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六號追想曲楊倍昌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人文六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人文寫起來總共也不過只有六撇而已。幾曾何時,它變得又時髦、又高深。說文解字中註文:錯畫也,交錯之畫。考工記裡說青與赤謂之文。紋是文的俗字。紋也是波動、是文飾。文加在水之後,成為水文,是一切與水的流動相關的學問。文加在天之後,成為天文,是群星運行的學問。人文呢?或許是人在原有的面目上外加的妝點吧。有如把顏色塗在臉上,意義和刺青、紋身、黥面差不多。文彩鋪陳在人的表面,顯示與眾不同。目前一般說的人文是英文humanity的翻譯。據說它原是希臘羅馬哲學的一種雄辯之術。中文裡沒有正經八百的論述人文。中文字典裡對人文的解釋只有幾種概括而簡單的說法:一、泛指一切與人類生活有關的事物或觀念。也指人類的文化。(小牛頓國語辭典1991;台北市立師院時小教師編撰,王熙元總審訂) 。二、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如人文科學 (新編國語日報辭典2000;國語日報出版由何欣、柯劍星審訂)。英文的humanity比較複雜。梁實秋主編的最新實用英漢字典 (遠東圖書公司)羅列了humanity的三種意涵:1.人類:advances in science help all humanity. 2.人性:a crime against humanity. 3.仁慈人道:to treat animals with humanity. The humanities這個專有名詞則是:a.希臘拉丁文學,b. 人文學科(包括語文,文學,哲學,藝術等)。韋氏字典對humanity的解釋除了說人性、人的價值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human) 之外,還用來指稱哲學、文學等研究人的價值觀的知識學科。吳炳鍾和蘇篤仁則稱呼以個人的意志尊嚴,中庸之道,二元論為中心思想之人文人本主義為New humanism。如果以學科的內涵來翻譯,Geistwissenschaft 以及 Kuturwissenschaft這兩個德文和英文的humanity近似。德文的wissen是知道、認知的意思。雖然Wissenschaft 偶而會翻譯成科學,它應該是指學習的學科、知識領域的意思。Kutur 是culture。Geist 的意思是靈性、精神、心智、認知。綜合這些外文的本意看來人文所關切的應該是對人類事物的洞察力和自省能力。在這個交集之外,Humanity、Geistwissenschaft、Kuturwissenschaft每個詞句的意涵寬鬆,可以自由演義。而中文的人文來自翻譯,意義原本就有些模糊。它很容易跟變形蟲一樣,趁大家都搞不清楚的時候,憑著印象唱和,隨便呼嚨一番。或者,懶散的人可以學著蘇東坡(1037-1101) 賴皮的語氣:人文嗎?想當然爾,想當然爾。當個人吧。想當然,人文一號應該是在人自覺與其他生物不同的時候產生的。兩千年前,大國小國爭戰的年代裡,孟子(約372BC-289BC)認為人雖然和動物差不了多少(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到底還是有一些不同。這一點點天生的不同造就了人之所以是人。孟子有自覺的要當個他自認為像樣的人,算得上是人文一號的頭頭。孟子很樂觀,他相信人的本質好,只要好好的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就好了。想當然,人文二號,天生就是要和人文一號拌嘴。人文二號應該也是自覺人與其他生物不同,但是人文二號生性不樂觀。旬子之徒和孟子當對頭,看清楚人的驕縱、懶惰、貪婪、懦弱,強調人一定需要雕琢、規範才稱得上是合格的人。玉不琢、不成器;人無禮義、當然算不上合格的人囉。想當然,旬子 (336BC235BC)應該是人文二號的老祖宗。人文一號和人文二號纏鬥千年。在江之南北,在繁花水榭,偶而顯,偶而隱,各自穩穩的當各自的人文一號和人文二號。雖然各自把許多奇奇怪怪的包袱扛在肩膀上,想當然爾,他們對人類事物的洞察力和自省能力,也各有勝場。經過千年,當人文一號和人文二號的廣大徒眾把人的舉止樣貌畫得跟罐頭產品一般之後,人文三號只能由根本另闢新局。膽敢徹底推倒古典的高牆,把人的價值回歸到個人,名氣最大的應該是西洋啟蒙、文藝復興時期那些洋人。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倡議唯物、實驗的歸納法,以新工具回歸自然,拆除文化的拘束。洛克 (John Locke,1632-1704) 與休姆 (David Hume,1711-1776) 等人透過懷疑論重建因果律,讓每一個人自己建立的知識取得合法性。笛卡兒 (Ren Des Cartes 1596-1650) 懷疑一切,借著新方法來解散整體論,將知識解散成鑲嵌式的拼盤。文藝復興前後幾百年,還有些人物,興趣廣泛,跟八爪章魚一樣,四處都看得到他們的觸手。這些人都沒有學牛頓 (Isaac Newton,1642-1727)謙虛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們自己就要當巨人,當然他們也大都當了讓人爬上肩膀的巨人。就算沒當得上巨人,也是疊起知識殿堂的大磚頭。這些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 稱得上是備受矚目、最受尊崇人文三號。台大謝豐舟認為理想中的文藝復興人應該具備的能力包括:1. 能夠使用不同的武器,特別是劍,用來保衛自己;2. 能夠彈奏數種樂器;3.能夠繪畫或創作其他種類的藝術品;4.對增進知識及科學保持永遠的興趣;5.能夠進行關於哲學和倫理議題的辯論;6.是個純熟的作者和詩人(註一)。謝豐舟的文藝復興人很像是武俠小說裡,風流倜儻的大俠一樣。這種文藝復興人也很像是陳之藩筆下的哲學家皇帝,要當政治家,同時又得要是詩人,真是有本領。我不知道這種定義是從那裡來的,也不知道是否現代人真的要成為這樣的大俠,或者擔當得起這樣的哲學家皇帝。至少就我的印象中,現代人好像都只是搶著要爬上巨人的肩膀而已,跟古時候自己當巨人的文藝復興人的氣魄不同。陽光底下無新鮮事。天底下聰明的人多得是,在同樣的立場,只用同樣的工具之下,該被發現發展的道理早就該發現了,就算是天才也看不出奇趣來。再聰明的人,浸在醬缸裡慣了,也聞不到新鮮的空氣。雖然文藝復興人,多才多藝,事實上這些人文三號是否都算是天才,還難有定論,我倒認為他們只是比較幸運。他們運氣好,處在中世紀很糟糕的年代,讓他們有機會大顯身手。人文三號拋棄經典,在野外新鮮的空氣裡聞到的當然是新鮮的空氣;用新的眼界看到的阿貓阿狗當然也會是全新的小寵物。挑剔的說,幾百年前這些人文三號的成就,也不是真的玄妙到無人可以比的境界。文豪哥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除了寫詩、寫浮士德讓人讚嘆之外,他還寫一些怪裡怪氣、莫名其妙的光學。如果當年高明的哲學家皇帝真的夠高明,何至於在啟蒙數百年之後,文藝復興人的後代們還需要為自由爭得頭破血流?除此之外,如果不要用成敗論英雄,縱使不是天才,人文三號這些興趣廣泛的人,努力創新個人的價值,還算是值得讓人尊敬的人。但是要把文藝復興人當成至高無上的口號,硬要別人遵從,自身就違背了文藝復興時代那些人奮力自主、開疆闢地的精神。人文四號絕對是個愛爭吵的人。人文四號一定要和茂盛了幾百年的人文三號所繁生的枝節末續爭吵。話說人文三號笛卡兒的新方法把大問題拆散成小問題之後,西方的學問注定要切割得越來越細,森林變成樹木的集合,生命也只好是小分子的集合。專家忙著處理小問題,忙著替學問分出細緻的科目。處理蝸牛觸角、細菌鞭毛等等小問題的專家就是有學問的人。於是焉,人文學者、自然科學家各自忙各自的小圈圈,忙得不可開交,無暇理會對方如何喃喃自語。惹得馬克吐溫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1835- 1910),用 Mark Twain當筆名)說:所謂的人文學者對於科學都不甚了了,而科學家卻嚴重欠缺古典人文素養,將兩造各打十大板。1956 年,英國物理學家兼小說家查爾斯斯諾(Charles Percy Snow, 1905-1980)在新政治家雜誌上發表名為兩種文化的文章。1959年,在劍橋大學的瑞德演講時(Rede Lecture),斯諾再加以擴充,講題是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斯諾認為科學家與人文學者在教育背景、學科訓練、研究對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的差異很大。在斯諾的眼底,這兩群專家對於文化的基本理念和價值判斷經常互相對立,幾乎就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而身處在文化圈子內的人士又都鄙視另外一個圈子的人、甚至不屑於去理解對方的立場。斯諾兩種文化這個語詞實在高妙,頃刻之間就引來教育人士的關切,對現代專業教育的責難排山倒海般蜂擁而來。話說回來,斯諾當初所持的論證其實很簡單,他說【 在許多聚會場合,我常聽到許多人不吝於批評科學家幾近於文盲。而且這些出口批評的人,以傳統標準來看,都算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有幾回我被激怒而反問他們是否能描述什麼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答案很冷酷:不能。相對的我也被質問類似的問題:你曾經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嗎? 現在我相信我如果質問更簡單的問題 你知道什麼是質量,或是加速度?它在科學上的意思幾乎是在問:你識字嗎? 不到十分之一的這些知識份子會知道我的問題的意思是什麼。看來,縱使現代物理的高塔已然聳立,在西方世界中大部分的聰明人對於物理的認知仍舊只和他們生在新石器時代的祖先一樣而已。】(註二)。就論述的嚴謹度來說,斯諾的兩種文化其實也只是鬥嘴說好玩的而已,稱不上是經得起考驗的命題。文化爭論的起點不能像斯諾在他所舉的例子一樣,質疑你看過莎士比亞嗎,你知道牛頓嗎?你知道康德嗎?這些詰問只是學者自大的象徵而已。人都有共同的理性只算是合理的假設,難以證明。但是若馬上拒絕常識的判斷,高舉自稱的專業知識,這種論述的內涵也高明不到那裡去。文化交鋒的過程,當確定命題的焦點後,知識的辯證必需落實在立論的自身是否充分而圓滿,對錯之間和讀過多少別人寫的書,記憶多少人名,知道多少別人嘴裡的理論細節無關。如果我跑到文學院去挑釁,質問人文學者到底有沒有讀過華生 (James Watson,1928-) 和克里克 (Francis Crick,1916-2004) 談DNA 結構的文章,有沒有讀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或者,因為我無法欣賞楚辭中華麗的文藻,遭文學院的同仁指責我是文字品味文盲,我相信,我們兩造非要大打出手不可。話雖如此,批評兩種文化隔絕的斯諾一夥人應該算得上是值得嘉許的人文四號。讓人文四號好好補救假想中兩種文化的偏執應該是個有益教育的策略。人文四號之後,必定會有人文五號。在億萬個說中文的近代人中,縱使沒有震古爍今的偉人,也不能說全然沒有人文特質。中國五四運動期間,社會紛擾、文化吵嚷,還差一點亡了國,而【新月】那一批人興致勃勃的找新東西做,也留下不少有趣的故事。葉公超在新月舊拾文中有一段描述徐志摩的雜文:民國十七、八年之際,【新月】每星期幾乎都有飯局,每次兩桌,有胡適之、徐志摩、余上沅、丁西林、潘光旦、劉英士、羅努生、聞一多、梁實秋、饒子離、張滋闓、張禹九和我。每次志摩一到,就弄得大家歡喜不置,他從不談文學,談的都是吃、穿、頭髮、玩.我曾經與魯迅見過一次面,吃了一次飯,魯迅就罵徐志摩是流氓,不談文學。後來我和郭沫若見面,提到魯迅罵徐志摩的事,郭沫若說:當然,魯迅除了自己,甚麼人都罵。其實志摩的生活是浪漫而不頹廢,.(註三),不到兩百字的小段落裡,塞進了許多人名、寫個性、寫評論、寫罵人。很像蒲松齡在聊齋誌異裡寫荒郊野外、古寺破廟裡夜半的聚會的筆法,把酒言歡,一掃陳腐惡氣,非常熱鬧。葉公超談的這些吃吃喝喝的人大都有些來頭,不只是嘴上的文人而已。徐志摩除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雲彩這種甜膩無聊的詩句之外,他寫小說、寫戲劇,大膽的重新捏塑中文;胡適原本是學農學的專家,跑到美國去後轉行,把杜威、羅素的科學和教育帶回中國,還寫了半本論述怪怪的中國中古思想史上篇;魯迅到日本轉了一圈,棄醫就文,到處結結實實的罵人,只要是虛偽的人事阿Q都會挨他罵;梁實秋不只寫嘻笑怒罵的雅舍小品,文采非凡,編了實用英漢字典,早年學英文的學生幾乎人手一冊,透過它讀懂英文。在一大堆號稱的中國現代知識份子之間,【新月】這些人的喜怒明顯,各有自己的面貌,不是什麼無聊的人。我將這些充滿活力的人歸類為人文五號。而且想當然爾,【新月】的才氣還沒消失,在今天,在臺灣這麼忙亂的時局裡,像【新月】同性情的人仍不乏其人。人文一、二、三、四、五號,各有擅長。有的很有名,有的安靜,有的徒孫眾多,有的只是小眾。這樣的人,氣息清新,通常都不會太無趣。無論如何,這些有意思的人大都已經收藏在歷史裡。江山代有才人出,理當各領風騷數百年,現代的人文六號該會是什麼樣的人呢?人文六號擁有前所未見的新局:透過電腦網路,每個人幾乎可以把圖書館搬到家裡。知識不再只局限在少數人的手裡;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护等级考试题及答案
- 儿护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404.1-2024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 第1部分:土地资源》
- (正式版)DB15∕T 3362-2024 《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操作规程》
- 地质细则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品质检验及抽检工具箱
- 护理三基第四第五章题库及答案
- 中医护理副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党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关于友谊的小故事作文(10篇)
- 《稻草人》阅读指导课件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2《分数乘分数》
-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
- 外科品管圈提高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的执行率课件
- 消毒记录登记表14079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GB/T 31186.1-2014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第1部分:描述模型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