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人类并非像想象的那样脆弱,紧张的确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活在战争期间的人,发病率明显低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这是由于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精神紧张、生活积极、进取心强,所以长期充满活力,抗病能力也随之增强。A适度的紧张还可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戒备状态,使疾病难以发生扩展B适度的紧张还可使疾病难以发生扩展,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戒备状态C因为人体免疫系统由于适度的紧张处于戒备状态,所以疾病难以发生扩展D疾病难以发生扩展的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由于适度的紧张而处于戒备状态2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d)亵渎未雨绸缪(mu)忸捏作态B坍(tn)塌摇曳矫揉造作(jio)自惭形秽C箴言(zhng)嘟嚷自吹自擂(li)鸠占雀巢D广袤(mo)积攒间不容发(jin)抽丝剥茧3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思杜陵梦”语出唐代诗人温庭筠,诗人自称“杜陵游客”,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B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C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标题,揭示了词的吟咏对象。D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眺望tio矗立ch龟裂jn戛然而止jiB妩媚w 翌日y虔诚qin草长莺飞zhnC绚丽xun缄默jin褶皱zh强词夺理qinD斡旋w砂砾l撺掇cun挑拨离间jin5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C绽放闪烁飘散跳动D闪烁跳动绽放飘散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环,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高峰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着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0C500C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原来,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致使大气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到地面,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1期,有删改)7 . 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_A全球气候变暖B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C沙漠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水D沙漠地区的恶劣气候8 .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_A沙漠地区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它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B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会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释放出来。C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区土地的出产就会得到改善。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9 . 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A第段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沙漠“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的现象。B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C如果能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减少干旱地区氮的流失。D如果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扩张的势头将会减弱。10 . 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_A第段加点的词语“可怜”,重在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B“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中的“都”字表示全部。C第段用了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D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1 .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括号的词的意思。(1)小的时候想(长大)(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我的(长大)12 . 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13 . 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14 . “我”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15 . 简要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三、句子默写16 . 默写填空。(1)浊酒一杯家万里,_。渔家傲秋思(2)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3)俗子胸襟谁识我?_。满江红(秋瑾)(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定风波(苏轼)(5)_,吹笛到天明。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6)一抹晚烟荒戍垒,_。浣溪沙(纳兰性德)(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8)李白在行路难(其一)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揭示自己内心苦闷抑郁的诗句是:_,_。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7 . 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18 .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养鱼记(北宋)欧阳修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选自居士外集)(注释)折檐: 屋檐下的回廊非非堂: 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洿(w):地势低洼的地方。甃(zhu)砌池壁。筑:夯底土。锸(ch)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偃息:休息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罟(g):渔网。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嚚(yn)昏:愚蠢糊涂。1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_)(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_)(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_)20 .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B因洿以为池。童子以为斗斛。C任其地形。不能广其容。D微风而波。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22 . 下列六个句子分成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ABCD23 . 文章结尾, 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六、综合性学习24 . 为弘扬孔孟文化,八年级(1)班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认识孔孟思想请根据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的译文,探究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应该享有。(论语里仁)如果不合乎义,如果不合乎道,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把它给别人,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万章上)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是:_(2)学习孔孟精神下面是班上同学为学习孔孟精神而捜集、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从下面备选短语中选取一个恰当的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备选短语:和为贵 守礼法 择朋友 常自省 上联:居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