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进入化学实验室,进入实验室:步子轻,声音低。 实验前:预习内容,理解目的,明确步骤。 实验时:检查用品,按指挥,注重仪器,节约用药,仔细观察,正确记录,安全注意,保持清洁。 实验后:回收废弃物,清洗设备,摆放用品,环保,根据原始记录,写实验报告。 离开实验室:准备好工具,检查水和电是否断开。 化学实验室规则,附录I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采集规则p51,介绍补充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连接a组合适仪器和b组用途,在a组漏斗药匙测定器镊子试管中夹入胶管, b组块状药品在酒精灯中加入酒精19mL液滴,用少量液体夹住试管采集少量粉末药品,实验室药品使用规则:实验室使用药品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为安全应注意“三不”原则2 .鼻孔聚集在容器口,没有闻到药品(特别是煤气)的味道。 没尝到药品的味道。 二节约原则:1.用说明量取2 .无说明取少量:液体12mL的固体铺在试管底部。 三处理原则:剩下的药品不要放回原来的瓶子里,不要扔掉,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里。 1 .固体药品的取入用(经常贮藏在广口瓶中),(1)密度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用镊子取入后,放入器具的瓶口,(2)粉末药品:用勺子取入后,转移到纸槽中,(P18)-(实验1-6 )横向纵向放置,(P18)-(实验1-7 )倾斜药品的取入用、(2)液体药品的取入用(经常贮藏在细口瓶中)方法:可以直接翻倒或用橡胶吸管吸取(P19图1-26 )、【注意】瓶塞的注入口对口,慢慢地注入液体,液体盖堵塞,恢复原来的标志并取出。 【想法】1 .细口瓶塞为什么倒在桌子上? 探讨:注入液体,药品污染防止工作台和试剂污染防止,2 .注入液体时,细瓶为什么与试管口相邻,应该尽快倒下,应该慢慢倒下,防止药品流出试管外。 应该慢慢倒下。 【想法】3 .将细口瓶倒入液体时,为什么贴上标签的面朝向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腐蚀标签。 【想法】4 .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马上关上塞子,把瓶子放回原处?药品的挥发防止和试剂污染防止、定量液体的采集:用量筒测量(P19 ) (实验1-8)123,测量液体时,(水平放置量筒)从平面或底面看,研究对读取值有什么影响的俯视:俯视读取值的实际值仰视:仰视读取值的实际值,减小读取值,1 .倒液体试剂时,小口瓶的塞子放在桌子上。 倒入液体试剂时,小口瓶上有标签的面朝外。 用吸管滴下少量试剂时,请将吸管放入试管中4 .取出液体的吸管放在实验台上,指出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可能做了以下不恰当的操作。 答:腐蚀桌子污染试剂瓶中残留的试剂液,答:瓶口中残留的试剂液流出,腐蚀标签,答:污染滴管,引起试剂污染,答:试剂液倒流,腐蚀橡胶帽,二、物质加热、 1 .酒精灯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体、灯芯、使用方法检查灯芯,切成焦状(调整用镊子露出的灯芯的长度)。 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足1/4进行补充(使用漏斗添加酒精)。 用火柴或细木棒点火的熄灯灯帽(不得用嘴吹或盖)灯帽笔直地放在桌子上。 加热时使用外焰(火焰为外焰、内焰、火焰心三层),药品排列试管底部,喷嘴稍向下倾斜,夹住试管口的1/3,均匀预热试管后,集中加热外焰。2 .物质加热(实验1-9)固体物质加热:1、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指向人吗? 为什么2、试管外壁有水的话,不擦就可以加热吗3、沸腾的试管加热液体,可以马上用冷水冲洗吗? 为什么4、如何预热试管中的液体?P21的活动和探讨,因为沸腾的液体会伤害试管,不能。 直接加热会使热试管冷却破裂,不能。 热试管冷却破裂,酒精灯外焰前后移动加热。 (2)液体药物加热,液体不超过三分之一。 擦掉外墙上的水,从试验管口夹到1/3处,口向上倾斜45度为最佳,口不向人的方向。 均匀预热试管后,用外焰集中加热试管底部的加热过程应上下移动,以免伤人。 3、加热物质的方法:加热前预热:移动试管或酒精灯;从试管口开始1/用试管夹住3处。用试管外壁的水擦拭。用试管不能与灯芯接触的外焰加热。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适合人。加热固体的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加热液体的试管和工作台45度的喷嘴向上倾斜3 .加热液体的试管有时上下移动,三、清洗器具:1 .清洗方法:清洗试管内的废液,加水振动后脱落,多次清洗(或用试管刷洗)。 一般的溶液是用水冲洗的,如果有沉淀的酸刷的话,油脂可以用碱液溶解。 2 .清洗标准:玻璃器具内壁上附着的水不会变成水滴,也不会流下来。 就算水坏了一滴也不会聚集。 把这个实验室内的潜在危险都圈起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行为是怎么错的。 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把头发扎起来避免发生事故。 为了避免中毒,实验室内的所有药品都不要喝和吃。 不要在实验室里跑,以免撞到其他同学而造成危险。 不要让湿手接触电,以免发生漏电事故。 不立即清理打碎的试管,就有潜在的危险。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破裂是因为可以直接加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可热6 加热时用试管夹住加热。 防止急冷过热,避免破裂。 2 .试管夹用途:试管加热时用于夹住试管。 注意事项: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复盖,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喷嘴1/3处);用手握住试管夹的长柄,按住拇指短柄,以免试管滑落。 1、试管用途:经常制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组装和气体收集。 玻璃棒的用途:常用于溶液搅拌、液体引流及固体输送,也可用于涂抹少量溶液。 注意事项:搅拌时不要接触容器。涂上溶液时,每次涂上溶液时都要涂上其他溶液,用水洗净。 4 .酒精灯,用途:实验室常用加热器具。 注意事项:使用时,酒精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也不得超过1/3。 燃烧的酒精灯不能添加酒精。 点燃酒精灯应该使用火柴,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别的酒精灯。 熄灭时,用灯帽熄灭,不能用嘴吹灭。 加热时,请将受热物体放置在外焰部分,避免接触灯芯。 5 .橡胶头吸管用途:用于吸引少量液体滴下。 注意事项取液体时,请在器外挤出器内吸引,保持胶带,使玻璃前端向下,吸取液体后,不要倒置(防止胶带腐蚀)。向容器滴入液体时,垂直浮在容器口上,下端不得进入容器内,不得接触容器内壁。 每次取出一种液体,为了吸取另一种液体,必须冲洗掉。 6 .点滴瓶(细口瓶、广口瓶:瓶口内熔渣)用途:加入液体药品。 (广口瓶用于装固体药品)注意事项:瓶吸管和点滴瓶一套使用。 取下栓子后,倒置放在桌子上(防止弄脏栓子)。 7 .铁架台(铁夹铁圈)用途:为了固定或放置反应容器,铁架台和铁圈也可以代替漏斗台使用。 8 .烧杯(烧瓶、玉米瓶),用途:作为溶解物质或溶液制备的容器,也可以使用比较大量的反应容器。 注意事项:加热时不能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要铺石棉网。 烧杯有刻度,但不准确,不能用于正确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 放入烧杯的液体一般不得超过容积的2/3。 (烧瓶、烧瓶不得超过容积的1/3 )。 9 .量筒的用途:用于准确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 注意事项加热、能量、冷温都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请垂直放置在稳定的工作台上,将刻度线朝向观察者使用。 读取时的视线必须与弯液面的最低位置处于同一水平。 液面接近刻度线时,使用粘合头的滴管滴下。 称量液体时,一次完成,称量体积接近微波炉。 10 .储气瓶(瓶口上端磨砂机)用途:还可以主要用于装配燃气发生器,用于收集和储存燃气。 注意事项:不能直接加热,受热容易破裂。 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11 .水槽用途:排水集气时作为盛水容器使用。 注意事项:不要加热,也不要加太多温水。 12 .蒸发皿用途:用作蒸发溶液的容器。 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高温,但高温后请立即用冷水清洗,不要防止急冷裂纹。 加热后的蒸发皿不得用手直接拿着。 为了不烫手,请用坩埚的剪刀夹住。 蒸发溶液时加入的液体不太满足,不得超过体积的2/3。 药匙(镊子:用于取块状固体物)用途:用于取粉末状固体物或细颗粒状固体物。 注意事项:每次用完某种药品,使用其他药品时,请务必擦干净。 漏斗(过滤漏斗、长颈漏斗)的用途:普通的过滤漏斗主要用于过滤,细口容器也用于装入液体。 长颈漏斗主要用于组装某些气体发生装置。 15 .燃烧匙用途:固体在燃气时使用。 第四,托盘天平用途:用于准确称量物质(固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托盘天平的精度为0.1克,最大称量为100克。 使用前调整零点时,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