血因癌灶侵胃壁血管所引起。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的不同,病人可以出现呕吐和黑便。如出血时间较长或出血量较大,病人可出现缺铁性贫血。应当特别提醒的是,出现以上症状者,也不必过度紧张,一定要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在少数情况下,胃部良性溃疡、胃肉瘤、胃良性肿瘤及慢性胃炎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只有通过医生做X线钡餐或B超或胃镜检查方能确定诊断。胃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约31。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特别指出,世界胃癌的年发病率为17.6/10万,日本、丹麦等国发病率高,而美国及澳洲则较低,在我国以山东、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高发区。由于胃癌的病因尚未明确,故无特殊预防方法。除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或减少摄入可能的致癌物质,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等。对所谓癌前期病变,要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变化,及时进行治疗。胃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最常见,男女比例为2.671,30岁以下少见。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约16万人。胃癌的病因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饮食因素。长期食用霉变粮食、霉制食品、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过多摄入食盐等都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分泌的毒素可使胃黏膜病变。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癌前病变即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及状态。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腺瘤型胃息肉,残胃炎等等。中青年:当心来势汹汹的“胃癌”除了要提高早期诊断率之外,胃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也非常值得关注。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这并不意味着胃癌离年轻人很遥远,但从临床情况来看,中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增加迅速。近5年来,19岁至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除去多数专家认同的与性别、遗传、曾经的慢性良性胃部疾患、腌熏饮食、烟尘环境等有关因素外,睡眠严重不足、饮食几无规律、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大,以及对胃部不适或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不以为然,都是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中国生物治疗网杨教授强调:“年轻人患的胃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加之容易误诊,确诊胃癌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此时才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年轻人,要保持健康生活习惯,远离胃癌风险。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者,应及早就医,不可延误。而那些胃癌的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恶性贫血、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胃灼热是一种上腹部或下胸部的烧灼痛,人们常常将它与辛辣食物或吃得过饱联系起来,反胃则是胃中的酸性物质返流到食道的一种症状。医生们怀疑,刺激性酸性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变化,并导致最严重的食管癌与腺癌。这种症状发生得越频繁、越严重持续时间长,患食管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症状较轻,则患胃癌的可能性较大。匹兹堡大学胸外科专家詹姆斯卢克蒂尔说,尽管一些解酸药能缓解胃灼热的症状,但并不能够阻止胆汁和其他胃内物质进入食道。慢性刺激和炎症对几种组织有致癌作用。动物研究显示,胆汁倒流是导致食管癌的一个因素。专家们认为,对胃灼热必须高度重视。建议有严重胃灼热的人应积极治疗,使食道恢复健康,而不仅仅是解除胃部不适。(1)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消化不良:通常找不出诱因,表现为食欲差,继而对自己喜爱的食物也无兴趣,尤其厌恶肉类或油腻食物,更换菜谱后效果仍欠佳,或虽有改善,又出现食欲不振,有时伴反酸、嗳气、或消化不良,有这些表现约占68%。因与胃炎、溃疡病症状类似而易被忽视。(2)上腹部饱胀不适:有一种说不清的模糊状闷胀感,常无明显诱因,多在安静时出现,活动、精神分散时消失,饮食调节效果欠佳。74%的患者有此症状。(3)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潜血阳性,是胃癌较常见症状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