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鸣器的形状,要看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会造成共鸣腔的不同形状。普通话“l”(绿)中的“”和“lu”(路)中的“u”声音不同,就是因为发这两个音时口腔这个共鸣腔的形状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要熟悉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构成及功能。发音器官分三大部分:(1)动力部分(肺);(2)发音体(声带);(3)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见书P.57图),一、人类的发音器官p56,(1)主动发音器官: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的作用;(2)被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发音器官的分类(p59),二、元音和辅音及其区别,1、元音(P59-62)元音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器官阻碍的音。所有元音的发音体都是声带,发音的方法都是让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元音的分类,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不同,可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语言中的元音绝大多数是舌面元音。,(1)舌位的高低:汉语普通话里“i”(衣)和“a”(啊)之所以听上去不同,主要就是因发“i”时舌位高,发“a”时舌位低。(2)舌位的前后:如“”(迂)和“u”(乌)之所以听上去不同,就是因发“”时舌位在前,发“u”时舌位在后。(3)嘴唇的圆展:如“i”(衣)和“”(迂)之所以听上去不同,就是因发“i”时嘴唇是平展的,发“”时嘴唇是撮圆的。,舌面元音的音质差别由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舌面元音图(P60),舌位的前后、高低、嘴唇的圆展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一个舌面元音的音质,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改变元音的音质,需要同时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和把握舌面元音的特征。例如,根据后、高、圆唇这三个条件,就可知道这是元音“u”(乌)。,决定舌面元音的音质的因素,辅音是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器官阻碍的音。它的发音过程按时间顺序可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1)辅音的发音部位发辅音时,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2、辅音(P62-69),2(1)辅音的发音部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有10多种,普通话有6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鼻音、颤音、闪音,普通话只有前5种发音方法。其他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2(2)发音方法,(1)气流是否受阻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P59),(3)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气流是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克服阻碍冲出来,因而明显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4)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元音都是乐音,发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音就不可能发出来;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浊辅音外,清辅音的发音都非常短暂,如双唇塞音p,发音时,双唇闭塞阻住气流,然后猛然放开,爆破成声,结束发音动作。,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要重点掌握舌位图中的8个基本元音。(见书P60),元音舌位图的构成情况,三、元音的发音,元音舌位图的构成情况,1、前高不圆唇元音();2、前半高不圆唇元音();3、前半低不圆唇元音();4、前低不圆唇元音();5、后高圆唇元音();6、后半高圆唇元音();7、后半低圆唇元音();8、后低不圆唇元音()。,练一练:请在括号内写出8个基本元音,8个基本元音,1、前高不圆唇元音(i);2、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3、前半低不圆唇元音();4、前低不圆唇元音(a);5、后高圆唇元音(u);6、后半高圆唇元音(o);7、后半低圆唇元音();8、后低不圆唇元音()。,9、前高圆唇元音();10、后半高不圆唇元音();11、后半低不圆唇元音();12、央低不圆唇元音();13、央中不圆唇元音();要注意掌握上面这些元音的不同点,也要注意掌握它们的相同点,考试时,要区别它们的异同。如:比较下列音素的异同:iy。答:相同点:都是舌面前、高元音;不同点:i是不圆唇元音,y是圆唇元音,另外要掌握舌位图中的5个音,另外要掌握舌位图中的5个音,9、前高圆唇元音(y);10、后半高不圆唇元音();11、后半低不圆唇元音();12、央低不圆唇元音();13、央中不圆唇元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1、清和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北京话没有和清辅音相对的浊辅音,如有清音“f”、“s”,没有浊辅音“v”、“z”;英语有浊辅音“v”、“z”,如“very”、“zero”;吴语中也有,如“肥”vi、“查”zo。浊音:普通话21个辅音中只有4个是浊音:“m”、“n”、“r”、“l”,其余是清辅音。,四、辅音的发音(P63),送气和不送气在汉语里分得很清楚,普通话中共有12个辅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b”“p”、“d”“t”、“g”“k”、(以上是塞音)“z”“c”、“zh”“ch”、“j”“q”,(以上是塞擦音)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2、送气和不送气,b:辨别、标兵、背包、奔波;d:电灯、等待、单独、道德;g:巩固、改革、公共、规格;p:评判、偏僻、批评、琵琶::t:探讨、团体、天堂、淘汰:k:慷慨、宽阔、刻苦、可靠。“b”、“d”、“g”是不送气的辅音;“p”、“t”、“k”是送气的辅音。,2、送气和不送气,发出的辅音是鼻音还是口音,这是软腭(连带小舌)在起作用。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鼻音常见的只有三个:“m”、“n”、“ng”,其余是口音。,3、鼻音和口音,(1)双唇、塞、清、不送气辅音;(2)双唇、塞、清、送气辅音;(3)双唇、鼻、浊辅音;(4)唇齿、擦、清辅音;(5)舌尖前、塞擦、清、不送气辅音;(6)舌尖前、塞擦、清、送气辅音;(7)舌尖前、擦、清辅音;(),()()()()()()(),请在括号内写出22个辅音,请在括号内写出22个辅音(续),(8)舌尖前、塞、清、不送气辅音;(9)舌尖前、塞、清、送气辅音;(10)舌尖前、鼻、浊辅音;(11)舌尖前、边、浊辅音;(12)舌尖后、塞擦、清、不送气辅音;(13)舌尖后、塞擦、清、送气辅音;(14)舌尖后、擦、清辅音;,()()()()()()()(),请在括号内写出22个辅音(续),(15)舌尖后、擦、浊辅音;(16)舌面前、塞擦、清、不送气辅音;(17)舌面前、塞擦、清、送气辅音;(18)舌面前、擦、清辅音;(19)舌面后、塞、清、不送气辅音;(20)舌面后、塞、清、送气辅音;(21)舌面后、擦、清辅音;(22)舌面后、鼻、浊辅音。,()()()()()()()(),22个辅音,(1)双唇、塞、清、不送气辅音;(p)(2)双唇、塞、清、送气辅音;(p)(3)双唇、鼻、浊辅音;(m)(4)唇齿、擦、清辅音;(f)(5)舌尖前、塞擦、清、不送气辅音;(ts)(6)舌尖前、塞擦、清、送气辅音;(ts)(7)舌尖前、擦、清辅音;(s),22个辅音,(8)舌尖前、塞、清、不送气辅音;(t)(9)舌尖前、塞、清、送气辅音;(t)(10)舌尖前、鼻、浊辅音;(n)(11)舌尖前、边、浊辅音;(l)(12)舌尖后、塞擦、清、不送气辅音;(t)(13)舌尖后、塞擦、清、送气辅音;(t)(14)舌尖后、擦、清辅音;(),22个辅音,(15)舌尖后、擦、浊辅音;()(16)舌面前、塞擦、清、不送气辅音;(t)(17)舌面前、塞擦、清、送气辅音;(t)(18)舌面前、擦、清辅音;()(19)舌面后、塞、清、不送气辅音;(k)(20)舌面后、塞、清、送气辅音;(k)(21)舌面后、擦、清辅音;(x)(22)舌面后、鼻、浊辅音。(),注意辅音异同,如:kp答:相同点:都是不送气、清、塞音;不同点:k是舌面后音,p是双唇音;又如:fs答:相同点:都是清擦音;不同点:f是唇齿音,s是舌尖前音。,应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功能。通过元音舌位图认识元音的发音特点,这样比较直观,也易于掌握。一些辅音音素的发音原理比较难懂,学习时注意与相邻音素的发音特点进行对比,注意区别。例如:p、p只有送气不送气的区别,其他发音特点都一样。,学习提示,理解和掌握以下概念:音位音位的对立和互补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和音位变体,课后自学,第三节音位,学习目标认识音位及其与音素的区别和联系认识音位、音位变体及相互关系掌握音位的划分原则了解非音质音位的构成,1、概念(p75)音位是某一语言中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即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它总是属于一定语言(或方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斜线/中的音标表示音位。,一、什么是音位:,例如:p和p在英语里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把它们混淆起来,把“port”(港口)里的p念成p,只会使人感到发音不地道,不会使人误解为另一词。这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别没有区别意义的功能,因而不能分立为不同的音位,只能是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但在普通话里,p和p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补”pu和“谱”pu等不同的词义就是靠这两个辅音的差别来区别的,因此它们应分立为普通话里的两个辅音音位,分别标写为/p/和/p/。,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又如k和k,二者仅是送气与否的差别,但在汉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搞”与“拷”、“工”与“空”、“钢”与“糠”,就是声母送气与否的差别;在英语中,k和k,也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skirt”“desk”中的“k”,发送气音还是不送气音,意义都一样。因此,k和k在汉语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在英语中是一个音位。所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就很难说k和k是不是音位。,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音位本身并不表示任何意义,但却能区别两个词的不同意义,前面举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点。,注意:,所谓“最小的”是指不能从音位中再切分更小的语音单位。如普通话里的pai和nan是两个音节,可区分“拜”和“南”等一系列不同的词及词义,但它们不是有区别词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因通过对比替换还可从它们当中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pai可切分出p和ai,nan也可切分出n和an。其中ai和an也有区别词义的功能,可区别“爱”和“岸”等一系列不同的词及词义,但它们仍不是音位,因从它们当中还可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ai可切分出a和i,an可切分出a和n。切分的最后结果是pnain,它们都有区别语音形式的作用,而且都不能再加以切分。,2、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如英语有舌叶辅音音位/、/、/t/,普通话没有。这种不同还表现为,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语音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际上所起的作用不能对等。如普通话和法语里都有元音音素前a和后,普通话里两者的差别不能区别意义,同属于/a/;法语里两者的差别能区别意义。,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1)二者的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2)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划分音素的目的是认识语音单位的构成特点,弄清音素与音素的区别,划分音位的目的是认识语音单位在语言体系中区别意义的功能。,4、音位和音素的关系,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3)研究音素可超越具体语言或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研究;研究音位则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但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如一些清、浊音像b与p,在英语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吴语也如此),而在普通话里只是一个音位;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如p和p在俄语与英语里是一个音位,在普通话里是两个音位。,(4)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可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上划分与归并。如:普通话p、p、m、f等音质音素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A51前时,会引起意义的改变,pA51(爸)、pA51(怕)、mA51(骂)、fA51(珐)。p、p、m、f是不同的音位(音质音位)。,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再如,普通话非音质音位要素之一的四种音高55、35、214、51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mA时,也会引起意义的变化,如mA55(妈)、mA35(麻)、mA214(马)、mA51(骂),可见,伴随着音质音位的55、35、214、51也是不同的音位(非音质音位)(5)音素是一次发音就可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发音。划分与归并音位时,确定音质要素或非音质要素是对立还是非对立,往往要考察一类或几类音质或非音质要素,如p、p、m、f;55、35、214、51。,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6)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则要具体分析。音质音位本身也是音素,但不是一般的音素,是能区别词或语素的音素,它们当然也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非音质音位则是一些能区别词或语素的音高、音长、音强的最小形式。其中的音高和音强必须要附加在一个或几个音素音段上,在语音线性序列中不占有位置。,1)音素和音位的区别,音位的划分离不开音素,要以音素为基础一个音位,实际上是对好些个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的概括。离开具体的音素,就无法归纳音位了,任何一个音位,在一定的语境中,都要通过具体的音素形式表现出来,如声母b、p、h,从自然属性角度看是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是音位。,2)音素和音位的联系,对立和互补是划分音位的重要原则。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归纳出来的。归纳时首先考虑具体语言或方言中不同音素间的相互关系。与音位归纳有关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立关系”,二是“互补关系”。“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互补”是对“对立”原则的补充。,二、音位的对立和互补(P70),所谓对立,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如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即改变了原来音节所表示的意义,那么这里互相替换的几个音素,就是一种对立关系,它们不能划为一个音位,要看作是不同的音位。(对立:肯定是不同的音位)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可以这样说,凡是处于对立关系之中而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必定分属于几个不同的音位,即使它们的区别特征很小,只要能区别意义,就构成了对立,就是不同的音位。,1、对立原则,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再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如英语存在_in这样的语音环境,如分别用p、b、t、d等音素填充替换,可得到pin(别针)、bin(仓)、tin(罐头)、din(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p、b、t、d等音素能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位。普通话的ppttkk也有对立关系。处在对立关系中的若干音素都有辨义功能,因而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1、对立原则,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替换测试时,若干音素的互相替换应在音节的同一层次的同一位置上进行。如:ai(哀)中的i和i(衣)就不能相互替换,因两个i不处在同一层次上,前一i处于韵尾位置,而后一i是单元音韵母,处于韵腹位置。,1、对立原则,替换的结果说明,m、n、p、l,A、i、o、u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具有对立关系,因而是各自独立的不同音位。,A组mA214(马)nA214(哪)pA214(把)lA214(喇)(声母替换),B组mA214(马)mi214(米)mo214(抹)mu214(母)(韵母替换),1、对立原则,所谓互补,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即它们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彼此处于互补关系中。处在互补关系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互补”是对“对立”原则的补充。,2、互补原则(P71),如普通话里的“哀”、“安”、“啊”、“加”、“熬”、“昂”六个词的语音形式,用汉语拼音方案写出来是这样的:哀安啊加熬昂aianaiaaoang,2、互补原则,实际上六个音素中的“a”,有三个不同的“a”,“哀”“安”中的“a”是前的“a”,“啊”“加”中a是央A,“熬”、“昂”中的“a”是后。三个“a”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是互相补充的,不会有对立现象。因此有可能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让它们成为/a/的三个条件变体。,2、互补原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归并为一个音位。如语音上相差太远,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音,那么几个音素即使是互补的,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普通话的g和ng也是互补的,g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作声母,ng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作韵尾,但这两个辅音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音位。,3、语音相似原则(P74),一个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有不同的发音特点,表现为不同的音素,它们出现的场合不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互相替换后不影响意义,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音位变体在发音方面有细微的差别,但音色差别不致影响到意义的差别,相互替换后意义不变,所以它们就不是不同的音位,而是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变体。,三、音位变体(P73),实际上,音位出现在某个语音环境中,总是以具体的变体形式存在着,“音位”只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看到它的真正面貌。音位是一般的,变体是特殊的个别的,一般总是要通过个别表现出来,这就是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音位变体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三、音位变体,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一个音位因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音素。这些不同的音素所处的语音环境不同,它们相互排斥,即出现a的地方不会出现b,出现b的地方不会出a,相互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之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它们在语音上又相似,就可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从而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如普通话里,舌面音“i”i和舌尖前“i”和舌尖后“i”各自有自己的出现环境:,1、音位的条件变体(P73),舌尖前“i”:出现在“z”、“c”、“s”之后:资、次、思;舌尖后“i”:出现在“zh”、“ch”、“sh”、“r”之后:知、吃、诗、日。舌面音“i”:出现在除“z”、“c”、“s”和“zh”、“ch”、“sh”、“r”以外的其他位置:你、提、记。一般情况下,上面三个元音的出现环境是互相补充的,不会出现对立现象。因此可把它们归入同一个/i/音位。,1、音位的条件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自由变体各音素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把它们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如西南方言里的n和l可自由变读,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在这种话里,“南”和“兰”同音,可读作lan,也可读作nan。n和l就是西南方言n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注意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概括出来抽象的语音类别,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或具体代表。,2、音位的自由变体(P75),1、音质音位(P76)前面讲的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叫做音质音位。2、非音质音位(P76)在语音中,除音质音位外,音高、音重、音长也能区别语音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以区别于由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构成的音质音位。调位(音高)、重位(音重)、时位(音长)都是非音质音位。,四、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一般掌握),(1)调位:汉语的声调也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方面,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乌”、“吴”、“五”、“务”都是“wu”,只是由于音位声调的不同而区别意义的。这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就是调位。(2)重位重音和轻音也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就是重位。如:“莲子”和“帘子”。Content,重音在前,是名词,意思是“内容”;重音在后,是形容词,意思是满足、满意。,2、非音质音位,(3)时位:英语中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如beat/bi:t/(打)和bit/bit/(少许),这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如:广州话的ka:i(街)和kai(鸡)、ka:u(教)和kau(救)是靠长短音区别意义的。,2、非音质音位,补充:语调位,语调位与音高也有关。声调位(即调位)是属于音节的,语调位是属于语句的。语调位不同,句子的意义也有差别。如:他会讲英语?(对此表示怀疑,语调上扬)他会讲英语。(表示肯定,语调下降),补充:逻辑重音/强调重音,逻辑重音也具有与音强有关的超音段音位的性质,由于重音不同,强调的语义点也就不同。如:张老师明天去图书馆(是张老师去)张老师明天去图书馆(不是今天去)张老师明天去图书馆(不是去别处),非音质音位可分好几种,如其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形成的音位叫_。调位应注意,因为在汉语等有声调语言中非常重要。,小试题:,非音质音位可分好几种,如其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形成的音位叫调位(声调)。,小试题:,本节学习小结,音位和音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音素可以不结合语言来认识,只要音质不同,就是不同的音素。而音位是属于不同语言的,不能抛开一种语言泛泛而谈,因为不同语言中同样的音素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学习音位,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来理解和认识。,第四节音位的聚合,学习目标认识音位的区别特征通过聚合群认识语音的系统性特征。能运用区别特征语言利划分音位。本节重点要求掌握常见音位间的区别特征,并能结合具体的音位进行分析比较。,音位的区别特征指能区别音位的发音特征(P77)。如汉语音节“布匹”中的两个辅音声母,前一发不送气/p/,后一个发送气/p/,其他特征完全相同,音位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就是这两个声母的区别特征。如果把这两个音的发音特点描写出来加以对比,区别特征就看得更清楚了: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双唇送气清塞音,一、音位的区别特征(重点掌握),如果拿/p/与别的音位比较,对立项有几个,就有几个区别特征,如: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n舌尖前浊鼻音m双唇浊鼻音t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k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一、音位的区别特征(重点掌握),音位的区别特征和具体的音位系统的关系,英语音位系统不同于普通话的音位系统。“送气/不送气”这对区别特征在汉语普通话的音位系统中非常重要,同理,“清音/浊音”这对区别特征在英语音位系统中非常重要,而相反的情况并不存在。可见,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有同一区别特征的各个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例如p,从发音部位看,它与p、m聚合成群,都是双唇音;从发音方法看,它与t、k聚合成群,都是塞音。聚合群之间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聚合群分为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二、聚合群(一般掌握)(P78-81),音位的区别特征与音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使不同的音位通过不同的区别特征互相区别开来,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根据不同的区别特征可将音位排列成一个行列式的矩阵(p80):ABCD1、zcs2、zhchshr3、jqxA列(纵向)是不送气清塞擦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清塞擦音聚合群,C列是清擦音聚合群,D列虽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1行(横向)是舌尖前聚合群,2行是舌尖后聚合群,3行是舌面前聚合群。,二、聚合群(一般掌握),在这个矩阵中,A、B、C三行音位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称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有共同的语音组合规则。如普通话里“z”、“c”、“s”都只能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组合,如za、zu,而“j”、“q”、“x”中的各个音位则正好相反,只能与齐、撮二呼组合,不能与开、合二呼组合,如ji、juan。,1、双向聚合(P78-80),2、单向聚合(P80),和双向聚合群的音位结构相比,像“r”这样的音位就显得很孤单,只能与“zh”、“ch”、“sh”构成舌尖后聚合群,因而将它称为单向聚合。音位的聚合群是分析语音系统的基础。,第五节音位的组合,学习目标认识音节的构成学会分析汉语音节结构了解常见的语流音变的种种情况,1音节(P81)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划分音节标准的紧张说(P81-82)音节的特性及音节的分界,可依据发音时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来解释。“紧张说”理论认为,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一紧一松,因而在人们的听觉上形成一个个语音片断,这就是音节。或者说,每发一个音节,肌肉就要紧张一次。,一、音节及汉语音节的构成(重点掌握),音节以元音为核心,是紧张的最高点,称为音峰。紧张度最低处,叫做音谷。音谷所在的地方就是音节间的分界处。如普通话“piao”这串音,如发音时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听上去是“piao”(飘),音峰在a处形成;如发音时肌肉紧张两次,就形成两个音节,听上去像“pi+ao”(皮袄),两个音节有两个音峰,即i和a。普通话中的“wai”这串音素,分别紧张一次、两次和三次,就会得到“歪”、“五爱”和“五阿姨”三种不同的音节形式。,2、划分音节标准的紧张说,3、汉语音节的构成(p82-83),汉语音节通常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为韵头(介音)、韵腹、韵尾三部分。如:tian中i是介音,n是韵尾。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构成的,声调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如xiandaihanyu(现代汉语)这样一串声音,可划分成四个音节。大多数音节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位组合而成的,如上面的例子,一个音节也可由一个音位构成,如普通话的“啊”a。最简单的音节中可以没有声母、韵头(介音)和韵尾,但必须要有韵腹和声调。,“语言是交际工具”的汉语拼音及其音节结构表,分析音节结构时要注意还原:yu=、yan=ian、ju=jqu=q、xu=x、you=iouwo=uo、wen=uen、hun=huenyun=yn。,3、汉语音节的构成,什么是“四呼”(P83),根据韵母第一个元音的情况,一般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1)开口呼:a、o、e、-i、-i、er、ai、ei、ao、ou、an、en、ang、eng、ong;(2)齐齿呼:i、ia、ie、iao、iou、ian、in、iang、ing、iong;(3)合口呼:u、ua、uo、uai、uei、uan、uen、uang、ueng;(4)撮口呼:、e、an、n。,汉语音节结构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计量泵市场调研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2026年中国煤矿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硫选择性检测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科研与国际交流办公室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1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玉溪红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招聘29人(第二批)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湖南长沙县实验梨江中学教师招聘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老年人诈骗风险防范指南
- 大专生考研规划分析
- 2025奇瑞徽银金融车贷合同签订指南
- 桶装水采购及配套服务协议范本
- 2025年教师考试时事政治考点热点题库含完整答案
- 球馆合伙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陕西咸阳杨陵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中国光伏组件回收技术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战略报告
- 家庭宽带服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2024版)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勤岗工作人员【2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
- 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范本
- 2022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
- FZ/T 01057.1-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