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文远平衡针灸介绍,卫生院中医管理科,王文远介绍,王文远,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组平衡针灸专家,我国平衡针灸学科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先进个人,全军中医技术能手。先后获得18项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平衡针灸定义,平衡针灸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利用针灸调节人体大脑中枢对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修复的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是通过研究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调控下,依靠病人自己治疗疾病的现代针灸学。通俗讲“受中枢神经的支配,机体内有其自然的平衡机制,发生疾病则是平衡遭到破坏。通过针刺外周神经特定靶穴引起反射,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间接地依靠患者自己去治疗自己的疾病”。,一、生命科学就是平衡,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按照遗传基因程序,在大脑中枢调控下,通过周围神经实施对各系统的功能管理。若大脑中枢平衡系统发生失调,就会启动各种疾病的发生。,二、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信息通路至大脑中枢,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大脑中枢靶轴整合后,再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机体病变靶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平衡。,三、平衡针灸学的特点,1突出人体自身平衡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是大脑高级调控中枢。针灸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良性转归。同时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加强的特性,能够接收外界给予的合理良性刺激。因此,人体出现的生理失调及病理改变,均为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衡的反应。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去直接治疗病人的疾病,而是把针刺作为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通过患者自身调整达到恢复机体的平衡,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充分地发挥了机体自身调节平衡的独立性,同时产生异向思维,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为头痛医脚,脚痛医手的平衡取穴方法。,平衡针灸学的特点,2突出人体信息系统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人体的信息系统。人体信息系统传统医学称为经络系统、现代医学称为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共同点都以信息传递为主。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针刺神经干的传导速度为每秒钟100米。因此,平衡针灸取穴原则选择了最佳捷径即人体信息高速公路来完成信息传递。,平衡针灸学的特点,3突出单穴疗法单穴疗法原则上是一病一穴,一症一穴,80%以上的病症均可采用一个穴位。因为平衡针灸的目的不是直接去治疗患者的疾病,而是利用一种人为的外因刺激手段间接依靠患者自身不断修复、不断完善,恢复患者机体内的平衡系统去治疗自己的疾病。平衡针灸取穴总计38个平衡穴位,不足传统穴位的1/10。,平衡针灸学的特点,4快速针刺亦称三快针法,即进针快、找针感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如果人体解剖层次清楚,针刺穴位准确,不足3秒钟即可出针。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穴位选择不一定都那么准确,因此留出3秒钟的时间把穴位找准确。因为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一些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如不怕针刺而喜欢留针,可以给予留针,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平衡针灸学的特点,5突出即时效应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80%以上的病人3秒钟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平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决于病人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力。其中发病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年龄结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疗效的好坏。,平衡针灸学的特点,6突出针感效应针感是反映平衡针灸疗效的重要标志。因为效应来源于针感,针感产生于效应。不同的穴位有着不同的针感要求,只要将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此外平衡针灸在针刺手法中不过于强调针刺手法,也不要求采用补法、泻法、平补平泻,只强调一个提插手法,通过提插手法将不同的针感扎出来即可。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针感就是有了疗效。,平衡针灸学的特点,7突出离穴不离经平衡针灸不过于强调穴位的定位,而是要求针刺到相应的穴位即神经相应的节段上而出现针感即可。平衡针灸要求针刺的是神经干或神经支,因为神经分布有它一定的客观规律,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在实际临床中不可能对每个人的取穴都十分准确,所以针刺穴位的部位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进针后一旦取穴未准,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利用针体的提插从左右或上下方向来寻找针感,如肩痛穴针刺的腓浅神经上下10厘米内均可。,平衡针灸学的特点,8突出穴名通俗化平衡针灸学的穴位名称通俗易懂,易于普及。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如治疗头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胸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胸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治疗半身不遂的平衡穴位叫偏瘫穴。传统穴位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代医家,穴名繁多各异,五花八门,给临床普及带来一定困难。,平衡针灸学的特点,9突出安全无副作用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是晕针,而采用平衡针灸治疗,最长时间不超过3秒钟,所以患者来不及晕针,针体就迅速退出,针体出来以后患者立即解除了紧张害怕心理。针刺过程中常见的医疗事故是刺伤脏器,而平衡穴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平衡针灸学的特点,10突出临床实用性平衡针灸来源于临床,应用于临床。先有临床实践,后有科学理论,然后根据这种平衡调控理论指导于临床。先后经过国内80余期培训班培训、3000多家医院,6000余名平衡针灸骨干的临床应用,证明了平衡针灸是一门经得起重复,深受患者欢迎的实用临床医学。特别受到开设特色医院、特色门诊的医生、西医离退休医生、出国医生、来国内参加中医院校学习的外国医生的欢迎。,四、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原则。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对应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1定位取穴原则定位取穴原则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病变的部位来选取特定穴位。如腰痛穴、升提穴、精裂穴、痛经穴等。也就是说通过针刺特定部位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疗另一部位疾病,同时又不能用交叉、对应来解释的取穴原则。,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2交叉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的原则主要是指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如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肩痛穴、肘痛穴等穴位主要分布于上下肢,上肢的病变取下肢的相应穴位治疗,下肢的病变取上肢的相应穴位治疗。3对应取穴原则对应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前后、左右、上下对应的取穴原则。如乳腺穴为前后对应取穴,偏瘫穴、鼻炎穴为左右对应取穴。,平衡针灸学取穴原则,4男左女右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在人体上治疗疾病的穴位有两个,男性取左侧穴,女性取右侧穴,而且一次性治疗可以治愈疾病的取穴原则。如感冒穴、头痛穴、腹痛穴。5左右交替取穴原则左右交替取穴原则主要是指未定性疾病,又不能一次治愈,而且是人体有两个穴位的情况下采取的取穴原则。如痔疮穴、癫痫穴。,五、平衡针灸的治疗方法,持针方法(一)采用3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二)用酒精棉球固定在针尖510毫米即可进针方法(一)局部常规消毒(二)直刺方法(90度角)膝痛穴,肩痛穴(三)斜刺方法(45度角)臀痛穴,肘痛穴(四)平刺方法(515度角)腰痛穴,颈痛穴,踝痛穴,腕痛穴,平衡针灸的治疗方法,进针手法(一)一步到位针刺手法(快速进针,不提插、不捻转)鼻炎穴、明目穴、肘痛穴(二)两步到位针刺手法(快速进针,配合上下提插)牙痛穴、膝痛穴(三)三步到位针刺手法(快速进针,配合上下提插,捻转36圈)臀痛穴,颈痛穴,腰痛穴(四)强化性针刺手法滞针手法(针刺一定深度,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捻转退回针体,出针)偏瘫穴,平衡针灸的治疗方法,针刺针感(一)触电式远距离针感肩痛穴(二)放射性针感膝痛穴(三)混合性针感腰痛穴,颈痛穴,六、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1、颈痛穴取穴定位此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即指掌关节前凹陷中。局部解剖在第四骨间背侧肌中,布有第四掌背动脉,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和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取穴原则区域性取穴。针刺神经指背神经或指掌侧固有神经。针刺方法平刺24cm(12寸)。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主治颈痛。,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2、腰痛穴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将前额划一个“十”字,“十”字中间即为此穴。局部解剖布有眉间肌,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取穴原则特异性取穴,交叉取穴。针刺神经滑车上神经或眶上神经。针刺方法双侧腰痛/中腰痛针尖向下平刺3cm(1.5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痛向左平刺。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主治腰痛。,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3、肩痛穴取穴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点。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神经腓浅神经。针刺方法直刺23cm(11.5寸)。针刺手法两步到位针刺法。针感局限性针感或触电式针感。功能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止痛消炎。主治肩痛。,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4、肘痛穴取穴定位位于髌骨与髌韧带两侧的凹陷中,即内外膝眼处。局部解剖在膝关节韧带两侧,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神经前皮支及肌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内上髁炎取外侧肘痛穴,外上髁炎取内侧肘痛穴。针刺神经股神经前皮支及肌支。针刺方法45度角斜刺24cm(12寸)。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法,不提插。针感局限性针感。功能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主治肘痛。,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5、臀痛穴取穴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处。局部解剖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深层为桡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神经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针刺方法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斜刺45cm(2.5寸)左右。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镇痛。主治臀痛。,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6、膝痛穴(曲池外1寸)取穴定位肩关节至腕关节连线的中点。局部解剖在桡侧伸腕长肌起始部,布有桡返动脉分支和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干。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神经前臂背侧皮神经或桡神经干。针刺方法直刺34cm(12寸)。针刺手法两步到位针刺法(上下提插手法)。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向腕关节背侧放射性针感。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主治膝痛。,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7、踝痛穴(失眠穴)取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央,即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局部解剖在桡腕关节骨逢中,桡侧为腕屈肌腱,屈指深肌腱,布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及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神经正中神经。针刺方法针尖平刺23cm(11.5寸)。针刺手法两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针感局限性针感或放射性针感。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痛,调节心律,镇静安神。主治踝痛、跟骨骨刺、痛风、失眠。,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8、腕痛穴(光明穴)取穴定位此穴位于足背踝关节的横纹的中央旁开外1寸处。局部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神经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针刺方法直刺24cm(12寸)。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向足背趾放射。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淤,消炎镇痛,清肝明目。主治腕关节病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中业务活动会议现场咨询与解答服务合同
- 烧结成品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工宿舍楼节能环保装饰施工与监理综合服务合同
- 2025年布面胶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铌碳还原火法冶炼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香港知名企业高管劳动合同及福利待遇协议
- 育儿嫂服务合同-婴幼儿全面护理方案
- 2025年智慧物流园区运营管理创新与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品牌连锁店场地租赁与区域市场拓展合同
-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2021-2022学年九上期末数学试卷(原卷版)
- 成都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
- 《软件供应链安全技术白皮书》
- GB/T 34487-2017结构件用铝合金产品剪切试验方法
- GB/T 31703-2015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
- 绿色黑板卡通风初中数学开学第一课PPT模板
- 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课件
- 代运营协议合同范本
-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座位表模板(空白)
-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计划
-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数学1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