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的冬景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分析江南冬景的特点,品读第七节;2、了解文章的写法及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及解题江南: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第6节)冬景:标题中的中心词,冬天之景,故本文为写景散文思考:如果你以“江南的冬景”为题来写一篇散文,你会写哪些景?怎么写?选取江南冬景特有的典型的景物,如树木、农村、雪、雨等,用对比的手法(其它季节、其它地域)来突出江南冬景的特点和感受。二、关于郁达夫略三、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者重点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即:写什么。明确:植物、水、雪 (分别在5节、7节、8节)齐读第5节,明确:景物及特点:芦花不败,红叶三个月以上的生命,乌桕树桕子、乱梅花之真,草赭色、绿意总结:生气品读第7节,明确:景物特点:悠闲,迷人,绘画美鉴赏水墨画:画中的景物;画中的色彩;画中的情调;(三个角度,学生评价)取名:农村冬霖图补充:(文画相通)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可引申:能否为其它几节的画面各起一个名称?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第2节)、午后冬郊图(第5节)、江南雪景图(第8节)、旱冬闲步图(第9节)朗读第8节,明确:引用写雪的诗句来写江南的雪景,和第1节北国冬天相比,江南人更喜欢过屋外的生活;和第7节写的静谧悠闲的生活相比,这一节更充满了动感,充满了趣味,写出了雪趣。明确:雪趣,美丽快速处理第9节写了江南的旱冬,特点:晴和、快活,适合散步,所以到第10节作者也要到郊外散步去了,并且之前已多次点到散步。(2、5、6节)四、除了重点写以上江南的冬景,还写了哪些内容?用了什么手法?即:怎么写。学生快速浏览后回答。手法:对比北国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对比(第1、2节)北国的冬天过“蛰居”生活,江南的冬天过“屋外”生活;北国的冬天“最有劲”,江南的冬天“可爱”。冬天与秋天对比,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夏夜作对比(第3节)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明朗的情调”。闽粤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对比(第4节)有了地域界定,说明了闽粤没有冬天,只有“南国的长春”或“春或秋的延长”。江南的冬天与德国的冬天对比(第6节)说明了都适合散步。五、了解文章写景的手法和语言特色手法:对比,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不同角度写景语言:清新优美,舒缓平和,有绘画美板书设计:冬景:植物 水 雪 (典型)特点:可爱、明朗、生气、悠闲、迷人、 散步美丽、雪趣、绘画美、快活、晴和语言:清新优美,舒缓平和,有绘画美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美文,可用1课时处理,也可用2课时处理。以上处理用1课时即可。如用两课时处理,可以重点处理第5、7节,品读鉴赏分析其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等。也可重点介绍郁达夫这位重要作家,处理练习等。“五严禁令”下的语文教学,比以前少了很多时间,尤其是课堂时间。所以,每星期5节课的教学时间要高效利用,能少讲的少讲,能不讲的不讲,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师就不要代替。一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目的。补充资料个人简介郁达夫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1908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之江大学预科等校学习。 人物生平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故现在在学术界郁达夫只能谨慎地称为是失踪,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为日本宪兵杀害。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国,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失踪,终年四十九岁。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著作书目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1982,花城(今编入上海高二语文教材中)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沉沦井栏砂宿遇夜客李涉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故 都 的 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zh)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chun)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zhu)。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ru),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