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彩的基础学,色妆摄影培训学校.,色彩的魅力,色彩给摄影带来的表现力是黑白无法比拟的。,对摄影师的要求,1、对色彩一定的感悟力,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掌握一定美术基础知识。2、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掌握色彩是如何产生的3、了解色彩与视觉关系及掌握色彩的搭配方式(色彩构成)4、了解哪些因素促成色彩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照片色彩变化,光与色彩,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400-700毫米之间。光:可见光,伽马射线,X光,红外线,紫外线。红,橙,黄,绿,青,蓝,紫所有色光聚在一起形成白光。固有色:不同物体对光线有不同的吸光能力及反射能力,它所放射色彩,称为物体固有色。物体只有在白光照射下,才能反射出它固有色,当光线产生色彩变化时,将会影响到物体固有色。,三原色,红绿蓝是三原色黄品青是补色红-青绿-品蓝-黄红+绿=黄绿+蓝=青蓝+红=品红+绿+蓝=白黄+品+青=黑色,色彩三要素,1:色相(色别)指各种色彩的名称和相貌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各种纯正色彩之间有明暗深浅差别同一色别因受不同强弱光线的照射从而产生明暗差别3:纯度,(饱和度)指各种色彩的纯净程度。任何颜色越接近标准色(以阳光光谱色为标准),其饱和度越高,色彩越艳丽,或深或浅饱和度都不高。,色相:指红、绿、蓝三原色:,本图选用了红蓝分别属于暖冷颜色,两者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明度:色彩的明暗强度,色彩越接近于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暗度越高,明度高,明度低,饱和度:色彩的纯度或鲜艳程度。,片中降低环境色彩的饱和度用以突出模特红色的裙子,让人物在画面中更加突出,高饱和度,色彩的冷暖,在色相环中,那些使人们联想到火焰、日出、日落等给我们温暖、热烈、喜悦、活力等感觉的色彩称之为“暖色。”如红色、橙色、黄色以及偏这些颜色的色彩,如图,冷色是指那些给人寒冷、凉爽、深远等感觉,使人们联想到冰雪、大海、天空的色彩,如蓝色、青色、蓝青色等,如图蓝色象征着宽广、沉稳、坚韧、庄重、肃目等,所以我们在拍摄这样的主题时,画面的色彩可以运用不同明度、不同饱和度等的蓝色来构成画面,它也可以与其它的消色进行搭配使用,如图,绿色是我们拍摄时经常使用到的色彩,绿色象征着生命与成长、和平与稳定、舒适与柔情等,这样的主题画面我们可以使用不同明度的绿色如:深绿、浅绿、墨绿等,不同饱和度的绿色如:草绿、翠绿等。这样的搭配画面会有微妙变化,如图,紫色象征着绚丽、高贵、权威等,一般我们拍摄时在表现高贵的贵族感觉时首选紫色或紫色的邻近色(玫瑰红、粉红、青莲等色相)来构成画面,如图,人像摄影中,我们怎样才能控制画面色彩,拍出美丽的色彩画面,那些因素会影响画面色彩的表现,这些都是专业人像摄影师必须研究的问题。影响人像摄影画面色彩构成的主要因素有:服饰、背景、道具等物体固有色、环境的色彩、光源色的色彩变化、数码器材和其它电脑后期等的影响。一、固有色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在人像摄影中摄影师对画面色彩的选择和设计一般都是从被摄者的化妆造型、服装颜色、背景颜色等控制开始的,这就是对固有色的选择。服装、背景等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这些物体的固有色是指在白光线下我们看到的颜色。当物体受到光的照射,吸收了投射光的一部分光线成份,反射出部分光线成份,反射出的光线成份就是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例如被摄者穿着红色的服装,在白光的照射下,红色的服装吸收了白光(红光+绿光+蓝光)中的绿光和蓝光,反射出红光,红色光波刺激我们的视锥神经,使我们大脑产生红色的印象,这时我们看到服装的颜色便是红的。如果吸收白光中的蓝光,反射出红光和绿光,我们看被摄者的服装便是黄的,因为红光加绿光是黄光。假如被摄者的服装对白光中的红、绿、蓝光都吸收,而不反射,我们看到的服装就是黑色的。如果被摄者的服装对红、绿、蓝光吸收得极少,基本上全反射,那么这件服装一定是白色的。倘若对红、绿、蓝光等量吸收一些,又等量反射一些,这时的服装一定是灰色的。被摄者自身的这种色彩,在色彩学上叫做“固有色”如图1画面各个物体不同色相的固有色正确还原。我们从投射光的性质(软硬)、强弱、色温、服饰、背景的表面结构不同,观看距离的远近不同,物体的固有色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来说明固有色对画面色彩的影响。,色彩的消色系的联想、感觉与象征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色彩学中大体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那么无彩色也就是消色,是指那些物体表面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线中的光谱成分等比例反射和等比例吸收的,也可以说,消色就是黑、白、灰,如图消色可以和任何色彩搭配,这也是消色的特点。,黑色是对各种光谱成分全部吸收的物体表面色;黑色象征着庄严、沉重、负担、压力、黑暗或恐怖等,也是我们拍摄低调人像时首选的,如图13。但是在运用黑色构成时黑色并不是死黑一片,我们也要注意黑色的层次,更多时是可以和少量的黑灰、深灰、中灰等结合搭配,这样的画面会有紧有松,有透气感,白色是我们拍摄人像时大量使用的,白色是指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谱成分全部反射的物体表面色。白色象征着明净、圣洁、高尚、悲伤、素雅等,如图14。在具体运用白色时,光比和曝光是我们要注意的,否则白色会没有层次。,灰色是指对照射到其表面的光谱成分等比例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的物体表面色;灰色象征着消极、柔和、平稳、朴素、雅致等,灰色的层次变化很多,如:深灰、浅灰、亮灰、中灰等,我们在拍摄时尚类的图片时会经常使用,如图。,色彩的情感联想如表格:色彩色彩联想色彩情感红血液、夕阳、火焰热情、危险、喜庆橙橘子、柳橙、秋叶温情、明朗、积极黄香蕉、黄金、黄菊光明、注意、不安绿树叶、草木、公园和平、理想、安全蓝海洋、蓝天、湖水自由、凉爽、忧郁青洁净、爽朗、活力希望、意志与毅力紫葡萄、茄子、紫罗兰高贵、神秘、病态白白云、雪花、干净纯洁、神圣、虚无人像摄影师往往在表现某一主题或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通过对色彩、色调等艺术语言的运用,来达到象征、寓意、哲理或抒情的作用。在一幅照片的画面里,可以从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使作品在感性形式与理性的内容上达到完美的统一。,二、色彩的表现效果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色彩的表现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色彩。所以,色彩的各种表现也影响着我们的感受,包括我们人像摄影师,这也是我们进行画面色彩构成的源泉,1色彩的柔美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色彩的柔美感是色彩一种清淡、飘逸感觉的表现。这类的色彩的明度基本偏高,饱和度偏低,给人比较柔美、淡雅。这样我们在创作拍摄时如果想要得到清淡、柔美的画面效果就可以选择明度基本偏高,饱和度偏低的色彩来构成画面,如图,2色彩的轻重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物体表面的色彩不同,看上去有轻重不同的感觉,这种与实际重量不相符的视觉效果,称之为色彩的轻重感。感觉轻的色彩称为轻感色,如白、浅绿、浅蓝、浅黄色等;感觉重的色彩称重感色,如藏蓝、黑、棕黑、深红、土黄色等。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上的对比,明度高的亮色感觉轻,明度低的暗色感觉重。另外,物体表面的质感效果对轻重感也有较大影响。明度高的轻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重色彩使人联想到沉重、稳固、安全等。所以我们得图片画面的色彩搭配时就要注意轻重颜色的使用,一般重色在下面轻色在上面,这样可以避免头重脚轻的压抑感,如图,3色彩的软硬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色彩的软硬感也是它的重要表现,色彩的软硬也与明度和饱和度有关系,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给人以柔软、亲切的感觉。在拍摄中,可利用色彩的软硬感来创造舒适宜主题的色调。,一般来说,软色调给我们明快、柔和、亲切的感觉,这在高调和画意摄影中尤为常见如图18-1。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4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色彩的前后感觉也是不容易忽视的,人眼晶状体对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精密和灵敏的,但是它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对于波长微小的差异就无法正确调节。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的暖色如红、橙色等,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彩成像后感觉比较远,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相反,红、黄色就感觉近,有前进感。凡对比度强的色彩搭配具有前进感,对比度弱的色彩搭配就具有后退感;膨胀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明快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暧昧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所以在拍摄人像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空间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相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主体突出,应选择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这样就会突出主体并可以加大画面的空间感如图19。图20是利用色彩的明度对比强调主体人物的前进感来突出主体的。,5、色彩的大小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色彩的表现效果很多,色彩的大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色彩的大小会使画面的色彩有一种生动的对比效果,在大面积的色彩陪衬下,小面积的纯色会有特别的效果。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而暖色、高明度的色彩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有减小、收缩感觉。一般说来,暖色有扩散性并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冷色有收敛性且不大引人注意,有滞后感。按大小感觉的划分,色彩的排列顺序为:红、黄、橙、绿、蓝、青。充分利用色彩的大小感觉也是我们人像拍摄中画面色彩构成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如图21、就是使用了不同明度的色彩来体现色彩的大小感,从而来加大画面的空间突出主体。,图22、是利用了暖色有扩散性并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冷色有收敛性且不大引人注意,有滞后感的特点来构成画面突出主体的。,如图23、;蓝、绿色给人以沉静感觉如图24。色环中的暖色系中,明亮而鲜艳的颜色给人以兴奋感,深暗而浑浊的颜色给人以沉静感,我们要根据所拍摄的主题来使用。,色彩的兴奋与平静感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色彩的表现与人的心理感受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色彩的兴奋与平静感也可以叫做色彩的积极或消极,积极向上的色彩能使人产生一种兴奋、热烈、努力进取和富有生命力的心理效应。消极的色彩则适合于表现一种沉静、郁闷和失落的心理效应。色彩的兴奋与平静感和色相、明度及纯度都有关系,其中尤以纯度影响最大。纯度高的色彩就会给人兴奋感,纯度低的色彩就会给人平静感,同时还与色相的冷、暖感有关。像红、橙、黄色都给人以兴奋的感觉,色彩的情感与表现对画面的色彩构成的影响也要和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有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运用以适合不同的人群。,影响照片色彩表现的因素,1光源色2环境色3曝光4滤镜5感光元件6镜头质量7后期,不同性质投射光下的固有色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在直射光(硬光)照射下,被摄体会形成受光面和阴影面,受光面的固有色会被强烈的直射阳光冲淡,暗面的阴影也会由于阳光太硬而显得过深,缺乏丰富的明暗过渡,被摄者面部接受的光线太硬,脸部缺乏亮的层次,在散射光(软光)照射之下被摄体的颜色显得饱和。所以为了能真实地再现还原画面的颜色在选择照明光线时,应尽量使用散射光线。如果要使用硬光拍摄就要合理的控制光比和合理得补光。如图2和图3这两幅人像照片,图2由于采用的是直射光照明,人物的面部亮面的层次明显的损失,皮肤的固有色显得浅淡;图3在拍摄时采用了散射性质的柔和光线照明,由于这种光线比较柔和,画面物体的国有色再现得比较好。,不同强度投射光下的固有色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在不同强度投射光下的固有色是有不同的变化的,若照明光线太强,被摄体亮面的固有色会被光线冲淡;假若照明光线太弱,被摄体的颜色又会变深显得黯淡,影响画面色彩的再现。所以,为了我们在拍摄时要想使画面的色彩表现得好,投射光的强度要适当,既不可以太强也不可以太弱。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图4-6可以得到证明,图4灯光强度合适,画面的色彩还原较好,图5由于投射光太强,使被摄者脸部的亮面和衣服的亮面曝光过度,固有色明显地被削弱,画面的色彩还原不是很准。图6灯光太弱曝光不足,固有色也被削弱画面色彩暗淡无光,显得晦暗。,3不同结构的物体固有色变化对画面色彩的影响画面中每个构成元素的固有色的再现,与它的表面结构也是有关系的。球面和光滑的表面易于反光,这些反光常常形成闪耀的高光,这些高光很容易使被摄体的固有颜色被冲淡。因此,球面和光滑表面的固有色不及粗糙表面和平面的固有色色彩显得饱和。所以我们在构成画面的色彩时就要考虑人物服饰的材料、背景的材质、道具的质感等来考虑用光以达到色彩的真实还原。,如图7,被摄者的所拿的充气道具上产生了许多高光,这些高光将充气海豚的固有色冲淡了,人物所穿的衣服相对道具充气海豚来说,表面具有粗糙的纹理图案,所以衣服的反光率就相对低些,那么它的固有色色彩就比较饱和以及还原比较准确。,4不同距离的物体固有色变化对画面色彩的影响不同距离的物体固有色也是不同的,特别是室外的景物,尤其如此,这样对我们画面的色彩构成是有很大影响的。所拍摄的物体距我们摄影师的距离越远,画面的色彩就显得越不饱和,而且带有一些蓝青的调子,它的固有色被削弱了。,图8便是这样的例子,在这幅画面中,较近的环境和人物的固有色表现得相对好一些,呈现出它本身的色彩特征,但是,远处的景物的固有色就被大大削弱了,而且带有一层蓝青的色凋。从以上分析来看,如果在拍摄中想把被摄体的固有色表现得饱和、鲜艳,被摄体与相机的距离不宜太远,否则其固有色彩的再现便会受到影响。,二、环境色对画面色彩的影响人像摄影中的人物主体往往会安排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周围环境的颜色,特别是纯度高、面积大的环境色(如碧绿的草地,开满红花或黄花的山野,蓝蓝的天空等)对人物主体阴影面的影响尤为明显。如果环境色的光照比较明亮且距离人物较近时,对被摄主体的影响更大,这也是我们在拍摄中导致照片色彩构成偏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会给后期电脑校色带来难度。,比如我们在室内用带有颜色的背景来拍照时,如图9由于人离黄色的桌布较近,照射到黄色桌布上的光线就会反射出带有黄颜色的环境色光,黄色光反射到人物的脸部皮肤上使面部的下半部分偏黄色,这种偏色就是人物离道具物体的距离太近、环境色过于强烈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合理的处理和利用环境色是我们拍摄中控制画面色彩构成的重要因素。,三、光源色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光源色彩的变化通常有客观和人为的两种情况,客观的变化是指发光体色温的变化产生的光色对画面色彩构成产生的影响,光源的色温高,人物及环境的固有色就会被改变,会偏冷色,如偏向蓝色或带有蓝色成分的颜色,这样就会导致画面的色彩偏冷色调。同样,光源色温低,人物及环境的固有色也会被改变,会偏暖色,如偏向带有橙色或黄色成分的颜色,这样就会导致画面的色彩偏暖色调。我们要想使画面的色彩构成准确的还原就要根据光源色温合理得搭配数码相机的白平衡以达到正确还原画面色彩。,所以如图10、是在光源色温约5400的闪光灯下拍摄,我们为了保证画面的色彩正常还原把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至闪光灯模式拍摄。图11是在光源色温约5400的闪光灯下拍摄,我们把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至白炽灯模式拍摄,这样画面就会产生偏冷色。,人为的变化是有意在发光体前加装滤光装置(如各种单色或混合的滤色片、滤色镜等),人为的改变光源的颜色,但是一定要根据画面的主题来确定改变光源的色相,以达到突出渲染画面的作用。光源色的变化主要是会对画面的各个元素的色彩还原是否真实、精确而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因素是可以控制或强调,但是一定要依照拍摄的主题思想的要求来决定。,如图12在照明灯光前加红色片和黄色片人为改变光源颜色后的画面,突出了唯美的、画意的色彩效果。,四、数码相机对画面色彩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数码相机或同一厂商所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其感光度与感色性能均有一定的差异。数码相机色彩还原性能是否良好,会对画面色彩的构成形成影响。下面具体进行分析。1.数码相机感光元件对画面色彩构成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常见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主要是CCD(电荷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它的图像传感器是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为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相机的感光元件内含的晶体管数量越多,分辨率也就越高。感光元件的分辨率像素数常被用作划分数码相机档次的主要依据。感光元件的分辨率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数码相机成像的质量,但正像颗粒度不能完全概括胶卷的质量一样,分辨率也不是评价感光元件质量的唯一标准,其色彩深度、芯片本身的制造水平等,对最终的图象色彩质量带来的影响都不容低估。但与数码相机其它指标相比,分辨率依然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数码相机拍摄图像的像素数取决于相机内感光元件芯片上光敏元件的数量,数量越多产生的图象分辨率越高,单个像素的面积越大,图像的动态范围就越大,噪点越小,色彩还原就越好,所拍图像的质量也就越高。,图13就是利用高分辨率(1230分辨率)的单反数码相机拍摄,画面色彩还原正常,噪点小。图14是利用低分辩率(300分辨率)的傻瓜数码相机拍摄的,画面色彩还原较差,噪点较大、清晰度较弱。,数码相机感光度对画面色彩的影响数码照相机,它用感光元件接受光线信号,对曝光多少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80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感光元件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的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的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都会不一样,平时拍摄时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这一档上。从理论上来讲,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越高,数码相机的拍摄效果就会越好。但当前由于感光元件制造工艺有限,想提高等效感光度就会降低信噪比,使图像变得粗糙,丢失部分细节,对人物肤色、质感环境的色彩有极大的影响,这与高感光度的传统感光材料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一般都会选择最佳感光度在ISO100200左右时拍摄人像的色彩效果比较理想。,如图15在数码相机感光度为ISO160的模式下拍摄,照片的颗粒细腻,色彩还原正常,图16由于数码相机的感光度模式为ISO1200,照片的颗粒粗糙,色彩产生偏青偏灰色现象。,其它因素对画面色彩的影响作为摄影师都想拍出来的照片能得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创作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影响色彩构成的因素,摄影师只注意到上述的这些因素还不够,还要注意比如曝光是否准确、曝光是否会受到倒易律失效所带来的影响等。除此之外,每个数码扩印师和后期电脑设计师对色彩的主观评价也是影响画面色彩的重要因素,摄影师的个人审美和艺术修养、以及拍摄当时的个人情绪等等都会影响画面的色彩。,如图17、图18所示,就是利用电脑进行的后期色彩主观的处理效果。,色彩对比,在摄影中,色彩对比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黑白灰对比,同时对比,空间效果和空间混何等的对比。一、色相对比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1.零度对比(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面很有价值。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3)同类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同类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4)无彩色与同类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2.和谐对比(1)邻近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3)中度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同类色:同一种颜色,因明度不同的色彩称为同类色类似色:含同一种色光成分的色彩,3.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训练:真题解析与高分策略
- 王牌课件五官速写
- 研发面试场景题目及答案
- 民法典婚姻家庭篇课件
- 上海市第八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远程医疗设备维护与应急响应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铁矿石海上运输包船服务合同
- 2025生态环保型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检测与绿色认证合同
- 2025年城市间企业差旅商务包车合作协议
- 2025年金融服务业员工劳动合同履行与风险控制专项协议
-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GB/T 27677-2017铝中间合金
- 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供水公司主要安全风险公告栏(总)
- 屠宰加工企业组织机构职能分配表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