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我看看下面到底有什么?,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能够“上天”与“入地”。如果把上天理解为进入太空,现在人类已经做到了;如果把入地理解为进入地球核心,恐怕人类一时还难以做到,正所谓上天有路,入地无门。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得知地球内部的情况呢?,探讨,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地球内部的情况?,哇,好大的西瓜啊!但不知道熟没熟,怎么办呢?,钻探取样研究,目前,地质科学家已经在13个国家打了近100口深浅不一的科学钻探井,其中4000米至5000米以上的深井有20个。12262米的科探井世界纪录是由前苏联在科拉半岛上的SG3井保持的;德国曾经打了一口9100米的科探井。在我国江苏省东海县毛北开钻的5118米科探井工程将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深井。,钻探取样研究,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地球半径是6371千米,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情况推测,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填写表格:什么是地震波?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不同?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有何帮助?,阅读思考,较快,较慢,相同,垂直,固、液、气态皆可,只有固态,速度都随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可通过其速度变化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性质,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33千米(大陆部分)处,莫霍界面,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不连续面,读图思考,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速度增大,纵波变慢横波消失,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纵波横波波速明显增加,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消失,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17km,2900km,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以下,地震波纵、横波的波速迅速上升,说明物质组成和物质密度发生改变;古登堡界面以下,地震波纵波的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说明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地幔物质应以固态为主,也可能是塑性状态;地核的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上层: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1)结构,(一)地壳,(2)厚度,规律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3)组成地壳的元素,(二)地幔介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平均厚度为2800多千米。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三)地核地球的核心部分,古登堡面(2900千米)以下。分为外核和内核。据推测,外核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和高压下的熔融状态铁和镍,可能是产生地球磁场的原因;内核呈固态。,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重点关注: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岩石圈=地壳+上地幔的顶部岩石圈:地表至软流层地壳:地表至莫霍面,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读图思考,1.地壳的厚度与什么有关?2.软流层是不是液态的?3.岩石圈由哪些部分组成?4.岩石圈是不是整体的一块?是否会发生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地壳,地幔,外地核(液),内地核(固),【记忆】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和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大家记,地球内部圈层的厚度及特征比较表,二、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思考,1.阅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结果,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大气圈,2.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3.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气温(),高度(千米),50,12,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宇宙火箭人造卫星,极光,流星,气温垂直分布,积雨云,思考:1.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2、大气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我们直接生活在对流层底部,空气中有供我们呼吸的O2,有与人类风、雨、雪等天气变化,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且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少变,能见度好。,总结本节内容,33千米(大陆部分)处,莫霍界面,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不连续面,读图思考,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速度增大,纵波变慢横波消失,说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上下的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此可将地球内部划分出若干个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厚度及特征比较表,练习题1.2008四川省汶川发生地震发生时,在成都的人()A.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前后摇晃B.只感到上下颠簸C.先感到左右、前后摇晃,后感到上下颠簸D.只感到左右、前后摇晃2.在莫霍界面以下()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A,A,3.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A.氮和氢B.氧和氮C.氢和氧D.氧和碳4.水圈是_的圈层。()A.连续而规则B.连续但不规则C.不连续但规则D.不连续不规则5.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圈层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B,B,B,6.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海洋.盆地.平原.大陆断层,7.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A.位于地幔的上部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A,C,谢谢同学们?,读图思考,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横波在地幔中可以传播,则可肯定地幔物质为固态,而在地核中不能传播,则其物质可能为液态。,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地球的外部圈层,思考,1.阅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疫病防治员初级面试经验
- 2025中国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激光雷达车规级认证进展与成本下降曲线预测报告
- 碳交易市场AI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流程
- 2025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变化及技术创新方向报告
- 2025中国洗发水市场细分领域机会与产品创新报告
- 生命晶石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研究报告
- 航海职业规划及不同航线选择分析-结合航海职业
- 建筑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考试冲刺复习计划
- 能源管理节能降耗计划与方案
- 智能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操作手册
-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JJF 2020-2022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规范
- 抖音运输行业广告案例分析
- 施工日志空白表格
- 次氯酸钠服务方案
- 工程开工令及开工报告
- 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查房
- 华为薪酬管理体系
- GB/T 33680-2017暴雨灾害等级
- 新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