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必修1知识点小结第一课:烛之武退秦师 一、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著名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 氾(fn)南 佚(y)之狐 夜缒(zhu)而出 若不阙(qu)秦 逢(png)孙 夫(f)晋,何厌之有 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三、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2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四、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意:“把当做”,今意:认为。“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3共其乏困。 “乏困”古意:缺少的东西,今意:精神不佳。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5亦去之。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五、特殊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晋军函陵 省略介词于 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烛之武 3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 4夜缒而出。 省略宾语烛之武 5敢以烦执事。省略宾语这件事情 6许君焦、瑕。省略主语晋惠公 (二)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状语后置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2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六、重要虚词总结归纳1以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2而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5之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是寡人之过也 (的)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四、词类活用(例句)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4且贰于楚也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8不仁,不知(智),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9臣之壮也(壮壮年人)10今老矣(老老年人)11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12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13君亦无所害(所害害处)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15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16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第二课:荆轲刺秦战国策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有三十三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1.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2.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粹”,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3.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8.故振慑同上。9.设九宾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10.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12.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奉之同上。13.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14.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1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2.重点文言实词释义(12个)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教 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振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害怕,恐惧。图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梢。诏非有诏得不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被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3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5.左右既前同上。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1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1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4.古今异义词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7.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7.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8.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9.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5.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献(于)秦王(省略介词)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倒装句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7.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固定结构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4.荆轲有所待意为:有的人(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 “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5.将军岂有意乎表反问,是否呢。6.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7.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6.成语典故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战国策成语一尘不染圣人具有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大庭广众以敞大众。两败俱伤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南辕北辙犹至楚而北行也。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足。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反璞归真颜斶知足矣,归反于璞,则终身不辱也。狡兔三窟狡兔有叁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狐假虎威虎得狐,狐曰:子勿敢食我,天帝使我长百兽,子若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百兽见我敢有不走者?虎以为然,遂与之偕行,兽见皆走,虎不知兽之畏己,以为畏狐也。惊弓之鸟弓弦响,惊密林之鸟。安步当车 战国策齐策四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不翼而飞战国策秦策侧目而视 战国策秦策高枕无忧战国策魏策一汗马功劳 战国策楚策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挥汗成雨 战国策齐策一第三课:鸿门宴(一)通假字1.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3.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 毋,通“无”,不要。 内,通“纳”,接纳,进入。(晏子治东阿他库少内)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4.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5.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6.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7.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8. 秋号不敢有所近。 号,通“毫”。9.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10.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11.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奉,通“捧”。12.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二)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 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4.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5. 亡去不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6.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7.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9.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0. 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1.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13. 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4. 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17.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18.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9. 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20. 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三)文言固定句式1.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2. 为之奈何?3. 且为之奈何?4. 孰与君少长?5.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6.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7.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8.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9. 不然,籍何以至此?10.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11. 今日之事何如?12.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3. 此亡秦之续耳。14. 何辞为?(四)宾语前置句1. 不然,籍何以至此?2. 今日之事何如?3. 客何为者?4. 何辞为?5. 大王来何操?6. 沛公安在?(五)被动句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 吾属今为之虏矣!(六)省略句1. 沛公军于霸上。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为吾击破沛公军。4. 具告之以事。5.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6.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7. 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8. 还军于霸上。9. 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10. 竖子不足与之谋。(六)状语后置句1.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具告之以事。4. 良曰:“长于臣。”5. 得复见将军于此。(七)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八)重点翻译句1.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九)多义词1. 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 依靠、凭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 顺着、根据不如因而厚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乘机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梦溪笔谈雁荡山 因为、由于因合纳斗盆 促织 于是、就陈陈相因 成语 沿袭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原因、理由2. 如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如同、像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 比、及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指南录后序 到、往、去万事如意 成语 顺、随如其离违,宜别图之 赤壁之战 如果、假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过秦论 好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子路、曾侍坐 或、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同上 至于空空如也 成语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 意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 促织 意图、意愿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 意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意态、神情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意料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 史记张仪列传 怀疑、猜疑4. 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起、抬起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 屈原 提出、举出举兵伐徐,逐灭之 韩非子五蠧 发起、发动戌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攻下、占领举贤任能 成语 推荐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 科举考试杀人如不能举 过秦论 全、尽举世无双 成语 全部、整个5. 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孔雀东南飞 推辞、谢绝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孔雀东南飞 辞别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汉书张安世传 感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告诉、劝告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 凋落、衰亡6. 为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替,给,介词为之奈何 鸿门宴 对付,动词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是,动词何辞为 鸿门宴 表疑问,句末语气词。(十)异义词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附:战国策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武帝时,刘向进行了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取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主要艺术特色是叙事生动形象,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说理论辨精辟犀利,善用比喻、夸张、寓言。饶有风趣,耐人寻味。很多后来成了我们熟悉的名句和常用的成语。名句如: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楚策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秦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赵策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燕策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齐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赵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策 成语有60多条,现汇编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战国策西周策 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能射中百步以外目标的杨树叶。形容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后世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二、战国策秦策 比比皆是(秦策一):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 侧目而谈(秦策一):斜着眼睛看人,指心存畏惧,不敢正视。也指愤怒或不满地看。 抵掌而淡(秦策一):抵掌:鼓掌、击掌,形容无拘无束地畅谈,气氛欢洽。 前倨后恭(秦策一):倨:傲慢,怠慢。光前傲慢而后来恭敬,前后态度不一样。常指人势利。 曾参杀人(秦策二):曾参:孔子的学生,向来以孝贤出名。比喻流言传播得广,也会让人相信。 两虎相斗(秦策二):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之间的争斗。 远交近攻(秦策三):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用以吞并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指一种为人处世的手段。 积少成多(秦策四):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未路之难(秦策五):未路:最后一段路,走最后一段路很困难。比喻保持晚节不容易。也比喻做事情越接近成功,工作越艰巨。 悬梁刺股(汉书(秦策一):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勤奋苦读。 三、战国策齐策 安步当车(齐策一):用慢步行走当作坐车。 吠非其主(齐策一):狗专向不是它主人的人叫,比喻人各为其主,为主人做事。 毂击肩摩(齐策一):车碰着车,肩摩着肩形容行人车马来往拥挤。 挥汗成雨(齐策一):原形容人多拥挤。后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等出汗多。 接袂成帷(齐策一):袂:衣袖;帷:帷幕,衣襟可以连接成帷幕。形容城市繁华,人口从多。 门庭若市(齐策一):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极多。 以一当十(齐策一):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比喻军队以寡敌众,勇敢善战。 战无不胜(齐策二):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画蛇添足(齐策二):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比肩而立(齐策三):肩靠着肩站立,比喻距离很近。 不自量力(齐策三):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力量。 布衣之交(齐策三):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亦指显贵者与平民的交往。 随踵而至(齐策三):一个跟着一个。形容来得人很多,连绵不断。 直言不讳(齐策四):有话直说,无所忌讳。 狡兔三窟(齐策四):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 归真反璞(齐策四):指除去外饰,恢复其本来面目。 高枕而卧(齐策四):指垫高枕头安然睡觉,比喻无所顾虑。 扶老携幼(齐策四):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多形容某些欢迎、投奔、逃亡等吻合,人们成群结队而行的情况。 寝不安席(齐策五):睡觉时不能安于枕席,指有心事而睡不着觉。 折冲尊俎(齐策五):冲:古时用以冲去敌城的战车;折冲:挫败敌人;尊俎:酒器和放肉的祭器,借指宴席。原指在宴席上运用策略制胜对方。后也泛指外交谈判。 四、战国策楚策 心旌摇曳(楚策一):旌:古代的一种旗帜,心神像旗帜一样摇摆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被坚执锐(楚策一):身穿锐甲,手拿兵器,形容全副武装投入战斗。 狐假虎威(楚策一):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 桂薪珠米(楚策三):薪贵如桂,米贵如珠,形容物价昂贵。 食玉炊桂(楚策三):指吃的东西像玉器一样贵重,燃烧的同桂木一样珍贵。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苦。 见兔顾犬(楚策四):看到野兔,就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事态紧急,但及时想办法还来得及。 峻阪盐车(楚策四):阪:指山坡。形容老人年迈,难负责任。 亡羊补牢(楚策四):丢失了羊,就补修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以免继续受损失。 与世无事(楚策四):跟世人没有争执。形容不慕名利,超然达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生态园林树木种植与养护服务合同
- 2025范文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电商品牌独家销售授权合作协议
- 贵州省正安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数字文化遗产数字化加工保密合同
- 贵州省金沙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质押担保合同范本
- 2025不锈钢管材批量采购及加工服务合同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燃气轮机离心式压缩机组运行操作手册教学教材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2023年重庆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 《印章移交登记表》
- 电缆护套感应电压计算
- 第5章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