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稿)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doc_第1页
词稿)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doc_第2页
词稿)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doc_第3页
词稿)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doc_第4页
词稿)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李煜词 的艺术美试论李煜词 的艺术美摘要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伟大 的作家,也是 我国词史上杰出 的词人之一。他把词作为抒写自己心魂 的重要手段,创造了自己独特 的风格,并获得了一种与众不同 的艺术美感。本文从李煜词 的意象、情感和哲思意蕴 的角度,分析李煜词 的艺术美、并从中探寻李煜 的词心。首先他善于用优美 的意象(如:月、水、歌女)和朦胧 的艺术效果(如写梦境)创造出优美 的意境,使人在读他 的词时,情不自禁地走进他 的词境中,或徘徊在柔美 的月光下;或荡漾在如岁月般轻轻流逝 的江水中;或梦游在歌女们漂亮 的舞姿中。其次李煜词注重真感情 的自然流露,使他 的词作既纯洁又感人,特别是他亡国后 的词作,字字滴血,句句含泪。他用细腻 的笔法将他内心深处那种纯真 的、悲伤 的、感人 的情感描述了出来,倾诉了他 的亡国之音、亡国之痛、亡国之思。同时李煜因为特殊 的人生体验和善于思悟 的个性,使他 的词作,具有了一种含蓄、深沉 的哲思意蕴,留给人们不少思考 的空间。关健词:李煜,意象美,朦胧美,情感美abstractthepostkingliyuofsoutherntangdynastyisthegreatestpoeticwriterinfivedynasties,andalsooneofthemostexcellentpoetsinourhistory.heusedthepoemsasamainmeanstoexpresshisthinkingandsoul.bythiswayhecreatedhisownuniquestyleandobtainedonekindofaestheticperceptiondifferentfromothers.analyzeshiswooksartisticbeautyfromtheaspectsofarchystule,thisarticleemofionandphilosophy.inquiresintothedeepexpressionofhispoems.first,heisgoodatcreatingexquisitecircumstanceswithbeautifulimaqe(forexample:themoon,thewater,thesinginggirl)anddimartisticeffect(forexample:thedreamland).whenreadhiswordpeopleunrestrainedlyentersinhisartsettings,orpacesbackandforthunderthegentlybeautifulmoonlight,orripplesintheriverwhichslowlypassesliketheyear,orwondersamongthesinginggirls,attractivesingingposture.secondly,liyupaysgreatattentiontorevealrealfeelings,whichmakeshispoembothhonestandtouching,especiallytheworksafterhelosthiscountry.everycharacterisdroppingblood,everysentencemakesyouburstintotears.heexpressedhisvoice,sadnessandmissingoflosinghiscountrywiththoseminutedescriptionofpure,painfulandtouchingwords.atthesamefime,becauseofhisspeciallifeexperienceandhisthoughtfulindividuality,hisworkhasakindofimplicit,deepphilosophicalbeautywhichgivespeopleunlimitedroomtorecall.keywords:liyu,archystulebeauty,emotionalbeauty,vaguebeauty目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录前言1一、意象美11、月22、水33、美女、渔父、皇帝4二、朦胧美5三、情感美6四、李煜词留给人们 的思考7致谢8参考文献12前言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他是五代词坛上最伟大 的作家,也是 我国词坛上杰出 的词人之一。他工书善画、通晓音律、具有多方面 的艺术才能,其中词最富盛名。他 的词作无论是亡国前写深闺闲情,还是亡国后写怀念故国 的悲愁、哀怨、其感情都真切感人,尤其是亡国之后 的词作,其哀伤、真挚、凄婉、悲怆、深沉 的感情,犹如字字滴血、句句含泪。由于他特殊 的人生体验和悲剧式命运,他 的词作意境宽宏优美,加上他善于思悟、信仰佛教、所以他 的部分词作留给人们 的还有一种含蓄、深远、意味深长 的哲思。本论文共分意象美、朦胧美、情感美和李煜词留给人们 的思考等四个部分。全文旨在通过对李煜词 的解读,探究李煜词 的艺术美。在中国学术界对李煜词 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方向还是研究成果都是及其丰富 的,包括对李煜词 的艺术美探究也是相当客观 的。由于李煜在整个词史上占据着特殊 的地位,所以对他 的词 的研究也具有特殊 的意义。本文在传统 的研究和吸取前人研究 的经验基础上,有了自己 的创新,即通过美学 的角度,结合词作,来研究李煜词 的艺术美。通过对李煜词 的探究, 我发现,一个作家或是诗人,在写作时,其思想是复杂 的,并且很多作家都将文学创作当作一种心魂 的追诉。然而在商业化极度冲击着文人 的社会浪潮下,这种对心魂 的关注和描幕中渗入了不少商业性 的东西,这使很多文人 的写作很容易脱离心魂,而偏向金钱或利益 的追求中,所以在今天对李煜这样一位“纯情诗人” 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 的价值和作用。因为李煜是用心和魂写作 的,正是这种心魂 的写作,才使他 的词既具有了优美 的意境和纯真 的情感,同时也提升了他词 的美学品格。一、意象美中国作家、诗人大多在表达某种感情、某一思想、某一情绪时不直截了当 的写出,他们总喜欢借助一些客观事物或主观意象来寄托他们 的情思,将自己 的感情融进景物之中,通过景表现出来,所以对作家、诗人写景都认为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 的重要概念,是中国古典诗词审美认识 的核心和基础。”(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75页)诗词 的意境是指作者 的内心世界(思想情绪、欲望要求)与作者之外 的自然 的社会 的事物、事件、思潮、活动等 的浑然天成。意境 的内涵就是丰富而复杂 的情景关系,即情景交融。当然李煜也不例外,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煜被誉为一位“纯情 的诗人”,这与他在词作中所展现出 的情景交融、愁绪难消 的艺术意境是分不开 的。在文学创作中,“意境是包括了作者心意与外境之间,诗词意象与读者之间 的联系、互动、冲突、和谐、想象、联动等富于创造性 的艺术活动和从而产生 的富有感染力 的艺术世界。”(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75页)那么为了追求意境 的美,就得选择好优美而又灵动 的意象,这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书画艺术,都是竭力追求 的境界之一。“感情是心灵 的跳跃,要把感情思绪化为直接现实,必须通过语言。构成诗歌(词) 的语言,首先要形诸诗(词) 的意象。中国古典诗词 的意象,却有独特 的历史和概念。”(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24页)意象跟词 的意境 的形成有着紧密 的直接 的联系。意象通常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 的包容主体思绪意蕴 的艺术形象。”(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33页)诗人都是用某种具体 的意象将自己 的思想感情写进诗里。李煜词中 的意象有:月、水、美女、皇帝(隐身 的)、渔父等。那么李煜是怎样组织这些意象,替他说话 的呢?(1)月很多时候, 我们为李煜性情率直,直抒胸臆 的艺术家气质,为李煜塑造 的美丽哀婉、富于灵性 的艺术形象,为李煜单纯明净、精练准确 的艺术语言所震憾。据统计,在李煜留下 的37首词作中,写月亮 的词、或者有月亮这一意象 的词就有17首。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象征着很多 的情感或信念。月亮只有一个,并在黑夜中,她是孤独 的、又是清高 的;月亮是洁白 的、是明亮 的,又说明她是纯洁 的;月亮有阴晴圆缺,这代表了人世间 的悲欢离合在李煜词中,由于他写作时间、身世 的不同、月亮又代表了不同 的情感。游乐时 的月:在李煜前期词中,月亮往往出现在他纵情游乐 的宫中。月亮几近成了他追求游乐 的艺术品位。这在他 的玉楼春一词中极为明显:“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归是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南唐二主词全集29页)在此词中美女、清月、歌舞、幽香伴随着酣酣欲醉 的李煜,他当然是极度 的高兴。在本词中月成了李煜游乐起兴 的影子,无月,他是畅欢不了 的。他亲近月色、欣赏月色、感受月色、说明他是爱月 的。幽会时 的月:当李煜与梦中人偷偷幽会时,他无不在乎那个月亮。朦胧 的月光在带给他们浪漫 的相爱氛围 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担忧般 的刺激,特别是那般怕人发现时 的矛盾心理,通过一个暗月表现了出来,在菩萨蛮中尤可见得:“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咨意怜。”(南唐二主词全集34页)这里主人公之所以选择暗月轻雾夜,之所以手提金缕鞋,就是怕被人发现。这里没一个怕字,但她 的那种心理、那份情怀已被人看透了。相思时 的月:在李煜 的词中有不少是写离愁别绪和相思寄苦 的。在她 的相思词中,必然也少不了月亮。在这些相思词中,凡是有月之处,皆灵动、且含情、并动人。喜迁莺抒写怀念心爱 的女子,起句“晓月坠”就看出他 的相思之苦和思念之长,主人公因相思而失眠、因相思而“无语枕频欹”。(南唐二主词全集42页)此处月亮完全代表了词人 的心情。谢新恩写了“庭空客散”,“半掩珠帘”,“林风淅淅”之后,着笔于“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新月纤纤,淑女因怀人而憔悴,人瘦也纤纤,便引出了“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的感叹。(南唐二主词全集61页)虞美人抒写春天 的愁思,尽管满院绿色,柳眼续春,却又是:“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由撩拨人 的似当年 的新月,而“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南唐二主词全集134页)等等,在这些词作中月有声有色、有姿有态、有情有意、有忆有思、真可谓是词人灵魂 的载体。悲苦时 的月:亡国后 的李煜是一个多愁善感、忧苦哀怨终不离身 的人,从一代国君到亡国奴,他对自己身世 的悲惨而倍感不幸,所以在他 的后期词作中有很多是借助月亮抒发他 的故国之思,特别是对过去时光 的怀念。但这里 的思念不像前面,这里 的人、这里 的月已经披上了一层淡淡 的悲愁、淡淡 的凄婉色调。如临江仙中:“子规啼月小楼西”之句,将杜鹃啼血般 的悲苦与月亮连在一起衬出了人处在悲苦心境中 的凄凉色调。(南唐二主词全集77页)破阵子中:“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在此他既对月长思,寄情往事,更为自己“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的日子而感到伤心。(南唐二主词全集128页)而这种感情写得最为真切、最为感人、最有魅力 的则是李煜那首千古绝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二主词全集131页)这里悲伤已到极限,令人不忍卒读。家愁国难将词人置于“不堪回首” 的境地中,悲愁犹如江江春水滔滔向东流。对故国家境 的描写或思念,更衬托出他被囚禁异国他乡 的痛楚,真所谓“花月正春风”却教人“肠断更无疑。”(望江南)“往事只堪哀”。(浪淘沙)无论是深闺闲阁中 的游乐月,还是男女相爱中 的幽会月,无论是寄托离情别绪 的相思月,还是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的悲苦月,李煜都是寄心魂于此,赋灵性于此,使月有了情,有了声,有了色,有了形。这种人格化 的描写使词 的意境得到了完美 的融合,情景交融,在艺术层面上达到了一种别致 的美感。(2)水水在李煜词中是以绵绵不绝,循环往复,温柔浩瀚 的角色出现 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水因为它 的灵动和永恒 的流动之态,具有了律动之美。所以很多诗人词家喜欢将水纳入诗词中。有时水形容歌女柔动 的身形,有时水形容生命 的律动、有时水形容时间之长,愁苦之多。李煜 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二主词全集103页)这首小令是后主入宋后词作中 的名篇。花开花谢、朝朝暮暮、风风雨雨,既写出了大自然 的现象,也令人想到了人世间 的许多风雨凋残之事,包蕴甚广,可以涵盖古今。而“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为词 的主旨,将词旨升华为对整个历史与人生 的慨叹和悔恨。这些表明词人活着比死更为痛苦,而后主又能将自己 的痛苦融于整个人生 的思念之中。还如虞美人中 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水来写愁之漫长,愁之多,已成了千古名句。又如浪淘沙中下阙:“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二主词全集118页)关于这首词,据乐府纪闻云:“后主归宋后每怀故国,词调愈工,其赋浪淘沙有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旧臣闻之,有泣下者。”(南唐二主词全集117页)词人以一颗伤情滴血 的心,重温昔日欢乐 的旧梦,缅怀他逝去 的岁月,倾诉平日难以明言 的悲痛,甚至到了惊醒自己:不要凭阑独望,因为故国山河难觅、只能加深悲痛。流水、落花带着春天远去,而自己 的愁绪别恨难以消解、无法带走。从中也传出了好 的东西易逝、坏 的东西不散 的人间常理。因此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得好:“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南唐二主词全集118页)词中词人将自己 的情感与水紧紧地连在一起,一旦出现,就替他 的心魂说话、替他 的愁苦说话。(3)美女、渔父、皇帝(隐身)在这几个意象中, 我们不难发现、这与词人 的身份和性格有着极为密切 的关系。美女与他喜欢美色与宫中地位有关系;渔父与他逃避现实黑暗,梦想独过桃园生活有关系,皇帝便不用说了。 我们试从他 的词作中去分析一下,他是怎样将这些意象写活写神 的、又是怎样抒发自己 的情感,创造艺术氛围 的。如一斛珠“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浥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南唐二主词全集26页)塑造了一个娇憨、平净、生动、活泼 的艺术形象,通篇都是咏美女之口。口中传情,小词把声情融合起来描写歌女,使其面对檀郎,情深意浓,取怜撒娇,热烈奔放,积极主动,活灵活现。使读者如临其境,眼见其姿,耳闻其声,使歌女形象神采飞动,令人倾倒。再来看他 的渔父词。渔父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南唐二主词全集50页)这是一首题画诗,当时 的南唐遭受宋室欺压,身为皇子和皇帝,李煜却没有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力,不免伤恨情绪满肺腑,他就借此言志,羡慕江上那些打渔人,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一壶酒,一竿身”“花满堵,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一个安闲自得 的渔父形象就呈现在 我们面前了。纵观李煜全词, 我们会发现几乎每首词中都有词人 的影子,尤其是亡国后 的词作中悲苦皇帝 的形象屡见不鲜,这些词中词人以一个亡国之君和囚徒 的身份出现在词中,或怀念故乡美景,或思念已逝故人,或抒写亡国之痛,或抒发愁苦情绪。读了他 的词,就仿佛见到了李煜其人、他那种撕心裂肺、悔恨不已、绝望悲愤 的情感,使人心颤,让人心碎。李煜将个人 的遭遇转化为人类 的命运,表达了作为万物之灵 的人类均无法逃避 的那股忧患情绪,正代表了千百年来失意 的人们共同 的心理特点、所以历代人们将他视为知已。李煜也还是通过这些意象 的描写、赋神、寄情、托志完成了他景情交融 的目 的,在达到意象美 的同时,也提高了意境美 的涵养,提高了他词 的词境效果,使其词艺术美感更加充沛。在李煜词中,无论写月还是写水、无论写渔父还是写歌女,无论是写自己 的所见还是自己本身,他都是认真 的,都是含情 的,他试图通过这些丰富 的意象,向人们倾诉他生命中 的息怒与哀乐、丑和美,激情与岁月。二、朦胧美李煜词由于重视写梦景、写情景、写夜景,使其词具有一种朦胧 的艺术美。特别是写梦境,李煜几乎写得很绝很美。作为一个艺术家,一个多愁善感、神思敏锐 的词人,李煜是寂寞 的,他是一个孤独 的精神流浪者。文学家 的善感敏锐,艺术家 的天真纯情,使得他对人生 的阴晴圆缺,有超出常人 的体验。他那纵情 的生活,也正是为了拥有片刻 的欢乐、企图以片刻 的欢乐来抵御无常 的人生。李煜认为,要摆脱痛苦,只有沉浸在梦中来寻找精神 的解脱。他 的梦永远和过去 的美好与欢乐有关,梦里才能摆脱世俗 的困扰,无梦就犹如处牢笼,寻不出可以让精神逃逸 的桃园世界。他那颗骚动不安 的灵魂却正向 我们昭示了一种对人生遗忘 的反省,一种对缺憾人生 的感情和心理 的补偿,一种对人类生命和精神归宿 的苦苦寻觅。在创作手法上,他善于以“梦”寄托他惆怅 的憧憬,梦态 的抒情使其词披上了一层朦胧 的睡衣。如他望江梅两词,对梦境 的追忆,“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南唐二主词全集112页)这首词是后来在囚徒生活中对故园 的想望。第一句“南国正芳春”写春归大地 的江南,一个“芳”字,写尽了姹紫嫣红、百花争艳 的江南春色。其中“船上”“管弦”“江面绿”是城外 的春色;“满城飞絮滚轻尘”,写城内 的景色。水上 的清歌、城中 的烟尘、全是因为人们忙着赏花。这都是写梦境,却也是写真,是他当年在国时 的春情春景,只可怜词人现过着囚徒 的生活。处于囚禁中 的作者、神思恍惚,魂飞千里,忆江南,思江南,何尝不是梦,所以说是“闲梦远”。这是作者 的故国情思,也是对往事 的缅怀、对亡国原因 的反省。全词委婉含蓄、寥寥数语、含多少景物在内。而隐情于景,情在词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二:“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南唐二主词全集114页)词人从南国清秋着笔,表示出故国之情萦萦于怀。短短二十七个字,只选取两三个景点,以小见大,以少见多,将江南大地 的秋色描绘得清雅绝俗,情思恍惚、朴素自然。明月夜、哀怨笛、心头恨、眼中泪、故国思全然融合在这一梦中,表达了词人对故国 的担忧和对故园 的相思,抒发自己哀怨痛楚 的感情。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南唐二主词全集107页)在此词中,词人突破对时间 的序列,不是由昔而今 的自然铺叙,而是一种纯情 的倒叙式述写,即由今时 的现实体验牵引出对往事 的追忆。本词忆江南旧游,写对故国繁华 的追恋。词人从没写当前囚徒生活 的正面场景和今日处境 的无限凄苦,而是通过已往繁华生活 的梦境,进行有力地反托。只用“多少恨”三个字,给全词抹上了悲凉基调、纵然梦是美好 的,但越是美好 的梦,越使词人悲伤至极。还有如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南唐二主词全集118页)和喜迁莺中:“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南唐二主词全集43页)等梦境 的描写既拓展了意境,又创造了朦胧 的意境效果,正像中国山水画中山与云 的结合,漂渺自然,神奇多变,时隐时显,使词 的意境有了朦胧色彩,有了含蓄美,又增添了抒情主旨,情真意切。这种梦态 的写作和梦境 的描写,使李煜词 的意境既朦胧宏大,又优美感人,特别是在艺术美感上达到了景情交融,人物、景、情 的和谐互通。正如王国维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南唐二主词全集164页转引王国维人间词话)而正是因为这种朦胧 的意境营造,使李煜词 的境界具有了很高 的艺术美感和品位。三、情感美词 的情感,是词所体现 的创作主体 的情感主旨,它是隐形 的,又是主观 的, 我们在读词 的时候,最易被感染或感动 的就是词所流露 的情感,如果词情不真,词情不美, 我们也无法肯定此词是优美 的,感人 的。李煜把自身 的欢戚、愁怨与无奈率真地写入了词里,以自述身世之感与悲悯之怀创造出许多给人以审美愉悦 的艺术珍品。李煜词一个最突出 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 的抒情性。特别是亡国后 的词作,感情更为真挚。降宋之后,他由风流帝王一变而成为阶下囚,残酷 的现实使他头脑开始清醒,将近三年 的囚徒生活给予他 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受,大大超过了他 的前三十九年。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往日生活之可惜、自由幸福之可贵,以及难以名状 的追悔情绪,都真切地流露在他 的词中。目前孤独 的处境、屈辱 的生活、沉郁凄冷 的心境,都成为他后期词所抒写 的主要内容。这时 的词多是怀恋旧时光景,感叹个人身世遭遇之作,感情真挚、形象生动、具有较高 的艺术性,但思想有点消沉,反映了失去政权君主 的亡国之悲。而李煜之所以被称为“纯情”词人,是因为他“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南唐二主词全集165页转引刘毓盘词史)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南唐二主词全集164页转引王国维人间词话)无论怎么说,李煜以其赤子般 的遇喜则笑,遇悲即哭,毫无掩饰、绝不作做 的创作态度和人生态度填词赋诗,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 的境界,使词情真挚感人。李煜词情感美 的最重要因素均来自他词 的真切自然。真实是文学 的生命,也是文学魅力 的前提。而李煜 的词作尤其是其后期作品所表达 的思想内容,都是他在饱尝破国亡家之恨后 的披肝沥胆之作,昔日 的良辰美景已变成今日镜花水月 的悲哀,即往 的美好事物一点点丧失之后,便只剩下切肤之痛与沉重 的悔恨了。如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南唐二主词全集76页)这首词是李煜在围城中所作。全词描写围城危急,无力挽回;缅怀往事,触目伤心,其意境皆有一个“恨”字生出。写伤逝之情,亡国 的预感,用心良苦;而面对国亡 的处境,眼看那些居住在画帘珠箔室内 的美女,憔悴难堪,这怎能不引起词人 的怜惜呢?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回首恨依依”呢。全词悲凉哀怨,凄惋有致,“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南唐二主词全集77页转引陈延焯别调集)还有如浪淘沙一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南唐二主词全集116页)词作抒写作者入宋后怀念故园 的“哀”痛心情,上阙写愁苦无人诉说 的悲痛,下阙天净月白,联想起秦淮河畔 的楼殿,影入河中,一切繁华皆已成空,这是夜 的“堪哀”。此词抒写心情,日夜并举,用高度概括 的形象抒写情思,深沉感人。李煜 的词作,无不真实地抒写了他 的欢乐与伤悲,表现了他对人性 的困惑与迷惘,凝聚在作品之中,无论是悲情还是愁绪,都是有感而发,都是李煜内心情感 的真实流露、自然流露。一个作家在谈到创作时这样说。感情 的自然流露会使人读起来轻松自然,并毫无做作之感。徐词苑丛谈中记载着清沈谦对李煜词 的一段评语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南唐二主词全集162页转引清沈谦观点)这里无非是说李煜词中表现 的真性情而已。李煜词之本色就是抒情真实而不虚娇,写心坦诚而不深隐,以君主 的身份而不虚娇以自尊,不矜持以自饰,以其真实 的心态写出了人情 的悲欢,没有刻意 的斧凿之痕,没有虚妄之语造作之情。如破陈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南唐二主词全集127页)此词是南唐亡国,后主肉袒出降与子弟四十五人被宋兵押解汴京,沦为囚徒时所作。此时 的他门口由老军把守,严拒客谒;朝见皇帝,也要由宫禁军队监送,不准和南人接谈;平日饮酒作乐也受限制,自己好诗词,喜收藏 的性格却成了宋太祖父子嘲弄、讥讽 的对象;甚至他所宠幸 的小周后也常常遭到凌辱。这些痛苦真诚 的灌注到他 的词作中。词人在本词中将当年仓皇辞别祖庙,肉袒出降 的惨痛情景与山河壮美、宫苑富丽 的皇家气魄做了对比,形成强烈 的反差。虽未直言恨、言悔、但极度 的痛悔之情,却已溢于词中。全词语言明白晓畅,感情深沉忧郁,真实感人。 我们再看他绝命词 的第二首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垒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南唐二主词全集133页)全词词人无言空对春光,想起当年新月、古乐、静听笙歌,心里难平,深居画堂,愁发早白。这里没有一个愁字。却将愁情写得很为深沉,这里也无一痛字,可字字都有泪、含血,令人不堪卒读。全词为了抒发作者 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调动了各种意象,进行铺排,自然流露于景中 的情语,真实、感人。其中以小令为名 的有: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南唐二主词全集105页)已成千古名句,原因也在于感情 的真实自然。词 的情感是词人情感 的映摄,词情真、词情美、使其词有了灵性、有了味道,也达到了抒写诗词 的情感目 的。任何一个作家、词人、在创作前都是受一事物、一现象、一事件 的感触而发,他不会平白无故 的作诗。而中国历史上 的文人都是喜欢抒情 的,所以在艺术创作中,书画家寄情于笔法和意境色彩 的创造上,而文学家寄情于文字之中,通则达、不通则成败笔。李煜将自己 的异世之感和人生体验真诚地写进词里,在艺术上获得了美感,也获得了众多 的读者。四、李煜词留给人们 的思考一首词要是没有灵魂,就象人没有精神,是无美感而言 的。很多时候,诗词 的灵魂都是诗人 的某种思想顿悟 的体现。因为词人每创作一首词,都是有一定 的意图,这种意图或为表情、或为表景、或为表意、或为表思、或表哲理。李煜由于他那赤子 的心态,由于他那大起大落 的生活落差,他 的词呈现 的是另一面目。人生 的劫难和悲哀使他开始对人生有省悟、有思索,命运成就了这位艺术家,他以纯真 的赤子之心体认了人世间 的大不幸,以阅世甚浅 的真性情感受了人间最沉重 的悲哀,使他 的词风陡然一变,他时时拷问自己 的灵魂,对人生展开了一番彻底 的追究。面对众多 的人生悲哀,思想者往往无从言说,无法排遣,无处宣泄而且不被他人理解,这必然会使思想者感受到一种深深 的人生孤独。在李煜被沦为囚徒 的日子里他常以一份比常人更敏感、更脆弱 的心灵去独自吞饮着一个昔日 的君王今日国破被俘 的悲哀和惨痛,李煜几乎失声痛哭 的每一句诗词,都是在醮着心血和泪水写他 的悲哀,都浓缩凝聚着人类千古伤心 的无限辛酸。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是李煜 的绝命词。“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在赐第,命故妓作乐,闻于外。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并坐之,遂被祸。”(南唐二主词全集130页转引陆游避暑漫钞)宋太祖听此词后,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那天正好是七夕,也是他 的生日。此词中作者由一个一国之君跌落为阶下囚,他完全以一个失国之君 的口吻,无所顾忌,任情纵横,大胆抒写亡国之恨。起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出了宇宙 的永恒无尽与人生 的短暂无常,花会来年开,月会下月圆,可是人呢?人 的生命却随着花落月残而长逝不回了。这两句将人们共同 的那份忧患倒了出来,使人们与其产生了情感 的共鸣。这富有哲思意蕴 的词也将词人悲苦无奈 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后面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将人生愁苦无穷 的现实和孤苦无奈 的心境展现出来。形象 的比喻、恰当 的言辞、流畅 的语言、纯真 的感情、以及后主任纵 的性格,使这首词有了灵魂、有了灵感、有了份量。试想如果本首词直截了当写愁、写苦、写无奈,将会是多么 的呆板、停滞,而使词有了灵魂、有了灵动之感、有了感人力量 的正是词人留给人们 的对宇宙人生深刻 的思考。后主所写 的虽然是他个人对“春花秋月” 的直觉感受,然而却把普天下人们面对永恒与无常之对比所具有 的悲哀和无奈 的同感,细腻 的表现了出来。李煜对岁月已逝,人花已老 的体悟是随处可见。如谢新恩中“冉冉秋光留不住,愁恨年年长相似”。(南唐二主词全集65页)如浪淘沙中“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同上书118页)如乌夜啼中“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同上书80页)如阮郎归中“落花狼籍酒阑珊留连光景惜朱颜”。(同上书68页)又如子夜歌中“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 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同上书82页)有如乌夜啼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同上书105页)等等无不体现词人对人生短暂、春光易逝、愁情无断、好事无常 的人生哲理、无不反思宇宙人生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