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反映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B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C启继承了禹的位置,王位世袭D夏朝实行禅让制2 . 成语故事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如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卧薪尝胆等。这些成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A生产力的发展B奴隶制的瓦解C诸侯兼并争霸D封建制度确立3 . 战国时期各学派自由辩论,彼此争鸣,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期望糅合诸子百家观点为一种新学说。这表明诸子学说( )A于战国后期完成统一B都主张中央集权专制C均旨在谋求政治功利D渐现学术融合的趋势4 .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韶关的马坝人住在狮子岩的山洞里B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使用天然石块C母系氏族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D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5 . 下列内容与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见下图)不相符的是A能够直立行走B使用打制石器C已学会使用火D有爱美的意识6 . 半坡人定居生活房屋主要是A平房B半地穴式C楼房D山洞7 .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文明表述,正确的是A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北省南部B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是郡县制C商朝出现了体系较为完整的甲骨文D青铜器主要包括用于祭祀的礼器和农具8 . 战争是人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我们提倡“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这一观点在下列哪一位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中体现过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9 . 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A水稻B粟C大豆D玉米10 . 下列历史事件,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应是( )启继位称王 盘庚迁殷 周朝建立 周平王迁都ABCD11 .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说明( )A都江堰的修建是秦国国力强盛的主要原因B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极大改进C都江堰能防洪灌溉,造福于民D都江堰使天下再无饥荒12 . 大变革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农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B铁农具代替了铜、石等农具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发明生铁冶炼技术13 . 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初,直接统治的面积还有方圆六百公里,因赏赐有功诸侯及被外部侵夺,最后周王室直接统治的面积仅方圆一二百里;同时,周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利和直接拥有的军事权力也日益丧失。根据材料,下列观点叙述错误的是A周王室逐渐走向衰微B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源自分封制的弊端C周王室衰微后,拥有权势的大诸侯借机“挟天子以令诸侯”D周王室丧失天下“共主”的名义14 . 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有教无类”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民贵君轻”15 . 传说中的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战争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长江流域B交战的双方是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C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D这一战役后形成了华夏族16 . 神话与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与华夏族的形成直接有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B女娲补天C黄帝、炎帝部落联盟D后羿射日17 . 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逐步形成后来华夏族的部落联盟是A黄帝、蚩尤部落联盟B炎帝、蚩尤部落联盟C黄帝、炎帝部落联盟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联盟18 .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一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区。有的墓葬随葬品很多,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这些考古发现表明A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山西境内B夏朝时期的疆域辽阔C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D夏朝用武力统治民众19 . 商王朝的国家体制是 ( )A内外服制度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20 . 秦朝治理国家采用了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治国思想( )A孟子B老子C墨子D韩非二、综合题21 .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材料三:规定官员在朝廷上要讲汉语,官员改穿汉服。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管仲辅佐的国君是谁?这次改革有何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通过什么政策可以获得奖励?说说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根据材料列举两项他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那些积极作用?(4)结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2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传统文化理念)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哪一学派主张体现了材料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 (文明交流互鉴)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个人,他历经艰难,寻师访友,研习佛法,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2)材料中的“这条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请指出材料中“这样一个人”对外交往的史实(文明冲突重建)材料三 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经过几次艰难航行,探险家们开辟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大国崛起解说词(3)材料中“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哪位“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完成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外交合作共赢)材料四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外交上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狭隘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4)据材料指出: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中国在外交上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5)为了“合作”“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由“对抗”到“合作”的典型事件一例?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后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制,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毛公鼎为西周毛公所铸青铜器,鼎内铭文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汉谟拉比法典是国王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石柱下端是用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1)图一和图二两件文物有哪些相似之处?(2)结合材料二,指出三件文物在命名规则上有何相似之处?(3)任选一件文物谈谈其具有的历史价值。(至少两个方面)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化石,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近10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2)北京人喝过开水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3)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阅读以下考古发现(史实)和推论:发现(史实):7件粗糙的石器,人工加工痕迹清楚。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的石器(或工具)。请你按这一思路,从以下考古发现中得出相应推论:发现(史实):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推论:发现(史实):(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推论:(4)通过上述的考古发现(史实)与推论,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有哪些素质?25 .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三:“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吕氏春秋材料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材料五:“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中轩辕”指谁?后人尊称他为什么?“平定蚩尤乱”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叫什么?(3)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