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档1.绪论1.1课题来源黄陂区北依大别山南麓,南临长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西北低山区,东北丘陵区、中部岗状平原区和南部滨湖平原区4级阶梯。西北低山区海拔150180米,全区最高点双峰尖873.7米。东北丘陵区海拔50150米。中部岗状平原区海拔3050米。南部滨湖平原区海拔2030米,最低处为16.5米。全境有滠水、界河及北湖三大水系和由5个主要湖泊构成的自然水系。地貌特征构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日照时数及百分率有差异,山地阴阳坡的差异比较明显,但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为中南地区降水量较均衡的地区之一。境内平均气温为15.716.4。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70%左右。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水利资源丰富。全区共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708.72公里,流域面积3504.3平方公里。全区有水库89座,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1.2本课题研究内容图1.1 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此项目为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的一条二级公路,平均高程约为4377m,平均坡度为1.05%,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在道路途经处有两处洼地,无河流穿过,周围无村落城镇,此外此区有两处输电线路经过,设计时应给予注意。2初步设计2.1公路等级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地区平坦,周围无建筑物与河流因此拟定为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60km/h,部分路段转角平缓设计时速为80km/h。道路设计速度按规范要求参见表2.1表2.1 各级道路设计速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km/h)1201008010080608060403020其他道路参数与规范关系如表2.2本段采用与规范对比表2.2 本段采用与规范对比项目规范规定要求本段采用指标地形平原公路等级二级设计速度(km/h)60车道数(条)2行车道宽度()m23.523.5土路肩宽(m)一般值0.50.75极限值0.5硬路肩宽(m)一般值0.750.75极限值0.25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200400极限值150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5050最小直线长度(m)同向6v360反向2v120凸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20009000极限值1400凹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15006000极限值1000竖曲线最小长度(m)5070最大纵坡(%)6.54超高渐变率1/1752.2公路选线曲岗公路岔口至赛乡帕宁村地区平坦,人口稀疏,期间有两条输电线路穿过,道路走向主要与输电线相同,一为了施工方便二为了后期道路照明设置提供条件,选线尽量顺等高线布置,以尽可能小的角度与等高线相交,保证不会出现大纵坡,同时也节约了土方的调运量节约了造价,选线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布置于等高线稀疏处,节省土方的填挖,提升驾驶者的舒适感。公路主平面设计图如图一图2.1 主平面设计图3设计定线3.1平曲线计算平面设计计算包括平曲线基本要素值的确定,桩号计算,以及桩 号校核。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要素组成。平曲线基 本满足 Ls:Ly:Ls 在 1:1:1 与1:2:1 的范围内,并且要注意直线的长度,同向曲线间直线不小于 6v(360m),反向曲线夹直线不小于 2v(120m).图3.1 平曲线计算示意图平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切线增值:q=Lh2-Lh3240R3#1.1内移值:p=Lh224R-Lh42688R2#1.2缓和曲线终点旋转角:0=Lh2R180#1.3总切线长:T=R+ptan2+q#1.4曲线总长:L=-20180R-2Lh#1.5外距:E=R+psec2-R#1.6校正值:J=2T-L#1.7Lh缓和曲线长;R圆曲线半径;平曲线转角;交点以为例,JD2桩号为K19+695.763,转角值为33938.2,圆曲线半径为1500m,缓和曲线长50mJD1的切线增值q:q=Lh2-Lh3240R3=502-50324015003=25.00m内移值p:p=Lh224R-Lh42688R2=502241500-504268815002=0.068m缓和曲线终点旋转角0:0=Lh2R180=5021500180=057.49总切线长T:T=R+ptan2+q=1500+0.068tan33938.22+25=72.94m曲线总长L:L=-20180R-2Lh=33938.2-2057.491801500-100=145.84m外距E:E=R+psec2-R=1500+0.068sec33938.22-1500=0.835m校正值J:J=2T-L=279.94-145.84=14.04m主平面设计成果,各交点及转交如表3.1平面基本数据表表3.1 主平面数据成果表交点交点桩号转角值曲线要素值(m)半径缓和曲线长切线长度曲线长度外距校正值JD1K19+000JD1K19+210.102182811.6(Y)4006095.092188.9445.6321.239JD2K19+695.76333938.2(Y)15005072.935145.8350.8350.037JD3K20+252.560105426.8(Z)4004058.204116.1481.9860.259JD4K20+466.651校核,以交点JD2为例JD2桩号为K19+695.763,转角为33938.2,圆曲线半径为1500,缓和曲线长50,计算的切线长T=72.935,曲线总长L=145.835,外距E=0.835,校正值J=0.037。Ls:Ly:Ls=1:1.5:1符合设计要求。JD2 K19+695.763-T 72.935ZH K19+622.828+Ls 50YH K19+672.828+Ly 45.835YH K19+718.662+Ls 50HZ K19+768.662-Ls2 72.9175QZ K19+695.745+Js2 0.0185QZ K19+695.763(校核无误)3.2纵断面计算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根据所选平面线,绘制出纵断面,后根据填挖,规范及行车要求选取合适纵坡。计算的主要内容在竖曲线半径及起终点桩号的确定。变坡点设置在平曲线中点的位置,而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落在缓和曲线上。由于此项目选线地形为平原,所以主要满足最大爬坡距离与最大下坡距离的限制,此外纵断面设计应该满足“平包竖原则”,下图为此项目纵断面图图3.2 纵断面设计图本项目设计为二级公路故采用二次函数过度的竖曲线进行连接.竖曲线元素计算公式:竖曲线外距E:E=T|4 #2.1曲线长L: L=R|#2.2切线长T: T=R|2#2.3竖距y:y=s22R#2.4边坡角R竖曲线半径竖曲线起点的桩号:竖曲线起点的桩号=变坡点的桩号-T竖曲线终点的桩号:竖曲线终点的桩号=变坡点+T以桩号K19+210为例,变坡角:=i1-i2=1.74%-0.709%=1.031%曲线长L: L=R|=120001.031%=123.72m切线长T: T=R|2=120001.031%2=61.86m竖曲线外距E:E=T|4=61.861.031%40.159m起点桩号:K19+210-61.86= K19+148.145终点桩号:K19+210+61.86= K19+271.855其余变坡点要素及起终点桩号见表3.2表3.2 竖曲线元素计算成果表序列桩号竖曲线要素纵坡(%)曲线半径R(m)切线长T(m)外距E(m)起点桩号终点桩号0K19+0001K19+210+1.741200061.8550.159K19+148.145K19+271.8552K19+700+0.7091600044.0730.061K19+655.927K19+744.0733K20+250+1.26850047.5600.133K20+202.440K20+297.5604K20+460+2.3793.2.1纵断面高程计算道路平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计算完成之后可以进行道路纵断面高程计算纵断面高程计算公式:左半支:H切=HBPD-T-si#3.1右半支:H切=HBPD+T-si#3.2H切任意点切线高程;HBPD变坡点高程;S任意点至起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标高改正值:y=s22R#3.3竖曲线上任意点的设计高程:H设=H切y#3.4H设设计高程;凸形曲线为“-”;凹形曲线为“+”;以桩号K19+180为例:K19+180在变坡点K19+210(4375.271m)的左侧故:H切=HBPD-T-si=4375.271-61.855-31.8551.74%=4374.749my=s22R=30224000=0.0375mH设=H切-y=4374.749-0.0375=4374.7115m所以K19+180的高程为4374.7115m3.3道路横断面设计此项目为设计时速为60km/h的二级公路,故道路路面总宽度为10m,选择两幅路面,宽为3.5m两侧硬路肩与土路肩都为0.75m。规范要求此等级公路路幅宽度至少为3.5m,硬路肩宽度至少为0.75m,土路肩宽度至少为0.5m故该方案符合规范要求,具体布置如图3.3道路横断面设计图图3.3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3.4道路超高计算本段公路选择最大横坡为4%,土路肩横坡为3%,路拱横坡为2%,超高渐变率为1/175,超高过度方式为绕道路中线线旋转超高旋转示意图如图3.4所示图3.4 道路超高示意图由汽车行驶时力的平衡方程得超高值计算公式:ih+=v2127R#3.5超高缓和段计算公式:LC=Bip#3.6LC超高缓和段长,m;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宽度,m;i超高坡度与路拱的代数差,%p超高渐变率,这里取1/175以第一个交点的超高横坡计算为例超高缓和段计算:LC=Bip=3.50.021/175=12.25m缓和曲线Ls=60m,先取Lc=Ls=60m,然后检查横纵坡从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横坡(2%)时的超高渐变率:p=3.52%-2%x0=12001330因此Lc=Ls=60m路线各区段超高设计值见表3.3超高旋转成果计算表。表3.3 超高旋转成果计算表左侧土路肩横坡%左侧硬路肩横坡%左侧道路横坡%桩号左侧道路横坡%右侧硬路肩横坡右侧土路肩横坡-3-2-219000-2-2-3忽略忽略忽略19114.01忽略忽略-3-3-2-219115.01-2-2-2忽略忽略忽略19155.01-2-2-2-34419175.01-4-4-4-34419243.954-4-4-4忽略忽略忽略19263.954-2-2-2-3-2-219303.954-2-2-2忽略忽略忽略19304.954忽略忽略-3-3忽略忽略20193.356忽略忽略忽略-2-2-220194.356-2-2-3-2-2-220221.023忽略忽略忽略-4-4-420234.35644-3-4-4-420270.50544-3-2-2-220283.838忽略忽略忽略-2-2-220310.505-2-2-3-3忽略忽略20311.505忽略忽略忽略-3-2-220466.651-2-2-33.5道路加宽计算此项目公路圆曲线半径最小为400,大于设加宽的最小半径故可不设加宽。(附道路超高加宽计算表)3.6填挖计算填挖计算采用平均断面法其公式为:V=12A1+A2L#3.7A1,A2相邻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邻两断面的桩距;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棱台体公式计算:V=13A1+A2L1+m1+m#3.8其中:m=A1A2 (A2A1)以K19+025至K19+050段为例,K19+025挖方18.68m3,K19+050挖方18.28m3,则K19+025 到K19+050之间挖方量为:V=12A1+A2L=1218.68+18.2825=462m3(其他填挖计算成果详见土方计算表)3.7填挖校核土石方校核应满足填方=本桩利用+填缺挖方=本桩利用-挖余借方=填缺-远远利用废方=挖余-远远利用本公里核算:(跨公里调入方)+挖方+借方=(跨公里调出方)+填方+废方全线总的调运量复核:挖方+借方=填方+废方(土方校核结果详见土方计算表)附表(1)土方计算表(2)高等级直曲表(3)路基设计表 (4)竖曲线表(5)标准横断面图(6)路基横断面图(7)主平面设计图(8)纵断面图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 廖明军,石桂梅,李丹丹,道路勘测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7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J 193-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蒲瓜营养知识培训课件
- 蒲城会计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选择题(魏晋-唐宋元明清)原卷版
- 2025年展望:我对长期服务合同的新见解
- 向量加法运算题目及答案
- 乡土中国的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矿压观测工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沧州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跨国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科研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 兽药销售业务培训教材
- 测绘法规与管理课件
- 2025年潍坊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标准答案)
- 并购整合方案模板(3篇)
- 2025-2026学年秋季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共七章节)
- 浙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科学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卷
- 产科护理SBAR交班模式
- DB61∕T 1576-2022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技术规范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