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素养提升 岳麓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素养提升 岳麓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素养提升 岳麓版_第3页
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素养提升 岳麓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一五四运动探究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史料一 关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何来五四?”要认识五四的起源,必须追溯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人的中国观和世界观造成巨大冲击。自此以后,民族主义因此成为中国的主旋律,加入国际社会变为平等一员,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但是巴黎和谈的失败,使得这种希望完全破灭,于是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史料二又有学者从新史料中发现更为重要的动因,是1918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秘密协定,日本给中国军阀政府2 000万日元的贷款,以获取在山东修建两条铁路、在各要塞驻军,以及训练指挥中国路警的权利。在北京的指示下,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欣然同意”这些条款。日本带着这些秘密条约来到凡尔赛,自信能在山东问题上获胜。留日学生“从日本人学到的近代知识和从他们得到的轻蔑对待,混合了他们自己对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政策的愤恨,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意识”。因此,在当时的爱国运动中,他们很自然地走在前列。留日学生爱国斗争对国内的影响,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发现问题:运用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史料一中“五四运动原因”的观点进行探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读】首先根据史料一得出观点是五四运动直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没有巴黎和会的刺激就未必有五四运动的发生。然后对观点发表自己的态度,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五四运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从国际、国内两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即可。提示:观点:史料一认为,五四运动直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没有巴黎和会的刺激就未必有五四运动的发生。态度: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五四运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论证:国际因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必然激发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帝情绪的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国内因素: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主权,阶级矛盾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留日学生爱国斗争的影响和推动。综上,并非仅是巴黎和会失败才有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关于五四运动原因的全面认识,应把偶然事件放进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去寻找隐藏着推动历史发展的必然因素。探究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史料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发现问题: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唯物史观)【解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把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中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意识的因素回答出来即可。提示: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五四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考点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探究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必然性史料一、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它既依靠自由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小资产阶级,又依靠知识分子和工人。二、由于国内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由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而且由于这个民族革命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工人阶级又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三、因此,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适宜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发现问题:上述史料反映了共产国际为什么主张国共合作?其合作形式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读】原因,可依据史料中“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由于国内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由于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等信息进行概括;合作形式结合国民党“一大”的内容来组织即可。原因应注意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斗争实际需要进行分析。提示:原因: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民族革命;工人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合作形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原因:在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斗争目标。探究2国民革命的新特点史料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发现问题:依据史料,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历史解释)【解读】依据“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可知国民革命是国共两党合作发起的;依据史料“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可分析出国民革命较辛亥革命群众基础更加广泛;根据“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可知国民革命以新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依据“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可知国民革命相比辛亥革命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提示: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比较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不同点所处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成果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基本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