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第四单元过关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水浒传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为了赶路而打骂部下,导致部下对他不满和反感,这为他们在黄泥冈中计埋下了隐患。B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C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在“拳打镇关西”中也变现出粗中有细的一面。D水浒传中,高俅被梁山好汉擒捉上山,宋江安排筵会给他压惊,请他促成招安。高俅回京后,立即奏请招安。于是,皇帝派人去梁山泊招抚。2 . 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莫怀戚的散文散步。语段(一)中画线语句,说的是母亲顺着小路望去所见到的景色;语段(二)是用“生命”解释南方初春田野的景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语段(一)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甲】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语段(二)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乙】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丙】生命。A【甲】冒号【乙】逗号【丙】破折号B【甲】破折号【乙】逗号【丙】句号C【甲】冒号【乙】分号【丙】破折号D【甲】破折号【乙】分号【丙】句号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适当的阶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是陈晨同学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B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C经过事实的教育,使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D在本次比赛中,皇家马德里队为了夺冠,尽遣全部主力队员上场。4 . 四位同学分别给老舍纪念馆打电话,预订参观门票。在电话中,工作人员告知纪念馆正在闭馆修缮,2018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下面四位同学的答复,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那好吧,对外开馆后,我届时再来致电垂询,谢谢叔叔。B谢谢您,打扰了,等修缮工程结束后,我再来光临。C给您添麻烦了,以后我会在百忙之中再抽时间联系您。D好的,开馆以后我再电话预约订票,谢谢叔叔。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芦荟(hu)云翳(y)缄(xin)默颔(hn)首低眉B朔方(shu)稽(q)首裸(u)露觥(ung)筹交错C媲( b)美招徕(ln)荸荠(b q)众目睽睽(ku)D执拗(ni)瀚(hn)海干涸(h)鸢(yun)飞戾天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催枯拉朽来龙去脉人情事故眼花镣乱B白手起家杳无消息深恶痛疾为富不仁C正襟危座鹤列鸡群触目伤怀坦荡如底D无动于中一以惯之因地治宜克不容缓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朗读者为什么能“海内存知己”,完成后面小题朗读者为什么能“海内存知己”石羚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近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与来自俄罗斯、印度、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合作协议,推荐经典,推广阅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人说:6个国家,8种语言,中国文学之灯点亮了法兰克福。文学是透视中国的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秦砖汉瓦,看到时代的脚步,感受到发展的脉搏。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巴金的“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路遥的“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透过朗读者之口,这些跨越古今的锦绣文字,勾勒出几千年的悲欢离合、时移世易,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沉淀下的精髓。如果说“朗读”二字说的是文字,“者”讲的则是人。节目里,有把大半辈子献给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有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的民营企业家,有以壁画为伴的考古学家,也有备受瞩目的话剧演员是他们,搭建出活力四射的当代中国;也是他们,让这个节目富有时代气息。随着朗读者走出国门,这些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来到台前,让外国读者不仅从文字中阅读中国,更通过与“时代的领读者”对话,感知一个立体的中国。曾有人质疑:呈现在外国人眼前的中国文物、诗词古籍、地域景观和特色美食,满足了西方观众对异质文明的好奇,美则美矣,但这些文明奇观如何激荡思想、打动灵魂呢?(甲)母爱、陪伴、遇见、礼物等,这类主题词在节目中先后出现,勾起了观众对于亲情、爱情乃至家国情的共情与思考。所以,朗读者能打动外国观众,不仅靠朗读文学、朗读人生,更靠不同文化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母题”。产生共鸣,为的是相互理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当我们试图把中国故事带到海外,在“讲故事”前学会“挑故事”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在文化鸿沟面前,用翻译经典、学术推介等方式“板着面孔说教”,会让多数人无从理解文化的差异。只有找到中国与世界的“联结点”并如实展示出来,才能更好地让外国人读懂真正的中国,进而从“讲故事”过渡成“聊思想”,从单向讲述变成互通有无。文艺复兴以来,瓷器、丝绸在欧洲带动起“东方主义”风尚,凭借想象,中国的形象被涂上了神秘的、浪漫的乃至理想的色彩;启蒙运动之后,传教士把中国经典译介成外文,由于材料有限,西方学者产生了种种文化误解。如今,技术的变革不仅打通了“天涯若比邻”的地理阻隔,也铺就了“共话今古情”的对话渠道。(乙)无论是声临其境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登陆戛纳,还是如火如荼的“网文出海”热潮,这些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流,都为外国人提供了多样的“中国体验”。如果说科技让世界越来越小,那么有了思想文化的碰撞,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大。多样的讲述方式,承载了有质感的文化,将让“中国好声音”蜚声中外。(选自2018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7 . 作者在第两段表达了怎样的观点?8 . 下面这则材料适合放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材料)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朗读者的制作人与德国友人分别用中、德两种语言朗诵了散文写给母亲,令在场观众潸然泪下。关于母亲的文字,把爱与爱连在一起,也把中国与外国连在一起。放在:(_)处理由:_9 . 朗读者曾请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亲历者林鸣总工程师朗读了汪国真的作品我喜欢出发,抒发了要为国家建设做出新贡献的家国情怀。请结合上文中作者的观点,说说这期节目能打动外国友人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我最多只能帮你三次那天同事菲菲跟我抱怨:“微微姐,不就是一点抽纸吗?晓晓不借给我不说还把柜子锁了。”看着菲菲撅起的嘴和一脸的不屑,我问她:“为什么你自己不带?”菲菲低下头嗫嚅:“我想不起来啊。”想起菲菲半年来把办公室所有人的抽纸借了个遍,我没有再作声。晓晓今天没上班,听说她正在医院照料生病的妈妈,晓晓的妈妈患有慢性脉管炎,长年卧病在床。我记起第一次见到晓晓时她的模样,一头如瀑的长发,皮肤吹弹可破,不爱笑,但眼神却是坚定的,丝毫不见犹疑。晓晓的与众不同让我对她多了几分在意。之后的日子里,晓晓的确让我见识了她的特别。办公室安排了值日表,晓晓安排到了周三。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值日表很快就乱了,不是这个忘记了就是那个有事情,但周三的时候办公室总是整洁的,虽然晓晓的工作也很忙,而菲菲要么会忘记要么需要别人提醒才胡乱打扫一下。一天,菲菲带客户去车间,走在路上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客户要的质检报告没有打印便打电话给晓晓让她帮忙打印出来。晓晓接起电话说:“我这边有个邮件要回复,你问问别人吧。”“啪”不等菲菲回答晓晓便挂断了电话。这件事之后菲菲牢骚满腹,不是说晓晓做事只顾自己就是抱怨晓晓自私。我想起那天晓晓的确一直在安静忙碌,但帮菲菲打印个文件能花多少时间呢?想到这里我也不禁对晓晓有了些厌恶。有一天,菲菲和晓晓一同被安排去市外经贸委开会。第二天菲菲睡过了头,等菲菲醒来时晓晓和司机已经走了,最后菲菲不得不自己打车去了会场。回来的路上,因迟到被点名的菲菲埋怨晓晓早上没有给她打电话叫她一起走。晓晓平静地说:“你自己没有闹铃吗?就算我给你电话你能赶得及上车吗?”大概对晓晓的怨气积聚已久,菲菲气鼓鼓地说:“那我让你帮我打印个文件怎么了?”晓晓咬咬嘴唇说:“你已经不是第一次让我帮你打印文件了,你为什么不自己提前打印好?我最多只能帮你三次:第一次你说顺便,我帮你;第二次你说没空,我帮你;第三次你说很忙,我帮你。但之后,你就得靠你自己了,因为这是世界上你可以生存的唯一方式了,没有人能永远帮你。”毕淑敏老师曾在一篇名为爱的回音壁的文章中说:“当给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是的,并非成人眼里理所当然认为的无微不至的呵护、照料和关注,而是他们的价值被肯定。如此,她才能在与困难、挫折、痛苦、失落的对抗中成长并强大。(选自意林作文素材有删改)10 . 请概括文章中晓晓的性格特点。11 . “我”是文章中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吗?为什么?12 . 第段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13 . 本文讲述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三、对比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丙)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14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斯是陋室是非木柿C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D从今若许闲乘月卿言多务,孰若孤15 . 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1)惟吾德馨(2)啮沙为坎穴(3)可据理臆断欤臆断 (4)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尔辈不能究物理。17 . 陋室铭结尾写诸葛庐和子云亭有什么作用?请你作简要分析。18 . 老河兵最终找到石兽的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什么哲理?四、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填空。(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3)胡马依北风,_。(行行重行行)(4)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观沧海中借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 _,_。(6)天净沙秋思中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8)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来比喻人虽然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五、综合性学习20 . 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如图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等你长大了,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湖北省孝感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有特殊本领的鸟类课件
- 环卫冬季除雪安全培训课件
- 慈溪拆除施工方案
- 房产资产管理培训课件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解读
- 排舞概述课件
- 公交安全隐患培训课件
- 轨电车试验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筑梦航天”青少年航天知识大赛题库(附答案)
- 聊城市东昌府区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书
- 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内科学)(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