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2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3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一、职业危害1、职业危害定义: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2、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125亿人次,死亡110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1.5亿工人遭受职业伤害。我国职业危害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全国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2500万人以上,到1998年,全国累积尘肺患者542041人,累积死亡127147人,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居世界首位。3、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人权)。 (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 (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 (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5、职业病目录 (1)、尘肺:矽肺、煤工尘肺、碳黑尘肺、滑石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 (2)、职业性放射疾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疾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 (3)、职业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氨中毒、氯气中毒、氮氧化和物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等56种。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震动病等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式杆菌病3种。 (6)、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8种 (7)、职业性眼病: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等3种 (9)、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8种。 (10)、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5种。劳动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是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必要的实验检测确定的。主要通过了解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主要有毒有害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及废弃物的理化性质等加以确定,同时可以采用实验检测的方法加以确定。6、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1)、防水卷材制造 防水卷材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行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甲苯、汽油、3,4苯并芘、沥青、高温、苯乙烯、丁二烯。 (2)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利用电弧热,使焊条和基本金属熔化,形成焊接接头使两金属焊体连接在一起。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电焊尘、锰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紫外线。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喷嘴沿焊丝周围喷射出来,在电弧周围造成局部的气体保护层,使熔滴和熔池与空气隔离开来,从而保证焊接过程稳定持续进行。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锰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紫外线。氩弧焊:氩气从焊枪或焊炬的喷嘴喷出,在焊接区形成连续封闭的氩气层,对电极和焊接熔池起着保护作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紫外线、噪声。气焊:利用气焊火焰来熔化焊件和焊丝进行焊接,同时火焰的气流又是熔化金属的保护介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乙炔。 (3)、静电涂装:是以接地的被涂物作阳极,涂料物化气作阴极,在两极间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带电漆滴受电场的作用,沿电力线方向吸附在在被涂物上,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苯系物、甲醇、环己酮、乙酸丁酯。 (4)、喷涂将涂料物化,在气流的带动下,高速的将涂料均匀的涂着在被涂物上。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 (5)、纺织行业主要是粉尘、高温、噪声及洗毛过程中的氢氧化钠,防缩整理中的硫酸、氨,树脂整理中的甲醛、乙二胺,防水整理中的乙醇、环氧树脂。 (6)、家具制造木家具制造主要为粉尘、噪声、苯系物、乙酸乙酯。钢木家具制造主要为砂轮磨尘、硫酸。 (7)、印刷行业印刷岗位:用凸版印刷机、平板印刷机、凹版印刷机等机械设备将各类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上,若是印刷彩页则需加入含有溶剂的彩色颜料。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甲酚、乙酸、乙酸乙酯、噪声。油墨调配岗位:使用计量工具,将配方所需的各种颜料、连接料、用搅拌机制成印刷油墨制成品,再使用轧墨机,将已配制好的油墨半成品等各种填加剂,轧制成各种印刷专用油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二甲苯、甲酚、乙酸乙酯。7、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1)、当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预防与-控制对策上的要求; (2)、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顺序; (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4)、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1、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1)、目的对有职业卫生、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有害因素和其他可能有严重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监测,为职业危害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2)、内容与方法a. 依据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企业的委托,在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监(检)测工作。b. 监测类别 系统监测对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竣工验收前的测定;现有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大修及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测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卫生学鉴定的测定。测定方法:对上述对象按不同的有害因素、作业工序、作业时间长短进行测定,对每道工序应有同一点不同时间连续测定至少三次。 抽样监测: 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作业点进行一次性测定。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样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采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次)。 定期定点监测: 对作业点有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日常的定期定点测定。每个点至少采取一个样品(次);对有害因素作业点进行一次性测定,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样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采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次)。 个体接触水平监测:-佩戴个体采样器的监测:应以工种为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职工,佩戴个体采样器,每个作业班连续采样不少于4小时。同一工种,仅对一名职工作个体测定,须测定三次;如对三名或三名以上职工作个体测定,则取其个体平均接触水平。不佩戴个体采样器的监测:应以工种为单位,对每道工序作业点测定一次,记录每名职工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以下列公式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至少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TWAC1t1+c2t2+cntn=CTTt1+t2+tn 式中:c1cn为某工序或某点测定时的有害物质浓度。 t1tn为相应的接触时间(h)。 CT为各工序或各点有害物质浓度与相应接触时间(h)的乘积之总和。 T为接触时间之总和。c. 监测定点原则监测点是指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操作或定时观察易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 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测定点。 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同一工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至少设一个测定点。 同一车间,不同有害因素,须分别设测定点。 物理因素监测点应根据各自的测试规范要求定点。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点的确定、变更或取消,由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认可。 监测点确定后,应绘制测定点方位平面图。d. 各类有害因素的监测主要行业工种的选择 粉尘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矽尘矿山掘进、支柱、爆破、运输、选矿石粉加工碎、碾磨、筛选、搬运玻璃破碎、碾磨、配拌料、投料、搬运、窑炉维修建材石料加工耐火材料破碎、碾磨、拌料、成型、装出窑、干燥、搬运、维修铸造配砂、拌料、造型、开箱、落砂、清砂、维修陶瓷和搪瓷破碎、碾磨、配拌料、成型、干燥、装出窑、搬运原料:粉碎、碾压、风选、轧弹、混料、筛选石棉制品梳纺:梳条、纺线、合股、捻线、打团编织:制绳、倒线、织布、织带、压型、包装滑石尘石棉制品加工各扬尘工种矿山采矿、破粉碎、搬运、干燥、包装、维修滑石制品使用滑石粉的各工种煤尘煤矿采煤、爆破、煤矿混合、支柱、搬运送煤粉碎、筛选、搬运、维修发电、焦化、港口装卸装卸、粉碎水泥尘水泥生产熟料各工种、成品包装其他尘略略 毒物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硫化氢石油开采、炼油硫化物制造二硫化碳、硫化钠染料、颜料硫化染料人造纤维喷丝腌鱼、腌菜、池糟、窑井疏浚、清理污水泵站、下水道等氮氧化物化工硝酸制造及硝化反应冶金、机构酸洗电镀酸洗矿下开采硝酸铵爆破印染重氮化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染化、制药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生产和使用印染使用苯胺染料氰化物有机玻璃制造氰化反应化工氢化物制造合成纤维丙烯腈制造金矿选矿、提取电镀含氰电镀热处理淬火汽油石油炼油、油罐、油库胶鞋粘帮、粘底有机磷农药生产有机磷农药生产、加工、包装农药销售运输、贮存、保管植保使用有机磷农药苯、甲苯苯的制造石油、焦化的粗苯及精苯作业,苯的人工合成二甲苯化工、制药、染料、香料、以苯、甲苯、二甲苯为原料的合成工种涂料化工及涂装作业涂料制造及喷油漆皮鞋行业及橡胶制品粘胶制造及使用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生产焙烧、合成人工纤维及玻璃纸制品磺化、喷丝选矿选矿剂使用铅铅冶炼冶炼、熔铅、制铅板、制铅线蓄电池制铅粉、制铅板油漆防锈漆制造、使用、铐铲瓦瓦制造搪铅搪铅制铅粉制黑粉、黄彤洲汞汞矿开采、提炼汞冶炼冶炼采金和镀金汞齐、提炼仪表汞仪表、温度计、血压计、气压计灯管荧光灯管、紫外线灯管化工触媒锰锰矿开采、粉碎、精选锰冶炼冶炼锰铁合金锰铁、锰钢电焊条制造铬铬铁矿开采铬冶炼冶炼铬合金铬铁、铬钢电镀镀铬颜料铬酸盐皮革鞣皮砷砷矿开采、冶炼、焙烧皮毛防腐剂制药及药物使用杀虫剂、杀鼠剂制造及使用镉镉合金冶炼合金电镀镀镉极板镍镉电池三硝基甲苯炸药三硝基甲苯生粉碎、过筛、配料、包装其他毒物略略 高温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高温冶金烧结、炼铁、炼焦、有色金属冶炼机械铸造、锻造、热处理陶瓷炉窑玻璃炉窑、拨板、吹泡、灯工搪瓷搪烧炉砖、瓦及耐火材料装出窑锅炉司炉纺织烧毛、漂印染、烫整缫丝煮?造纸煮浆、烘干橡胶硫化 噪声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噪声机械风铲、铆钉、锻造、空压机、振动机、发动机试验、鼓风机木材电刨、电锯冶金风铲、风镐、锻造、高炉、炼钢炉、空压机、鼓风机风铲、风镐、凿岩机、粉碎机、鼓风机、空压机采矿铆钉、发动机试验飞机制造织造、针织纺织锅炉排气供热柴油机、轮机舱、铆钉、风铲船舶 局部振动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局部振动机械风铲、型砂捣固、砂轮、铜管伸拨造船铆钉、砂轮、风铲采矿凿岩工程建筑振捣林业划木 微波有害因素名称行业工种微波广播电视发射通讯、气象雷达通讯木材加热干燥纸张加热干燥药材加热干燥皮革加热干燥食品加热干燥2、意外伤害监测(1)、目的掌握意外事故发生的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和方法a. 掌握辖区内工伤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情况,开展工伤和意外事故的登记、报告、建档;b. 通过对事故现场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各个环节;c. 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找出事故的危险因素;d. 掌握辖区内工伤和意外事故对职工健康的影响程度;e.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预防和控制工伤及意外事故的对策建议。(3)、结果与评价a. 漏报率、建档率;b. 事故发生原因的查明率; c. 文书档案的质量。3、职业相关疾病监测(1)、目的通过监测,掌握主要的职业相关疾病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和方法a. 掌握各行业工种疾病的发生情况;b. 确定影响职工健康的主要职业相关疾病;c. 寻找职业相关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d. 掌握主要职业相关疾病对职工健康的影响程度;e.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防职业相关疾病的对策建议。(3)、结果与评价a. 监测资料的完整性;b. 主要职业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的查明情况;c. 文书档案的质量。三、职业健康监护1、职业健康检查(1)、目的及时发现和掌握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职业危害、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内容a、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了解从业者上岗前健康状况和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证。职业禁忌证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及职业健康检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b、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监护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性危害和职业病。对检出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名单应通知劳动者和受检单位,向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单位申请诊断。c、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确定在有害作业岗位终结时,是否有相应的职业危害或职业病,以明确法律责任。检查结果报送受检者所在单位,存入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告知受检者本人。(3)、方法a.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方法执行职业健康检查技术规范及地方的有关细则。体检完毕后,应按规定给受检单位出具检查结果并上报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 获得资质认可的职业健康检查单位进行体检,并应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4)、健康检查频次按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法规执行。 (5)、职责分工a.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职业健康检查管理的有关技术规范,并负责培训和指导;b.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资质认可的项目范围内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对获得资质认可的职业健康检查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c. 省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可的项目范围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6)、结果与评价a. 各类体检单位数、人数,定期体检的受检率;b. 体检工作规范率,档案文书合格率;c. 职业禁忌证检出率、疑似职业病和确诊职业病检出率、患病率。2、职业病诊断管理(1)、目的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及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做到职业病规范诊断和处理。(2)、内容和方法a. 职业病诊断应按国家职业病诊断及处理原则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b. 职业病诊断实行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可和集体诊断的原则。c. 从事职业病的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并取得资质认可证。d. 诊断单位应向患者单位及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别报送确诊的诊断结果及名单。e. 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及劳动能力鉴定按职业病诊断及处理原则、劳动能力鉴定规范、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执行。f. 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地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本辖区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和再确认;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协助本辖区内有职业病患者的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和再确认。(3)、结果与评价a. 职业病诊断、处理情况;b. 职业病复查与再确认情况。3、职业病统计报告(1)、目的及时、准确地掌握本辖区职业病发生和发展趋势。为识别、评价、控制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2)、内容a. 职业病报告范围,按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b. 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c. 职业病统计报告按照国家统一制订的统计报表(卡)进行统计报告; d. 急性职业病职报卡由首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在24小时内向患者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出。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立即电话报告;e. 职业病统计报告资料的管理:根据职业病报告办法逐级填报职业病季报表、尘肺病年报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有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年报表、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并做好统计分析和整理归档。(3)、结果与评价a. 漏报率、准确率、及时率;b. 报告资料利用与管理情况。4、工伤和职业病患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1)、目的通过工伤和职业病患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为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提供依据。(2)、内容和方法a. 参与工伤和职业病患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和管理;b. 提供工伤和职业病致残患者工作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现场监测资料;c. 掌握辖区内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及劳动能力评定的基本情况;d. 定期对积累的案例进行综合评价,为提高鉴定和评定质量及调整相关的技术标准提供依据。(3)、结果与评价a. 职业病致残情况的掌握情况;b. 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c. 鉴定和评定的满意度。5、职业病患者随访(1)、目的了解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2)、内容和方法a.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掌握患者的治疗和转归情况;b.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c. 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康复信息或指导;d. 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寻求医疗援助。(3)、结果与评价a. 随访率;b. 随访资料的完整性;c. 文书档案的质量。四、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职业卫生健康教育(1)、目的提高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2)、内容a. 组织企业领导、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有关职业卫生安全标准,普及职业卫生知识。b. 指导企业结合各工种接触不同有害因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使职工掌握相应的职业危害、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等。(3)、方法a. 对企业领导、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卫生干部和工人等分层次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b. 对劳动组织、劳动与休息时间、劳动强度(体力的、脑力的)合理安排,减轻工作紧张(精神、器官)程度、预防疲劳、改善工作条件、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能力等进行卫生学指导,以促进健康。(4)、结果与评价a. 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会议或接受培训的人次;b. 有关培训教育记录;c. 职业卫生培训效果。2、企业健康促进(1)、目的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参与各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促进活动,指导职工消除其心理、社会和环境中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改进职工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和方式,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预防和降低职业病、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强职工体质,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企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