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三拗片_第1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三拗片_第2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三拗片_第3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三拗片_第4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三拗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拗片配方详解,药典中成药:三拗片配方详解,三拗片,SanaoPian,药典中成药:三拗片配方详解,配方:麻黄833g、苦杏仁833g、甘草833g、生姜500g。,药典中药材:麻黄详解,麻黄,药典中药材:麻黄,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垄。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药典中药材:麻黄,性状:,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药典中药材:麻黄,性状:,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裂片2(稀3),上,药典中药材:麻黄,性状:,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药典中药材:麻黄,炮制:,麻黄: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本品呈圆柱形的段。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切面中心显红黄色。气微香,味涅、微苦。蜜麻黄:取麻黄段,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不粘手。每100kg麻黄,用炼蜜20kg。本品形如麻黄段。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有蜜香气,味甜。,药典中药材: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药典中药材:麻黄,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药典中药材:麻黄,用法:,210g。,药典中药材:麻黄,存储:,置通风干燥处。防潮。,药典中药材:苦杏仁详解,苦杏仁,药典中药材:苦杏仁,来源:,本品为蓄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药典中药材:苦杏仁,性状:,本品呈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苦。,药典中药材:苦杏仁,炮制:,苦杏仁用时捣碎。火单苦杏仁:取净苦杏仁,照火单法(通则0213)去皮。用时捣碎。本品呈扁心形。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富油性。有特异的香气,味苦。炒苦杏仁:取火单苦杏仁,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用时捣碎。本品形如火单苦杏仁,表面黄色至棕黄色,微带焦斑。有香气,味苦。,药典中药材:苦杏仁,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药典中药材:苦杏仁,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药典中药材:苦杏仁,用法:,510g,生品入煎剂后下。,药典中药材:苦杏仁,存储:,置阴凉干燥处,防蛀。,药典中药材:苦杏仁,注意:,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药典中药材:甘草详解,甘草,药典中药材: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药典中药材:甘草,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胀果甘草,药典中药材:甘草,性状:,:根和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光果甘草:根和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药典中药材:甘草,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甘草片: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切面略显纤维性,中心黄白色,有明显放射状纹理及形成层环。质坚实,具粉性。气微,味甜而特殊。,药典中药材: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药典中药材:甘草,功效:,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药典中药材:甘草,用法:,210g。,药典中药材:甘草,存储:,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药典中药材:甘草,注意:,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药典中药材:生姜详解,生姜,药典中药材:生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药典中药材:生姜,性状:,本品虽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药典中药材:生姜,炮制:,生姜除去杂质,洗净。用时切厚片。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可见指状分枝。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药典中药材:生姜,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药典中药材:生姜,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药典中药材:生姜,用法:,3lOg。,药典中药材:生姜,存储:,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砂内,防冻。,药典中成药:三拗片配方详解,配方:麻黄833g、苦杏仁833g、甘草833g、生姜500g。,药典中成药:三拗片,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褐色至棕褐色;气香,味微苦。,药典中成药:三拗片,制法:,以上四味,取麻黄、生姜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2小时,收集挥发油,备用;称取6倍挥发油量的倍他环糊精制成60的饱和水溶液,边搅拌边加入挥发油,并在60保温条件下连续搅拌2小时,冷藏24小时,抽滤,室温干燥,备用。麻黄、生姜药渣与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煮沸后加入苦杏仁,煎,药典中成药:三拗片,制法:,煮1.5小时,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60)的清膏,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取干膏粉加入挥发油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及适量的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钠,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