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的服饰【PPT课件】_第1页
民国初期的服饰【PPT课件】_第2页
民国初期的服饰【PPT课件】_第3页
民国初期的服饰【PPT课件】_第4页
民国初期的服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初服饰 1 第八章 民国初服饰 民国初服饰 2 一 . 概述 1911年的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 废除了千年封建服饰制度,剪辨易服 民主与专制之争 民族抗争与文明进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影和娱乐业的影响 在中西撞击交融中,接纳西式服饰并创造出“新中装” 民国初服饰 3 二男装 民国初服饰 4 1传统型服装 1)风格的简化 2)主要品类 长袍(长衫、大褂)、马褂、背心、短衫(小褂、袄)、裤、套裤、围裙 民国初服饰 5 3)适用范围 北方多于南方,内地多于沿海,城市少于农村,青年少于长者。 马褂一般用于礼服 长袍(衫)作为礼服和部分有一定社会地位男性便服 短衫(袄)作为便服和劳动者的常服 中式裤主要在农村和城市的长者和儿童 围裙主要出现于农村及长者 民国初服饰 6 4)款式 程式化的传统式样和裁剪 对襟(短衣)、斜襟(长袍)、一字襟和琵琶襟(马褂、背心) 两截长衫 长者及文人 金受申 老北京的生活 (北京出版社, 1989):“上半截和小褂相同,下截另接一种材料,共成一件大褂,尺寸和普通长袍相同,上半截用夏布,下半截用纺绸、洋绉、罗等,以时令及穿着年岁为别。” 民国初服饰 7 5)面料 传统面料 以暗花和单色为主 棉布、麻布和丝绸 夏布、纺绸、香云纱(薯莨绸)、实纱、亮地纱、官纱 民国初服饰 8 西式面料 棉、毛 单色、条格暗花 府绸、凡立丁、哔叽、华达呢、麦尔登等 民国初服饰 9 6)帽 瓜皮帽(平民) 风帽(长者、儿童) 民国初服饰 10 7)鞋 布鞋,如千层底梁鞋 草鞋 民国初服饰 11 8)饰品 民国初服饰 12 民国初服饰 13 2西式服装 1)传自西方 西装、衬衫、大衣、西式裤、西式便装、工装、毛衫、军装、制服 2)经由日本传入中国 学生装 3)面料:西式 民国初服饰 14 民国初服饰 15 民国初服饰 16 4)装饰 帽 礼帽、鸭舌帽、铜盆帽、巴拿马草帽、其他 皮鞋和袜 领结和领带、手帕、围巾 民国初服饰 17 饰品 怀表和手表 领扣袖扣 钢笔 皮带和背带 包 手杖 眼镜 民国初服饰 18 1940年代 民国初服饰 19 3中西风格的结合 新中装 1)中西服饰的配伍 典型:长袍、西式长裤、礼帽、皮鞋 2)新型服装 中西式大衣:西式衣领身 +中式通袖 民国初服饰 20 3)中山装:当时的中国思想对外来服装的改造 民国初服饰 21 民国初服饰 22 式样形成: 1912 由传自日本的学生装和陆军士官服演进而成 最早:孙中山意图,上海“荣昌祥”店主王财荣(王财运)完成 1922年前,西式结构 /东方式封闭立领 /7纽 1918年立领无袋装 民国初服饰 23 1922领 翻领 / 无袋 4袋 / 无袋褶 加袋褶裥 /7纽 1925进成现代式样 民国初服饰 24 成熟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命名为“中山装”(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 民国初服饰 25 款式 对称西式结构, 翻领, 4袋 上 2小袋,倒山形笔架式袋盖 尊重知识(分子) 下两大袋,琴式 衣襟 5纽 民国 5权分立 3袖纽 三民主义 民国初服饰 26 配伍 西式长裤( 2前暗插袋、 2后软盖暗臀袋)、西式大衣、礼帽、皮鞋、手杖 材料:棉卡其,毛料 使用 政府及公职人员 国民党党务人员:深色 /藏青、黑 民国初服饰 27 1)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的乱世装 2)式样 上衣下裙、皮分红裙的传统服装逐渐式微 短衫(褂、袄)、马甲、裤等逐渐退到长者、城市贫民、农村 城市中传统短衫(褂、袄)的时装化 上衣下裤的城市时兴 农村常装 传统袍的衰落 民国初服饰 28 民国初服饰 29 1914年的月份牌 民国初服饰 30 1921年的宋庆龄 民国初服饰 31 3)面料 传统面料 传统型 传统改进型面料 机织洋布 花旗布、毛兰布、阴丹士林布、印花布 民国初服饰 32 4)装饰:简化 民国初服饰 33 宋氏三姐妹在美国留学 民国初服饰 34 1)上海流行 (时称“摩登” )与巴黎仅有 2渐接轨,成为中国甚至远东的时尚中心,号称“东方巴黎”。 民国初服饰 35 2)式样 时装:西式外套 西式套穿裙 民国初服饰 36 文明新装 1910年代,传自日本的短衣长裙,少有纹饰 半长倒大袖、园下摆上衣 长至脚踝、套穿裙 民国初服饰 37 民国初服饰 38 西式套裙 民国初服饰 39 西式连衣裙 1910年代后期至 1920年代初,交际茶舞 茶舞裙 衬衫 工装裤 /长裤 男式服装 美式军服影响 衬衫、夹克 运动服装 内衣 泳装 1930年代,传自美国 民国初服饰 40 1935年的西式服装 民国初服饰 41 民国初服饰 42 民国初服饰 43 1920年代的西式外套和中式服装 民国初服饰 44 新中装 1)配伍上的结合 2)局部结构的西化 中西式袄 /中式衣身 +西式袖 礼服 民国初服饰 45 民国初服饰 46 3)旗袍 A. 起源 1925年前后的上海女学生 男装袍的广泛使用为背景,旗袍马甲为衣身、文明新装的袖型、西式连衣裙的配伍的结合 名称由来推测 民国初服饰 47 旗装女袍 民国初服饰 48 1920年代的文明新装 民国初服饰 49 民国初服饰 50 与清代旗装袍无直接关系 旧式的旗装袍或旗袍马甲内必须穿裙或裤,将下肢完全遮盖,岂有将臆念中女人的腿线在人前晃动? 民国初服饰 51 民国初服饰 52 1923年燕京大学 1923年上海电台播音室 民国初服饰 53 西化本质 除 1925年旗袍流行的萌芽期有少量旗袍内穿裤的记载外,其时尚主流基本上是不着裤、裙而单穿旗袍。 与西式连衣裙一致。 体现西式人体修饰概念。 刚开始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同,政府曾明令禁止 1926年初 良友 ,“孙传芳禁止女子穿旗袍” 社会舆论纷争不休 民国初服饰 54 B. 普及 时尚的力量 渴望和想往西方文明的社会环境 北伐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 从 1920年代中后期起代替传统衣裙成为城市市民和部分农村年轻女性的常装 民国初服饰 55 意义 近代西方女性服装体系在中国的扩张以旗袍的出现为节点,一改过去纯西式样小范围穿着的渗透而通过中式表观的旗袍流行强调以人为本的形体美的西式内涵 拉开了西式服装文明在中国从体表到心理全方位贯彻的序幕。 民国初服饰 56 民国初服饰 57 C. 旗袍的典型中式表观特征 将旗袍视为传统的主要依据 衣裳连属的直身廓型 右衽大襟、如意襟等的开襟形式 立领盘钮、摆侧开衩的细节布置 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 在 1920年代的旗袍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其后的旗袍流行中也或多或少地显现 民国初服饰 58 民国初服饰 59 1930年代旗袍细节 民国初服饰 60 D. 1920年代末到 1940年代旗袍的西化流行(以上海为例) 旗袍西式内在 比当时任何中式服装都更具备对西方流行的亲和力 更容易吸收西式服装的结构手段和流行元素。 结构 西式服装的肩缝、胸腰省、半开襟、揿钮等局部构造方式 民国初服饰 61 式样 廓型流行逐渐与西方同步,下摆高低位置的变化曲线也有惊人的类似和叠合。 1920年代,夏奈尔(三件套直身装 旗袍直筒宽大 1925年,巴黎的裙装短至膝下 1929年上海旗袍长仅掩膝,是 1960年代迷你风貌( 前裙之最短。 1921年巴黎的时装插图 民国初服饰 62 1941年张爱玲笔下 1921年女装长袍 民国初服饰 63 1920上海女装流行 民国初服饰 64 1930年代,旗袍流行与巴黎时尚的滞后距离已经缩小到相当程度。 1934年,斯基亚帕雷利(合身裁剪 旗袍摆长至地、收腰显胸、高领短袖、摆衩高开 1935年旗袍时兴下摆拖地,比巴黎的最新流行仅晚数月。 民国初服饰 65 民国初服饰 66 民国初服饰 67 民国初服饰 68 民国初服饰 69 民国初服饰 70 民国初服饰 71 从服装意义上说,是旗袍成全了当时上海“东方的巴黎”的美名。也就在这样的比拟中,可以想象出西方时尚对旗袍有多大的影响。 民国初服饰 72 E. 旗袍的泛设计性 从设计的角度看,典型的旗袍基本保留中国传统的平面构式,又缺乏如西式的外套加裙的腰部结构变化 旗袍的细节安排尤为重要 比当时的西式服装在设计上难度要高很多。 民国初服饰 73 旗袍的多数时兴样式不是出自时装设计师之手,而是使用女性和苏广成衣铺的成衣匠穿街入户的裁缝以及在马路边开店的时装店师傅们共同创造。 1940年代后期上海有苏广成衣铺两千余家,成衣匠约四万人作 为旗袍的使用者其流行主张通过裁缝之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现代概念中的设计行为。 民国初服饰 74 当时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还未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服装产业,没有如设计师的职业分工 当时民众的时髦意识高于服装行业的总体水准 中国女性重女红的习俗使她们对缝纫行为相对熟悉 民国初服饰 75 张爱玲的 更衣记 (上海)不比巴黎,几个规模宏大的公司如s, s,垄断一切,影响及整个白人世界。我们的裁缝却是没有主张的。公众的幻想往往不谋而合,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洪流。裁缝只有追随的份儿。因为这缘故,中国的时装更可以作为民意的代表。 民国初服饰 76 由于旗袍的泛设计性,使旗袍看似大同小异但有的是丰富的局部变化。 喇叭袖比照收腰 高领对应长摆 无袖映射高衩 民国初服饰 77 1930年代的胡蝶 民国初服饰 78 F. 制作的易得性和合适性 苏广帮裁缝使旗袍的传统外表得以保存和延续。 对西式服装的所见所闻又促使穿者和制者部分接纳了其外观式样和构造手段,既丰富了变化手段同时还迎合了时尚风潮。 1930年代出现的完全用西式裁剪拼缝而成的旗袍式样则被视成另类的“改良旗袍” 。 民国初服饰 79 民国初服饰 80 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的易得性 旗袍大多定制 裁缝摊上量身而作 把裁缝请到家里 自做自穿或请人帮忙, 旗袍的结构和传统服装脉络相承并不复杂,讲究的是针线功夫,而这又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从小就练的。 时装店里通常只卖西式服装,至多有一两个柜面承接那些不满意江湖裁缝有不屑自己动手的富家女的旗袍定做业务。 到店里买现成的旗袍只可能是应景和应急。 民国初服饰 81 易得性 由于定制的多样性,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各取所需定制而得。 不会象西式时装那样必须费钱耗时去时装店而成为富人的专有 精妙者不输与巴黎高级女装( 简单些也能时尚遮体。 旗袍不必象西式服装那样有日装和晚装的明显区别而广泛适用于各种环境和场合。 定制的旗袍可以精工细作华丽优雅,也能够少有纹饰简单端庄 民国初服饰 82 定制作为对旗袍的泛设计性的实现造就了旗袍充沛的个性生命,保证了其对穿用者的合适性。 可能是让中国女装规格化成衣生产的起始时间推后十数年的主要原因 民国初服饰 83 G. 旗袍的面料特性 相对简洁的阔型和细节使它对面料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也使材料特性充分显现并成为旗袍的个性特征之一。 无论是传统的棉布和丝绸还是泊来的花旗布和天鹅绒,旗袍概不拒绝且各有味道。 1932年 10月 9日上海美亚绸厂利用旗袍的这一特点在大华饭店举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时装表演以推销丝绸面料。 民国初服饰 84 H. 旗袍美学特性 如果说旗袍的魅力在于类似西式的曲线凸显,或许只对了一半 民国初服饰 85 旗袍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潜意识并构成了具有中国 20世纪前期的时代特征的新的衣饰美学观。 旗袍显肩,但衣身连袖的袍装特性在手臂下垂时强调的是传统美人的溜肩 旗袍显胸,而腿只是在衣衩间得到意念上的完整 旗袍在臀围最大处是合体的,但由于没有结构上的横向腰线分割,廓形顺畅的旗袍之下东方人种臂的扁平被忽略了,纤腰却是概念想象的必然 为了外形的通畅,也是为穿脱方便,旗袍的腰部虽通过平面结构边缝收放以及后来的肩腰省合成具有纵向的腰部内凹但仍具较大的宽松度 除了 1949年前后受美国影星梦露的影响腰宽较小外旗袍从没做到腰节紧合。 民国初服饰 86 纤巧婀娜蜂腰一握者不必说,即便是腰变粗腹见凸的中国女人穿上旗袍仍有臆想中的苗条,至多只是使旗袍在腹前有一个不明显的曲线变化,反而显中国传统式的“富态”。 无论对二八佳丽或六十年纪均相适宜 旗袍仿佛针对中国人种特点而特设 民国初服饰 87 民国初服饰 88 民国初服饰 89 中国的男人欣赏它 老派人物接纳它 传统的服装表征和审美意趣,西式因素的溶入又迎合了当时所必需的开明 新派人物欢迎它 中西交融的衣着空间,还具有紧跟西方的流行感和一个完全中国味道的名字。 民国初服饰 90 理想形象和审美偏爱 旗袍并未变得无趣而是保持有讲究装饰的精致传统。 在旗袍明确的人体感觉中无论是传统的梅兰竹还是风行的条纹格花都将图案之美充分张扬。 民国初服饰 91 配伍上兼收中西,西式连衣裙里有的组配旗袍几乎都有,还结合了部分中国的传统服装组合 长发丁字襻布鞋属于女生风格 烫发高跟鞋则见时髦摩登 夏天的旗袍外可披件中式斗蓬 冬天的旗袍能配西式大衣 林道静棉布旗袍外一条羊毛长围巾 江姐蓝色旗袍外加件毛线开衫 地道的帕来物样 张爱玲布旗袍外套件中式大袄 故作的惊俗 民国初服饰 92 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偏爱 度身定做让旗袍在当时成了中国女人的第二皮肤和个人的招牌,因人而异品位不同。 民国初服饰 93 文化女性的简单 柯灵记忆中的张爱玲穿着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情调悠然 悲鸿画中的陆小曼一身素净的旗袍,长发披肩 照片中的王映霞一袭无花无饰的旗袍,朴素中见清雅 影星,旗袍华丽而不妖冶。 政界女性,旗袍端庄优雅。 娱乐场人物,新奇醒目 民国初服饰 94 J. 时尚领袖和流行传播 摩登领袖 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群体 1920年代的女学生和社会名媛 1930及 1940年代的电影明星和交际花 民国初服饰 95 民国初服饰 96 媒体和招贴 1926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