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得浮生半日闲_第1页
觅得浮生半日闲_第2页
觅得浮生半日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家好,我是来自17工管的方浩。复赛中我为大家朗诵了少年中国说,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沈复,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沈复和他的浮生六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夜色深处隐约传来桨声,不消片刻一只乌篷船荡过了弯弯的石桥,在狭窄的河道中悠悠穿行。水乡灯火的倒影投在河中,被水波漾得格外生动。两岸的阁楼上飘来婉转的唱腔,伴着丝竹声,一丝一缕地缠绕在镂空雕花的窗棂边。这是两百年前沈三白生活过的苏州城,那万家灯火里,有一盏是属于沈复和陈芸的。“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漫长的时光里,陈芸终于还是和沈复将清贫单调的生活,过出了清雅温暖的意味。只不过,这半生的锦绣年光,尽在一句“芸竟以之死”里收束,从此三白只身天涯,风露满肩。旧年的六七月,她曾身着男装同他观神诞花照。游遍庙中,无人识出她是女子。花开在头顶身侧,一路行来是人潮熙攘和喧闹的盛世烟火,沈复和陈芸并肩驻足于一盏画着白首鸳鸯图的精致宫灯下,灯火从他们头顶温柔地倾泻,照出两双误以为能共彼此相偕白首的眉眼。嘉庆八年三月,扬州城的柳枝上抽了新芽。陈芸旧疾复发,药石无力,殒在了料峭的春寒里。又七十年,清人杨引传于苏州一处僻静冷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至此浮生六记得以刊行,传于后世。两百年前的最初,因“天之厚我可谓至矣,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便有了沈三白六种迥异的生平记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