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滔滔不绝,流连忘返。B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C“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D他的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 . 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秀颀(q)迂腐(y)虬枝(qi)触目伤怀B差使(ch)狼籍(j)倔强坦荡如砥(d)C颓唐臼齿(ji)鲜腴(y)无边无垠(yn)D蹒跚倦怠(di)密匝匝(z)恹恹欲睡(yn)3 .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4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摧枯拉朽眼花瞭乱殚精竭虑杳无消息B抑扬顿挫不辍劳作鹤立鸡群振耳欲聋C和颜悦色浩瀚无边正襟危坐屏息敛声D油光可鉴诚惶诚恐为富不人藏污纳垢二、现代文阅读无形容颜除了蒙面匪,面对他人时,我们都有一副容颜,或姣或陋,此乃上天与父母合谋的奉送。它像一件不是自主选定的商品,无处退换,不论满意与否都得义无反顾地佩戴下去,还需忍耐它的褪色与破旧,直至与身俱灭。虽说整形与美容术可使某些乏善可陈的相貌得到修正,但从根本上讲,我们的脸都是造化随机奉送的礼物,绝非不喜欢就可轻易扒下,再换一张新的画片。然而事情又有些怪异,按说千人千面,绝不雷同,但每逢分手之后,我追忆熟悉的朋友或新结识的诸色人等,他们的脸往往如淋了雨的泥娃娃,五官模糊成团。心头浮起的只是一汪暗影,好像柏油路上水渍洇开的油迹,朦胧浮动,难以界定。淡去的眉眼缩略简化成某种符号亲切或是寒冷的感受;温馨或是漠然的情致;和谐或是嘈杂的音调。或者干脆涌出一片颜色:柔润的夕阳红,华贵的荸荠紫,神秘的宇航灰或污浊的狗尾巴黄。更多的时候,一提到某个名字,与之相关的那张具体的脸仿佛突然被巨型“消字灵”涂掉,代之一股情绪的云雾,或愉悦或厌倦,弥漫心头。早先以为自己有残缺,大脑里专管录像的那一部分遭了虫蛀,成了破包袱皮,再也包裹不住有关相貌的记忆。后来年事渐长,与人交流,才知天下有这等恍惚毛病的人颇不少。方明白人的脸,乃是一个变数。眼光直接注视的时候,对方的眉目自然是清晰的。可惜心灵的感光,基本上是一次成像不保存底片,加上懒散,有形的面容一旦撤离视野,记忆就清理记录,大而化之地分门别类,一一归档。人的有形容貌,无法恒久烙下记忆,卷宗收留的只是提炼过的印象。世上资产,分为有形和无形。无形资产的定义,我以为是指超过物质的是实际价值,由于你的努力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信任简言之,它是你的名字进入他人耳鼓时,呼唤起的一种美好感情。摈除其中的商业因素,对于人的容颜来说,或可借鉴这个概念。脸后有脸。上天赋予我们的端正或歪斜的眉眼、粗糙或光滑的皮肤,颀长或粗短的身材,完整或残缺的四肢均是我们有形的容颜。每个人后天创造发展的性格、品行、能力,属于你的无形容颜。无形脸有正负之分。一个人只有美丽的外表,却没有相应的内在,初次结识时秀丽外表所留下的愉悦印象就会犹如沙上之塔,很快便会被残酷的现实冲刷得千疮百孔。无形容颜的毁灭,像一场“精神天花”,人际联系一旦被传染,犹如多米诺骨牌轰然倒塌。从此提起你的时候,人们会遗憾或恼怒地说:“那个人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形脸不会衰老。只要我们浇灌慧根、磨砺意志、拓展胸臆,它便会从幼年开始,如同花树一般渐渐生长、直至轮廓鲜明、明眸皓齿、青丝不老、慈眉善目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但在欢喜你、亲近你的眼光中,你所留下的形象始终如一,引起的感觉永恒温暖。比如远行的双亲,纵是白发苍苍,在儿女们心中依旧是盛年音容,风采卓然。我们习惯以思为笔,在心灵之纸上勾勒众人容颜。它和古时衙门的“画影图形”不同,与真实的形象已无关联,只对真实的情感负责。无形容颜是想像和判断的产物,摒弃工笔,重在写意。它缥缈,却比纤毫不差的实照具有更持久的魅力。无形脸可以美丽也可以丑陋,能怒火中烧也能垂头泄气,会神采奕奕也会惨淡无光。无形容颜的营造也像一门古老的手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你背信弃义,无形脸的画布上就留下贼眉鼠眼的一笔。如果你阿谀恭维,画布上就面色萎黄。如果你恃强凌弱,画布上就口眼歪斜。如果你居心叵测,画布上就血盆大口。如果你聪慧机警,画布上就眉清目秀。如果你襟怀坦荡,画布上就有浩然正气流注天庭。我们对有形的容颜能够心平气和,随遇而安。对无形的容颜却要惨淡经营,精益求精。有形的容颜可以有疵而不坠青云之志,无形的容颜不能肮脏受污而无动于衷。有形的脸可存不完美,无形的脸必得常修炼。珍惜每个人的无形脸,它是品德签发的通行证。凭着优雅的无形容颜,我们可以在萍水相逢的一瞬,遭遇千金难买的信任,转危为安。我们可以在旋转的大千世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赴天涯。(文/毕淑敏)5 . 第段里,作者为什么说“人的有形容貌,无法恒久烙下记忆,卷宗收留的只是提炼过的印象”?依据文章段的内容,简要说明原因。6 . 依据段的内容,说说“脸后有脸”两个“脸”的具体含义。7 . 依据段的内容,用精炼的语言简要概括文中描写的“无形的脸”的特点。8 . 第段,作者说“有形的脸可存不完美,无形的脸必得常修炼”, 作者借此对容颜表达了怎样的思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算账有学问向先彪“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一句老话,道出了咱中国人爱算账。但如何算账、如何把账算好,却大有学问。“个人小账算不过来的时候,就算一算国防大账,一算心理就平衡了。”这是海岛民兵王继才的话。面对守岛不高的收入,面对有人出10万元在岛上“住”几天的诱惑,他心存定力、不为所动,就是因为心里装着国防大账,守岛卫国32年无怨无悔,最终“算”出了人生高境界,使自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算账首先就要算大局账。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付出了极大牺牲,有人担心这种付出值不值、最终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取得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用算账的方法告诉大家:挺进大别山的部队虽然吃苦最多,但换取了整个战略主动,取得了全局上的胜利。他说:“有个别的人怀疑是否局面变坏了。其实只要好好地算算账,就会懂得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算大账,顾大局,既是智慧,是党性,也是担当。只有“跳高三级看问题”,立足全局抓工作,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照顾大局、服从大局中成就一番事业。算账要算长远账。种子专家钟扬和他的团队大胆创新,使原本生长在热带的红树林,在上海临港地区的滩涂上试种成功。有人曾问他:“您栽种的红树林何时能像海南那里一样茂盛?”他回答说:“估计200年,也有可能50年实现。”“繁盛的红树林是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我不一定能看到,但可以造福200年后的人。”“功成不必在我”,事业的成功,不一定能在自己任期内或有生之年看到,但也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着眼长远谋事,脚踏实地干事,多创造含金量高、时效性长的政绩,给子孙后代多留一些沉甸甸的礼物。算账要算明晰账。陈云同志当年曾回家乡蹲点调查,发现他们把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收成却不理想。弄清原因后,他同当地干部精确地算了一笔账,最终得出了“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加蚕豆效益好”的结论。陈云同志沉下心来算细账、算明晰账,体现了他一贯注重摸清实际情况、注重集思广益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作风。搞调研,作决策,就要会算细账、明得失,重实绩、求实效,在“精确制导”中提高比较效益,防止做“无用功”“赚吆喝”的虚假繁荣。归根结底,要算好民心账。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宗旨,把群众安危冷暖记挂在心,就能打好大局牌、谋好长远事、算好明晰账,“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局部之失成就全局之得,以眼前之失成就长远之得,以“小我”之失成就“大我”之得,在心上下功夫,在本源上下功夫,方能赢得民心和事业。“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究其原因就是我字当头,私字作祟,信奉精致的“利己主义”,专打个人小算盘。结果导致亲情压倒原则、欲望淹没党性、私利泯灭正气,最终把自己的名誉、良心乃至幸福都“算”了进去,有的还成为“阶下囚”,变成人生悲剧。人生如何算账、如何算好账,的确马虎不得、随意不得。当个人小账算不过来的时候,不妨算算人生的大账,算算党和人民事业的大账,种种的“吃亏”“补偿”心理都会烟消云散,让阳光照亮心田,让好心情成就好事业。选自人民日报9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0 . 参照第段的句式结构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11 . 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12 .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三、句子默写13 .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1)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2)千古多少兴亡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5)七律长征中,运用对偶,夸张的手法,借助于写山景来表现红军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6)钱塘湖春行诗人借助于植物的变化来表现早春特点的诗句是:,。 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患:担心 俟s:等待。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稍稍宾客其父(_)(2)泯然众人矣(_)(3)不能称前时之闻 (_)(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5)尝主编资治通鉴(_)(6)及长,遍览古籍(_)15 . 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1)余 闻 之 也 久(2)书 不 可 不 成 诵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17 .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选文(甲)中仲永最终沦为众人的原因_,选文(乙)论述了司马光在学习上_的特点。比较两篇选文中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分别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甲)文:_(乙)文: _五、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请结合具体词语分析白雪的形象。六、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根据骆驼样子相关内容,完成下表。骆驼祥子阅读任务单阅读流程阅读任务阅读笔记自读初探依据内容,探究骆驼和祥子之间外在和内在的联系。(1)_精读品析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运用夸张、比喻、(2)_等多种修辞手法,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写赤日炎炎,令人无法忍受。深读质疑造成祥子前后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_七、综合性学习20 . 为推动“与经典同行”的读书活动,某校发起了倡议,学生宣读了倡议书。请阅读下面的倡议书,回答问题。倡议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书籍。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是因为A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书籍、勤奋读书的国家。为了民族繁荣昌盛的延续,我们要勤奋学习,刻苦读书,知书达礼,智慧生活。B经学校决定和研究,于4月在全校开展“与经典同行”的读书活动。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的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发出如下倡议:一、崇尚读书。二、品读经典。三、博览群书。四、读以致用。五、终身读书。阅读,是视野的远行,你能博览到多姿的风景。你可以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领略到山河之壮,你可以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